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甲辰年九月初六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来临,冷空气频繁来袭,昼夜温差大,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条,地表的阳热逐渐下藏于地下,去孕育自然界来春的生长之气。
在中医看来,寒露节气正是补阳气的重要时机,有利于调养身体,蓄藏人体的阳气,增强冬季的御寒抗病之力。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元稹的“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说的就是寒露三候中的“雀入大水为蛤”。
自白露开始,陆续就有鸿雁启程南飞了。到寒露前五日,最后一批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古人称之为“宾”。
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茫茫尘世,岁月悠悠,轻叹流年,几十年匆匆岁月,弹指一笑间。
寒露后五日,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
深秋天寒,鸟雀不见,海边出现蛤蜊,因贝壳与雀鸟很像,古人便以为是雀鸟变的。
感寒露之萧瑟,听鸿雁之匆忙,望鸟雀之惆怅。
一叶千秋共享,难尽岁月衷肠;虽道真诚已大海,点滴融安康!
再五日,菊花盛开,遍野金黄。华,通花。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因此说菊有黄华。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未经寒霜,不染浓烈,让岁月在不冷不热的清凉里,舒一口长气,留个岁月静好,安之若怡的念想。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来临,冷空气频繁来袭,昼夜温差大,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在中医看来,寒露节气正是补阳气的重要时机,有利于调养身体,增强人体阳气的活力。
深秋是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疾病的发病高峰。大家不妨学一个秋冬季节的穿衣口诀:内贴中松外收口——内衣贴身,中层宽松,外套防风。也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在早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一层一层增加衣物,在温度稍高的时候逐层减少衣物,以应对季节气候的变化。
寒露时节正当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当燥邪之气侵袭人体时,容易出现诸如舌燥咽干、咳嗽少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此时宜多食滋阴润燥、养阴润肺之品,少食生冷油腻厚味及辛辣之物。但也要注意入秋后脾脏的运行功能会有所下降,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的症状,在这个时节,饮食上要以温暖、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寒露节气后,运动方面也要有所调整,可以选择慢跑、登山、散步等形式,但运动时间不宜太早,这是因为晨起气温太低,身体素质较弱者容易感受寒邪。
寒露后,要坚持每天用温水进行泡脚,水量最好没过脚踝,时间15-30分钟为宜。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佳,在泡脚的时候可以同时将腰部和耳朵慢慢搓热。
"弹指功"有助于缓解因天气降温造成的手脚冰冷,操作方法也是极其简单,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再用力弹出去,如此反复百次左右。因为中指的指尖对应的是心包经,而心包经正是心脏的保护屏障,所以经常弹中指可以促进人体气血循环,从而提高冬季人体的御寒能力。
耳部联系着身体的许多部位,而且耳部有着非常密集的反射区,人们常说肾开窍于耳,经常按摩耳部,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疲劳。在身体乏力的时候,搓揉耳朵到微微发热,会感觉全身非常舒适,经常搓耳,还有助于预防感冒。
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00~17:30
周六
8: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