【今日代找资料】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领取完整资料下载链接
【内容预览】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
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
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论者,志之所之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臬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诗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词“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
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贵真”的一种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圣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真。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不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
材料二:
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围证和表达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锺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读已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
B. 材料一将“文如其人”的要义,作品能够反映作家的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表述均纳入了考察范围。
C. 先秦时期的“知人论世”说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养分,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
D. 西方的“风格即人”说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真正关注作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通过思考其特质,我们能够获得文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B. 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展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
C. “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D.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诗学体系带来的“文如其人”说和“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 )
A. 从《汉书》“诗可以观风俗知薄厚”可知,通过诗可以认识创作者的情感、心理,进而合理推断民风与政治状况。
B. 《文心雕龙》中“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两句,对“文”与“人”的关系进行高度概括,这一见解堪称深刻。
C. 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反映出李白诗意的生活,而他多愁善感的情怀渗透在作品中,透露出浪漫的气息。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尚书·尧典》说“诗言志”,《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B 2. D 3. C
4. 先指出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起源于先秦;然后谈论西方“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比较指出中西方风格论的相似、相近之处。
5. ①“诗言志”的观点是中国儒家经典的通识,即文学作品应该要反映作者的情趣志向,这是其固有功能。②诗文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诗言志”让这种传承有了依循。③“情欲信”与“文如其人”的风格论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价值是“贵真”。④“真”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而“情欲信”强调作品中的情感必须真实可信,高度契合了“文如其人”的价值理念,是其坚实的思想基础。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但综合来看应质疑其合理性即‘文未必如其人’”的说法错误。通观材料“文如其人”的论说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作者对此是肯定的。
C. “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文如其人’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即在魏晋时期还没有最终形成成熟的观点,只是得到“支撑”。
D. “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观点比修辞特点论更客观。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的分析和推断能力。
D.“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说“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即两种学说的互识、互补成就的是两者的相似、相近,而不是“差异”。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能力。
C. “刘勰论汉末建安之诗文风格”的例子不能佐证“文如其人”的观点。因为“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谈论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与时代现实的关系。而且建安诗人是一个文学流派,不是具体的某个文人。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行文结构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首段指出: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其理论渊源自孟子发轫。然后第二段从西方诗学提倡“风格即人”的角度来讲,指出其提出时间晚于我国。第三段将中西方的两种观点进行比较,指出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这一点被著名学者钱锺书敏锐地发现过。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炼信息和提出自己个性见解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一,谈谈对《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和《礼记·表记》中说“情欲信”理解。“诗言志”的字面意思就是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情感志趣的。从材料一的《诗大序》中的“论者,志之所之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观点,说明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与《尚书》中的观点是一致的,这是诗文作品的固有功能。根据“众所周知,所词‘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态个性的肯定”等语句进一步说明:诗文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
《礼记·表记》说“情欲信”的观点是对“文如其人”观点的认同。材料中说,文如其人是“贵真”的一种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简言之,“情欲信”强调诗文作品中,要抒发真情、真意。正如材料中所言:“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明天(节选)
鲁迅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拒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第一个问题是棺木。单四嫂子还有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都交给了咸亨的掌拒,托他作一个保,半现半赊的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也伸出手来,很愿意自告奋勇;王九妈却不许他,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阿五骂了一声“老畜生”,快快的努了嘴站着。掌拒便自去了;晚上回来,说棺木须得现做,后半夜才成功。
掌拒回来的时候,帮忙的人早吃过饭;因为鲁镇还有些古风,所以不上一更,便都回家睡觉了。只有阿五还靠着咸亨的拒台喝酒,老拱也呜呜的唱。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老拱的歌声早经寂静,咸亨也熄了灯。单四嫂子张着眼,总不信所有的事。一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太阳光接着照到屋脊。单四嫂子张着眼,呆呆坐着;听得打门声音,才吃了一吓,跑出去开门。门外一个不认识的人,背了一件东西;后面站着王九妈。
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
下半天,棺木才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他,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
但单四嫂子待他的宝儿,实在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昨天烧过一串纸钱,上午又烧了四十九卷《大悲咒》;收敛的时候,给他穿上顶新的衣裳,平日喜欢的玩意儿,——一个泥人,两个小木碗,两个玻璃瓶,一一都放在枕头旁边。后来王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终于想不出一些什么缺陷。
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拒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家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他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单四嫂子很觉得头眩,歇息了一会,倒居然有点平稳了。但他接连着便觉得很异样:遇到了平生没有遇到过的事,不像会有的事,然而的确出现了。他越想越奇,又感到一件异样的事——这屋子忽然太静了。
他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越显得静。他昏昏的走去关上门,回来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
他现在知道他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他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他是粗笨女人。他能想出什么呢?他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
“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
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抖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
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四嫂子丧子之后,基本没有主见,听凭王九妈等人的安排;这一则因为她沉浸在悲痛中,二则因为她孤苦无依。
B. “他们背了棺材来了”一句中的“哦”的意思是明自过来,之前单四嫂子沉浸在明天宝儿会活过来的梦里,如今见着棺材,这幻想破灭了。
C. 宝儿乖巧懂事,他所说的卖馄饨挣钱给妈妈的话,曾给艰苦劳作的单四嫂子带来莫大的安慰,让她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D. 宝儿出葬后的晚上,单四嫂子觉得屋子里“太静”“太大”“太空”却又想不明白原因,作者说“他是个粗笨女人”正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两次提到“纺车静静的”立着,正与单四嫂子回忆往昔自己纺纱、宝儿吃茴香豆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宝儿的死亡使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B. 老拱的唱词、蓝皮阿五和老拱“七歪八斜”的形态、“笑着”的神态以及“挤着走去”的动作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思想肮脏、无聊的乡下闲汉形象。
C. 结尾写单四嫂子睡着了,没有交代她是否梦到宝儿,但写到鲁镇此时“完全落在寂静里”,这意味着她还有生活的希望,用曲笔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D. 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单四嫂子的心理一也有不同,令读者一步步感受到她在无奈中接受了残酷的事实,油然而生对她的同情。
8. 请结合乡邻帮单四嫂子办丧事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中反映的鲁镇众人面对贫弱者的心态。
9. 小说以“明天”为题有怎样好处?
【答案】6. D 7. C
8. ①看热闹。宝儿死后因单四嫂子的哭声而出现的众人,尤其是蓝皮阿五之类,没事的时候凑热闹,有事的时候“整天没有到”,可见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只是为了鉴赏单四嫂子的悲哀。②占便宜。他们大加搜刮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所有帮忙的人都要吃饭,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③冷漠无情。宝儿入殓时王九妈“不耐烦”“气愤愤”,以及众人吃过晚饭就回家都表明当时人情的淡薄。
9. ①暗示人物命运。在“夫在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侄桔下,单四嫂子完全失去了生存所依附的对象,她的“明天”注定是一个悲剧。②巧妙隐喻主题。“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这群被社会驯服的冷血动物,无法创造美好的“明天”。③引发读者思考。“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给人以希望和期待,并引人思考“暗夜”是否能真正变成“明天”。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D项,“正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错误。此处作者说单四嫂子是“愚笨女人”,并非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而是与上文中提到的“愚笨女人”相呼应,是揭示她没有看穿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项,“这意味着她还有生活的希望,用曲笔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错误。作者写鲁镇此时“完全落在寂静里”,是暗示单四嫂子生活在黑暗的吃人社会中,她的生活完全没有希望,她没有明天。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本题是分析一个群体形象。鲁迅对旧社会的中国人的冷漠自私是有着深刻体会的,他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本文中以王九妈、老拱为代表的这一群体形象,就是“看客”形象的具体代表。宝儿死后因单四嫂子的哭声而出现的众人,王九妈张罗拿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作抵押换回两块银洋,为的是所有帮忙的人都要吃饭,而蓝皮阿五自告奋勇去买棺材,被王九妈拒绝后还骂其为“老畜生”,这些行动表明他们都想方设法的占单四嫂子的便宜,全然不顾单四嫂子以后如何生活。而蓝皮阿五之类,没事的时候凑热闹,有事的时候“整天没有到”, 可见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他不是想占便宜,就是想看热闹,完全是一副看客的嘴脸,而最恶心的是老拱,他不仅是看客,而且思想还非常肮脏。看客最大的特点是冷漠,这一点在小说中也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宝儿入殓时王九妈“不耐烦”“气愤愤”,以及众人吃过晚饭就回家,完全不顾单四嫂子的感受,这些都表明当时人情的淡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分析能力。
