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的颜色》
电影文本细读
——张晓东副主编讲座回顾
“歌乐讲坛”国内专场第十讲
2024年10月13日晚,《俄罗斯文艺》杂志副主编张晓东老师为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歌乐讲坛”国内专场第十讲——《石榴的颜色》电影文本细读,同学们热情高涨,现场座无虚席。
《石榴的颜色》是一部由苏联导演帕拉杰诺夫创作的言语极其丰富的电影,它在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会给观众留下了种种疑惑。张晓东老师在开启本片之前先介绍了导演的背景,对影片的历史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明白了这部电影是在何种历史文化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随着影片的展示,《石榴的颜色》犹如一部神秘的视觉诗篇,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从画面表现来看,正如张老师所言“色彩是电影的语言之一。”电影中每一帧画面都如同一幅精美的油画,色彩浓郁且富有象征意义。石榴是亚美尼亚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国家的民族宗教信仰与审美观念。在构图方面,帕拉杰诺夫采用了大量的“取景框”构图和静态画面,从中世纪历史征用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图像文本,在一些特定镜头中,张晓东老师向同学们阐释了该场景的设计意图以及叙事功能,并借以解释影片的美学思想如何在主观-客观之间来回摆动,是一种自觉的“自由间接引语”。
本片的音乐也充满了民族特色,引入了亚美尼亚传统乐器演奏,如杜杜克、卡曼恰等。张老师向同学们分享,音乐是语言艺术的一种,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可以让观众认识到音乐是如何增强电影的艺术性与感染力的。
张老师的讲解与电影搭配相得益彰,为大家解决了诸多疑惑。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老师通过讲解毛驴、鹿角、荆棘冠冕等物品的文化内涵,借本片的隐喻和象征向大家展示了语言的魅力。
在当今电影市场充斥着商业大片、被快餐文化笼罩的背景下,《石榴的颜色》这样的经典之作显得尤为珍贵,它在告诉我们,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希望越来越多到的人能够关注和欣赏到《石榴的颜色》这样的优秀电影作品,从中汲取艺术的营养和精神。
图片来源|周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