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代找资料】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领取完整资料下载链接
试卷预览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五千年华夏文明,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福”。“福”是中华民族的深沉文化基因,反映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福”的文化象征、心理寓意极其丰富,伴随着时代变迁,“福”的思想内涵不断演变、拓展,并逐渐有了新的定义和解读。
从甲骨文字形看,“福”代表着祭祀、祈福。祈愿祝福是“福”的文化内涵核心,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理想社会执着追求的文化表征,这一基本意义和精神追求至今未变。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精神观念的升华,“福”的内涵发生了明显拓展。“福”起先是“腹满”的意思,后因跟“富”为同源字,表示家富则有福;后来又演化出“禄”,代表着社会地位升迁为福。《尚书·洪范》提出“五福”概念,将长寿、富足、健康心宁、好德、善终都视为“福”,将“福”的内涵予以扩大和具体化。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都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由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福”象征着幸福、吉祥、健康和祝福的状态,涵盖了个人及整个社会的美好愿景。后有学者对古代“福”字的内涵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阐述了当代幸福人生的意义和标准,即富足、健康、平安、修德、繁衍、和谐。从以上释义可见,“福”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关联,既有对当下的感受,也有对未来的盼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福”是一种情感渴望、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的结合,体现了个体在传统文化中所寻求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心理内涵之一。从内容维度来看,个体对“福”的追求不局限于生活富足层面(物质福,如富足),也体现在精神和情感的满足上(精神福,如幸福)。从时间维度来看,个体对于“福”的感知,包括对当下的心安的体验(当下福,如心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未来福,如祈福)。从主体维度来看,个体对“福”的期待不仅有个人的祈愿(个人福,如出入平安),也有对和谐社会的憧憬(社会福,如国泰民安)。
“福”文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包含着认知和体验两个方面。从认知层面来看,“福报”观念让人们主动做出“受弱、不争”的亲社会行为,在逆境中更乐观、灵活和积极,更愿意接受一时的困难和牺牲。如秉承“吃亏是福”观念的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先做出吃亏、让步,互动方往往会予以感戴、尊重、人际接纳等积极反馈,这有助于构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从体验层面来看,个体的情感体验包括对“福”所产生的幸运、吉祥和幸福等相关情感的认同和体验。个体可能会因为体验到“有福”带来的愉悦、满足和安心感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拥有更乐观的情绪,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都得以提升;也可能因为觉得“无福”而丧失积极性,流露出更悲观的情绪和生活态度。由此,“福”很可能是一个包括认知和体验的3轴6维度的结构(见下图)。
“福”的心理结构
随着时代发展,“福”文化的思想内涵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其促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和谐文明发展的文化魅力与永恒价值。目前关于“福”文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资源转化利用的路径、宣传路径及其在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等,未能在时代高度上明确回答当下人们对“福”的理解是什么、“福”有何具体价值。未来,需要继续深入挖掘“福”的心理结构和意义,探讨其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决策的影响,为“福”观念和利他奉献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效性提供证据,更好地推动“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讲好中国“福”的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摘编自陈丽君李纾《“福”的心理结构与社会功能》)
材料二:
我国地域辽阔,加上历史悠久,人群分布广,故上古时期“福”字的表达样式多种多样。“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具有图画性的特点。下图商代甲骨文“福”的左边是一个人(两只“手”)抱着酒坛子(酉),准备虔诚地把它放在祭台(示)上。在古人看来,“福”是通过以酒来祭神祈求天神的保佑,赐予他们福气。所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说:“福,佑也。”
商代甲骨文
汉字的形态还因记载介质不同而出现多样化,如镌刻在钟、鼎上的称为钟鼎文(金文),镌刻在石头上的称为石鼓文,镌刻在陶器和砖头、瓦片上的称为砖瓦陶文。福文化早期的观念也渗透在这些器物上。记载介质有如生活的环境,无论环境怎样改变,“福”字总会寻找到适合的表现形态。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汉字阐释的理论构建与汉字文化的普及”的阶段性成果中,就集中以“福”字为例,梳理了它在甲骨文、金文发展阶段纷繁多样的表达形态。
金文阶段的“福”字,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将该字的结构左右互换;有的还省去了捧酒樽的两只“手”,酒樽的样子也变了;有的在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表示在室内敬神祈福;有的“示”放到酒樽之下,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等等。在金文中,“福”字的图绘成分相对减弱。到了秦代的小篆,酒坛子讹变为“畐(fù)”,祭台的“示”依然保留,以表意,“畐”表音,从此“福”字成为了会意和形声皆备的复合字了。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隶书、楷书,一直沿用至今。
“福”字字形演变
(摘编自林焱《“福”字渊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福”字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拓展,逐渐有了新的定义和解读,这表明“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文化符号。
B. “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这种共鸣和认同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
