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尚能饭否?
职场
2024-10-14 14:00
北京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最近有自称海康威视员工的人士称,公司近期正在进行大规模组织调整,32个研发区域收缩到12个,只保留几个核心区域,其余全部优化掉。“海康威视大规模裁员”甚至冲上了微博热搜。海康威视回应,公司不存在大规模裁员。是经营策略调整,需要优化总部及重点销售城市的研发力量,因此相应调整了部分区域岗位设置。星空君好久不写海康威视的财报,并不是因为海康不行了,而是因为海康威视进入了结构性转型阶段。根本原因,是海康威视的G端业务太重了。近年来G端开始压缩投资,导致所有做G端业务的企业都遇到了订单减少的困境。然而这是阶段性的,下一步随着地方债顺利化债,G端的投资会再次火爆。2019年开始,海康威视就大手笔转型所谓的“创新业务”,其实就是面向C端业务。2023年的时候,公司的创新业务营收规模达到了112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规模,但和公司整体893亿元的营收规模相比,依然还是“小不点”。在完成结构性转型之前,海康威视依然会受到投资者的怀疑。2019年,公司的创新业务营收44亿元,到了2023年,公司的创新业务营收突破180亿元(同口径)。后来,为了展示丰富多元化的产品线,公司又把创新业务进行了拆分。多出来存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产品线。以2024年半年报数据为例,公司创新业务的细分产品线是这样的:机器人业务:营业收入为27.4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66%,同比增长20.45%。智能家居业务:营业收入为24.4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94%,同比增长12.17%。热成像业务:营业收入为18.30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44%,同比增长24.05%。汽车电子业务:营业收入为16.0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90%,同比增长60.35%。存储业务:营业收入为13.1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18%,同比增长65.51%。其他创新业务:营业收入为3.8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0.94%,同比下降15.33%。有没有发现,当年那个常年两位数增长的海康威视又回来了?海康威视在800亿的节点,徘徊了三年(目测2024年依然较难突破千亿营收)。一方面,这个规模的上市公司已经不再是“小而美”,如果维持当年的增速,每年新增的营收至少要1-200亿元,这甚至是一部分中小上市公司的总营收;另一方面,公司的核心业务依然是G端业务,拖累了公司的发展。可口可乐十年如一日的维持营收规模400亿美元上下净利润80亿美元上下,并不妨碍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优秀的企业不应该只盯着成长性,随着中国各行各业进入存量市场,绝大多数领域将面临成长性抵达天花板的情况。不仅如此,它们也会进入存量时代,已经损坏、折旧到期的摄像头需要更换。最近翻了翻智慧城市相关的上市公司财报,拉胯的一塌糊涂。在过紧日子的城市经营理念下,一些非必要的投资被压缩。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节约了开支,降低了财政预算,却相应的熄灭了一个行业发展的上进心,后面跟着降薪、裁员甚至破产。反过来,企业效益差了,又影响财政收入。所以这种突如其来的压缩投资,一定是阶段性的,只能是阶段性的。正在艰苦创业对经济毫无信心的朋友说你真的是爱国者,网信办应该给你发个大奖杯。其实稍微学点经济学就知道,从90年代国企全面改制以来,兔子的经济政策都是照书抄,是西方经济学的忠实践行者。当然企业之间的对比还有很多重要的因素,但经济学分析的要点之一,就是把模型最大程度的简化,简化成“球形真空鸡”。答案是不完全是:G端业务确实成长乏力,但创新业务正在蒸蒸日上。星空君一直比较推崇巴菲特的选择理念,他的重仓几乎全是消费品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巴菲特的理念里,苹果不是高科技企业,而是消费品企业。消费品的特点,是市场地位稳固、定期有大量的换新需求、毛利(资产收益率)较高且稳定...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海康威视,某种意义上也是消费品企业。公司在半年报中也提到:国内基建、房地产相关市场持续调整,部分国家和产品受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劳动力优势削弱,经济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公司以智能物联技术和产品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生产力的新发展,但转型升级难以一蹴而就,结构性压力长期存在,过程中出现的起伏仍将影响公司业务开展。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分析研究;诗与星空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诗与星空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为承担任何责任。版权声明:本文章内容为诗与星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