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景苑中学“创阳慧研”科学教研组再获喜报!

文摘   2024-12-12 18:57   浙江  
 
 
 
 
 
 
 
 

喜报


景苑中学“创阳慧研”科学教研组

再获喜报!

教研花开


近日,在杭州市2024年国家科学教育实验区第15协作组现场推进会暨科学教育实验教学展示活动中,钱塘区4组教师作品经过为期3天的激烈角逐,从全市几十项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3个杭州市一等奖,2个杭州市二等奖和1个杭州市三等奖,其中,我校占两项市一等奖,两项市二等奖。唐小明、项洋洋老师的《焦耳定律的创新实验》,斩获动态和静态评比双一等奖;范淳涵、陈倩老师的《小肠血液成分变化演示仪》获得动态和静态评比双二等奖。



本次比赛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演示两个环节,邀请了外市专家和杭州市各区县教师代表进行现场观摩打分。在静态展示时,专家通过聆听介绍和观察实验设计进行评分;动态演示时各组实验作品经过抽签决定顺序,上台依次进行实验灵感来源、实验创新设计、实验创新演示等环节的现场演说,之后专家进行打分。

比赛过程公平、公开,钱塘初中科学教师全程展现了高超的科学素养,最终凭借平日深厚的实验研究功底、出色的实验教学技能和清晰的科学表达能力脱颖而出。




实验简介


《焦耳定律的创新实验》,基于学生常用的电学实验包添加温度传感器和秒表进行改造,用温度传感器直接测量电阻温度,变间接为直接,并通过读数和excel进行数据图像化处理,得到了定量关系,变定性为定量。这一创新突破了教材实验成本高、见效慢、精度差、参与低等问题,并设计对照实验解决了学生在探究焦耳定律时提出的Q和U相关的概念迷思。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在本课学习时的探究性。

唐小明

中共党员,钱塘区景苑中学副校长。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首届星级学科带头人、杭州市“最喜爱的教师”、杭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钱塘区卓越教师、名师。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多个,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项洋洋

钱塘区景苑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区教科研先进个人,任职来已执笔完成省级课题1项(获市二等奖)、市重大课题1项、市教研课题1项(待评)和区级课题1项(区一等奖);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1篇,人大复印资料索引收录2篇。




实验简介

《小肠血液变化演示仪创新实验》,为解决学生对流经小肠后血液含氧量和营养物质变化的困惑,基于教材图片我们利用亚克力板、矿泉水瓶和软管等简易材料模拟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等基础生物学结构,用可变颜色的流水灯模拟含氧量变化,用水泵连接软管并抽水模拟毛细血管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一创新装置直观形象,结构完整,弥补了教材静态呈现小肠结构和物质吸收过程的缺陷,也方便学生动态粉刺,促进了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






范淳涵

任教于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学科上曾两次获得过杭州市共享优课一等奖、区自制教具比赛二等奖、区科学解题、析题比赛二等奖、所撰写论文曾获得省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多次在区、市论文比赛中获奖,并在市、区级多次开设公开课和讲座。

陈倩

任教于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带领团队曾获得杭州市先进教研组、浙江省先进教研组称号,区二层次名师,区骨干教师,区教坛新秀,区最美教师,区青年教师岗位能手;多次在省市区开设公开课和讲座;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三十余篇论文、案例分别获市区一二三等奖;多项课题为市区立项课题,“钱塘发展志”为区精品课程。










“创阳慧研”科学教研组简介:2023年12月先后获得杭州市先进教研组、浙江省先进教研组称号。2022年10月,科学组正式更名为“创阳慧研”教研组,“创”为创新,“阳”为向阳向上,“慧研”为智慧生研。他们的理念是不断追求“藤级沿攀、创新共识、向阳向上、能思慧研”的发展愿景。科学组作为校先锋组,普通而踏实,严谨而低调,恪守尽责,兢兢业业,将“远景”二字落实到实到细。


教研花开

“创阳慧研”教研组虽取得了较多佳绩,但他们不骄不躁、众志成城、踏实肯干、向阳向上,他们会继续努力进取,乘风破浪!

创阳慧研,匠心耕耘,

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只有跬步至千里,

才能实现绿藤常青的价值!


图文 | 陈   

编辑 | 杜梦菲

初审 | 施   

终审 | 唐小明


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
培养自强、致善、智慧的远景少年,打造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