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明明很努力,但是就是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没有做出相应的成绩。
而且近来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似乎在大环境的催动下,结果的产出比更低了。
这是许多人都在面临的共同课题,尽管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我们最看重的领域里,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进步,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呢?
有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这本书被称为“麻省理工博士深度工作法”!
仔细读来,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在职场中奋力求生的当代打工人,能够对当下状态的题,寻找到突破口。
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职场人如何快速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答案可能就藏在“深度工作”中。
注重战略,真正的价值,在深度工作中创造
工作中,或许你有很多疑问:
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每天上班忙得像陀螺,为了推进工作主动申请加班,怎么还没有刚毕业的同事工资高?
也就参加了一个讨论会,对接几个小问题,怎么就到了中午干饭时刻?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时间在眼前飞逝,忙碌的琐事总是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然而取得的成果却并不如人意。
无休止的讨论会、部门沟通会、走不完的OA流程、回复不完的工作群消息……
这些,统统可以被称为浮浅工作,也就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这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而且特别容易复制。
记得雷军曾说过一句话:“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战术上的勤奋指的就是浮浅工作。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正是忙忙碌碌的琐碎,表面上的努力,限制了我们创造更多价值的可能。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深度工作”的概念。
他认为,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深度工作是保持专注和创造力的关键,也是在职场上成功的必备技能。
深度工作的底层逻辑
根据纽波特的定义,深度工作指的是:
在无干扰的专注状态下展开职业活动,使人的认知能力发挥到极致。深度工作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刻。
深度工作强调将大脑的注意力资源集中于一个任务上,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区别于浮浅工作。
那么,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专心专注,全身心投入,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以其对产品设计的极致追求而闻名于世。乔布斯的深度工作能力是苹果公司能够推出一系列革命性产品的重要原因。
他能够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个任务,不受外界干扰,这种能力让他能够深入思考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人的精力有限,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学会深度工作,有选择地专注,把要紧的事做到极致。
5个方法,让你提高深度工作能力
在职场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乔布斯的专注之道,让自己的每一分钟都锋利如刀。今天,我们从五个方面展开聊聊如何提升深度工作的能力。
01 激发思维活力,提升认知水平
在《深度工作》一书中,金融咨询师杰森·本的日常充斥着琐碎的任务和不断的干扰,导致他难以集中精力处理复杂问题。一次严重的失误,几乎让他失去了工作。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开始每天在一个没有网络干扰的环境中工作,专注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虽然起初他发现自己连简单的问题都难以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专注力和思维敏捷性都有了显著提升。
他不仅恢复了专注力,还通过深度工作用一年时间学会了原本四年才能掌握的编程,并成功转行成为程序员,薪水翻了三倍。
当你全神贯注于一个目标时,大脑会高速运转,认知变得更加敏锐。
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我们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不断提升专注力。专注力的提升,意味着认知水平的提升,思维活力的提升。
02 培养自律习惯,抵御外界诱惑
新媒体时代,信息洪流时代,当注意力被分散时,智商和分析能力会下降。各种社交媒体充斥着整个社会,我们必须设定离线模式,把自己从信息洪流中抽离出来。
比如关闭不必要的通知、选择安静的工作环境等,主动减少干扰。
纽波特提到:“为了消除娱乐网站对时间的浪费和注意力的吸引,你需要给大脑提供高品质选择。”
在休息时间用高品质休闲活动来替代在线娱乐活动,将有助于让你控制想要网上冲浪的冲动,减少社交媒体和在线应用对我们注意力的影响。
03 聚焦主线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区分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这有助于让我们专注于深度工作,减少浮浅工作。你只需要给所有任务贴上“深度工作”或“浮浅工作”这一标签,然后快速决定把主要时间安排在哪些工作上。
如果你不确定某项任务是否需要深度工作,你可以自问以下问题:
这项任务是否需要集中注意力?
这项任务是否需要专业培训或知识?
这项任务是否可以创造新的价值?
这项任务是否难以复刻?
如果以上多数问题的答案为“是”的话,那这项任务就很可能属于深度工作范畴,属于主线任务,值得你聚焦。
我们要调节好深度工作与浮浅工作的关系,把你的时间颗粒度降到一分钟,也就是计划好你每一分钟,该做什么事情。
04 营造独立或相对安静的办公场所
在日常无法专注的情况下,作者纽波特的建议是做一个“大动作”:
投入大量精力或金钱,彻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致力于某项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你就可以进一步凸显该项任务的重要性。
例如,如果你正在做一个重要项目,但办公室嘈杂的沟通环境让你感到无法专注,那你就可以向领导请示,申请去图书馆或者咖啡店、酒店等场所来完成这个重要项目。
深度工作策略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比尔·盖茨(Bill Gates)践行的“思考周”,他每年都会都出抽出两周时间,让自己独自待在森林中的小木屋里,认真阅读和思考微软的未来。
在预算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动作”,有助于让你通过新鲜体验完成比平时更多的事情,并且让自己沉浸于安静的环境中,不断提醒大脑有关任务的重要性,你就更容易具备深度工作的能力。
05 减少工作时间,试着营造紧迫感
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无法及时产出结果,在一些不紧急的工作上,严重拖延,最后不得不熬夜赶工才能交差。
为了能有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给自己定下规则:每天6点准时关电脑,所有当天的工作都要在这之前完成。为了争取准时下班,我发现会不由自主的提醒自己加速,不仅高度集中精力,还提升了产出速度。
坚持一段时间后,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并利用多出来的时间发展了自己喜欢的副业。
我们习惯拖延、容易分心,往往是因为缺乏紧迫感。而给工作时间设置一个Deadline,就像在自己身上绑了一台定时炸弹。它能让你时刻保持紧张感,催促你赶紧行动起来。
曾经有一期刘润老师和樊登老师的直播对谈,樊登老师说:在公司,我们非常倡导一个词,叫做“沉浸者”。一个人要想变得不一样,就必须沉浸在一件事情里面,必须去思考和钻研……
在我看来,所谓的“沉浸者”,就是深度工作的表现。所以,当你正处于忙碌但看不到成果的时候,不妨试着做一个深度工作者。
找到自己的节奏,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