C. 目前关于“福”文化的研究还有所不足,未来还需要深入挖掘“福”的心理结构和意义,继续推动“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 上古时期“福”字的表达样式纷繁多样,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对其产生的复杂原因进行了研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福”的内涵在《尚书·洪范》中被扩大和具体化,长寿、富足等“五福”概念成为后人认知“福”的基础。
B. 个体对“福”的感知和体验是复杂的,可以从内容、时间、主体等多个维度对“福”的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C. 秉承“吃亏是福”等“福报”观念的个体更积极、乐观,愿意主动吃亏、让步,懂得感戴、尊重和人际接纳。
D. 尽管“福”字的表达形态随着时间和记载介质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但其基本意义和精神追求保持至今。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点明“福”字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福”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其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B. 材料一从认知和体验两个方面阐述“福”文化的影响,展现了“福”文化在促进社会稳定和个体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C. 材料二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福”字字形,展示了汉字演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汉字发展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D.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探讨“福”字时,都涉及其文化内涵、心理结构以及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变化,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4. “福”字大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并说明。
5. 材料一运用了多学科视角来阐述“福”文化的内涵及其影响,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 D 2. C
3. D 4. ①“福”字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和楷书,由象形到形声字的过程。②在甲骨文中,“福”字由“手”“酉(酒)”“示(祭台)”三个部分组合而成,具有很强的象形特性。③到了金文阶段,形式多有不同,出现了结构左右互换、省去了捧酒樽的两只“手”、加上房顶屋盖、平添两个背对背的人等形态,象形性逐渐减弱,会意性增强。④秦代小篆阶段,酒坛子讹变为“畐”,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会意和形声皆备的复合字。此后,便以小篆的构形为基础,发展成为隶书和楷书,沿用至今。
5. ①文化学视角:文章从文化学角度追溯了“福”文化内涵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展示了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历史底蕴。②心理学视角: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福”的心理结构及在个体心理层面的作用。③社会学视角:文章还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福”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激发亲社会行为和利他奉献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分别从文化和文字演变的角度探讨了“福”字的内涵与发展。材料一侧重于“福”文化的历史演变、心理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强调其在促进和谐社会和个体幸福感方面的作用。材料二则通过“福”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字形变化,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文化渗透。两者结合,全面呈现了“福”字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动态发展。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对其产生的复杂原因进行了研究”错误。根据材料二“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汉字阐释的理论构建与汉字文化的普及’的阶段性成果中,就集中以‘福’字为例,梳理了它在甲骨文、金文发展阶段纷繁多样的表达形态”,可知国家语委2019年项目对上古时期“福”字纷繁多样的表达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不清楚是否对相关原因也进行了研究。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懂得感戴、尊重和人际接纳”错误。根据材料一“秉承‘吃亏是福’观念的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先做出吃亏、让步,互动方往往会予以感戴、尊重、人际接纳等积极反馈”,可知“感戴、尊重、人际接纳等”是“互动方”对“秉承‘吃亏是福’观念的个体”作出的“积极反馈”。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D.“都涉及其文化内涵、心理结构”错误。材料一中“‘福’的文化象征、心理寓意极其丰富,伴随着时代变迁,‘福’的思想内涵不断演变、拓展,并逐渐有了新的定义和解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福’是一种情感渴望、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的结合,体现了个体在传统文化中所寻求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心理内涵之一”“ 随着时代发展,‘福’文化的思想内涵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其促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和谐文明发展的文化魅力与永恒价值”阐述了“福”字涉及的文化内涵、心理结构以及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变化。材料二阐述了“福”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和楷书,由象形到形声字的演变过程及文化内涵,没有涉及心理结构的分析。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阶段的‘福’字,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到了秦代的小篆……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隶书、楷书,一直沿用至今”可知,“福”字大致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和楷书的演变。根据“‘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具有图画性的特点”“ 在金文中,‘福’字的图绘成分相对减弱”“ 从此‘福’字成为了会意和形声皆备的复合字了”可知,“福”字经历了由象形到形声字的演变过程。
