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的回国印象

文摘   2024-07-01 21:55   浙江  
最近回国了,分享一些我在国内的所见所闻所感吧。

  出入境、交通、物流、行政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在持续提升,令人叹服。

  实体商铺和一部分购物商城非常萧条。购物商城中的服装类门店减少,娱乐类门店增加(比如台球厅和迷你动物园)。

  内卷不断加剧。和疫情前不同,现在感受到的是明显的通缩,小商品、部分服务业(比如打的)、新能源车的价格,等等。

  尽管价格比国外低了太多,但是国内的小商品和服务业(比如连锁餐饮)有许多华而不实的“创新”,套路太多了。除了做加法还得会做减法。

  互联网生态似乎已经固化了,但新能源车的普及和性价比令人赞叹。这里我有一个体会:在法国这样的国家,许多政策和制度是对劳动者有利而对消费者不够友好的,但是在国内像新能源车这样的行业,则是以劳动者的牺牲为代价而有利于消费者。

  之前在一个留言区看到了“满大街朝气蓬勃的老年人和死气沉沉的中青年”的形容,这次亲见了。后疫情时代,发展红利的代际分布居然是这样的,也是有意思。

  到处都是聊工作、谈生意的人们,如果生活是一片黄土地的话,那它已经被工作的雨水侵蚀得沟壑纵横。此外还能看到不少父母亲力亲为教小孩学习的场面。

  疫情期间的创伤仍未愈合,疫情后人们已经经历了好几轮对于复苏的待望和失望,许多人陷入了苦撑待变的处境。

  中西方的社会主要痛点是相当不同的。在中国带来最大痛苦和风险的大概是(房价下行周期的)还房贷压力,失业,以及自己或是至亲的生病。而在法国,最主要的诉求集中于(通货膨胀、工资增长乏力带来的)购买力下降,工作保障问题(眼下矛盾的焦点是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以及移民造成的治安问题和抢工作饭碗。

  很多年前,我发过一个长动态,描述了中学的应试教育和职场的同构性。现在的情况是,职场上“表演式上班”流行,而这是我当年接受应试教育时没有看到的。上班还得会表演,说明现在要靠给员工“上强度”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已经接近失灵了。

十一   现在回看,15-19年时我对于中国社会的观感过于负面了,大大低估了积极的一面,因而我的判断和国内的集体心态是背离的。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如今人们对现状的批判性和对未来的忧虑已经大幅提升,而我因为久居海外在心态上反而比以前温和。结果就是,相互之间的观点差异大大缩小了。

十二   尽管国内的变化给我带来了许多直观的冲击(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但是总体上这些情况我在回国前都已经了解到了。而这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源变得更接地气、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化、视听媒介也更加丰富立体。

十三   台海问题的讨论度与年俱增。虽然大家观点五花八门,但是共同点是现在大家都把发生军事冲突看作一个可能性来加以讨论了,这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十四   传统文化、国潮国风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周边也做得越来越好,完全可以碾压巴黎奥运会的周边产品。

十五   文博建设发展得很好,令人欣慰。现在国内既不缺钱,也不缺人才储备,但凡这两者能够配合好,随便哪个领域都依然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十六   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女孩子穿着黑丝和高跟鞋的比例明显减少了。不过汉服的出现频率没有我以为的多,更受欢迎的是日系-二次元的着装风格。除此之外还有洞洞鞋、厚鞋底的运动鞋、森女系的宽松穿搭。

十七   一方面大家普遍越睡越晚,把小孩子的作息也带着晚睡晚起了;另一方面地铁却依然结束得很早(巴黎的话普遍是到快凌晨一点),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

十八   国内的城市规划走的是小汽车优先的美国模式,它的弊端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写的一模一样。这种城市规划逼迫人们去买车、开车出行,不管道路拓宽得多宽,拥堵仍然无法根治;而行走的快乐、“附近”的生态已经被牺牲掉了(“附近”是人类学家项飚带火的名词)。

十九   年轻时觉得逢年过节说的那些祝福语——什么“恭喜发财”、“万事如意”、“阖家安康”—— 又客套又俗气。现在才体会到它们都有多么切中成年人的痛点,这个是不分古今的。


WilliamFranz
这是冬瓜的汉字电台,节目单包括:跨文化、地缘政治和社会观察,个人生活与经历,文艺、学术与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