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的场内场外(下):松弛感,观众,体育与人

文摘   2024-08-14 09:00   法国  
五、所谓“松弛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的网路上开始推崇“松弛感”,于是很自然的,人们也开始从这个角度去看巴黎、看这届奥运会。

之所以推崇松弛感,是因为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人所缺的。我们这几代中国人经受了太严格的规训,又太有企图心,然后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就又不免会渴望一种闲适的心境、渴望洒脱和突然的自我。

松弛感固然好,但是是有很大的代价的。集体层面的松弛感意味着更慢的经济增速、低欲望和对失序的容忍度,个人层面的松弛感则要求一个人收拢名利心,舒展身体,不那么介意别人的judge也不去习惯性地judge别人。

很多时候人们是在追求相互矛盾的东西却意识不到。比如有的人去拍所谓松弛感的街拍,其实是照着已有的范本去刻意模仿,目的是要秀出自我或者是要引流。这就和松弛感背道而驰了。

因为这次人在当地和现场,还看了一些法国台的比赛转播,对比起来就能感受到松弛度的差别。国内的解说动不动就说“关键球了”、“这一分很关键”,让我想到最近国内网友调侃应试教育说教的小视频(“一年级是小学六年中最关键的一年”、“初一是初中三年中最关键的一年”……)。还有就是“奥运周期”的说法,其实和中考、高考“周期”是同一套思维。只不过,普通人考完了高考就能真的放飞自我,但运动员的一个奥运周期完了之后马上又得收心准备下一个,也并不能在奥运举办地尽情地嗨一嗨。

正是因为这种紧绷,所以我们看到了不止一位运动员在发挥不佳后“向全国人民道歉”。而优势项目的运动员在夺金之后,常常也是如释重负的情绪超过了喜悦——关于这一点我在《因为听了法语解说,这届釜山世乒赛变得异常有趣中也谈到了。

扩大一点视野来讲,这些年中国的体制内人士走到那儿,就把国内的那一套带到哪儿。首先运动员就是我们国家的“活名片”,所以举止、发言必须十分小心。大概也是为了少出错、少担责,所以像“冠军之夜”这样让各国奥运冠军和民众狂欢的场合,听说都看不到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除了对运动员的严格管理,还有就是外宣工作上的官僚主义。奥运期间各国都在巴黎搞了临时的“奥运之家”,展示自己在历届奥运会中的故事(包括承办经历)。但是中国的奥运之家,虽然名义上对外开放预约,但是网上大家都在吐槽身边没有人有约上的。基本上,能够到场的只有国外的名流和网红(听说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也有特殊管道可以约上)。又,在谷爱凌到场的那一天,还做了清场。

类似这样的做法在法国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在奥运期间,我和朋友还在玛德莲教堂附近看到法国总理了(就在我身旁几米处)。虽然他身后跟了一堆便服的保镖,他自己也神情紧绷,但是也没有在沿途清场。事实上,他们随后跟着人流下了地铁。

事实上,相比于上述严格控制下的争金夺银,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混双夺冠后的现场求婚,反而是那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浪漫印象的事情,是一切宣传“战线”上的操弄都无法取代的。

除了严格的规训、太强的企图心和官僚体制的紧绷本能,另一个会阻碍松弛感的是中国的现代化对于都市个体的“身体性”的影响。现代化在现下的中国意味着便利和舒适,也就意味着摆脱自然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所以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国人对于被太阳晒、被雨淋特别的缺少耐受力。又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和“小汽车优先”的城市规划思路,使得很多城市的地表在夏天变得很不适合行走。人们乘坐地铁或者汽车来到购物商城,然后在与自然隔绝的物理空间中“逛街”、消费。

在中国,在马路牙子上、台阶上坐下是一件很不体面的事情。所以当那些追求松弛感的年轻女孩照着国外的配方在街头坐定摆拍时,就会给人一种奇怪的违和感。

六、场内与观众

这次现场观赛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超高的互动性。

首先,在很多场馆的外面设置了对应项目的娱乐活动区。比如羽毛球馆外可以打羽毛球,篮球场馆外可以玩投篮(和打地鼠。。),朋友去看曲棍球赛更是体验了超长时长的曲棍球试玩。

其次,比赛的前后和间隙都会有主持人调动现场的气氛(并介绍一些比赛的情况,甚至规则),镜头不断地切到观众席,让身披国旗的、玩得嗨的、长得可爱的观众们有机会出现在大屏幕上。有的场次在切到观众时还会在屏幕上给他配上一匹小马让他“骑”,或者是配一个跳大腿舞的半身效果让观众跟着跳,而观众们也都十分配合。至于像人浪这样的常规操作,大家更是像顽童一样玩得乐此不疲。可以说,现在的体育比赛被搞得越来越像演唱会了。

在镜头前,东亚人明显要更加含蓄和羞怯一些。但是这个情况在更年轻的一代人身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另外能够观察到的就是男女的差别,中国的女观众比男观众参与感更强、更疯、也更多追星的。

再说说比赛场内的民族主义。我在《为什么很多人出国后更爱国、更反西方?(下)中说过,民族主义这个概念本身不应该被贬义化,民族主义的情感是普遍的,是超越文化和社会制度的。