②根据原文“‘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具有图画性的特点。下图商代甲骨文“福”的左边是一个人(两只‘手’)抱着酒坛子(酉),准备虔诚地把它放在祭台(示)上”,可知“福”最早由“手”“酉(酒)”“示(祭台)”三个部分组合而成,具有图画性的特点。
③根据原文“金文阶段的‘福’字,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将该字的结构左右互换;有的还省去了捧酒樽的两只‘手’,酒樽的样子也变了;有的在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表示在室内敬神祈福;有的‘示’放到酒樽之下,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等等。在金文中,‘福’字的图绘成分相对减弱”,可知到了金文阶段,“福”有许多形式,有的结构左右互换,有的省去了捧酒樽的两只“手”,有的加上房顶屋盖,有的平添两个背对背的人等形态,图绘成分相对减弱。
④根据原文“到了秦代的小篆,酒坛子讹变为‘畐(fù)’,祭台的‘示’依然保留,以表意,‘畐’表音,从此‘福’字成为了会意和形声皆备的复合字了。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隶书、楷书,一直沿用至今”,可知到了秦代的小篆,酒坛子讹变为“畐”
以“示”表意,以“畐”表音,成为了会意和形声皆备的复合字。此后,便以小篆的构形为基础,发展成为隶书和楷书,沿用至今。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从甲骨文字形看,‘福’代表着祭祀、祈福。祈愿祝福是‘福’的文化内涵核心……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精神观念的升华”,可知从文化学的角度,从甲骨文开始介绍了“福”文化内涵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精神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演变过程,展示了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历史底蕴。
②材料一第二三段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内容和时间两个维度阐述了“‘福’是一种情感渴望、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的结合”,从认知和体验两个方面阐述了“‘福’文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③根据原文“随着时代发展,‘福’文化的思想内涵在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需要继续深入挖掘‘福’的心理结构和意义,探讨其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决策的影响,为‘福’观念和利他奉献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效性提供证据,更好地推动‘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讲好中国‘福’的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可知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福”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激发亲社会行为和利他奉献精神等社会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河之洲
熊育群
夏天的河流是热闹的,游泳的、洗衣的、挑水的,吆喝声一阵响过一阵。夜幕降临,一张张竹床在岸上铺开,人们横七竖八地躺着,听说书,听唱道情。微弱的星光,河中的月亮,夜风微凉,四周弥漫着淡淡的水汽。
村庄叫“连尔居”,河流称“黄金河”。整座村子的人都是从河的上游迁来的,以熊氏、胡氏两大家族为主体。这里芦荻丛生,野鸭成群,人们在荒洲上割芦苇、搭新村,秋天割了冬天扎。我就在芦苇棚里出生。这片湖沼,是由数万民工手挖肩挑,从洞庭湖围垦出来的。在那个年代,黑土地堪比黄金。
很多年后,我知道了黄金河就是汨水,是汨罗江故道。汨罗江分为北面的罗水和南面的汨水,连尔居就在汨水右岸。筑堤时,汨水从罗子国城遗址的北面被切断;罗水北上,人们硬是用锄头挖开了玉笥山,于是罗水从周家垅的豁口流出去,与湘江一起汇入洞庭湖。
高考恢复,我被同济大学录取。入学前,听到一位老人说起屈原,他说“屈原夫子”,像在说他的一个老乡。第二年,收到家信,老家地名由“汨罗江农场”改为了“屈原农场”,其实是恢复旧名。后来,农垦系统改革,农场划归地方,如今这里是岳阳市屈原管理区。
那年暑假,我渡过浩荡的罗水,去看玉笥山上的屈子祠。由东而来的江水流成横无际涯的气象,对岸的玉笥山只有一抹蓝色的影子。江水上涨,逼近大堤堤面。
汨罗江是条季节河,洪水暴涨暴落。当年围㙀留出大片河床就是为了夏季防汛。平日里,河滩长满野草,像一片草原,近年改为湿地公园,大堤下建起了一座芈月塑像,据说芈月的童年是在汨罗江畔度过的。
端午正是涨水的季节,“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屈原怀沙自沉时,汨罗江水倒流,湘资沅澧“四水”倒灌入江。烟波浩渺的江湖,只有汨罗山、玉笥山与一座孤峰磊石山耸立,见证诗人的千古一跳。
屈原投江后,楚人在磊石山和汨罗山建祠祭祀。后者唐代重建改名汨罗庙,明代重修,于庙前建濯缨桥、独醒亭。乾隆十九年因江水浸啮,垣瓦仅存,榱桷将圮,汨罗庙被改建玉笥山上,更名“屈子祠”。相传这里是屈原创作《九歌》的地方。
端午是屈原的祭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飘着粽香,门前插菖蒲艾草,喝雄黄酒,胆大的敲锣打鼓划龙舟。
为追寻屈原足迹,我到了楚纪南故城、秭归、郧县、陵阳、溆浦……壬寅年冬天,寻到屈原管理区河泊潭村三组,这里是汨水与罗水的汇合处。村前一座小小的土地庙,一块石碑上写有“川江嘴土地正神位”,我大喜过望。《湘阴县图志》载:“盘石马迹,在川江嘴,即古汨罗渊也。”盘石马迹是屈原投江的拴马石。“相传屈原投川之日,乘白骥而来”,找到川江嘴,就找到了屈原殉国的汨罗渊!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贾谊在《吊屈原赋》首提“汨罗”,指的是汨水与罗水汇合的深渊。《水经注·湘水》载:“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
正是这个深渊,曾叫作汨罗渊、罗渊、屈潭,河床在此陡然下沉,流向北方,河上山影浮动,雾气缭绕,风生水冷。最早前来凭吊的是宋玉、景差,后人为他们立了塔。之后,贾谊、司马迁、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也来到这里,无不感怀,写下诗篇。李白有“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后来,杜甫穷困潦倒,流落湘江一带,他两次来到汨罗江,最后带着病躯溯江而上,投友求医,病死舟中。汨罗江上游平江小田村有他的墓祠。徐介写他“手接汨罗水……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
家门口的河流,历史如此丰赡!她是余光中笔下“蓝墨水的上游”。但在童年,我眼中的汨罗江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无数次,我游过河去,在落日的余晖里眺望河面,她宛如一条跃动不宁的金光大道;萤火虫低飞的晚上,痴望河底的月亮银光闪耀,如梦似幻。夏天顶着炎炎烈日,采摘莲蓬、芡实,潜水时踩到过一条鳜鱼,我把它抓了上来;冬天在滑溜溜的冰冻的河床上,解救被冻住的野鸭……某个时刻,记忆蜂拥而至——诗意出现了,情感涌动,怀念像水一样流淌。
从乡村进入都市让人生出自卑,没有自信说出出生地,说出那条清可鉴人的河流的名字。记得一位专家来学校开讲座,我第一次听到“莱茵河”“多瑙河”的名字,仿佛它们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心中充满无限向往。汨罗江与之相比,仿佛有了等级之分。
