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不该只有工作
我身边是有蛮多工作狂,特别创业一些朋友,基本周末也在工作。说说我自己,我现在状态是白天要见很多人,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研究下AI技术,或像此刻写写公众号。久而久之,会感觉自己像一个提线木偶,前几天我在帮安踏那边做一个AI电商项目,一边是AI出图各种不理想,一边是客户对画面细节要求,感觉自己就被这个事情搞的特别累。然后就觉得创业和上班一样,时间久了都很单调乏味。
还有几个在支付宝的老同事给我说:“每天都是工作、回家、睡觉,第二天继续工作。这样的生活让我看不到什么新鲜感,焦虑感也越来越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行。”,然后我说出来撸个串呗,他说没办法啊,要陪孩子写作业啊,你看这个就是很多朋友现在一个生活写照。
而在设计行业,焦虑感更是容易放大。我们面对着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还要时刻追赶潮流,创新设计。如果没有一个出口让自己喘口气,真的很容易被这种压力压垮。特别是现在很多公司既要又要也要,你一方面业务要做好,另外一个方面AI技术要研究,还要和领导搞好关系,要不然下一个大礼包就是你。
02
给自己一个“出口”:
但那些有兴趣爱好或副业的朋友,状态完全不同。我自己老粉丝都知道,我之前阿里上班时候,老被同事说不务正业,天天写公众号,到处发文章刷存在感。现在呢,我至少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那些大厂同事,还在里面卷着。脱离了平台,估计啥也不是。我也见过不少P9出来后,被社会毒打。所以,工作之余多去找点爱好或者喜欢的事情,绝对百利无一害。
我星球有个会员,之前很迷茫,想做点自媒体不知道怎么做,我就告诉他一个简单,你就每天工作结束后,这一天你肯定遇见各种人事,你就总结成一些复盘心得,然后分享出来,发小红书或者视频号都可以,这样你坚持一年后,你能获得一批支持你的粉丝,一些和你想法一致的朋友。就像我写公众号一样,是不是能获得很多和我想法同频的人。
再比如另一位星球朋友沐夏,他热衷于烹饪。每天忙碌完公司的事务后,他会在厨房里专心致志地做几道菜。周末朋友圈经常发一些美食和蛋糕,虽然这个兴趣跟他的主业毫无关系,但烹饪带给他的平静和满足感却是无可替代的。我说你啥时候开店,我一定支持下,他说:“做菜的时候,脑子里就没有公司那些烦心事了,反而会有一些新的灵感跳出来。”
还有一位朋友的老婆,之前是设计师,后来生完小孩带娃后,就开始尝试做一些好物推荐的副业。她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一些带娃好用的的生活用品,起初只是一个简单的兴趣,但渐渐地,她积累了自己的粉丝群,甚至开始收到品牌的合作邀请。这不仅让她在工作之外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也让自己有点事情做。
03
工作之外的探索
往往给工作带来新的灵感
所以我现在越发觉得,卷我们是卷不动,总有比你年轻设计师, 比你更卷设计师。不如我们反过来,给自己留一些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一些兴趣的事。反正人都是3万天,怎么过都是一样的。我十一出去玩了几天,很多城市基本都是5年关门,周末直接休息,根本没有卷这么一说。所以,设计师多点「不务正业」,不仅可以缓解焦虑,还能为主业注入新的动力。
设计师的创意不仅仅来源于工作,还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次尝试和体验。前几天十一,不是很多朋友在朋友圈发各种旅游照片,我一个好朋友蓬蓬一边旅游一边记录他去的这些城市的一些设计。非常有意思。越是愿意走出舒适区,尝试一些看似与设计无关的事情,越容易激发新的灵感。
有时候,设计瓶颈的突破并不在于不断加班,而在于你能否在工作之外找到新的刺激和兴趣点。就像一位朋友说的:“每当我感觉卡住的时候,我就去打打球,或者去听场音乐会,回来后再看问题,往往会有不一样的视角。”这就是生活给我们的馈赠——只要我们愿意去体验,生活总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给我们答案。
我自己也是,现在工作累了,要么回去睡觉补充能量,要么去打打台球。或者去找点美食,反正不能一直电脑面前,我是没见过那个设计师天天对着电脑设计做的很牛的。
04
而不是单单从工作中
不管多忙,留点时间给自己喜欢的事,这一点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为了调整心态,更是为了让生活和工作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对世界的感知,而不是单一的工作流程。正如我自己,在做AI绘画的项目时,也常常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获得灵感,比如昨天我受邀去参加OPPO新品发布会,现场就看见很多AI智能项目,过程中就启发了很多灵感。
工作之外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对工作的“逃离”,而是另一种充电方式。那些有副业或兴趣爱好的朋友,他们的状态往往比那些只埋头工作的同事更加从容。未来,我们面对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多,焦虑也会越来越多。作为设计师和创业者,给自己充电真的很重要。
扫码免费送你一本【100个AI落地案例手册】!
向下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