《明天》这一题目,作者在其中蕴含了多层意蕴,单四嫂子生活在一个封建气氛浓厚,实行“夫在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社会当中,在儿子死后,她失去了她唯一的依靠,她的“明天”注定是一个悲剧,她没有“明天”,这就暗示了人物命运;同时,这一题目还巧妙的隐喻主题,在“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这群被社会驯服的冷血动物,这群“看客”,是无法创造美好的“明天”,而要有“明天”,就必须进行全社会的改造,所以,结尾“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则是这种改造的前奏,在为进行这种改造积蓄力量。所以,“明天”这一题目,既给了读者希望与期待,也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玮之守秦州也,州之西,立文盈关。关之所在,最为要害;关之左右,皆蕃俗也。玮以恩信结之,咸为之用,故秦州每岁出兵,以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既寡,则州兵虽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自后帅臣守其旧规,不改增。文盈之西九十里,号张小哥族,亦名张遵。旧与邻族有怨而本帐兵马衰耗常乞纳土前后帅臣皆以难守不许。及范翔作陕漕,权知秦州,遂许之,发兵城其地,建于古渭州。城既立,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余家皆在城中,翔亦亲至其地,犒设其族。蕃人相约出兵截杀渔、翔等,翔等微知其语,犒设之日,晚还文盈。次日兵起,求翔不得,遂于中路筑城,截杀商贾及修城兵民共五六十人。道路隔绝,贼兵居其间,粮道断绝,城中无食。朝廷使张昇知秦州,刘涣、郭恩领兵苦战,攻破中路贼城。朝廷犹不能弃古渭,但罢不为州,置寨主、监酒二人,每季轮一将兵守之,张氏世袭蕃巡检。然自文盈至古渭九十里,其间但通一路,路旁即是界濠。秦州每岁支移省税应付古渭,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张氏既与蕃族不和,雠秦之兵,日向秦州驻劄①,当与同其患难,于张氏则便,而秦州实无所利也。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材料二: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②,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节选自《说将·将材》)
[注]①驻劄:同“驻扎”。②疆場:指战场;場,yì。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旧与邻族A有怨B而本帐C兵马D衰耗E常乞纳土F前后帅臣G皆以难守H不许。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指筑城,与《过秦论》中“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中的“城”词义和用法相同。
B. 微知,指暗中打探得知情况,其中的“微”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微”词义不同。
C. 苟免,指苟且免于损害。临事不苟且偷生,不为了利益而屈服,这样的将帅可谓坚守道义。
D. 殿,指最后。殿后,行军时走在最后,古代撤军时常安排轻骑兵殿后保护主力不受到追击。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玮守秦州时,非常善于搞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扼守险要的文盈关,以寡御众。
B. 范翔守秦州时,同意张遵率部归附朝廷,并派知州刘渔在古渭州治所筑城,扩大朝廷领土。
C. 在张昇守秦州时,刘涣、郭恩率军攻破阻挡在文盈关与古渭州间的蕃人城池,清除了障碍。
D. 《说将·将材》中把将材分为九类,一名优秀的步将需要武艺高强,气势超群,能巩固疆埸。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秦阙食则以贵价籴之,自是秦州始困矣。
(2)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
14. 材料二中说“将材有九”,试据此评价曹玮具备哪些为将才能。
【答案】10. BEF
11. A 12. B
13. (1)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
(2)对有功之人(勇敢向前的人)加以重赏,对有过之人(贪生怕死后退的人)加以重罚,奖赏不拖延(或及时),惩罚不区分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信将。
14. ①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②兵力不足但不贪图开疆拓土,确保边疆稳定。兵少而用足,粮草以自给。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③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过去与邻近的部族有仇怨,并且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足,多次请求归附,而秦州的前后几任将军和官员都因为当地难驻守而没有答应。
“旧与邻族”作“有”的状语,“怨”为宾语,句意完整,故B处断开;
“本帐兵马”作主语,“衰耗”作谓语,主谓结构,句意完整,故E处断开;
“前后帅臣”作主语,“不许”做谓语,中间不能断开,应在F处断开。
故选BE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城”动词,筑城。/名词,城郭、城墙。句意:调集军队在他们所在之地筑城。/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坚固的城防。
B.正确。“微”,暗中。/(如果)没有。句意:范翔等人暗中得知他们的计谋。/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
C.正确。句意: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损害。
D.正确。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并派知州刘渔在古渭州治所筑城”错,原文为“范翔作陕漕,权知秦州,遂许之,发兵城其地,建于古渭州。城既立,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余家皆在城中”,应是范翔派兵筑城,然后命知州刘渔到城中办公。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阙食”,缺少粮食;“籴”,买入粮食;“自是”,从此。
(2)“逾时”,拖延时间;“择”, 区分;“此之谓信将”, 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信将。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关之所在,最为要害”“秦州所守既寡”“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可知,所带兵寡,扼守要害,可谓智将;
结合“关之所在,最为要害”“秦州所守既寡”可知,曹玮敢以不足的兵力在近敌处设关,是不怕强敌的,而又不去用兵扩展疆土,且可兵少而用足,粮草可以自给,可知他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可谓猛将;
结合“关之左右,皆蕃俗也。玮以恩信结之,咸为之用”可知,关之左右皆为蕃俗,结以恩信,可谓仁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曹玮驻守秦州,在秦州之西,设文盈关。关隘设在最要害的地方;关隘的左右,都是外族人居住,曹玮用恩德信义结交他们,这些外族人都能为他所用,所以秦州每年用兵,只把守文盈关而已。秦州所守卫的区域少,州兵虽然少但用度充足,所需粮草可以自给自足。从此以后的将军官员遵守他的老规矩,不改变,不增加。文盈以西九十里,有个名为张小哥的部族,也称张遵。过去与邻近的部族有仇怨,并且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足,多次请求归附秦州,而秦州的前后几任将军和官员都因为当地难驻守而没有答应。等到范翔担任陕州转运使,暂时代理掌管秦州,就答应了张遵的请求,调集军队在他们所在之地筑城,建在古渭州。城建成后,知州刘渔与秦州商贾及居人二千多户都住在城中,范翔也亲自到那里犒劳他的部族。与张遵有仇的蕃人约定出兵截杀刘渔、范翔等人,范翔等人暗中得知他们的计谋,犒赏当天,晚上就回到文盈关。第二天,蕃人起兵,没有抓到范翔,于是在半路筑城,截杀过往的商贾及修城士兵民工一共五六十人。道路断绝,贼兵守在文盈关与新城之间,向新城运送粮食的道路断绝,城中没有食物。朝廷派张昪管理秦州,刘涣、郭恩率领军队苦战,攻陷贼人在中路所建造的城。朝廷还是不能放弃古渭,只是不再设置州,设置寨主、监酒二个职位,每季度轮换一人带兵驻守,张氏世袭蕃巡检之职。但是从文盈到古渭九十里,中间只通一条路,路旁就是界濠。秦州每年运送钱粮供给古渭,而秦州缺粮就要出高价买粮,从此秦州开始困窘。张氏既然与蕃族不和,联合秦州的军队,一天天地向秦州靠近驻扎,如果秦州与他共患难,对于张氏部族有利,而对于秦州确实没有什么好处。
材料二:
将帅的才干,可以分为九种类型:用自己的德行引导教育部下,用礼法规范部下的行动,知道部下饥寒,明察他们的辛劳疾苦,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仁将。临事能不苟且而免于损害,不被利益所屈服,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义将。身份高贵但不骄横,打了胜仗又不自恃功劳,贤德而能谦逊待人,性情刚直又能包容他人,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礼将。作战变化莫测,行动处置变化多端,身处逆境能转祸为福,面临危险又出奇制胜,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智将。对有功之人以重赏,对有过之人以重罚,奖赏不拖延,惩罚不区分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信将。身手矫捷,冲锋陷阵时快如战马,气概能胜过千夫,长于掌控战场的局势,又擅长剑戟,这样的将帅被称作步将。能攀高山,走险地,骑射如飞,进攻时身先士卒,撤退时在队伍后面殿后,这样的将帅被称作骑将。气盖三军,蔑视强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面对强大的敌人则愈战愈勇,这样的将帅被称作猛将。遇见贤人好像自己觉得比不上,从谏如流,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帅被称作大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饮·卜夜容衰鬓
李商隐
卜夜①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②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③。
【注】①卜夜:春秋时齐陈敬仲为工正,请桓公饮酒,桓公高兴,命举火继饮,敬仲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后称畅饮无度、昼夜不休的饮酒为“卜昼卜夜”②酒船:一指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二指酒杯。③清漳:漳河上游的一大支流。此句用汉末刘桢典故。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抒发了久病异乡内心的凄凉。此后,人们便以久病异乡称为“卧清漳”。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卜夜”并非指作者夜以继日、寻欢作乐的饮酒,仅仅是消解自己因“衰鬓”与“属异方”触发的内心苦闷的一种方式。
B. 颈联“三年客”为实指,“百战场”为虚指。作者感慨自己的身世同时也在感叹时事,也为全诗忧怨的声调中注入了悲壮的音响。
C. 尾联以刘桢卧病漳水之滨自比,认为自己比他更无聊,希望不再喝醉。既扣题,又沉郁蕴藉,十字当中包含了无限的辛酸悲痛,耐人寻味。
D. 全诗多处用典,能将典故自然地融化在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中,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自己的身世和情怀,一唱三叹,抑扬转合。
16. 结合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简要分析两首诗抒发了哪些相同的情感?
【答案】15. C 16. ①都抒发了客居他乡的苦闷之情。从杜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看出;本诗“江海三年客”吐露了他一生大半时间为幕僚的身世。
②都抒发了年华老去的悲凉之情。杜诗“老病”和本诗“衰鬓”都能体现这一点。
③都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杜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达了壮志难酬、面对国家忧患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悲痛;本诗“乾坤百战场”也将自己的身世之感与国家前途联结在一起。
【解析】
【导语】李商隐的《夜饮·卜夜容衰鬓》通过描写夜间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因年老鬓衰、漂泊异乡而产生的内心苦闷。诗中多处用典,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有对时事的忧虑,情感复杂而深邃。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希望不再喝醉”错误,尾联“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意思是自己只能借酒浇愁,沉醉卧病他乡,其情感是无奈与愁苦,而不是希望不再喝醉。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分析能力。
①客居他乡的苦闷之情。杜诗,在《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描绘出诗人年老体弱,远离亲朋,独自漂泊在孤舟之上的情景,深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孤独和苦闷;李诗,“江海三年客”直接表明诗人已经在他乡漂泊了三年,这种长期的漂泊生活让他内心充满了羁旅之苦。
②年华老去的悲凉。杜诗,“老病”一词直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且体弱多病的感慨,这种身体上的衰老带来了内心的悲凉;李诗,“衰鬓”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两鬓斑白的衰老之态,反映出他对年华逝去的哀伤。
③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杜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在岳阳楼上远望北方,想到国家仍处于战乱之中,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凭栏痛哭,充分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李诗,“乾坤百战场”把个人的身世之感与广阔的天地(乾坤)联系起来,暗示国家局势如同战场一般动荡不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统治者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浴乎沂 ②. 风乎舞雩 ③.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④.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⑤.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⑥. 用之如泥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如下:沂、舞雩、谬、滥、锱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医院里,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医嘱就是“饮食要清淡”。于是很多人认为不吃肉、少吃油就是清淡,其实这是认知的误区。长期不吃肉类会造成蛋白质缺乏, ①__,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不利于营养均衡,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袭。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医生所倡导的清淡饮食是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并采用能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烹制方法得到的食物。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清淡饮食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化,主食应粗细搭配, ②___,这样才能保证为身体提供全面、充足的营养。合理的烹饪方式多选择蒸、煮、炖、焖、拌等方法,避免或少用煎、炸、红烧、干锅等重口味的方式烹饪。
只要科学选择食材和烹饪方式,就能在实现清淡的同时也能够享受食物的美味, ③___。
18. 下列句子中的“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美丽的西湖边,人们或独自拍摄湖中美景,或围坐一起谈笑,好不惬意。
B.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C. 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
D. 一眼望去看不清的远处,或有一条宽广的马路,或有一座高耸的桥梁。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8. B 19. ①而油脂摄入不足
②菜品应荤素搭配
③还能够收获健康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处的“或”表示选择关系。
A.表示“有的”。
B.表示选择关系。
C.表示“或许”。
D.表示“或许”。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结合前文“不吃肉、少吃油就是清淡……是误区”,以及对“长期不吃肉类的危害”的阐释可知,这一空对应的内容是“少吃油”的内容,再从后文“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可知,空处应为“而油脂摄入不足”。
②处,结合前文“合理搭配营养”,以及“主食应粗细搭配”可知,应该填入与“菜品的合理搭配”有关的内容,故而可填“菜品应荤素搭配”。
③处,结合整个语段内容,整个语段从讲“饮食清淡”展开,而“饮食清淡”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健康,故可填“还能够收获健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开餐,食客们蜂拥而至,展现出马拉松开跑的气势。我们也赶忙冲向了琳琅满目的餐台。在明亮灯光的映照下,食物仿佛开启了美颜滤镜,呈现出诱人的色彩:海鲜贝类整齐地叠放在碎冰上,奶白色的舒芙蕾在煎锅上冒着热气,煎炒炖炸的各色菜肴被盛在金灿灿的高脚容器中——每种食物都仿佛在使劲叫嚣:“快来吃我吧!”