后来,我不但见到了莱茵河、多瑙河,并沿河岸散步、驾车,还前往塞纳河、伏尔加河,踏足中东的约旦河,南亚的印度河、恒河,北美的科罗拉多河,非洲的尼罗河、赞比西河。这些著名的河流,我无论见到哪一条都要走下河岸,用手去触摸河水,屏息谛听,深吸几口水边的气息。
游历世界,也是重新打量和认识故乡,我突然发现岁月深处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才是生活在仙境之中。汨罗江的美毫不逊色于这些河流,甚至比它们更富性灵。漫江凝碧,于青山间萦绕,在平原上耽思,入湿地中踟蹰。从岸边到崖上,苍苍松树、苦楝与樟木,绿冠如云。江南的雨雾与霜雪赋予她潋滟与空灵,青瓦木屋上的炊烟袅袅给予她人间温情,渔舟唱晚和龙舟锣鼓使她生发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机。屈原的辞赋与乡野古老的仪俗至今仍在流传,悠远的吟唱声不时在两岸响起……
一次次返乡,连尔居都在变化中,红屋顶大玻璃窗的小楼早已取代了茅屋,候鸟消失又飞回,雁阵声声划过寒夜,叫声清越、辽远,让我无穷回想。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金河”是“连尔居”村民的生命之河,村民们每日的生活与这条河流紧密相连,以扎芦苇棚子为生。
B. “我”后来知道了黄金河是汨罗江的故道,因此产生了去探寻屈子祠的念头,并付诸行动,追寻屈原的足迹。
C. 无论是古时的宋玉、景差、贾谊、司马迁、杜甫等人还是如今的“我”,前来屈原投江之处凭吊屈原时,无不有所感怀。
D. “我”曾因自卑而对外国的河流充满向往,但真正见过莱茵河、多瑙河等河流之后,才发现这些河流名不副实,令人大失所望。
7. 关于倒数第二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历世界让“我”对故乡的认识更深,因此对少年时在汨罗江畔的生活更加怀念。
B. “我”认为汨罗江比其他河流更美更富性灵,这是“我”几经比较后的理性判断。
C. 这个段落里描写了故乡的自然风物、人文景观,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赤忱的热爱。
D. 这段结尾部分的省略号引人联想,实体的东西在流传,无形的精神也一直在流传。
8. 文章中多处引用传说、文献记载、诗句等,有何作用?
9. 莫言曾称赞熊育群的散文“贯注着强烈的时空意识,总是能从司空见惯中,翻出大的境界”。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①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让读者对汨罗江、屈原有更深的了解。
②探寻了汨罗江的历史与文化,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 ①时空意识:作者追寻屈原足迹,追溯历史,贯穿古今,从家乡河写到世界各地的河流,不局限于一地一时,实现时空的跨越,展现了强烈的时空意识。
②从司空见惯中翻出大境界:汨罗江属于司空见惯东西,但作者不仅写出了汨罗江边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还挖掘了汨罗江所蕴含的历史及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对故乡、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情感深沉,翻出了大境界。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汨罗江及其周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溯。文章以汨罗江为线索,结合屈原的历史传说和个人成长经历,表达了对故乡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的赞美。作者通过游历世界的经历,反思故乡的独特魅力,揭示了对故乡的深刻认同和热爱。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熊育群散文中常见的时空交错和深邃的文化思考。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以扎芦苇棚子为生”错误。文中“人们在荒洲上割芦苇、搭新村,秋天割了冬天扎。我就在芦苇棚里出生”等内容写出了芦苇与村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但并未体现以扎芦苇棚子为生。
B.“因此产生了去探寻屈子祠的念头”错误。文中写“我”得知黄金河是汨罗江的故道的句子是:很多年后,我知道了黄金河就是汨水,是汨罗江故道。写“我”去探寻屈子祠的句子是:那年暑假,我渡过浩荡的罗水,去看玉笥山上的屈子祠。从文中内容并不能看出两句之间存在因果联系,选项强加因果。
D.“发现这些河流名不副实,令人大失所望”错误。由“汨罗江的美毫不逊色于这些河流,甚至比它们更富性灵”可知,虽然“我”认为汨罗江的美不次于甚至超过那些著名的河流,但是并没有贬低那些河流,更没有觉得它们名不副实,而从“我无论见到哪一条都要走下河岸,用手去触摸河水,屏息谛听,深吸几口水边的气息”中可以看出,“我”也没有失望。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丰富含义的能力。
B.“这是‘我’几经比较后的理性判断”错误。由“游历世界,也是重新打量和认识故乡,我突然发现岁月深处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才是生活在仙境之中”可知,“我”对汨罗江的美和性灵的感受更多是基于主观情感和体验,而非理性判断。由“江南的雨雾与霜雪赋予她潋滟与空灵……悠远的吟唱声不时在两岸响起……”可知,作者通过游历世界,重新审视故乡,发现了汨罗江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感受是情感上的升华,而非理性分析的结果。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乾隆十九年因江水浸啮,垣瓦仅存,榱桷将圮,汨罗庙被改建玉笥山上,更名‘屈子祠’。相传这里是屈原创作《九歌》的地方”中,引用了传说,指出了屈原作品的创作地,丰富了文章内容;“《湘阴县图志》载:‘盘石马迹,在川江嘴,即古汨罗渊也。’盘石马迹是屈原投江的拴马石。‘相传屈原投川之日,乘白骥而来’”中,同时引用了文献和传说,讲述了屈原当日投江的情况,让读者对屈原和汨罗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水经注·湘水》载:‘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中,也通过《水经注》的记载对汨罗江的地形及屈原投江位置作了补充介绍。
②“李白有‘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中,以及“徐介写他‘手接汨罗水……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中,通过对与屈原相关的诗句的引用,增加了作品的文化气息,也使汨罗江更具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典雅美,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时间上,作者写了屈原投江时的汨罗江水倒流、投江之处以及拴马石,投江后楚人为其建祠祭祀以及其后各个朝代的重修、改建,写后世各代名人对屈原的凭吊和纪念,可谓贯穿古今,上下千年,有深远的时间意识;空间上,作者不仅写了家乡河汨罗江,还写了世界著名的河流,“我不但见到了莱茵河、多瑙河,并沿河岸散步、驾车,还前往塞纳河、伏尔加河,踏足中东的约旦河,南亚的印度河、恒河,北美的科罗拉多河,非洲的尼罗河、赞比西河”,从汨罗江,到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伏尔加河等,从中国到世界,可谓横跨中外,纵横万里,有廓大的空间意识。
