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系列】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产业体系化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国资央企解决方案”》第二篇

企业   2024-11-14 17:37   北京  


毕马威报告《产业为源、创新驱动、要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国资央企解决方案”》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核心引擎、有效支撑三个层面,解码国资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旨在为众多正在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和有效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开展战略性和前瞻性布局的国资国企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本篇是报告第二篇《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产业体系化布局》,后续我们将与读者分享报告其他精彩内容。

产业体系化布局的核心是明确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构建体系化、梯次发展格局,通过创新赋能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

传统产业强基转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国资央企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强基转型任重道远


国资央企在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内的传统产业布局较广,占比较高。目前,国资央企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主要问题体现在存在门类全但高精尖环节短板突出,中低端产能过剩,效率效益水平仍需提升,国际竞争力不足,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能源结构等方面面临绿色低碳压力等。


国资央企多维度、多路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4年初,国资委党委刊发署名文章提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促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三化”目标指引下,国资央企实施传统产业强基转型战略的路径有多重选择。国资央企需结合自身产业布局规划、传统产业强基转型目标、自身产业发展成熟度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转型路径,推动产业焕新,使传统产业走出不传统的发展道路。

开发新产品、开辟新赛道

通过攻克新技术,对于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挖掘、培育、满足新需求,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创新思维,积极开发新产品、开辟新赛道,填补国内产业空白,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进发,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

设备更新

国资央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一方面能够拉动有效投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效,促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工艺、流程创新升级

包括运用大数据对生产工艺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工艺自动化控制;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流程的稳定性、一致性;运用生物技术、绿色节能工艺等技术,提高生产流程“含绿量”和产品附加值。

数智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助力国资央企实现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突破;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数据资产治理效能、挖掘数据资产的价值,是国资央企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创收的有效路径。

绿色低碳

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绿色生产力。大多传统产业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国资央企在传统产业的布局面广量大,因此也是碳排放重点监控单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增强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供给,不仅是国资央企的责任要求,也是其使命担当。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

2024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在接受中央媒体访谈时表示,要抓好新兴产业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健全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对于国资央企而言,响应两大专项行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体现,更是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遇。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国资央企应着眼国家发展大局,立足长远,将国家整体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国资央企的骨干支撑作用,加快构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时,国资央企应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作用,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深入分析和研判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趋势,精准把握产业链整体突破机遇,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方向与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紧密契合。

立足主责主业布局新赛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国资央企的主责主业关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社会公共服务,因此,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过程中,国资央企应聚焦主责主业,从创新引领产业链实现整体突破的目标出发,选择能借力主业优势、与主业产生协同、反哺主业并助力主业转型升级的新赛道、新模式。

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资央企需要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链长”企业作用出发,推动创新主体更加协同、要素配置更加集中、创新生态更加开放,构建更加高效、灵活和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主要工作包括明确创新战略与定位、强化科技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项目回顾与评价、活化研发人员管理。

打造产业链协同生态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资央企对于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政策导向更为敏感,是产业链整体发展方向的风向标;在微观层面,国资央企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趋势,为行业监管部门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信息和资源支持。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营主体之间的桥梁,国资央企在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国资央企应积极推进开放合作产业生态共建工作,强化链上企业的协同合作。


后续我们将陆续发布《产业为源、创新驱动、要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国资央企解决方案”》报告其他内容,敬请关注。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联系我们

江立勤 

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michael.jiang@kpmg.com

张晏生

国企服务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roger.zhang@kpmg.com

乔漠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

主管合伙人

国资研究院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stanley.qiao@kpmg.com

朱华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

华东、华西、华南区域负责人

毕马威中国

ch.zhu@kpmg.com

余裕

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

北方地区负责人

资本市场负责人

毕马威中国

anita.yu@kpmg.com

陈剑虹

国资研究院执行负责人

毕马威中国

iris.chen@kpmg.com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4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毕马威国际及其关联实体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毕马威KPMG
欢迎关注毕马威中国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