自助餐厅最怕三种客人:一是大胃王,二是浪费多的人,三是喜欢专吃“贵价菜”的人。我有备而来,自然可以跳过那些早已看透的热菜过于家常、蛋糕饱腹感强、碳酸饮料容易涨胃等廉价食物的幻相。这次的目标只有一个——昂贵且能回本的海鲜。于是,我的夹子在生蚝和鲜贝之间翻飞跃动,瞬间小小的餐盘里堆积如山,我满载而归。
此时,服务员不由分说地送上了一块榴莲蛋糕。①我突然意识到商家是想把被动变为主动、②提前将顾客喂饱的诡计,③于是彻底地摆脱“最佳顺序”,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吃的东西。等肚子宛如充足气的皮球般硬邦邦时,我发现自己才是自助餐厅最爱的顾客,胃口小、吃得快,且毫无规划。
20. 从修辞角度简析第1段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21. 请将第2段中画线部分的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 文中第3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 ①运用排比,增强气势,强调了美食的琳琅满目。②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美食的诱人和食客迫切的心情。
21. 早已看透了廉价食物的幻相,热菜过于家常,蛋糕饱腹感强,碳酸饮料容易胀胃,这些自然可以跳过。
22. ②提前将顾客喂饱(或①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商家把被动变为主动) ③于是彻底地摆脱“最佳顺序”的限制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海鲜贝类整齐地叠放在碎冰上,奶白色的舒芙蕾在煎锅上冒着热气,煎炒炖炸的各色菜肴被盛在金灿灿的高脚容器中”,三个句子,句式一致,都采用了主谓结构的句式,构成了排比,加强了语气。三个句子都以美食为主语,表现了美食之多,琳琅满目,在明亮灯光的映照下,更加诱人。
“每种食物都仿佛在使劲叫嚣:‘快来吃我吧!’”中“叫嚣”一词把食物人格化,使用了拟人的修辞,用人的特有动作来描摹食物迫不及待被吃的形象,别具一格,既体现了美食的诱人,又体现了食客急切的心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
结合上文“我有备而来”可知,画线句子的主语是“我”,谓语部分是“跳过幻相”,其余部分“那些早已看透的热菜过于家常、蛋糕饱腹感强、碳酸饮料容易涨胃等廉价食物”是“幻相”的长定语,依次单独成句为:热菜过于家常,蛋糕饱腹感强,碳酸饮料容易胀胃。
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早已看透了廉价食物的幻相,热菜过于家常,蛋糕饱腹感强,碳酸饮料容易胀胃,这些自然可以跳过。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①②结构混乱,“商家是想把被动变为主动、提前将顾客喂饱的诡计”成分赘余造成结构混乱,应改为“商家是想把被动变为主动、提前将顾客喂饱”或“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商家把被动变为主动、提前将顾客喂饱的诡计”。
语句③成分残缺,“彻底地摆脱‘最佳顺序’”缺少宾语中心词,应改为“于是彻底地摆脱‘最佳顺序’的限制”。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的烛之武,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最终智退秦师;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清贫,耐着寂寞的屠呦呦,带领科研人员最终研制出青蒿素。
材料二:
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一年中最华美的春天,从寂寞的冬天发见出来;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从寂寞的暗夜发见出来。热闹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灭;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发生,都是创造,都是光明。因此,我们青年要耐得过这寂寞日子。
——李大钊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成大事者要耐得住寂寞
烛之武在寂寞中图强,最终锤炼出智退秦师的智慧;屠呦呦在寂寞中钻研,终于带领科研人员研制出青蒿素。看来,大师都要耐得住寂寞。
寂寞是无人相伴的旅程,是没有星光的夜空,它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许多人都怕寂寞,无论对于谁,寂寞与否,取决于有无所依的心境。高雅的人,独处静隅,或赏文或聆曲,则是一番清逸的享受。
在命运的航程中,每个人都是独行者。可能有的人会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人会坎坎坷坷。一帆风顺者,如碧海泛舟,难有心旌猎猎的动魄之喜;一旦生活之舟搁浅,寂寞的难堪便会长驱直入,衍化成无数的噬齿之情。坎坷多舛者,如攀山行栈,一息尚存,壮心未已,一路奇险风景,自有难得的人生体验。这是磨砺,是财富,他已咀嚼了人生,踏碎了寂寞。
一个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超然脱俗,可那脱俗也是一种孤独。那种寂寞感是无法逃避的,越是逃避,越是感到寂寞。学会忍受寂寞,我们就能享受快乐,进而产生创作的灵感。
诗人是这样,音乐家也是这样。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一生致力于钢琴曲创作,他的灵魂,他的生命都与音乐紧紧相连,他整个人完完全全陶醉在音乐世界里。他没有喜,没有怒,没有哀,没有乐,只有音乐。他无法与周围的人沟通,一是因为他耳聋了,二是因为几乎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感受他的心情。他是孤独的,他也是寂寞的。但贝多芬不怕寂寞,他在寂寞中反而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宁静和谐。他有音乐相伴,便战胜了寂寞,一心投入到创作中,终于成功了。《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等无不是他在寂寞中独自完成的,这些伟大的创作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承认的。可现在看来,贝多芬堪称伟人,音乐领域的伟人,他的作品再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的思想高度,在音乐的殿堂中,贝多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寂寞中前行,在孤独中奋进,人们也需要更大的勇气,战胜寂寞是对人最大的挑战。维吾尔族的中国“高空王子”艾斯开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能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战胜了寂寞。艾斯开尔曾说:“走钢索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如何战胜寂寞对我这个平日里喜欢热闹的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你也许常常寂寞,无人了解,并苦于此。那么,请你不要烦恼,大凡耐得住寂寞的人,多半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那些成名成家者,大多都耐得住寂寞,因为他们在浮躁、功利、喧嚣面前, 毅然保持着清醒和理智、平和与淡然的心态。 潜心做自己的事, 走出了自己选择的一片天地。
历史总会作出公正的评判,让我们在思索之中涅槃,在寂寞之中腾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试题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借助烛之武和屠呦呦不惧寂寞,并在寂寞中发见自我、提升自我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寂寞”。材料二则借助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话,阐述了寂寞的重要意义,由此告诫广大青年要学会“耐得过这寂寞日子”。
对我们当今社会来说,“浮躁”是一种时代病,求速成、抄近路者有之,想一夜暴富、成名者有之。无论是烛之武、屠呦呦,还是李大钊,他们的言行给青年的启示正是医治这种时代病的一剂良药。材料的核心词为“寂寞”,对“寂寞”应有一个正确而辩证的理解。它并非生活空虚与无聊的表现,并非“一无所为”的代名词,而是指一种与热闹相对的独立自我的状态,是独立于喧嚣之外与自己心灵对话的独处;是学者、科学家等探求真理时的沉思冥想,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遗世独立等。而要将其事理论说通透,就必须思辨清楚四个问题:
一、什么是“守得寂寞”?它就是“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
二、为什么要“守得寂寞”?因为它是一种厚积、沉潜,是一种历练、磨砺。
三、什么时候需要“守得寂寞”?起步阶段,筚路蓝缕,只有守得寂寞,才能玉汝于成,否则就会沦落平庸之境地;高光时刻,星光灿烂,只有守得寂寞,才能更上层楼,否则就会成为一闪而过的流星。
四、怎样才能守得寂寞?它需要坚守初心,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需要志存高远,只有弘“大我”情怀,才能息“小我”机心;需要淡泊名利,只有“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才能一心一境;只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之心,才能保持定力;需要坚定意志,只有“弘毅”,才能在寂寞中奔驰,行稳致远。
由此,写作时,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思路展开,首先阐明“寂寞”的内涵:“寂寞”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更是一种心境,需走过去,投入其中,清除障碍,解决问题,这一切,需要一种非凡的执着和定力。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说明学会“耐住寂寞”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耐住寂寞,是人生的一种自我修养,是人生的一种自我超越。它可以使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它可以使人思想升华,拼搏奋进。比如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呤“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帆船航海第一人崔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壮举;李桂林、陆健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与此相反,当代的某些所谓“文人大师”却无法按捺住坚守的寂寞,总是受到高利益、好名声的刺激与驱使,造假论文、东拼西凑、连夜印刷,只为追求销售量。急功近利的举动只会使原本静如水的心变得浮躁空虚。最后,可从我们如何耐住学习的寂寞,不被短视频、游戏等“热闹”干扰,未来择业时耐住工作的寂寞,不被尘世流言喧扰等角度,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去耐住寂寞。
立意:
1.甘坐冷板凳,自有花香来。
2.沉下心去,才会有所成就。
3.守得寂寞才能玉汝于成。
4.在寂寞中奔驰才能行稳致远。
2024-2025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校:兴城高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福柯特别强调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历史本来只是由一些分散的事件形式呈现出来的东西,是历史学家为了呈现事件的连续性,通过分析可能会回避、抵制、消除某些东西,但却从未意识到他们已经把活生生的、脆弱的、颤抖的“历史”漏过去了。当我们进一步去审视沈从文的“乡愁”以及“乡愁乌托邦”,我们同样发现了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
《边城》在沈从文回湘西前已创作了前6小节,后15小节是他回北京后续写的。毫无疑问,回到湘西世界的行为,对他本身的创作经验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和影响。尽管沈从文愿意以一枝诗意的笔去穷尽和表现湘西世界的所有美好,然去乡十八年,在他的真实视野下,在当时清醒的理智认识中,真正的湘西世界却是丑陋黑暗穷困堕落的。这个创作间的断裂和创作体验上的变化是我们要正视的。
关于乡愁,关于故乡的回忆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虚构。王德威指出,关于故乡的创作实际上存在一个两难境地,那就是“再现故乡本来的面貌,重组往日生活的情境,却总无奈地带出想象与原欲、文字与世界、回忆与‘往事’间的罅隙”。因此,在对“乡愁”的抒写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原原本本地再现故乡的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过去与现在、当下与未来相互交织,所以他们实际上在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既看到故乡的美好又无法忽视它当下的“失落”。
清楚了沈从文创作《边城》时在创作经验上的撕裂和矛盾的二重性后,我们就更清楚沈从文的《边城》并不单单是呈现了一个纯粹的田园视景,而是一种寓言式的悲剧性写作。关于寓言,本雅明概括为面对现代废墟而陷于震惊的人们的一种言说方式,詹姆逊则将所有第三世界的文本概括为“民族寓言”。在他看来,第三世界文本中总存在一个大写的异己读者,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以个人命运来投射整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所以在评价鲁迅的《狂人日记》时,詹姆逊认为,如果我们体会不到文本中寓言式的共振,我们就很难恰当地欣赏鲁迅文本的表达力量。套用他的话,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所以,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乡愁”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美好想象,它可以既是一种指向未来的乌托邦表现图景,又是针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维度。我们所要努力探寻的是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在重新的融合中让其真理内容自在地表征出来。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文字充满张力,彰显着“所说”和“所示”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摘编自肖琼《乡愁乌托邦与沈从文<边城>中的悲剧性表达》)
材料二:
在传统的文化语境中,命运常常被看作不可预测、不可把握的存在,实际上,命运无常才是人生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在小说中,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诗意叙事,一是其背后隐含的自然命运。前者为“美”,后者则体现出“真”。“真”推动了悲剧的走向,但其本身并不能构成悲剧,两者的矛盾冲突才能形成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是悲剧的根源所在。根据黑格尔的悲剧美学理论,“悲惨”和“悲剧”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存在于表面的、清楚明白的冲突对立,例如正与邪、好与坏;后者则是矛盾的双方都没有过错,都是独立自洽的,但由于两者间的道理相互冲突、难以调和,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小说中,沈从文将“美”与“真”的协调和冲突同时表现到了极致,一方面,隔绝俗世的山城、原始淳朴的人性和未被现代文明扭曲的人生形式为命运的天然发展创设了真实、无碍的环境,“真”潜藏在“美”的表象之下,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命运真实而无端的前进破坏了美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冲突,一步步推向必然的“悲剧”。
但必须指出的是,悲剧虽然更体现出“真”的倾向,但也并不与“美”决然对立。实际上,“美”与“悲”是相互交织难舍难分的。结合上述黑格尔的美学理论,“美”是悲剧形成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小说中,正是翠翠的善良美丽构成了悲剧结局的深刻性。同样的,“悲”也推动着“美”的纵深发展,成为审美中的重要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悲愁是一个重要的情感意识,尤其是对历史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文辞赋中十分常见,并且与西方不同,中国悲剧意识在形式上“不是如希腊戏剧般的惨烈”,而是“一种沉郁的内在情感的柔性与韧性”。在内容上则不局限于俗世的爱恨困扰,更多地思考人生和命运等哲学意义上的问题。这种悲剧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在和谐整饬的古典结构中透露着悲剧意蕴”,在小说中,边城的自然风物是美的,人物全部都是良善的,悲哀潜在美的表象下,没有那么浓重强烈,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忧郁感,正所谓“哀而不伤”,更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可以说,“美”是构成悲剧的重要元素,它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但却使悲剧更具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而以“悲”为内涵的悲剧美也提升了“美”的层次与品格。
(摘录自吴涵《沈从文<边城>中的“美”与“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中“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褶皱”是指在作品叙事中作家无意间遗漏的历史角落。
B. 詹姆逊认为,沈从文的乡愁抒写是民族寓言的表现形式,以此来投射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
C. 作为自然命运的“真”与“历史和事件中的缝隙和皱褶”往往潜藏在作者的表层叙事之下。
D. 小说《边城》中的“美”“真”彼此冲突形成了文本叙事的内在张力,也成为悲剧的根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真”虽然隐藏在“美”的表象之下,但却决定着作品必然的悲剧走向。
B. 由于作者的乡愁本身是虚构的,所以读者无法在逆向的解读中触摸真实的原乡。
C. 体会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就能欣赏到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
D. 天保傩送本没有过错,但两者之间却存在难以调和的冲突,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准确反映“美”与“悲”的辩证关系的一项是( )