②由“烟波浩渺的江湖,只有汨罗山、玉笥山与一座孤峰磊石山耸立,见证诗人的千古一跳”“屈原投江后,楚人……唐代……乾隆十九年……更名‘屈子祠’”“家门口的河流,历史如此丰赡!她是余光中笔下‘蓝墨水的上游’”等内容可知,作者在写汨罗江时并未局限于江边的平凡生活,而是挖掘出了与汨罗江相关的屈原投江、后人凭吊等历史内容;又由“江南的雨雾与霜雪赋予她潋滟与空灵,青瓦木屋上的炊烟袅袅给予她人间温情,渔舟唱晚和龙舟锣鼓使她生发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机。屈原的辞赋与乡野古老的仪俗至今仍在流传,悠远的吟唱声不时在两岸响起……”可知,作者同时赋予汨罗江以“潋滟与空灵”“温情”“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机”“古老仪俗”等文化精神。由“游历世界,也是重新打量和认识故乡”可知,正是这些独特的历史及文化精神使作者对故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也孕育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沉的爱的情感,“我突然发现岁月深处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才是生活在仙境之中”。这些思考和情感完全超越了“家乡河”本身的平凡和司空见惯,可谓是“翻出大的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僖公二十二年,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偏战者日尔,此其言朔何?《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何正尔?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节选自《春秋公羊传》)
材料二:
“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非列国诸侯之所敢敌也。而曰“及楚人战于泓”。楚,夷狄之国;人,微者之称。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以不辨。
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齐宣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牛何之?”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所谓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而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败国衄,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人能紾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
(节选自苏轼《宋襄公论》)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闻之A也B君子不厄C人D吾虽丧E国之馀F寡人G不忍H行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己巳朔,属于古代干支、月相兼用的纪日法,表示己巳日初一,与《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纪日方法相同。
B. 微,文中指卑贱,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意思不同。
C. 之,文中指去、到,与《鸿门宴》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意思相同。
D. 禽,文中同“擒”,指捕捉,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今恩足以及禽兽”的“禽”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认为,《春秋》记载宋国与楚国的泓水之战时与通常记载战争的方式不同,用词详尽不怕繁琐,必有用意。
B. 宋襄公不愿意利用敌人的困境来取得胜利而两次拒绝属下的提议,这种态度得到了材料一作者的高度赞扬。
C. 材料二认为,《春秋》记载战争,泓水之战记得最为严谨全面,但苏轼觉得这个记载并不合理,需要加以辨明。
D. 材料二认为,一个能扭伤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的人不可能对着饭食忍饥挨饿,同样,宋襄公对老弱病残也不会心存仁义。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2)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
14. 苏轼是如何辨明宋襄公的为人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答案】10. BDF
11. D 12. C
13. (1)所以君子们高度赞扬宋襄公不攻击不成列军队的行为,(认为他)面临重大事件也不忘大礼,(他们)认为即便是周文王(亲自指挥)的战争,也不过如此。
(2)然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不忍心干的呢!
14. ①首先引用《春秋》的记载,分析宋襄公的罪过,并质疑《公羊传》的评价;②然后直接指出宋襄公并非真正行仁义之人,而是盗仁者之名;③接着引述齐宣王舍牛的故事,并将其与宋襄公杀害鄫子的行为进行对比,揭示宋襄公的残忍性、虚伪性和矛盾性。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言文分别出自《春秋公羊传》和苏轼的《宋襄公论》,探讨了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表现及其为人。材料一通过对宋襄公坚持礼仪的赞美,强调了君子在大事中不忘大礼的品德。材料二则由苏轼批判宋襄公的虚伪,指出其表面仁义实则不仁的本质。两者形成对比,揭示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反映了对道德与现实的不同理解。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君子不趁人之危,我虽然是亡国之后的微末之人,但我也不忍心这么做。
“吾闻之也”中“吾”作主语,“闻”作谓语,“之”作宾语,“也”句末语气词,所以在B处断开。
“君子不厄人”中“君子”作主语,“不厄”作谓语,“人”作宾语,结构完整,所以在D处断开。
“吾虽丧国之馀”是判断句,“寡人”作下句主语,所以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卑贱/假如没有。句意:人,是对卑贱者的称呼。/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C.正确。句意: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啊?/项伯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
D.错误。意思不同。同“擒”,指捕捉/指鸟类。句意: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现在(大王)的恩泽能够遍及禽兽。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苏轼觉得这个记载并不合理,需要加以辨明”错误。根据材料二中“《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以不辨”可知,苏轼并非觉得《春秋》的记载不合理,而是认为《公羊传》对泓水之战的评价让人感到疑惑,需要加以辨明。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第一个“大”,赞扬;“鼓”,攻击;“以为”,认为;“虽”,即使,即便。
(2)“戕”,杀害;“犬豕”,屠杀猪狗;“孰”,什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苏轼是如何辨明宋襄公的为人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①根据原文“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楚,夷狄之国;人,微者之称。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徵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以不辨”可知,首先苏轼引用《春秋》的记载,通过“宋公”和“楚人”两个称呼表明宋国和楚国地位悬殊,认为高高在上的宋国反而败给了地位低下的楚国,宋襄公的罪过是显而易见的。
