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我决定将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化作一篇年终总结,与各位同行共勉,一同品味教育路上的笑与泪。
一、教学之路:繁重背后的无尽辛劳
备课的时间,远超课堂的那几十分钟;批改作业的量,更是数倍于课堂上的讲解;研究学生的心思,更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作业山:应试教育的大山下,学生们被机械作业压得喘不过气,老师们也同样如此。领导催着留作业,家长盯着看作业,老师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还得埋头批改。
考试海:考试,成了衡量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尺。于是,加强管理就成了加强考试。出题、监考、阅卷,一轮接一轮,忙得晕头转向。
学生谜: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大,孩子们的心思却越来越复杂。面对各种问题学生,老师们搜肠刮肚,心力交瘁,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二、业务培训:理想中的肥皂泡,现实中的泡影
国家推出了骨干教师培训大计划,地方教育机构也积极响应,各种“工程”“计划”层出不穷。老师们忙完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还得应付各种听课卡、教研文、学习笔记。否则,继续教育证上的大章盖不上,评先、进职称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业务培训,何时能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助力,而非负担?三、职称评定:教师心中的一根刺
为了几分之差,有的老师甚至撕破了平日里的斯文面皮。职称评定要两个“优秀”,为了这个“优秀”,老师们不得不低三下四,求主任、找校长。职称评定,本应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举措,如今却成了教师心中的痛。这痛,不仅伤了教师间的和气,更阻碍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伤害了教师的心灵。四、应试教育:一场令人窒息的机械游戏
领导要看成绩,成绩高了,一好遮百丑;成绩低了,老师就成了替罪羊。题海战术:学生在题海里挣扎,老师也在题海里笔耕不辍,筋疲力尽。
考试战术:考试成了法宝,也成了督促学生的手段。老师们出题、看题,头昏脑涨,哪还有心思创新教法?
重点战术: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重点学生,这些是老师得高分的基础。但老师的成长,却是在教育后进生中磨砺出来的。
时间战术:老师们被逼迫着在时间上大打疲劳战,双休日、寒暑假加班成了家常便饭。这教育,何时能回归本真,让师生都能喘口气?
五、地位貌似很高:高帽子下的辛酸泪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吐丝的春蚕,是泪干的蜡烛……任何一个职业群体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总会有一些小丑出现。对于教师群体中的这类人,媒体却要大书特书,大棒猛砸,颇有杀鸡儆猴之意。教师们做着社会上最基础的人才培育工作,但好些地方的教师待遇却难尽如人意。教师也是普通人,请不要用少数人的理想去衡量大多数人。因为任何一个事业都不是少数几个人能支撑起来的,它还需要普通人的共同支撑。六、事业前途:平淡中的无奈与坚守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工作的打磨,许多人的棱角被磨平,雄心壮志也消散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中无奈地工作着。他们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于是,他们收起了教育的乌托邦梦想,回到了可怜的现实中。而且,我也一向认为,不能用那少数人成功的例子去衡量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的教育机制、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激发教师激情、让教师充满干劲的教育环境。七、师道尊严:教师成了高危职业,何谈尊严?
现在的老师,不要说师道尊严了,有的时候连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成了问题。老师们害怕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哪条“红线”,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老师们不是想故意为难你们,而是希望你们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首过去的一年,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坚守在教育岗位上,因为我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希望未来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加和谐、更加人性化,让老师们能够安心教书、育人;让学生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让家长们能够更加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本文取自中国教育报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