A.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坚贞,但终究不堪逼迫,双双殉情。
B.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纯美,却落得“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C. 《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美丽善良却遭受摧残和迫害,被送上了绞刑架。
D. 《玩偶之家》中纯真善良的娜拉在看清海尔茂的本质后毅然离家出走。
4. 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如何才能真正读懂《边城》。
5. 材料二中指出《边城》中形成了“独特的悲剧之美”,即“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请以主人公翠翠为例加以分析。
【答案】1. B 2. D 3. D
4. ①体会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②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并重新融合;③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5. ①翠翠经历种种不幸后,怀着对爷爷的伤悼和对二老的系念守着渡口。(答出翠翠的悲剧经历即可)②边城的自然风物、翠翠的善良美丽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使悲哀潜藏在表象之下,散发着淡淡的忧郁感,哀而不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詹姆逊认为”错误,原文为“在他看来,第三世界文本中总存在一个大写的异己读者,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以个人命运来投射整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和冲击”, 詹姆逊是就整体第三世界文本来说的,没有单独提到《边城》。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决定着作品必然的悲剧走向”错误,原文为“‘真’推动了悲剧的走向”“命运真实而无端的前进破坏了美的外在形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冲突,一步步推向必然的‘悲剧’”,是“推动”,不是“决定”。
B.“由于作者的乡愁本身是虚构的,所以读者无法在逆向的解读中触摸真实的原乡”错误, 文中相关内容为“关于乡愁,关于故乡的回忆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虚构。……在对‘乡愁’的抒写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原原本本地再现故乡的原貌已经是不可能的”,作者乡愁的虚构与作品艺术的真实是不矛盾的,作者乡愁的虚构与读者的阅读感受及收获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读者可能从作品艺术的真实里触摸真实的原乡。选项强加因果,于文无据。
C.“……就能……”错误,原文为“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是“很难”,据此可知“体会《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不是“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的充分条件,选项逻辑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美”与“悲”的辩证关系为,“美”与“悲”是相互交织难舍难分的,“美”是悲剧形成所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悲”也推动着“美”的纵深发展,成为审美中的重要元素。
D.“纯真善良的娜拉”为“美”,而“毅然离家出走”并不是“悲”,故不能反映“美”与“悲”的辩证关系。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如果我们体会不到《边城》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我们也很难恰当地欣赏沈从文文本的表达力量”可概括出,体会作为悲剧寓言式抒写和政治共振;
结合“我们所要努力探寻的是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在重新的融合中让其真理内容自在地表征出来”可概括出,透过现象,将现象虚幻的实在内容打碎并重新融合;
结合“沈从文在《边城》中的文字充满张力,彰显着‘所说’和‘所示’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可概括出,将阅读目光停留于文本叙述中的断裂、空白和缝隙。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能依据文本进行解读的能力。
《边城》中的悲剧,最主要的是翠翠的悲剧,翠翠是一个遗孤,淳朴善良美丽,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母爱的缺失,对一个少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傩送和天保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却和傩送相爱。天保后来外出闯滩意外死亡,傩送最后也选择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爷爷最后也离开了人世,翠翠在经历种种不幸后,怀着对爷爷的伤悼和对二老的系念孤独守着渡口。
“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体现在《边城》中即是,“在小说中,边城的自然风物是美的,人物全部都是良善的,悲哀潜在美的表象下,没有那么浓重强烈,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忧郁感,正所谓‘哀而不伤’,更具有良好的审美体验……它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由此可知,边城的自然风物、翠翠的善良美丽冲淡了悲剧在形式上的惨烈,使悲哀潜藏在表象之下,散发着淡淡的忧郁感,哀而不伤。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
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那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到瘦子后激动地大声喊道,“真的是你吗?我亲爱的!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打哪儿来的?”
两位老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两个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瘦子在吻完后开始说道,“真没有料到!简直喜出望外!喂,让我把你看个够!你还是那么帅,跟从前一样!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咳,你,天哪!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奈尔,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怕,纳法奈尔!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我正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我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得了两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呆若木鸡,但他马上满脸笑容,笑得脸都歪了。他的脸好像被火烫着了似的。他的身子好像在缩小,腰也弯了,好像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仿佛也在缩小,皱起了眉头……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了。纳法奈尔站得笔挺,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谄媚、低三下四的寒酸相,几乎要呕吐了。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只握了握他的三个指头,深深地鞠了一躬,媚笑着:“嘿!嘿!嘿!”他的妻子也满脸堆笑。纳法奈尔咔嚓一声,收脚敬礼,制帽也掉到了地上。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6. 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胖子和瘦子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车站上不期而遇,双方都充满了惊喜,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B. 瘦子一开始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根本不容胖子有插嘴的机会,表现出他直爽外向的性格以及对胖子现状的关心。
C. 这篇小说通过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的世俗图。
D. 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作品中虽然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感觉并不轻松。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只有地点,人物只有大概的轮廓,暗示了故事不是在特定人物身上才发生的,这样写更强调了故事的普遍性、广泛性。
B. 小说写纳法奈尔的形象,从侧面表现瘦子的形象(或投射其心理状态),反映权力崇拜思想已经深入了下一代的可悲现实。
C. 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
D. 这篇小说着重描写人物是瘦子,对他前后的态度变化采取了夸张的对比的写法,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8. 小说后来提到胖子已是三等文官,身份非凡,这个情节在前文其实已有伏笔,请找出前文的伏笔。
9. 小说为什么把讽刺的主要矛头对准小人物瘦子而不是达官贵人胖子?请就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探究。
【答案】6. B 7. C
8. ①“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一样。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与瘦子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好于瘦子。
②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样喜欢打扮!”暗示了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
③胖子——在那个时代,高官和财主的体形多肥胖。
9. ①从小说主旨来看,作者所要批判的就是等级分明的社会导致小人物可笑又可悲的奴性心理的社会现实。②从人物角度看,这样的小人物更具真实性、现实性和普遍性,通过“瘦子”这一形象更能折射出畸形的奴性社会心态,寓含作者的同情与批判,更具讽刺性。③打破传统的“批判达官贵人”的写法,以原本令人同情的小人物作为批判的对象,选材新颖,易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使文章更有可读性。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表现出他直爽外向的性格以及对胖子现状的关心”说法错误,“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瘦子主要是想炫耀自己。。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小说情节曲折离奇”错误。《胖子和瘦子》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截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就一个场景,老朋友在火车站重逢。“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说法欠妥,意象常用于分析诗歌和散文。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情节之伏笔的能力。
“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一样。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胖子身上散发着“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瘦子身上散发着“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作者用气味的对比,暗示两人身份地位的高低悬殊。 “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样喜欢打扮”,瘦子与胖子见面后对胖子的夸张中称他好打扮,是个风流才子等言语,暗示了胖子身份不简单。
胖子的胖就是一种暗示,在那个时代,高官和财主的体形多肥胖。
“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胖子首先问瘦子在哪里供职,做多大的官,内中暗示其身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人物上,契诃夫之所以以瘦子这样的“小人物”作为自己小说的主人公,是因为这种人是生活中的大多数,最具有普遍意义,最能表明生活的本质,使作品显得朴素真实。他在日常生活琐事中发掘人生的悲剧,以瘦子的前后变化,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沉痛。通过“瘦子”这一形象更能折射出畸形的奴性社会心态,寓含作者的同情与批判,更具讽刺性。
主旨上,小说通过人物言行和神态变化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把“小人物”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卑躬屈尊的丑恶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揭示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嘲笑和讽刺当时普遍存在的奴性心理和庸俗作风。
选材上,小说只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通过一个普通的小人物透视社会深层的内容。高官胖子只是想要叙叙旧,因此和瘦子热情的打招呼。瘦子刚开始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官位,于是可以自然的表示出老朋友的热情,可以拥抱接吻,可以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但当他知道了朋友比自己的地位高出很多时,他立刻缩小了,语气称呼变成了“您”,而且语言只有阿谀奉承,动作也夸张到了极点,最后的告别他再也不敢拥抱,而只是握了握对方的三根手指。他的诚惶诚恐、阿谀奉承、低三下四的寒酸相,正是作者要讽刺批判的。相比较于达官贵人,借小人物的畸形心理来抨击当时社会的等级分明,可使小说更具讽刺性、批判性与现实意义。选材新颖,易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使文章更有可读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①,大夫之篑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篑②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 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选自《礼记》)
①华而睆:华美,光滑。②篑(zé):席子。
材料二: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①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①滑稽:此处指能言善辩,言语流利。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尔之爱A我也不如B彼C君子之爱D人也以德E细人之爱F人也以姑G息H吾何求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病,指病重,与“故病且怠”(《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病”意思不同。
B. 诸,兼词,之乎,与“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中“诸”意思相同。
C. 可以,可以用来,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中“可以”意思相同。
D. 然后,这样以后,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中“然后”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有关材料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春制止童子说“华而皖,大夫之篑与”,是担心曾子知道这件事情,又要换席子,这对病危的曾子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 齐景公赞赏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是因为他需要这样的秩序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使自己可以安心享受奢侈浮华的生活。
C. 晏婴反对重用孔子,理由之一是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一段时间了,孔子的主张不合时宜。
D. 曾子为了维护礼制,临死也要换掉超出自己身份的席子;齐景公也极力推崇礼制,所以用“季孟之间”的地位来对待孔子。
13.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2)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14. 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婴对儒者的负面评价。
【答案】10. CEH
11. B 12. D
13. (1)(大家)一起扶起曾子,换掉席子,将曾子安放回席子,曾子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2)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
14. (1)能言善辩,不守法度。(2)高傲自大,不能用来教育百姓。(3)崇尚厚葬,不能作为风俗。(4)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来治国。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别人,小人以无原则的迁就去爱别人。我还有什么苛求啊?