比如本届奥运会,法国人在电视转播时,同样是聚焦在自己国家的优势项目上。并且他们同样特别在乎金牌榜的排名,对于自己拿的那几块金牌如数家珍。在现场,法国人一言不合就唱《马赛曲》,他们对唱国歌的热爱相比于中国人绝对只多不少。

从国歌上也可以中法两国之间相似的地方。《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都是诞生于革命时代、以保家卫国为主题的曲子。后者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前者则是“前进、前进!让敌人肮脏的鲜血,灌溉我们的农田!”暴力程度只多不少。

不过仍然有程度上的不同和其他的不同。法国人慕强的程度要低一些,对于本国不给力的运动员仍然给予很多的掌声。现场(以法国人为主的)观众除了给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加油外,也很乐于给场上弱势的一方加油(一种我很欣赏的朴素的“扶弱主义”)。在中国女队对加拿大的七人橄榄球比赛中,周围就有好几个法国人(年长的,还有孩子)在给中国队加油。

而且不论比赛的结果如何,总有一些外国人(通常是年轻人)不论如何都能自嗨起来。记得2019年女足世界杯时,在巴黎看了一场中国女足的小组赛,结果我们赢了。赛后我看到一大群中国中年人在场馆外排得方方正正地拍纪念照,然后几个黑人小伙乱入进来,在镜头前手舞足蹈,开心程度竟是大大超过了他们身后的中国人。

前文中说到体育比赛和演唱会变得越发相像了。相应的,娱乐界的饭圈文化也进军到了体育界。引发最多人关注和反感的是乒乓球女单决赛,现场的孙颖莎粉丝在陈梦发球失误后高声喝彩。另外,在女子单人十米台的比赛现场,全红婵的粉丝也在陈芋汐跳水前低声地“诅咒”着希望她能够发挥失误。可以说,人们是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内卷习气和零和思维一路带到了巴黎,哪怕内战也不放过。

最后我想说的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手机虚拟端的强大存在感。在比赛现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是一边观赛一边在手机上看其他比赛的直播或者赛果。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731号晚我在里尔看美国男篮对南苏丹的小组赛。比赛打到第三节的时候,现场的观众突然齐刷刷地大喊一个口号,听起来像是法语的“英雄”一词。这样反复喊了好几轮之后,我终于忍不住问了边上的法国人,原来是法国游泳运动员Léon Marchand刚刚获得了他在当天的第二枚金牌,他们在喊的是他的名。

奥运会开幕前夕巴黎的蒙巴纳斯大楼上贴出了Léon Marchand的巨幅图像(拍摄时最右边的部分还没贴完),结果他还真不负众望,共夺得四枚金牌、一枚铜牌

就像人们今天在写字楼上班时很少还是单线程办公一样,我们的社交和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伴随着和虚拟端的密切交互。在这次奥运会上还有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开幕式。由于仪式被别出心裁地放到了塞纳河沿岸,所以现场的观众从一般民众到贵宾,都只能亲身地参与其中的一小段。其他的时候,大家只能看向周围最近的大屏幕。这也算是创新的代价吧。

七、体育,城市,与人

在本届奥运会接近的尾声的一天,我和朋友去了协和广场上的“都市计划”的会场。

这个会场汇集了好些新兴的比赛项目,比如滑板、霹雳舞、三对三(半场)篮球,都是都市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运动和娱乐活动。在这儿除了看现场、看大屏幕,还能看到一些表演、体验一些相关的活动。

“都市计划”中像滑板和霹雳舞这样的项目都是第一次进入奥运会。北京奥运的时候,武术被暂时地列为了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但是很显然,没有后续的持之以恒的推广,武术是无法像跆拳道那样广泛地普及开来的。与之相比,“都市计划”所包含的比赛项目,在新的世代当中有着超高的热度,与传统的球类体育相比又更富有娱乐精神和“伙伴”精神。

去那儿还让我看到了组织筹备方的一个用心,就是现代与古典的交融。我把本届奥运会的官方海报和“都市计划”会场的照片放在下面,大家就明白了:

海报中既有铁塔、大皇宫、荣军院、特罗卡德罗建筑群,也有跳水、田径等奥运项目和开幕式的游船,还有很多古希腊的元素

喷泉的左后方是看台,右后方是协和广场标志性的方尖碑(古埃及风格)。会场的选址和布置感觉是有意要呼应奥运海报

在会场上有一个跳绳的体验区,不是一根绳而是不同方向的两根绳!排队去跳的基本上都是小孩子,但他们大部分都跳得非常好,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有一个年纪大点的女孩还玩了各种高难度动作,恰好被我拍到了:


这就让我想到有一回被朋友拉去看单人哑剧,演员随机把四五个观众请上台,结果他们不论男女老少,也不论是去配合着搞笑还是跳舞,都演得超级自然有喜感。不得不说,当我们在卷少数运动员的成绩时,他们却是在“卷”每一个人的体育素质和身体表达力。

完。

.
谢谢大家点赞、转发、留言,让算法把文章推荐给更多人~


WilliamFranz
这是冬瓜的汉字电台,节目单包括:跨文化、地缘政治和社会观察,个人生活与经历,文艺、学术与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