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研,会对教育造成很大的伤害!

文化   2024-12-24 00:01   江苏  

毋庸置疑,在教育领域,教研本是滋养教师心灵的甘露,可如今却成了不少人心头的重担。
频繁的会议、空洞的研讨、无尽的文档……这些看似光鲜的“教研”背后,是教师们疲惫的身影和无奈的叹息。
教研,究竟何时变成了这般模样?
又该如何让它回归初心,真正成为助力教育前行的翅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教研的喜与忧,探寻它应有的模样。

教研源源不断:从实践桥梁到
形式重负
教研员的水平,无疑是参差不齐的。
那些真正扎根课堂、拥有深厚教学功底的教研员,他们的每一次指导都如同春风化雨,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然而,随着教育体系的逐渐庞大和复杂化,越来越多的教研员开始脱离一线,转而投身于组织、指导等“幕后”工作。
这种转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研活动的组织效率,却也使得教研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教研本应是教学实践的提炼与升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但当教研活动变得频繁而琐碎,教师们疲于奔命于各种会议、培训之间,那份对教育的热爱与热情,很可能在无尽的“教研”中被消磨殆尽。
高效的、有质量的教研活动固然能够激发教师的灵感与创造力,但那些空洞无物、形式主义严重的教研,却如同教育道路上的荆棘,让教师们步履维艰。

过度教研很不好:教育之舟的
沉重负担
1.高频率的教研活动,教师的精力被无限透支。
周末本是教师休息调整、充电提升的黄金时间,却常常被各种大型教研活动占据。
教师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在会议室与教室之间奔波,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这种高强度、高频率的教研,不仅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反而可能引发职业倦怠,让教育失去活力。
2.繁琐冗长,空洞玩概念的教研,让教师心生厌倦。
一些教研活动,看似高大上,实则空洞无物,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概念和术语。
教师们听着听着,便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开始怀疑教研的意义所在。
这样的教研,不仅浪费了教师的时间,更挫伤了他们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3.没有实际意义的课题研究,成为教师的负担。
课题研究本应是教育创新的源泉,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沦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
一些课题,缺乏深入调研和实证研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匆上马,最终成果也不过是几篇空洞的论文和报告。
这样的课题研究,不仅无法推动教育的进步,反而让教师陷入无尽的文档与报告中,无法自拔。
4.高频率的公开课、听课、议课、评课,让教师疲于应付。
公开课本是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但当它变成一种常态化的“任务”时,便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教师们为了准备公开课,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而频繁的听课、议课、评课,也让教师们感到压力山大,无法专注于自己的教学。
5.运动式的推进某一种教学方式,剥夺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但盲目推广某一种教学方式,却可能适得其反。
不考虑区域差异、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一刀切地推进某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反而可能束缚教师的教学创新,降低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留痕式的教研活动,让教师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教研活动或公开课之后,要求写评课议课记录、写反思写总结、拍照上传等,这些看似规范的流程,实则成了教师们的负担。
教师们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而真正用于教学研究和自我提升的时间却大大减少。

教研宜小范围高水平:回归教育
的本真
我并非全盘否定教研活动,相反,我认为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但教研应当回归其本质,即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研应当是小范围的、高水平的、贴近教学实践的。
办公室小范围的教研活动,往往能够激发教师们的灵感与创造力。
教师们就某一堂课或某一道题进行激烈的讨论与分享,这种基于实践的交流与碰撞,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教研方式,既接地气又高效,是教师们真正需要的。
同时,我也欣赏那些精彩的课程和讲座。
它们或深入浅出地阐述教育原理,或分享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这些高质量的教研资源,应当成为教师们学习提升的重要途径。
官方教研活动当然不可或缺,它们是连接理论与实践、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但官方教研应当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注重实效而非形式。
应当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教研活动,而不是让他们陷入无尽的会议与培训中无法自拔。
教育,终究还是要静下来!
只有当教育回归其本真,教师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去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
过度教研,只会让教育之路越走越窄,让教师们越来越疲惫。
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教研真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助力吧!




黎明在线520
欢迎关注“黎明在线520”,您是否正在为教育的一二三事而烦恼? 在这里,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提供关于教育的一线技巧和实战经验,共同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为孩子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石。 若您有方法,有故事,有心得,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欢迎您的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