“尔之爱我也”为主语,“不如”为谓语动词,“彼”是宾语,应该在C处断开;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与“细人之爱人也姑息”句式结构一致,应该在EH处断开。
故选C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病重;困苦。句意:曾子病危。/所以穷困并且懈怠。
B.错误,都是兼词,但意思不同。之乎;之于。句意:我怎么能吃得下去?/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C.正确。都是“可以用来”的意思。句意: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D.正确。都是“这样以后”的意思。句意:这样以后才去处理政务。/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齐景公也极力推崇礼制,所以用‘季孟之间’的地位来对待孔子”错误,原文“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景公对待孔子的规格与礼制无关,“极力”也有拔高之嫌。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举”,全;“反”,返回;“没”,通“殁”,死。
(2)“累世”,几代;“殚”,尽;“当年”,有生之年,从幼到老。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1)根据“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
(2)根据“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
(3)根据“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力,厚葬死人,不可将这作为习俗。
(4)根据“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可以用这个来治理国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曾子因病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照明。童仆说:“竹席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能够及时换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别人,小人以无原则的迁就去爱别人。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礼制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大家)一起扶起曾子,换掉席子,把曾子安放回席子,曾子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
材料二: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下去?”他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将要把尼溪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进言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力,厚葬死人,不可将这作为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可以用这个来治理国家。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之后,礼乐残缺有一段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的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符合以小民为先的取向。”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有一天,齐景公挽留孔子说:“按照季氏上卿的规格来待你,我不能做到。”于是就用介于鲁国季氏和孟氏之间的规格来对待孔子。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齐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于是就走了,返回鲁国。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这天去世。(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城北的泗水边上,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过去了,弟子们为老师守心丧已毕,互相诀别而离去,就哭了起来,各又尽哀;有的弟子又留下来。惟有子贡在坟墓旁建起一间房子,共守了六年,然后离去。前往移居孔子墓旁居住的孔子的弟子和鲁国人有一百多家,因此命名这里为“孔里”。鲁国每年按时节祭祀孔子坟墓,世世代代相传。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前演习礼仪,举行乡饮酒礼,还举行大规模的比射仪式。孔子坟墓的占地面积有一顷那么大。孔子的故居堂屋及弟子们的内室,后世就改成了庙堂,收藏孔子的衣服、帽子、琴、车、书,直到汉代二百多年没有断绝。高皇帝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常先去拜谒孔子庙,这样以后才去处理政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小孤山
宋·秦观①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②,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注】①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②崒嵂:zú lǜ,高峻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运用拟人修辞,将小孤山置于汹涌的江流中,衬托出其高峻挺拔之姿。
B. “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表明小孤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以此表现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C. “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句既是写小孤山的超然独立,也是暗示词人的处境。
D. “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用典,小孤山昂然屹立,连过往的行人也为之驻足,并为之喝彩。
16.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师从苏轼,试分析此词所受到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
【答案】15. A 16. (1)写景方面,都是从大处着笔,写景大气磅礴,境界宏阔,都有豪放词风。(2)炼句方面,秦词“激浪飞珠溅雪”,苏词“卷起千堆雪”都运用了比喻,以浪花比作雪,形象生动。(3)情感表达,两词都借阔大之景抒发旷达之情,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能力。
A.本词四五句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只是表现作者的所见所想。“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运用了拟人修辞。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景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
写景都是从大处着笔,写得大气磅礴,境界宏阔。
本词壮思逸飞,境界开阔,是秦观词中少有的豪放之作。上阕第一句,先写长江的水势,“滚滚”“激浪”来形容水流湍急,第二句奇峰突现,一座高峻的山峰,挡住了汹涌的江水。第三句,将此山傲立此处的原因,想象为天公设立,使此山有了中流砥柱的神韵,既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又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可谓神来之笔。
而《赤壁怀古》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
巧用修辞。本词“激浪飞珠溅雪”运用比喻手法,把飞溅的浪花比喻为白雪,《赤壁怀古》“卷起千堆雪”也运用比喻,把浪花比喻为白雪,形象生动。
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两词都借阔大之景抒发旷达之情。本词上阕写长江的磅礴气势,写小孤山的奇峰突起,下阕以两岸群山为衬托,以汹涌江水的退缩烘托小孤山在中流屹立。阔大之景体现旷达之情。苏词上阕咏赤壁,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表现了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英雄豪迈本色。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屈原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所批评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风恰恰相反。
(2)高适在《燕歌行》中,写战士们与敌人死斗,鲜血染红了白刃,赞扬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面对战士们沙场征战之苦,诗人不由发出了“______________”的感慨。
(3)纸是人们记录信息和传情达意的载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古典诗词中,不乏纸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 死节从来岂顾勋 ④. 至今犹忆李将军 ⑤. 矮纸斜行闲作草 ⑥. 晴窗细乳戏分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指、迩、勋、矮、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良好的视力, ①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日益高发、低龄化、重度化,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迫在眉睫。
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必须破除认识误区。据相关研究,若是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的假性近视,及时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介入, ② 。如果真性近视已经发生,则需要通过配戴眼镜,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这只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因此说,真性近视无法彻底恢复或治愈。
现实中,一些机构和商家瞄准家长们的焦虑心理,推出号称恢复视力、治愈近视的产品和服务, ③ 。不仅如此,不恰当矫正近视还可能适得其反。中国消费者协会重申近视不可治愈,旨在进一步强化人们的认识,引导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切实增强辨别能力,走出认识误区,科学防范近视。就此,有关部门应继续不遗余力地宣传爱眼护眼常识,监管部门也需持续发挥作用,严厉打击虚假违法近视防控广告、产品、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关于近视防控的正确认知。
18. 请在文中横线上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19.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的短句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②视力是有可能恢复的 ③严重误导儿童青少年及家长
19. 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 52.7%,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日益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
20. 示例:配戴眼镜、手术等矫正方式对已经发生的真性近视只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后句中“数据显示”的数据以及“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日益高发、低龄化、重度化,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迫在眉睫”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故补写内容为“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第二空,下文写“真性近视无法彻底恢复或治愈”,本空的语境是说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通过科学方法及时介入治疗,视力有可能会恢复,故补写内容为“视力是有可能恢复的”。
第三空,下文写“在全社会树立关于近视防控的正确认知”,语境是说一些机构和商家推出恢复视力、治愈近视的产品和服务,很大程度上存在误导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可能,故补写内容为“严重误导儿童青少年及家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二:
一是“呈现日益”语序不当,应改为“日益呈现 ”。
二是成分残缺,即谓语“呈现”后缺少对应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趋势”。
修改后,正确表述为: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 52.7%,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日益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短句变长句:
第一步,要确定主干句。由“通过配戴眼镜,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这只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概括出主干句位:矫正方式起到作用。
第二步,确定附加成分,定语、状语等。“配戴眼镜、手术等”是矫正方式,可作定语,修饰“矫正方式”;再从“真性近视已经发生……这只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中概括出状语:对已经发生的真性近视,用以修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
第三步,调整语序,改写后的长句为:配戴眼镜、手术等矫正方式对已经发生的真性近视只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是不是夏天被钉子钉住了?每天都是二十四至三十二摄氏度。不算太热,热得并不极端,但是没有喘息,没有变化,没有哪怕是短暂的缓解。而居然有了转机;今晚有阵雨,转中到大雨。太好了,太好了,下场痛痛快快的大雨吧!便抬头看西北方,有云吗?快来了吧?等了一个夜晚,又一个白天。十点钟的时候来了一阵雨,轻描淡写,点点滴滴,来得麻利,去得轻巧。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呦,它似乎代表着一种飘逸、自由、灵巧的风格,它简直是一个梦。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它干脆只是走一走过场,它像一个骗局。
此夜星光灿烂,莫非预报了又预报,等待了又等待的中雨大雨又“黄”了?便无奈地躺在床上,体味汗与被褥特别是与枕头结合起来的陈年芳馨。
嗒。
嗒嗒。
嗒——嗒——嗒。
什么?有一本书落到地上了么?
