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艺 ▏1419▏稻田记忆:艰辛与喜悦交织的岁月
秋末,阴雨如缕,连绵不绝,思绪恰似那悠悠飘荡的雨丝,缓缓飘向远方。朋友圈与网络中,稻田的绚丽盛景以及收获的无尽欢欣铺天盖地,然而,我的村庄自 2017 年后,便再无一人种植水稻。可儿时收稻的场景,却如同一幅深深镌刻在心底的绝美画卷,任凭时光如何流转,都难以磨灭。
遥想当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的那些悠悠岁月,村里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水稻覆盖。清明刚过,人们心急如焚地割完麦子,整齐地放置一旁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秧田的拾掇之中。修田埂、历经三犁三耙,再将年前精心筹备的栗树枝条小心翼翼地踩入泥土之下。那栗树枝条浸泡在水中,营养极为丰富,还能使土质更加疏松。当秧苗撒下的那一刻,希望的种子便悄然无声地种下。
四五十天后,秧苗在村民们的悉心呵护下,终于得以移栽。于是,又一轮修田埂、三犁三耙、踩栗树枝叶的精细劳作盛大开启。而当秧苗移至稻田后,灌水便成了最为棘手的难题。村里虽精心组织了水规,可灌完一轮仍需耗费二三天的漫长时间。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常有不法村民和外村缺水之人偷盗水资源。为此,每个分水渠都必须安排人员严加把守。灌水之时,争水抢水的事件时有发生,那激烈的争吵场面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脑海之中。
石头城的雨水总是姗姗来迟,令人望眼欲穿。在雨水降临之前,村民们不得不日夜守水,疲惫之态尽显无遗。为驱赶蚊虫,人们割来苦葛根的嫩藤和叶子放置于进水口,还找来蒿枝等肥力大的植物有序地放置在水稻植株之间。再加上农家肥的独特作用,水稻田的水变得乌黑,散发着一种别样的独特味道。这便是村民们在艰苦条件下展现出的非凡民间智慧,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精心呵护着每一株水稻。倘若哪一小撮稻苗长势欠佳,村民们还会背着圈肥,单独给它们“开小灶”。看着水稻日渐成熟,人们又在田埂上制作多个稻草人,生怕那饱满的稻穗被麻雀偷偷啄食。
入秋,水稻在不经意间悄然成熟。人们急忙翻看皇历,占卜哪几天没有雨水。趁着天晴之际,赶紧割稻晾晒,还要抽空整理一小块打场。整理打场并非易事,需把稻根逐一拔掉,还要捡牛粪泡软后进行硬化,将其拾掇得如同水泥地一般,晾晒后便可使用。尽快请人帮忙脱粒后带回家中收藏。可总有运气不佳之人,割稻之时便开始下雨,只能湿湿地脱粒,劳动量大幅增加。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艰辛依旧让人感慨万千。
然而,收获的季节总归是幸福满溢的。当新米饭端上餐桌,那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在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品尝着新鲜的米饭,那软糯的口感、香甜的味道,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灿烂笑容。
如今,村里因外出人口众多,缺乏劳动力等缘故已无人种植水稻,那些种水稻的疾苦和稻田里的故事也再难体验。但这段珍贵的记忆却永远留在心中,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无比珍贵的财富。它让我们深刻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民间智慧的伟大。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村民们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为了美好的生活奋力拼搏。
秋末的阴雨天,虽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但回忆起那段稻田岁月,心中却充满了温暖。那些艰辛与喜悦交织的日子,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勇敢地前行。
配图来自作者
编辑木小贝,邀你共话丽江文艺
石美堂
热爱文字,热爱生活!
如果,你的梦里有丽江。
那么,这一定是个文艺的梦。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在对话框发送“投稿”查看投稿方式
作品为原创,转载及他用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