②根据原文“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可知苏轼直接指出宋襄公并非真正行仁义之人,只是以不仁的实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
③举齐宣王不忍心杀牛祭祀例子与宋襄公杀鄫国国君供奉的例子对比,写出宋襄公为人没有君子的仁心。用人能扭伤他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却能忍住面对食物的饥饿,与宋襄公能残忍杀害鄫子却说自己不忍心伤害受伤的人和老年人的虚假相类比,写出宋公的虚伪与言行不一的事情不合情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天十一月己巳日初一,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大败。通常记载战争只说明日期就够了,这里为何还要特别指出是初一呢?《春秋》用词详尽而不省略,是为了彰显正义。什么正义呢?宋襄公与楚国人约定在泓水北岸交战。楚军渡河而来(还没完全渡过)。宋国的军官建议说:“请趁他们还没完全过河就袭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趁人之危,我虽然是亡国之后的微末之人,但我也不忍心这么做。”等楚军渡完河但还没排好阵势时,军官又建议说:“请趁他们还没排好阵势就攻打他们。”宋襄公又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攻击不成列的军队。”等到楚军排好阵势后,宋襄公才击鼓进军,结果宋军大败。所以君子们高度赞扬宋襄公不攻击不成列军队的行为,(认为他)面临重大事件也不忘大礼,(他们)认为即便是周文王(亲自指挥)的战争,也不过如此。
材料二:
“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天十一月己巳日初一,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大败。”苏轼认为:《春秋》记载战争,没有像这样严谨而且全面的了。宋襄公,是周朝天子最为敬重的上公。宋,是殷商的后裔,对周朝来说是贵客(在周朝享有特殊地位),周朝天子有祭事时会送祭肉给宋国,宋国有丧事时周朝天子会派人吊丧拜祭,不是各国诸侯所能比的。而这里说“与楚人在泓水交战”。楚,是夷狄之国;人,是对卑贱者的称呼。以天子尊敬的上公身份去抵挡夷狄这样的卑贱者,最终打了败仗,宋襄公的罪过显而易见了。但《公羊传》却认为即便是周文王的战争也不过如此,这让学习的人感到疑惑,所以我不能不加以辨明。
宋襄公不仅仅是行仁义而不能善终的人。他是以不仁的实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着牛走过堂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啊?”牵牛人回答说:“(杀了以后)准备把它的血涂在钟上行祭。”齐宣王说:“把它放了,我不忍心看它恐惧战栗的样子,好像无罪而被处死一样。”舍弃一头牛,对于个人的德行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孟子用王道来赞许他。所谓以仁慈宽厚之心,行仁慈宽厚之政,正是夏、商、周三代共同的理念。而宋襄公捉拿鄫国的国君鄫子,并将他杀害用来祭祀睢水的神庙,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然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不忍心干的呢!泓水之战,宋襄公负伤、宋国受到重创,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一个人能扭伤他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却能够对着饭食忍饥挨饿,天下人都知道这不合情理。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①(节选)
李白
鱼水②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③,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④,千载独知名。
【注】①昆季:兄弟。②鱼水:《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后,曾感慨地说:“我得孔明像鱼得水一样。”③子玉:东汉崔瑗的字。崔瑗,爱士,好宾客。这里代指崔叔封。④管与鲍:即管仲与鲍叔牙。《史记·管晏列传》载,齐国的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鲍叔牙帮助小白,管仲帮助公子纠。结果小白得胜,而公子纠被杀,管仲被抓进监狱。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个贤能的人,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甘愿做管仲的部下。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水三顾合”两句写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辅佐后,天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B. “壮志吞咸京”用语豪放,展现了诸葛亮宏大的政治抱负,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C. “何人先见许”两句写在诸葛亮未显达之时,只有崔州平能够了解诸葛亮的理想和才能。
D. 诗人晚年遇到了崔少府,华发之际同衰共荣,经济上互相支持,结成了兄弟般的朋友。
16. 诗人是如何表露自己希望能得知己举荐从而施展抱负的心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先述诸葛亮因有知己推荐,得以建功立业,暗喻只有崔叔封才了解自己的理想和才能;②接着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拯救天下的情怀,肯求援引以施展才华;③结尾运用典故,期待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要象管、鲍一样,可以千载留名,抒发了诗人热切希望能得到知己荐举而施展抱负的愿望。
【解析】
【整体分析】李白在《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中,通过赞美诸葛亮的才华和功绩,表达了自己渴望被赏识和施展抱负的心情。诗中提到与崔少府的交情,表露了对知己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语言豪放。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D.“经济上互相支持”理解错误,“托意在经济”中的“经济”指的是经世济民,而不是经济上的支持。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前六句,赞述了诸葛亮由一个布农得遇知己崔州平的荐举,君臣相合,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三国鼎立的新局面,从而建功立业的事迹。明写只有崔州平能够了解诸葛亮的理想和才能。实则暗喻只有崔叔封才了解诗人的理想和才能。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在通过与诸葛亮自比,写自己和当年的诸葛亮一样,身在草野,但胸怀治理天下的大志,有拯救天下的情怀。进而表达了希望能得知己举荐,从而建功立业的心迹。
