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研究生学术新星报告会”圆满落幕 | SKY·学术

文摘   2024-11-04 20:21   北京  

第五期“研究生学术新星报告会”

2024年10月30日下午,第五期“研究生学术新星报告会”在金光101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生科研会组织,特别邀请了2020级博士生康自红师姐、已毕业博士生付剑锋师兄、已毕业博士生蒋陈焜师兄作为嘉宾。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经历,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同时分享了科研背后的一些故事,以及对未来的选择。本次活动由生科研会的邓骏毅同学主持。


主持人邓骏毅同学


1

首先,来自刘君实验室的康自红同学介绍了最近在m6A-cenRNA调控癌细胞着丝粒稳态上的研究进展。该研究首次发现着丝粒区域的重复序列转录产物cenRNA拥有特异的m6A修饰“阅读器”,CENPA。CENPA在传统上被认为是着丝粒特异性组蛋白。而他们发现CENPA通过与m6A-cenRNA的互作,在RNA表观遗传层面直接调控癌细胞中着丝粒完整性。这提出了RNA表观转录参与核小体功能及表观遗传信息传递的新视角,为深入理解着丝粒形成、维持与调控提供了新的机制。破坏这一机制会导致癌细胞染色体分离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增强其对着丝粒干扰剂的敏感性,为癌症治疗开发新的靶向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康同学还讨论了对博士生涯的看法,并指出科研不顺也没关系,需要经常自我调节。同时也分享了她在投稿时的经历,表明需要经常与导师和同学沟通讨论,共同渡过难关。

学术新星 康自红同学

2

接下来是来自郑晓峰实验室的付剑锋同学,他分享了他博士期间的科研经历。他们首先通过激光微辐射实验、免疫荧光实验和中性彗星实验发现ESCO2能够促进DSB损伤修复过程并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接着,对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ESCO2在结直肠癌病人样本中异常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中敲低ESCO2会导致癌细胞对诱导DNA损伤的药物奥沙利铂和博来霉素更加敏感。对ESCO2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ESCO2能够响应DNA损伤刺激被ATM磷酸化修饰,磷酸化的ESCO2被MDC1识别并招募至损伤位点处。损伤位点附近的ESCO2通过乙酰化修饰SMC3 K105/106稳定黏连蛋白复合物从而促进53BP1 foci形成。ESCO2缺失会导致53BP1 foci数量减少和NHEJ修复效率下降。此外,裸鼠成瘤实验表明,ESCO2的缺失会导致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更加敏感,并且ESCO2调控肿瘤化疗耐药依赖于其在DSB损伤修复中的功能。在讲解课题之外,付同学还对同学们关注的一些博士生涯遇到的问题作了详细讨论,例如课题怎么开始,遇到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该怎么办,以及投稿时对期刊的选择等等,并指出需要通过阅读文献,与导师讨论沟通,组会上与实验室成员讨论等方式解决。

学术新星 付剑锋同学

3

最后一位是来自焦雨铃实验室的蒋陈焜同学,他使用风格轻快的PPT和平易近人的讲述方式分享了他的博士期间科研和生活的经历,系统讨论了他对博士生涯的看法。蒋同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以植物为底盘的合成生物学以及植物演化,并调侃说与做动物和疾病的研究相比他的研究意义很难讲透。随后他又从苏格拉底之问的若干角度剖析了博士生涯的困惑,例如为什么要读博,读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读博结果的最终负责人只能是自己等等。蒋同学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指出,最好能够在一开始想清楚这些问题,但如果实在想不清楚也没关系,并祝愿大家都能走出让自己满意的道路。

学术新星 蒋陈焜同学

三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课题与科研心得后,生科研会为他们颁发了“学术新星”奖杯。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过去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鼓励。在随后的茶歇环节中,不少同学也与嘉宾们相互交流了感想和心得,不仅解答了心中的疑惑,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颁发“学术新星”奖杯


茶歇时刻

第五期“研究生学术新星报告会”在美食氤氲的香气与深入热烈的讨论声中落下了帷幕。希望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饱含热爱,未来在科研和生活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供稿|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审核| 杨国昊

生声不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信息发布平台,主要职能为发布共青团委员会,研究生会和学生会主办的活动信息和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