是雨!是雨点声清晰可辨的雨。
嗒嗒嗒嗒嗒……听声音就是大雨点。雨点愈来愈密,雨点愈来愈混成一片一团,而且声音变得响亮和尖厉起来。突然一道青绿色的强光,一声炸雷震响在屋顶上,大雨像敲击重物一样砸在地上,没有节奏,没有间歇,没有轻重缓急,只有夹带着哗啦哗啦的乒乓叮咚。
睡意全无了,只觉得高兴,觉得有趣,觉得老天爷还是有两下子,便光着脊梁去淋雨去了。
2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文中加点字“钉”,用法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B.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C. 春、夏、秋、冬,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
D. 手拿针线灯下久坐,为我熬夜缝制军衣;线儿缝在军大衣上,情意全缝在我心里。
22. “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两句中的“哟”字看似随意,实则别有意趣,请简要分析。
【答案】21. B 22. 两个“哟”字增强了戏谑的语气,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阵雨时间短、雨量小的不满和对大雨的渴望。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字“钉”运用拟物修辞手法,是把抽象概念“夏天”当成物来写,化抽象为具体。
B.拟物手法,是把“人”当成物来写。
ACD三项同文中“钉”用法一样,都拟物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哟”是一个语气词,用在感叹句句尾,可以表示轻微的惊异,有时带玩笑的语气,并且可以强化感叹语气。第一个句子“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哟”紧跟在“洒脱”之后,表达了作者对洒脱阵雨的赞叹,“哟”字让这种赞叹语气更加强烈,使感情更充沛。第二个句子“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哟”紧跟在“好不负责任”之后,表达了作者对不负责任阵雨的较强烈的无奈与不满,“哟”字让这种无奈与不满情绪表露无遗,表达了对阵雨时间短、雨量小的不满和对大雨的渴望,很有代入感,引人共情。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雨了,没带雨具,你暂且可以躲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避雨。与伞比较起来,屋檐大,伞小,屋檐能更好地为你遮风挡雨。
但屋檐毕竟是别人家的,是固定的,你无法带走,倘若有一把自己的伞,虽然小,但灵巧,方便随身携带,什么时候有雨了,可以随时打开伞为自己遮挡风雨。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求助诚可贵,自强价更高
周国平曾言:“会自救的人总是比会求救的人更好命。”诚然,与其求助他人,在别人的屋檐下躲风避雨,不如学会自强,用自己的伞遮风挡雨。我们新时代青年,更应做到自强为主,求助为辅,方可在真如铁的雄关漫道上走得稳健而坚定。
撑自己的伞,学会自强,价更高。价高在能将自己的命运攥在自己的手中,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啊,无论是身处太平盛世,还是流落于风雨飘摇之际,唯有强者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成为“人杰”,不仅是我辈青年充实、提高自我的目标,更是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该有的使命和担当。忆往昔,五四青年们为捍卫国家主权而奔走呼号,即使枪口指胸、同辈受戮,也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看今朝,“90后”青年们在新冠疫情中不惧困难、吃苦耐劳的卓越表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青年的自强力量。试想,倘若这些青年都奉行“躺平”之风而不锐意进取,那我们的社会将几近停滞,又何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由此看来,“自强”于国于己,都大有裨益。
自强价更高。争做“自强”之人,还需我辈青年不断充实、提升自我,锤炼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品行。
泰戈尔有言:“唯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人世间的绝唱。”我辈青年,要想成为“自强”之人,空喊口号必然无用,唯有将这一目标贯彻落实在生活和学习中,才能真正做到“自强”。回首自强的榜样,张海迪在轮椅上学会26门外国语言;霍金在病重的情况下写出《时间简史》;史铁生在轮椅上书写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生命犹如夕阳般短暂,却散发出旭日的光辉,成为了令人钦佩的“自强”之人。然而,随着“躺平”“摆烂”之风蔓延,不少青年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或停在原地等待他人屋檐的救助,却不知为自己营造一把可以遮风挡雨的“自救之伞”。这样的做法不但于提升自我无益,更甚者会沦为家庭、社会、国家的“寄生虫”。我辈青年切莫甘做如此颓废无用、随波逐流的弱者,而应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争当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强人。
求助诚可贵,自强价更高。我们需要有自己“自强之伞”,但也应善于抓住时机,学会利用他人的“屋檐之助”,使自己摆脱逆境。
自强为主,求助为辅,并不意味着自强的人不需要求助。善于在逆境中寻求他人的力量,以实现逆风翻盘,同样也是一种智慧与能力。如若只是盲目自信,只求自强而完全割裂与社会、他人的联系,就会变成“高处不胜寒”的人,一旦跌落山顶,便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当今中国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自强的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将自强与求助更好地结合,方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愿我辈青年,将自强与求助有机结合,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争当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强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这道作文题有两个关键词:“屋檐”和“雨伞”。它们之间存在二元思辨关系。“屋檐”的特点:大,更好地为你遮风挡雨,但是暂时的,固定的,别人家的,无法带走的。“伞”的特点:虽小,但灵巧,方便,自己的,随身携带,随时打开为你遮风挡雨。从辩证的角度思考,“屋檐”和“雨伞”这两种事物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屋檐”侧重外因,“雨伞”侧重内因。做事成功需要内外因联动,两者结合起来。因为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所以,要探究材料中的启示意义,最关键的就是挖掘“屋檐”和“伞”的象征意义,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然后拓展到个人、社会、家国等方方面面,化虚为实,探究它带给我们启示,引领学生成长。应当理解:借助屋檐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理性;依靠自身是一种心态,一种观念,一种意志。要不要借助,借助什么,怎样借助,是考查考生对对“外物”和“自身”的内涵理解和辨识,对人生的反思和选择,甚至是对社会的关照和思考。
行文构思上,可以从个人层面思考:靠人与靠己。借屋檐遮风挡雨,可以引申为借助别人的力量和帮助。依靠别人,固然也可以成事,但这极大的束缚了自己的双脚,限制了自己灵动的发挥,在别人屋檐下,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自己没有主动权。不是每一个雨天你都能遇到一个专门为你设置的屋檐。而随身携带一把伞就不同了。伞灵巧,便于携带,而且为我所有,随时随地,收放自由,不惧风雨,不靠别人,特别的省事、省心、舒坦。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适时借助别人的帮助,但更要有自己的遮风挡雨的利器,主要还得依靠自己。
从家国层面思考:适当借鉴与自主创造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既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也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两条腿走路,才有今日之辉煌。
立意:
1.借势为风越天堑,自立为志启通途。
2.携伞上路轻胜马,任它风雨袭平生。
3.他人屋檐暂避雨,自身设伞终更宜。
4.借他人好风,谋己身自强。
5.别人屋檐再大,不如自己有伞。
6.与其等候火炬,不如自放光芒。
7.不拒他人帮助,更要自力更生。
8.畅饮自强之茶,不醉依赖之酒。
9.借人只得一时安,凭己方得常日宁。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潆潆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材料二:
整体而言,中西语境中的“意象”概念最核心的区别在于,西方“意象”就是“图像”借助象征方法在读者内心中的呈现,其意义的生成具有多义性、弥散性,而中国意象则是基于某种共识来生发,其意义的生成遵循特定的路径,两者在意义生成机制上有着本质性的差异。
具体来说,西方“意象”在接受者内心中的呈现是没有稳定模式的,每个读者基于自己的个体接受图式而创造出差异性极大的想象空间。而中国意象在具体生成的过程中,有一个从“预备”到“生发”的过程。在“预备”的过程中,意象由特定的物象引导,而这些物象都指向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
以庞德的诗歌为例:“芦苇重,弯曲了。竹子言说,似乎在流泪”“几张脸在人群中幻影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庞德的书写模式,模仿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路数,这种写法显然比波德莱尔那种跳跃性、抽象化、晦涩冗长的象征主义书写要更具蕴藉性、可读性和画面的美感。但庞德显然依旧未能理解中国诗歌中运用自然意象之精髓。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这是与一般的自然物象最根本的区别,比如竹子在中国的绘画和诗歌当中,一般都带着“临风不惧”“青翠挺拔”“高洁自爱”“宁折不屈”等意味,其与梅兰菊等自然意象一道,构成了所谓君子处世的审美姿态。至于“桃花”则让人联想到“春暖”“萌动”“艳丽”等意味,诸如“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中“桃花”这一自然意象指向的是佳人的意味,而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中,“桃花”则指涉着“春暖”“萌动”的气息。
也就是说,中国人由于自然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能够在接触某个自然意象的刹那间迅速进入某种预设好的意义空间之中,意象接受者无需过多思索就能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至于在这种审美情境之中,审美参与者究竟希望进入哪一类审美情境,就由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这跟波德莱尔象征主义式的碎片化、抽象化、晦涩化有着本质区别,也跟庞德试图模仿中国的“自然意象”却写出了诸如“芦苇重,弯曲了”之类的“自然物象”有着显著区别。
(节选自《对中西“意象”概念的考察和梳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挑选或思想感情的点染就能进入诗中成为意象。
B. 诗歌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带有诗人主观的色彩。
C.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所以诗人融入的情意不同。
D. 中国诗歌意象的意义指向是稳定的,“约定俗成”的,因而是固定不变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这一意象固定地带有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是古代诗人反复运用的结果。
B. 物象是构成意象的基础,诗人可借物象虚构创造出神仙、灵异等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如李白诗中“云之君”“仙之人”。
C. 西方“意象”是“图像”借助象征方法在读者内心中的呈现,而中国意象则是基于“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来生发。
D. 西方读者基于自己的个体接受图式而创造出差异性极大的想象空间,是因为西方更重视个性自由。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五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C.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
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 材料二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5.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成为意象,引发游子共鸣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D
3. A 4. ①对比论证,将中西方意象的概念和意义生成机制进行对比,突出了中西方的差异。②举例论证,以中国诗歌和绘画中的竹子、桃花等意象以例,论证了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的观点。
5. ①“月亮”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是有阴晴圆缺和唯一性特征的一种物象(自然意象)。②诗人融入自己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将思乡、思亲的情感移到月这一物象上来。③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月亮”就是思乡情感的载体,有着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④“月亮”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使得游子在接触这一意象的刹那间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或”错误。原文材料一第3段是“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
C.“所以”错误。因果倒置。原文材料一第6段是“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D.“是固定不变的”错误。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人由于自然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可知,中国诗歌意象的意义指向只是“相对稳定的”,并非“固定不变”。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西方更重视个性自由”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二第二段“西方‘意象’在接受者内心中的呈现是没有稳定模式的,每个读者基于自己的个体接受图式而创造出差异性极大的想象空间”,没有提到“西方更重视个性自由”的内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五段强调“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
A.没有“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或“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的加工创造。
B.由“桃花潭水深千尺”是夸张法。符合观点。
C.由“弄”“传”可知是拟人手法,属于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符合观点。
D.由“载不动许多愁”可知,是夸张法,同时属于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符合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
分析材料二各段内容。第一段讲的是中西语境中的“意象”概念最核心的区别。“西方‘意象’就是‘图像’借助象征方法在读者内心中的呈现,其意义的生成具有多义性、弥散性”“而中国意象则是基于某种共识来生发,其意义的生成遵循特定的路径”。这是将中西方意象的概念和意义生成机制进行对比;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内容的基础上对二者区别做的具体说明。可见用的对比论证方法。
