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的江苏“纤”锋①|朱小芳的“多重”身份

文摘   2024-11-27 11:31   江苏  

“朱小芳?知道!女博士!”提到朱小芳,江苏纤检机构的人们首先会联想到“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纤检中心”“高级总监”“在读博士”“公检新人”,在2024年度新疆监管棉公检任务开始之前,朱小芳的这些身份信息已经被大家所熟知。

但自从10月4日以来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共同战斗后,在赴疆公检的同行人眼里,朱小芳又多了几个更为鲜活的身份。




小团队的“大管家”



在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今年选派的7人团队中,第一次参加监管棉公检任务的新人有4名,其中就包括朱小芳。

她所在的新疆奎屯市农资集团棉花储运公司仓库的体量之大,在全新疆都排得上号。面对源源不断、持续增长的入库量,效率尤为关键。但新人占了一半,无疑是摆在领队朱小芳面前的首要难题。“这次江苏纤检机构有9个团队在这个仓库,大家都是一个班车来回,我们决不能拖后腿。”接到任务的第一天,朱小芳暗暗下定决心。

棉花公检对于朱小芳而言是一个全新领域,流程环节、操作规范、设备使用都要从头学起。虽然每个团队负责的环节相对固定,团队成员只需各司其职,但朱小芳没落下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尝试。回潮率数据可疑,先检查设备,再换人换设备检测;扫描仪没反应先检查电池和信号卡……每一个突发事件的原因以及应对方式朱小芳都如数家珍。“我是领队,我首先得摸清吃透,才能为团队把关兜底。”朱小芳如是说。

一个小时,是朱小芳团队与其他团队最开始的时间差距。为了不拖后腿,朱小芳和新人同事一起,在任务完成之后继续留在现场研究操练,每天回到宿舍之后也一起探讨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在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周的时间,团队就赶上了大部队的进度。“现在我们的效率已经可以和其他团队赛一赛了。”朱小芳自豪地说。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既是工作进度与质量的把关人,也是同事们的贴心人。

送样的同事身体不适,朱小芳主动担起这个岗位,扛起十几公斤的样品包、骑着三轮车穿梭在仓库里也不在话下。面对团队里两名00后新人,朱小芳又化身“大姐姐”带着新人一起向兄弟单位行家里手请教操作经验、探讨方法……“大家出门在外四个多月都不容易,希望能够成为大家最可靠的后盾。”朱小芳说。



豪爽洒脱“女汉子”




第一次见到朱小芳时,只见她的帽檐、衣服袖口沾满了棉絮,因为戴着口罩,眼镜片上不时泛起一片白雾,白雾之下,一双弯弯的眼睛目不转睛地辨析着样品的杂质情况。绝大部分时间,朱小芳都像这样“埋”在棉包堆里,领队之外,她也承担着团队里含杂率检验样品抽样的工作。

“我现在手快多了,10多分钟就能把一批抽完。”朱小芳欣喜地分享着自己的进步。

抽杂(含杂率样品抽样)需要从经过400吨压力打包成形的棉包里取出约30克的完整样品。听起来不难,但上手操作又是另一回事。“要把手指深深地插进棉包的切口缝隙中,抽取样品的力量既要大又要匀,否则要么拽不动要么取不完整。”朱小芳说,最初找包、观察、抽样这一套操作下来要20分钟,抽出来的样品还是歪歪扭扭的,即便这样都已经感觉手指肿了一圈。

平均每天每个团队任务量约10批次起步,每批次186包中要抽取20包,这就意味着抽杂的动作一天要重复上百次。“到第五天的时候,指关节开始疼,晚上都痛得睡不着觉。”但如今,朱小芳俨然是一个“老师傅”的状态:取的样品方方正正、10多分钟一批、手指也被老茧覆上了一层保护甲……“就是饭量变大了,但这一个多月还瘦了6斤,就当减肥了,挺好!”朱晓芳笑眯眯地说。

在新疆,长期暴露在室外工作就一定不会被紫外线放过。“来之前就被前辈们提醒要注意防晒,但每次一收到任务就来不及想这些,直接往仓库里冲。”朱小芳说。在新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小芳的脸颊已经晒出了斑点,皮肤也黑了好几个度,但说起这些她也只是不在意地挥挥手,然后露出一个爽朗的笑容。“大家都这样,我们团队里也就我一个女的,没得比较也就不失落了。”



公检一线的“研究员”



尽管已经领教了新疆阳光与寒风的威力,高强度体力消耗带来的身体酸痛也还未消散,但对于接下来3个多月的公检任务,朱小芳仍是满怀期待。“在棉花公检过程中发现新视角,在产业源头寻找解决纺织成品常见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这是我此行的‘隐藏任务’。”

在南京,朱小芳的本职工作更多是与纺织成品打交道,保持好奇、热爱钻研的习惯让她一直留心于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什么有些纺织成品会出现重金属、甲醛、农残超标的问题?产业链源头上是否有影响因素?是否有方法将这些问题在源头上进行把控?作为质检机构,能在公检现场发现哪些视角、做哪些工作,进一步提升棉花质量……带着这些好奇,朱小芳在公检现场“做起了研究”。抽杂时顺便观察样品杂质情况,留心每一个检测环节的要求与规范标准,每天将团队反馈来的问题综合整理,尽管公检工作是机械单调的,但新环境、新视角的启发却让朱小芳乐此不疲。

对朱小芳而言,近期最欣喜的一件事莫过于不久前的一次“蹭车”。“平时在抽杂中我积攒了好多关于棉花杂质的问题,一直想去棉花采摘和加工一线看看。无意间知道有单位要去,我特意‘求’来了这个机会。”那次短短1小时不到的现场观摩,朱小芳用手机记录了满满一屏幕的关键词。边了解边思考边研究,朱小芳又迸发了许多新思路。“我脑海里已经有了好几个论文的点了!”

奎屯的寒冬正步步逼近,朱小芳已经换上了加绒的帽子和厚重的棉服。面对即将到来的风雪考验,她的眼神中仍闪烁着不灭的热情与探究的渴望。“我还有太多好奇没被解答。短短四个多月不足以深入了解一个行业,如果明年还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朱小芳说。



来源:中江网、省纤检局

采编:应宣处

发布:张正昕


江苏市场监管
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法规、搭建交流平台、服务创业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