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小学都入了考试季,然后就是成绩的新鲜出炉。
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父母们的反应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未来的学习动力。
当孩子垂头丧气地说出“我没考好”时,父母们的回应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回应,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去理解和支持孩子。孩子说出“我没考好”,心里其实已经充满了自责和失落。他们努力了几个月,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心中的挫败感可想而知。如果父母此时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没关系,努力就行了”,这背后的潜台词在孩子听来可能是:“你的水平也就这样了,别指望有太大进步。”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无力。他们可能会觉得,即使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这种无力感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好的回应方式是:“我听你说没考好,心里一定很难受吧?来,和爸爸/妈妈说说,是哪些题目难住了你,还是考试的时候太紧张了?”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理解,又给了孩子倾诉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分析自己为什么会难受:是因为期待自己考得更好,却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实现;还是因为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再努力一些;或者是恼怒某些错误的知识点怎么就掌握不了;亦或是自责自己怎么让不该丢的分丢了。通过分析,父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和提分训练。如果孩子真的是心态很好,觉得一次考试算不了什么,那父母当然可以放心,让孩子自己去调整。但如果孩子心里其实很难过,只是嘴硬不肯承认,那父母就要告诉孩子:“你可以难过的,有时候难过比无动于衷更能让人总结经验教训。如果你需要,我们可以一起找找原因,看看怎么帮你下次考得更好。”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鼓励,但在孩子听来,却可能是另一种意思:“你知道自己这次没考好吧,说明你过去还不够努力。”对于那些已经非常努力却仍然没有考出好成绩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安慰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委屈,甚至会觉得父母在逼自己。青春期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已经接近成人,他们知道真正认为“没关系”的人是不会说出“再努力”这样的话的。更好的回应是:“我知道这次考试对你来说很重要,你没考好心里一定很不舒服。来,告诉我,是哪些方面你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父母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孩子破罐子破摔的表现。这时,父母要追问孩子:“你真的不想让自己的成绩更好吗?”如果孩子说“想”,那就让孩子马上去定目标和行动计划,然后跟家长一起讨论可行性。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主动性,也让他们明白提高成绩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可以要求孩子下次考试保持这个成绩不要下降,直到孩子自己愿意提高成绩时,父母再来帮忙。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又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未来。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理智,但在孩子听来却可能是一种威胁:“我可以容许你这次没考好,但下不为例!”委屈的是自己明明已经尽力了,却还是没能考好;愤怒的是父母似乎只关心成绩,而不关心自己的感受和努力。更好的回应方式是:“我知道这次考试你没考好心里一定很难受。来,我们一起找找原因,看看是哪些方面出了问题。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考试策略有误?找到原因后,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改进计划。”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关心和理解,又给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这句话的潜台词可能有很多种,取决于说话时的情境和语气。但无论哪种潜台词,都可能让孩子感到被忽视或不被理解。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和感受;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学习和考试都是很容易的事,只要自己加油就能考好;还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现在没空理自己,只能自己一边呆着去。更好的回应方式是:“我听你说没考好心里一定很难受。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是哪些题目让你感到困难?我们可以一起分析分析,看看怎么帮你下次考得更好。”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关心和支持,又给了孩子具体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如果孩子不是故意说反话的话,那很可能说明孩子对于学习和成绩没有责任感。他们觉得上学是为了父母上的、学习是为了父母学的、考试是为了父母考的。他们只要把这个程序顺利地走下来,不惹事、不厌学、不辍学就行了。至于成绩好坏,跟他们自己没什么关系。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那父母就要跟孩子好好谈谈了。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成绩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和选择。也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关心他们的成绩并不是为了面子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父母可以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分享成功的案例等方式来激励孩子,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和动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图片来自“新校长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