结尾借用管、鲍的典故,侧面赞美了知人举才的先贤,亦是喻已,希望崔叔封了解、支持诗人,期待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要象管、鲍一样,可以千载留名,抒发了诗人热切希望能得到知己荐举而施展抱负的愿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
(2)有情人多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朝夕相伴,永不分离,而秦观却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独特见解:“______,______。”
(3)古人常把“水”“月”意象一起歌咏,来寄托内心的情思等,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类似的句子在古诗文中还有“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忽魂悸以魄动 ②. 恍惊起而长嗟 ③.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④. 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⑥. 唯见江心秋月白(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悸”“嗟”“暮”“舫”“唯”“沧”“浸”。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A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那么他是很明白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但在中国,这个话是非常含糊的,我们会说“阖家欢乐”,但其实没有办法确定 B 。中国人的这个“家”是非常有弹性的、伸缩自如的一个名词 C ,也可以指包括兄弟姐妹叔伯兄弟一大批人。这个自家人,有时候包括了远房亲戚,有的时候又只包括至亲亲属。对此,费孝通给出了解释,中国人的家庭格局是一种圈子的划定。有实力的人的亲友关系可以划到很广的范围,但是穷苦人家的街坊可能就只有身边一两家。这也有一个中国的俗语可以来引证,就是“( )”。
也就是说,①因为你出身于富贵人家,②那么你的亲戚范围可能会很广,③很多人都会来跟你攀亲戚,④所谓同宗、同族,⑤乃至于旁系的七大姑八大姨,⑥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人,⑦都可能会来认亲。⑧这些旁系亲属与你来往频繁之后,与你的关系可能比直系亲属更加亲密。
比如在《红楼梦》里面本来是个远亲的刘姥姥由于走动得勤快了而自然与贾府就更亲密一些。像薛宝钗和林黛玉,她们一个是姑表亲,一个是姨表亲,那谁更亲呢?这其实取决于贾宝玉的心。他更喜欢谁,更愿意跟谁接近,那么他就跟谁更亲。费孝通就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中国传统结构当中的“差序格局”。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填入文中括号内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B.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C. 兄弟合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D. 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
20. 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长句,请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要求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
22. 材料最后一段以薛宝钗、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关系为例,形象地解释了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请你结合对《乡土中国》和《红楼梦》的阅读体验,从《红楼梦》中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并简要说明。
【答案】18. A.中外的家庭观念是不一样的
B.“阖家”到底指是多少人
C.它既可以指跟太太一起两人
19. A 20. 语句①,修改为“如果你出身于富贵人家”。
语句⑥,修改为“以及形形色色的人”或“以及各种各样的人”。
21. 示例:比如《红楼梦》里面有个刘姥姥,刘姥姥本来是个远亲,她由于走动得勤快,而自然与贾府就更亲密一些。
22. 示例: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就是受到差序格局的影响。赵姨娘虽然跟她有血缘关系,但是只是侍妾,身份低微,且是个愚笨、没见识的粗鄙之人。探春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受到的教育和知识跟赵姨娘自然不同,加上庶出的身份,所以探春对赵姨娘更是疏离。在探春的差序圈子里,先有贾母、父亲贾政、嫡母王夫人、嫡兄弟宝玉,嫡系一脉的亲戚,最后才到赵姨娘和庶子贾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处,“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阐述了在西洋家庭的界限分明特点。再结合后文“但在中国,这个话是非常含糊的”可知中国和外国对家庭这一团体的概念理解是不同的,根据横线处的冒号可知这里是一个总结句,故可填“中外的家庭观念是不一样的”。
B处,前文提到“在中国,这个话是非常含糊的,我们会说‘阖家欢乐’,但其实没有办法确定”,说明在中国说“阖家欢乐”时,不清楚具体涵盖的人员范围,故可填“‘阖家’到底指的是多少人”。
C处,根据前文“‘家’是非常有弹性的、伸缩自如的一个名词”,以及后文“也可以指包括兄弟姐妹叔伯兄弟一大批人”可知,先从范围较小的夫妻说起,再扩展到更广泛的亲属关系,符合认知和表达的递进顺序,故可填“它既可以指跟太太一起两人”。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
根据语境,文中括号内的俗语应当能反映中国人对于“家”的概念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变化,特别是与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关系。
A.这句话揭示了人性中的现实和功利的一面,当亲戚贫穷时可能无人问津,而当他们富裕时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会有人来攀附。这句俗语符合上下文的语境表述。
B.强调亲戚之间需要经常走动才能保持亲密的关系,如果长时间不联系就会变得生疏。
C.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协作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力量和价值。
D.形象地表达了表亲之间可能因为地域距离而疏远,而堂亲之间则因为共同的血缘和家族历史而关系长久。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①,关联词用词不当,应将“因为”改为“如果”。
语句⑥,重复赘余,“各种”与“形形色色”重复,删去“各种”或把“形形色色”改为“各样”。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短句变换的能力。
先找出长句的主干,然后将从主干中分离出来的修饰成分进行并列,要对这些并列的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主要是给出合适的主语,一般的,这些句子的主语都是长句的原先主语,也可以用“它”来代替。提取主句为“刘姥姥自然与贾府就更亲密一些”,再把修饰成分“比如在《红楼梦》里面本来是个远亲的刘姥姥”改写成句子形式“比如《红楼梦》里面有个刘姥姥,刘姥姥本来是个远亲”,把“由于走动得勤快”提取出来作为状语。最后组织语言,注意句子通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根据最后一段“像薛宝钗和林黛玉,她们一个是姑表亲,一个是姨表亲,那谁更亲呢?这其实取决于贾宝玉的心。他更喜欢谁,更愿意跟谁接近,那么他就跟谁更亲”可知“差序格局”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纹,关系的亲疏远近随着具体情况而变化,就像把一块石头投入水中形成的波纹,离中心越近关系越紧密,反之则越疏远。