第三段,为了说明“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这是与一般的自然物象最根本的区别”也选用了例证“比如竹子在中国的绘画和诗歌当中,一般都带着……”“至于‘桃花’则让人联想到‘春暖’‘萌动’‘艳丽’等意味,诸如……”,可见用的举例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国的自然意象基本都自带特定意味的观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作为意象,它有阴晴圆缺和唯一性特征。作者说“月是故乡明”,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可知,是作者将情感移植于月,在诗中融入自己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将思乡、思亲的情感移到月这一物象上来。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材料二第二段“而中国意象在具体生成的过程中,有一个从‘预备’到‘生发’的过程。在‘预备’的过程中,意象由特定的物象引导,而这些物象都指向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可知,意象通过特定的物象引导会指向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因而在不同的诗歌中,其意义指向也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月亮”就是思乡情感的载体,有着约定俗成的文化意义。
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内容可知,自然意象有自带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所以意象接受者无需过多思索就能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所以正是因为“月亮”意象所自带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指向性,使得游子在接触这一意象的刹那间,能够迅速进入某种预设好的意义空间之中,无需过多思索就能直接进入一种约定俗成的共时性审美情境之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菜
白金科
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①孩子衣衫褴褛,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就跟他来了。
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图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总能做到栩栩如生,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喜欢找木匠做活儿。
木匠现在在榆树沟一户姓殷的人家做活儿。殷家只有母女俩,闺女叫梅,十八岁了,母亲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需要做些家具,好成亲过日子,就请了木匠。
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
但有些事说晚了就容易出岔子,比如说这吃饭上的事,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岔子了。
手艺人上门做活儿,不住宿的,主家要管两顿饭。木匠的家离着榆树沟十里挂零,一早一晚打来回就行,用不着住宿。再说了,殷家只有母女俩,住下也不合适。通常的,上工第一天,午饭和晚饭都会上四个菜,这叫开工饭,再往后,午饭就只有两个菜了,但晚饭会保持四个菜。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艺人管这叫“看菜”,比如说这鱼。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日子艰难,大家都懂。
殷家没有男人,也就没人陪木匠吃饭。前些天都是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木匠有了徒弟,那就师徒俩一块儿用饭了。
木匠好酒。②先呷上一口酒,微闭双目细细品着。等到他睁开眼来,要去夹菜的时候,才发现徒弟已经破了鱼身了。
木匠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
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现在,朝上的这面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徒弟夹走了一块鱼肉,有了一个不大的豁口,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鱼了。这样的话,这条鱼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
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动那鱼。
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
师徒俩走后,殷家母女开始收拾碗筷。细心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那条鱼的端倪。③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
于是,这条鱼又被来来回回地端了十多天。
殷家的活儿做完了。这天晚上,师徒俩在殷家吃收工饭。拿起筷子,木匠对徒弟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
吃完饭,师徒俩要走了,殷家母女送至院门口。在院门口,木匠扔下一句话:“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
母女俩面面相觑。
等到去师徒俩吃饭的屋里收拾碗筷的时候,方才明白了木匠的话——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
日月如梭。一转眼,梅的儿子也十八岁了。梅要为儿子娶媳妇,要做家具。这时候木匠已经老了,做不动了。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
新木匠是个年轻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学的徒,那是见过大世面,见过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梅就说,咱庄户人家,结实耐用就行。后生就有些郁闷。
吃午饭了。这第一顿饭是开工饭,按规矩上了四个菜,梅的男人陪着后生,入了席。
一开吃,后生就看上那条咸鱼了。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这一说,他的师父就没教过他。他一伸筷子便去夹那鱼。
④却是怎么也夹不动。
梅的男人脸上露出许多尴尬来。
后生明白了,这是一条木头鱼,是人工雕刻的。
后生的脸腾地红了。
自此,后生少了话语,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
(原载《小小说月刊》2020年9月上)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平白晓畅,同时又不失生动形象,这与汪曾祺作品的平淡自然、韵味无穷的语言风格类似。
B. 木匠把徒弟带着一起上工,教他技艺和规矩,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
C. 见过大世面、洋玩意儿的新木匠来梅家里上工后,经历了由骄傲不屑到郁闷不解,再到尴尬羞愧,最后端正态度的心理变化。
D.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视野开阔,自由灵活地展现了跨度较长的乡村生活。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综合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了徒弟当时的落魄可怜。
B. 句子②展现出木匠的悠然自得、闲适惬意,与后文发现徒弟吃鱼之后的紧张焦急形成对比。
C. 句子③中的“这条鱼”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增强了情节的连贯性。
D. 句子④聚焦新木匠的动作,单独成段,似电影的特写镜头,展现了“木鱼”的栩栩如生。
8. 看起来“煞是喜人”的咸鱼却是条“木鱼”,这一结果虽出人意料,但前文多处伏笔又使之合情合理。除开头提到木匠尤善雕刻以外,文章还有哪些伏笔?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9. 小说描写了特定时代的乡村风俗和手艺人的人情世故,有评论家称“《看菜》透露出苦涩,但也不乏温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
【答案】6. B 7. C
8. ①收工饭时,木匠交代徒弟这顿只吃鱼,且要吃完。但梅母女去收拾碗筷的时候,看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②木匠临走时告诉梅母女:“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暗示他留下了个东西。③结尾后生看到的那条鱼与多年前木匠师徒吃的那条鱼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
9. 苦涩:①文中描绘的可看却不可吃的看菜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它显示了当时的物质条件之艰苦、贫乏。②技艺精湛的木匠悉心教导徒弟,徒弟却没能成才;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梅用的家具,但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
温情:①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②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面对处境艰难的徒弟,主动提出收他为徒。同时,他把徒弟带在身边上工,细心教授技艺,徒弟犯错把看菜给吃了之后,他也没有太过苛责,并赶紧给徒弟讲了相应的规矩。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表述有误,根据文章提到的徒弟观“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可知,徒弟没能成才可能是没有天分,也可能是上进心不强。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C.“‘这条鱼’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说法有误。“这条鱼”是木匠师徒吃掉的那条鱼,没有贯穿全文,不是文章的线索。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伏笔就是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因此,答题时要重点关注情节前后能够相互照应的内容。
如,文章前面说因为体谅主家生活贫苦,木匠们尽量不吃主家的咸鱼,但吃收工饭时,木匠特意对徒弟强调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而后文他们走后,梅母女收拾饭桌时却发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吃完了鱼,本应该只剩三个菜,那么这四个菜又从哪里来呢?可见是木匠雕刻了一条鱼放在那里。
木匠走时,特意对梅母女说“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说明木匠还特意留下一个东西,但小玩意儿是什么呢?这也是一个伏笔。
文章前半部分特意介绍梅母女给木匠们准备的咸鱼“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而后来,梅为儿子娶媳妇做家具,给小木匠准备开工饭时,所做的鱼竟也是“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时隔多年,两条鱼竟然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文中“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描绘了给木匠的菜可看不可吃这一种特殊的情况,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子艰难,大家都懂”。那是个艰难贫苦的年代,人们吃穿艰难,才不得不如此,透露出苦涩。
文中说“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可见木匠教导徒弟非常用心,而结合文中最后新木匠一开始没认出木头鱼也可看出老木匠技艺精湛。尽管如此,最后“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这也是一处苦涩。此外,梅请来的新木匠“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说明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老木匠所做的传统工艺,但没认出木头鱼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这也透露出苦涩。
在老木匠徒弟因不了解情况误吃咸鱼后,同样吃不饱穿不暖的老木匠本也可以索性将鱼吃掉,但最终老木匠的选择是“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这体现了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的温情。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看待无家可归的孩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并且“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可见他耐心教导徒弟,以及小徒弟误食咸鱼后,木匠只是“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这都体现了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的温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已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秋七月,永庆公主①曾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上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公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太祖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浸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永庆公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②,乘以出入?”上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注】①公主:宋太祖之女。②肩舆:抬的小轿。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朕尊A为帝王B富有C四海D每E事F由己G诚H能自节。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加点的“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诚”字含义相同。
B. “隋炀帝志在无厌”与“学而不厌”(《论语·述而》)两句中的“厌”字含义相同。
C. 加点的“衣”与“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的“水”,二者用法不同。
D. 加点的“几何”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中的“几何”都可译为“多少”。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认为,帝王不应为了一己私欲而劳师动众,将劳苦疲累事情强加给百姓,而应怜爱百姓,经常做到自我节制、顺应民情。
B. 宋太祖遵循古训,认为自己是为百姓守财富,不可以随便乱用,没有采纳公主和皇后用黄金装饰轿子的建议。
C. 宋太祖认为,公主穿用翠羽装饰的衣服,宫中的内亲外戚一定会争相效仿,对应了材料一中“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的说法。
D. 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以此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
(2)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
14. 两位古代君王在修身治国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 BDG
11. C 12. D
13. (1)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
(2)你生长在富贵人家,应当感念珍惜这份福气,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
14. ①察审自己无度的欲望,约束自己。
②以民为本,爱惜民力。
③不滥用权利,以身作则。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分别展示了唐太宗和宋太祖关于治国理念的探讨。唐太宗强调自我节制和顺应民情,以此规避奢靡之风,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宋太祖则以富有者守财观念约束自身及家人的奢侈行为,强调为天下治财而非自贪享受。两位君王在避免奢侈、爱护百姓方面有共识,表现出修身齐家的理政智慧。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
“朕尊为帝王”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朕”是主语,“尊为”是谓语,“帝王”是宾语。该句需独立成句,故在B处断开;
“富有四海”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朕”,“四海”作“富有”的宾语,宾语后停顿,故在D处断开;
“诚能自节”省略主语,“诚”作“能自节”的状语,“诚”前面应断开,故在G处断开。
故选B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均解释为“确实,实在”。句意: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
