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冬季
再回江城
两年前,我结束了十余载的寒窗苦读,告别校园,走向社会,稚气未脱,却也努力做出成熟的样子,想要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我带着这样的期许,怀着紧张和激动的心情,告别家人,独自一人,在一个凉爽的清晨启程前往武汉。
两年后的今天,因为要回公司参加团代会,我再次踏上前往武汉的行程。这也是自两年前入职公司被派往外地工作以来,我首次返回武汉。
公司大门外的树叶随风起舞、沙沙作响,似乎是在欢迎在外拼搏的我“回家”。我站在大门外,望着那随风飘扬的旗帜,初到武汉时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列车已经到达武汉站,请在武汉站下车的乘客……”
听着列车广播,我走出车门,提着行李,快速地找寻引导牌,仔细地辨认着方向,完全顾不上汗水浸湿衬衫。
紧接着是一个多小时的地铁,让我错过了公司的午餐,但我也顾不上照顾我的肚子,埋头拉着行李,满是疲惫地向入职培训报到的酒店走去。
踏入酒店,拿出证件准备报到时,迎接我的并不是繁琐的手续,而是一句“你吃饭了吗?没吃的话我让同事带你去吃。”一股暖意瞬间涌上心头。
吃完午餐,我躺在酒店的床上缓解疲惫,同时也在思索着“马上就要开始工作了吗?”“工作会不会很难啊?”“培训会不会太枯燥?”“不适应工作咋办啊?”
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工作领域让我充满好奇,同时也让我紧促不安,在与新员工、老前辈交流时也略显稚嫩,有些畏手畏脚。
那时的我,一个懵懂青涩的职场新人显露无疑。
▲2022年,冉建周在新员工培训班留影(左五)
“站在门口发什么愣啊?开会要迟到了。”
“好的好的,这就去。”我猛地回过神来,边说边快步跟上同伴的步伐。
武汉的冬天要比成都冷一些,那冷,是凛冽而直接的。
尽管脸颊被刺骨的寒风吹得微微泛红,鼻尖也似乎被冻得有些麻木,但我却精神抖擞,心中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庄严的氛围、热烈的讨论,让我深刻体会到共青团组织的蓬勃活力与使命担当。选举中,我看到了青年代表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体会到了选举工作的严谨,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会后,我与优秀代表交流,向公司前辈请教,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思考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同时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两年时光,如同一场快速播放的电影,在脑海中闪过,而我,也在这段旅程中悄然成长。
▲2024年,冉建周参加公司第四次团代会时留影
在项目上的两年时光里,我像是一颗种子,努力地扎根、生长。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工作领域,我学会了在挫折中积累经验,在交流中明确方向。
那些熬夜加班筹备活动的日子,那些与同事激烈讨论方案的时刻,那些活动圆满结束的高兴瞬间,那些搞砸事情挨批的难过经历等等,都成为了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我也逐渐褪去了初出茅庐的青涩,开始变得沉稳自信。
与上次入职培训结束便匆匆离开武汉不同,我这次在武汉过了个周末。江汉路步行街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各式各样的西洋建筑与现代商业在这里交织。我和小伙伴漫步其中,霓虹灯下,看着人来人往,感受着和项目上快节奏截然相反的慢生活。搭乘轨道交通6号线,去汉阳江滩。
橘红色的鹦鹉洲长江大桥在夜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此刻,稳重的大桥与浩瀚的长江相互呼应。
我站在桥上,江风猎猎,吹起衣衫,也翻动着大桥人在此奋斗的岁月篇章。脚下钢铁的架构坚实而有力,每一根钢梁、每一颗铆钉,都似在低语着大桥人拼搏的日夜。他们曾在此顶着烈日寒风,挥洒汗水与智慧,让天堑化作通途,宛如一群无畏的钢铁诗人,书写着跨越长江的壮丽史诗。
极目远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如长虹卧波,列车飞驰其上,汽车川流不息,那是新中国工业的骄傲象征,承载着大桥人的奋斗与梦想。
黄鹤楼遥立江畔,飞檐斗拱在夜幕中若隐若现,它静静凝视着两座大桥的更迭变迁,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古老走向现代的豪迈步伐。
东湖畔边品热干面香,黄鹤楼上看两江水长。
迷人的武汉让我流连忘返。
END
监制:张 浩
审核:祝希娟
编辑:魏 泉
供稿:冉建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