可以从贾探春对待赵姨娘和其他亲人的态度为例解说。贾探春是赵姨娘所生,但她在贾府中更亲近贾母、父亲贾政、嫡母王夫人、嫡兄弟宝玉,而对生母赵姨娘有时表现出较为疏远的态度。这体现了“差序格局”中以自我利益和处境为中心来确定关系亲疏的特点。当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利益影响不同时,亲疏关系也会随之变化。据此组织语言即可。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管仲说过,“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也有人说,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己见。历史上,有唐太宗虚怀纳谏,兼听以治国;也有仁人志士逆水行舟,以民主之流冲破封建之堤。而今,信息如海啸般袭来,网上的观点各不相同,又难辨真伪优劣。有些人在面对信息浪潮时学会抽丝剥茧,找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获得生活的平衡;有些人则在信息浪潮的拍打下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也有些人看到他人所持观点与自己相异便怒火中烧。……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各种信息呢?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忠于自我,兼听则明
成长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困惑:到底是该坚守自我,还是听取他人见解?对此,我的看法是,忠于自我,兼听则明。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在个人的人生之路中,“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我们始终应坚守的精神;但正所谓当局者迷,当个人的主观认知出现偏差时,我们也需要借助他人的目光来审视自己,适时听取他人的评价,帮助自己进步。
“认识你自己”,据说是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的三句箴言之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认清自己,才能找到人生的正确道路。孔子也曾言“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反思,才能更加了解自己,才能确定自己想要追寻的方向。陶渊明正是在见识过钩心斗角的官场之后,才更加确定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于是毅然决定辞官归乡,踏松菊之径,赏白云飞鸟,逐自在清欢,实现了心灵的自由。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坚定自我,才能不断前行。嵇康深知自己对纷繁战乱和黑暗政治的厌倦,宁愿退隐山林与青松翠竹做伴,也不肯与司马氏集团为伍,他挥笔写就绝交书信,从容奏起广陵绝响,这是卓然独立的风流名士,更是高洁傲岸的自由灵魂。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认清自我、坚定自我的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建议,更好地帮助自己成长。萨特在剧作《禁闭》中,借主角加尔森之口道出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本质——“他人即地狱”。作为人类群体的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个人与他者构筑的社会之中,总会面对别人的评价。在这样的关系中,每个人既是主动的评审者,也是被别人目光约束的被审判者。他人的期待如旭日朝阳,能够催人进步,使人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姿态;他人的目光亦如一道道利剑,使人感到压力,促使人不断进步。正如唐太宗治国,常有群臣进谏,唐太宗深知自己并非全能,因此他能够以人为镜,虚心纳谏,明辨得失,最终成就“贞观之治”。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他人的批评建议,我们也应理智对待,若只是一味盲从,则会丧失自我,无法明辨是非。只有让独立思想与外在评价产生碰撞,才能达到内在与外界的统一,才能唤醒真正的自我。
坚守自我与听取他人见解是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我的答案是:忠于自我,兼听则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围绕“如何面对各种信息”展开论述,具有辩证性。第一个层次,管仲的话“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意思是对于老百姓的言论,如果国君只听信个别人的意见,国君就会变得昏庸,如果能综合听取全面的意见,国君就会变得圣明。此句强调的是“兼听”。“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已见”强调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见。第二个层次,唐太宗的例子佐证了管仲的话,仁人志士的例子佐证的是“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己见”。由此可见,无论是兼听还是有主见,对于成功而言,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第三个层次,信息时代信息多、观点多、难辨真伪,“在信息浪潮的拍打下失去了自己的判断”是因过于“兼听”而失去了主见,“看到他人所持观点与自己相异便怒火中烧”是因过于坚持自我而拒他人观点于千里之外,显然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根据提示语“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各种信息呢?”可知,围绕“既要‘兼听’,又要有自己的主见”立意,则是最佳立意。
写作时,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身处信息海洋,航行需要智慧。然后重点分析如何做到“智慧航行”,如需要掌握鉴别能力,把握信息真伪;保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要学会分析信息的来源、真实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理性表达观点,尊重他人立场,倾听他人的观点,实现真正的交流与共享。在论证部分,需要思路清晰,需要运用丰富的论据来支持和证明论点,论据要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最后总结全文,信息浪潮中的智慧航标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掌握鉴别能力、保持独立思考、理性表达观点,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航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立意:
1.兼听有益,切忌盲从。
2.信息如潮,坚守内心。
3.拥抱不同观点,学会自主判断。
【咪鼠 ai 小键盘最新测试】
一键生成指定文章的思维导图
往期代找资料
【有惊喜!】
(不会领取也可以加我微信:zhangfan033 暗号:“代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