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考前焦虑,我曾自怨自怜。可棋盘落子无悔,我唯有迎难而上。想起刘禹锡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诗人两次被贬却依然乐观,我又有什么理由颓废?于是提笔创作,沉浸在诗山词海中,才惊觉诗词在我心中早已成为光,照亮了我的人生。
书香四溢时 恰逢遇此光
保山市第八中学高一8班 余思怡
那个夏天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上的蝉鸣,鸣出了盛夏。窗外的晚风拂过身边,六月末少年时代落幕。我手持一卷书在青石板上缓缓踱步,细细品读。微微抬头,我与我的光邂逅。
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思绪回到了那年盛夏,蝉鸣声不绝于耳。即使到了傍晚,夕阳与黄昏交相辉映,热感也迟迟不退去。来到湖边,夕阳下的湖面波光粼粼,金色的光芒洒在湖面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浪漫的氛围,让人感到宁静而又温馨,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变得缓慢起来。年幼的我指着湖面,拉着妈妈的衣角欢呼:“真好看!”妈妈摸着我的头,但笑不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旁同行妈妈朋友的女儿陶醉地说。那时我虽不解,也懂这语言优美。这是我与光的美好初遇。
与书为友论古今,口齿噙香对月吟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光让我认识你们。
一支名为诗词的笔,在我人生的书上大肆挥舞,留下浓墨重彩,绚烂瑰丽的笔笔画画。“长太原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让我认识了这样一位爱国的屈原,他站在汩罗江边,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楚国的大地上,一腔热血,最终独留下“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的壮歌。“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词坛飞将,盖世英雄。举起如椽的大笔酣畅淋漓的书写爱国的炽热胸怀和英雄不得志的愤慨。英雄迟暮,壮志难酬,报国无门,饱蘸血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目光犀利穿过黑暗,嘴角带着浸润着血迹的蔑视和嘲讽。你在彷徨,你在呐喊,把笔杆变成了锋利无比的匕首,面对几千年的王朝历史,你用沉默中的爆发,惊醒沉睡中的魂魄,前方的路迷茫我们需要光的引领,是你——鲁迅。
“使穷贱易安,幽居匪闷,莫尚于诗矣。”诗是人写的,也是写给人的。人的一生,从纵向看是四季,从横向看是五情。因为读诗,文字中带着洒脱与浪漫。因为读诗,表达中带着自信与底蕴。因为读诗,为人中带着共情与深沉。因为读诗,处世中带着温良与豪情。
诗词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不收敛分毫,我遇见光,欣赏光,携着光。
于是我一生奔赴山海,踩着林间枫叶,蘸着海中晨星,落笔,写下似水流年。
指导教师:蹇巧云
教师评语:联想丰富,构思新颖。书光,诗词之光,智慧之光,引领着作者,一路向前。细腻的情思透过美景,穿越诗山词海,倾泻无疑。
来源:隆阳区教育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刘芳华
审核:甫云花
终审:毕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