B.正确。均解释为“满足”。句意: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C.“二者用法不同”错误。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法相同。穿着/游泳。句意:永庆公主曾经穿着翠鸟羽毛的衣服入宫。/并不是能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D.正确。都是多少。句意:这能用得了多少翠羽啊?/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能有多少时日啊。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错误。由原文“隋炀帝志在无厌……遂至灭亡”“陛下若以为足……亦不足”可知,魏征所说重点在希望君主力戒奢侈上。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为”,认为;“不啻”,不仅仅;“过”,超过。
(2)“富贵”,富贵的人家;“岂可”,怎么可以;“恶业”,坏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帝王所欲者放逸”“劳弊之事……必能顺其情也”“我以四海之富……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可知,都察审自己无度的欲望,约束自己。
由原文“陛下本怜百姓”“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必能顺其情也”“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不以天下奉一人”可知,都以民为本,爱惜民力。
由原文“朕尊为帝王……必能顺其情也”“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可知,都不滥用权利,以身作则。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做的,切记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征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的官员每次在供奉、兴建土木的事情上,稍微有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被加以重罚和酷刑。上边有所喜好,下边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淫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
材料二:
秋七月,永庆公主曾经穿着翠鸟羽毛的衣服入宫,宋太祖看见了,对她说:“你应当把这件衣服给我,以后不要再用这些东西作装饰了。”公主笑着说:“这能用得了多少翠羽啊?”太祖说:“不是这样的。你这样穿,宫中妃嫔、皇亲国戚看见,就一定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京城里的翠羽价格高,老百姓追求利益,辗转贩卖交换,受伤害的生物就非常多。这实在是因你而起啊。你生长在富贵人家,应该感念珍惜这份福气,怎么可以成为这种坏事的开端?”公主听完惭愧认错。公主于是陪着坐,与皇后一同说:“陛下做天子已经很久了,难道不能用黄金装饰小轿,乘坐着出入宫廷吗?”太祖笑着说:“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我只是考虑到我为百姓守着这些财富罢了,怎么可以随便乱用?古人说可以凭一人来治理天下,不可以用天下人来侍奉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侍候奉养作为终生意图,怎么能让天下人来敬仰你呢!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①寒食
宋·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②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①吴兴,词人的故乡。作此词时,86岁的词人正在故乡享受晚年的恬淡生活。②拾翠:本指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指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
15.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从龙舟竞渡的场景展开,一个“竞”字写出了划桨人之矫健与气氛之热烈。
B. 上片后两句踏青、拾翠之热闹喜悦,与下片整体的寂寥哀怨形成鲜明对比。
C. 下片最后两句写庭院中月色清新明亮,柳絮飘浮无影,别有一番幽静之美。
D. 本词的创作独具匠心,上片句句景中都有人,下片词人独坐赏景,极富情趣。
16. 张炎所著《词源》中提出“过片”概念,称“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我们通常把词下片的开头视为“过片”。请分析本词“过片”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15. B 16. 本词“过片”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①承上。前句写行云远去、山间渐渐暗下来,体现出时间的变化,为上片游春场景作结,起到承接上文的作用。
②启下。后句写笙歌已歇,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自然引出后文对中庭月色幽静之景的描写。
【解析】
【导语】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通过对寒食节日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词人晚年的闲适心境。上片写舟行竞渡与踏青拾翠,充满生气与欢乐。过片后,环境转入安静清幽,月色明净,杨花无影,表现孤寂之美,含蓄表达了老年独处的淡然。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与下片整体的寂寥哀怨形成鲜明对比”错。由下片“遥山暝”“池院静”“月色正清明”“杨花过无影”可知,下片描绘的都是月夜独赏的美好景致,别有一番情趣。所以,选项中“寂寥哀怨”的表述错误。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并分析鉴赏诗词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能力。
下片开头两句处于作品的中间位置,再结合题面给出的“过片,不要断了曲意”的提示可知,这里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过渡)。
①首先,本词“过片”的前文是上片的最后两句,描绘的是游春的热闹场景。而下片开头第一句“行云去后遥山暝”写的是行云远去、山间渐渐暗下来,体现了时间的变化,承接了上文的游春活动。此为“承上”。
②其次,本词“过片”的后文是下片的最后两句,描绘的是中庭月色幽静的美景。而下片开头第二句“已放笙歌池院静”写的是笙歌已停,池院变得宁静下来,自然引出了后面对中庭月色幽静美景的描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2)《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的结局。
【答案】 ①. 暧暧远人村 ②. 依依墟里烟 ③. 契阔谈讌 ④. 心念旧恩 ⑤. 封狼居胥 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暧”“讌”“胥”“赢”“仓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民族舞剧《红楼梦》在河南郑州完成了年度收官演出,尽管已巡回演出了一百多场,场馆内仍然A座无虚席。B无独有偶,芭蕾舞剧《红楼梦》亦完成了当年最后一场演出,同样爆满。这两部舞剧的爆火,充分展现了传统经典的巨大魅力,也启发我们对传统经典的现代化路径作更深入的观察与探索。
《红楼梦》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IP之一,各类艺术形式对这部名著的改编C层出不穷。 ① 民族舞剧与芭蕾舞剧,在戏剧舞台上还出现了越剧、话剧、昆曲、赣剧等多种形式的《红楼梦》, ② 还有集合了剧场、情景园林等元素的文旅项目《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这些作品是近年来文化艺术领域利用经典创造新文化产品的国风潮流的一部分, ③ 是戏剧创作者们对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造新文化产品的国风潮流的一部分,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呼应。
从这些作品来看,《红楼梦》的舞台改编已超越了“讲原著故事”的层次,呈现出一种叙事淡化,追求风格化、审美化的创作趋势。面对当代观众,改编《红楼梦》极具挑战性,由于原著本身有D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观众对于原著情节又较为熟悉,舞台艺术在讲故事方面未必有太大优势。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通过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和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等方式另辟蹊径地打造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的新舞台艺术形式。
18. 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座无虚席 B. 无独有偶 C. 层出不穷 D. 无与伦比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B 19. 示例:
①除了
②甚至
③也 20.
①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另辟蹊径地打造新舞台艺术形式,②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③强化抒情写意表现手法,④使它们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座无虚席”,形容出席的人很多。本处是说场馆内仍然有很多人,使用正确。
B.“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配对的,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人十分相似。含贬义。
C.“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本处是说各类艺术形式对这部名著的改编接连不断,使用正确。
D.“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是说《红楼梦》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使用正确。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①本处是说不仅将《红楼梦》改编成了民族舞剧与芭蕾舞剧,还出现了越剧、话剧、昆曲、赣剧等多种形式,所以和“还”相搭配,可用“除了”。
②“集合了剧场、情景园林等元素的文旅项目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举例,所以可用表示递进关系的“甚至” 。
③和“是”相搭配的关联词为“也是”,二者构成并列关系,所以可填“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可采用抽取主干的方法,本句话的主语为“创作者”,谓语为“也许应该尝试另辟蹊径地打造”,宾语为“新舞台艺术形式”。所以可变为:创作者也许应该尝试另辟蹊径地打造新舞台艺术形式。
原句中的修饰成分为“通过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和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等方式”和“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的”,然后分别将这两个修饰成分变成独立的句子,即将原著情节化繁为简,强化抒情写意的表现手法,使它们不同于传统审美风格。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一般的隧道会从两端向中间同时掘进,但对长隧道而言,这种方法会使效率变得非常低下。于是,人们将长隧道分割为若干短隧道,在多个点位同时施工,这便是“长隧短打”。例如,在山谷的一侧寻找距离隧道较近的地表位置,横向开挖一个施工洞,即横洞。一部分施工人员和设备由此进入主洞,开辟出新战场。当隧道的埋深较浅时,就在隧道上方地层较薄处开挖与地面连通的坑道。若坑道沿着斜上方延伸,是为“斜井”; ② ,是为“竖井”。有了横洞、斜井和竖井,隧道的施工面增加,可同时多点作业,挖掘效率显著提高。当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时,一个更加高明的帮手——平行导坑挺身而出。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与主洞平行的先导洞。它先于主洞开掘,既可以为主洞探明前方的地质情况,又能利用横向通道和主洞连接。每条横向通道可以增辟两个作业面,极大地加快施工进度。在个别情况下,一些平行导坑会成功“转正”,通过拓宽和砌筑,成为一条真正的隧道。比如连接西安与安康铁路上的秦岭Ⅱ线隧道,便是 ③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众多的长隧道终于有了建设的可能。
21. 下列句子中的“可”与文中加点的“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雨这么大,路这么滑,摔一跤可不得了。
B. 这可不是小事,回去我们再商量商量。
C. 人工智能可提高临床医疗的精准度。
D. 你可知道最近几年小华过得怎么样?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C 22. ①长隧道足如何修建的呢
②若坑道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③由平行导坑“转正”而来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汇语境义的理解能力。
文中的“可”表示可以。
A.“可”表示对事实或程度的强调;
B.“可”表示对事实或程度的强调;
C.“可”表示可以;
D.“可”表示是否。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一般的隧道会从两端向中间同时掘进,但对长隧道而言,这种方法会使效率变得非常低下。于是,人们将长隧道分割为若干短隧道,在多个点位同时施工,这便是‘长隧短打’”可知,此处介绍的是长隧道的修建方法,而问题也应针对长隧道的修建提问,故可填“长隧道足如何修建的呢”;
②根据前文“坑道沿着斜上方延伸”是为“斜井”可知,此处意思是坑道延伸方向是竖直的,“是为‘竖井’”,故可填“若坑道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③根据“在个别情况下,一些平行导坑会成功‘转正’,通过拓宽和砌筑,成为一条真正的隧道。比如连接西安与安康铁路上的秦岭Ⅱ线隧道”可知,空处意思是西安与安康铁路上的秦岭Ⅱ线隧道就是平行导坑“转正”的,故可填“由平行导坑‘转正’而来”。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它们(先锋者和成功者)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钟扬《生命的高度》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习近平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选自植物学家钟扬的《生命的高度》里的话。该材料由四句话构成,可划分为两层。第一层是第一句话,讲良好环境中的各种成功者,他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第二层包含三句话,第一句话语义转折,并引领下文,讲生命的高度不止成功者一种形式;第二句话阐述了先锋者的特质,处恶劣环境中,勇于挑战,开疆拓土,牺牲自我以换取群体新的生存空间、发展机遇;最后说先锋者与成功者的生命高度是一致的。总之,这则材料引用钟扬的话,阐述了先锋者的品质,突出了先锋者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虽然是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说的,但道理具有普适性。材料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先锋之于民族生存、国家发展的重要价值,他们虽可能失败,但他们仍是英雄。这两则议论性材料都指向同一个命题——“礼赞先锋”。
先锋者是先行人、探路者、引路人,因此他们必定会遭遇很大的挫折,要在荆棘中探路,甚至要做出牺牲;更为可贵的是,先锋者不一定是成功者,也就意味着,他可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他也许是寂寂无名的,是不被大众熟知的;亦或许他的探索是失败的。但我们说,他们仍不失为英雄,即使失败也告诉了我们,这条路不能走。这样的人,他们的坚韧,他们的忘我、奉献、牺牲,他们的伟大,有时更甚于成功者。一个时代要前行,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学科要突破,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锋者。
写作时,要抓住这个核心,思考“何为先锋”,“他们是如何铸就生命的高度的”,即处逆境,不退缩,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了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牺牲自我……当然,如果能以“成功者”为参照,在对照分析中突出“先锋者”的优秀品质和生命高度,这就有了思辨色彩,思维也会相应地走向深刻。
立意:
1.立潮头,做时代之先锋。
2.时代召唤先锋,先锋引领时代。
3.另一种生命高度:毋以成败论先锋。
往期代找资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领取下载链接
【有惊喜!】
(不会领取也可以加我微信:zhangfan033 暗号:“代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