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听证“汇客听”汇聚民意民声
有力发扬人民民主
金山区人民检察院
2021年以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汇客听”听证平台为抓手,持续深化检察公开听证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拓宽人民群众监督渠道,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深化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办理的1件涉听证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3件涉听证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相关工作经验曾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新时代检察工作”全国论坛上交流,并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检察改革动态》等刊发推广。
01
基本情况
2021年以来,金山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汇客听”听证平台,不断强化社会监督,深化执法司法权力制约,构建阳光执法司法机制,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2021年起,共开展公开听证700余场,邀请800余人次包括人民监督员在内的各界社会人士参与听证,有力践行司法公开,产生较好社会反响。同时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契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积极助力社会治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共同推进国家治理建设。截止目前,通过“汇客听”检察听证活动,吸纳听证员意见150余条,积极做好听证“后半篇”文章,用好听证成果,相继推动乡村治安、残疾人救助、未成年人保护等10余项社会管理机制得到完善,有力实现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金山区人民检察院还以“汇客听”听证活动为主题,相继举行检察开放日观摩活动16次,实施“进村居”“进社区”宣传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700余份,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感受到公平正义,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02
主要做法
(一)完善“汇客听”机制,确保工作规范。一是听证流程精细化。制定《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工作细则》,根据案情复杂程度、审查重点、办案期限等,对公开听证案件繁简分流,明确不同情形下部门职责分工、案件范围、听证程序等,并制作听证“流程图”下发各业务部门参照执行。二是听证人员专业化。联合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组建专家型听证员名录库,目前已纳入21名医疗、环保、民商事法律领域专家,为审查特殊疑难复杂案件提供专业意见,有效增强听证公信力。如在一起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听证中,邀请一名三甲医院心血管科专家担任听证员,对被告人心脏病情发表专业意见,为是否变更强制措施提供参考。三是听证类型全面化。坚持能公开尽公开、应听证尽听证,在重点听证拟不起诉案件基础上,将不批准逮捕、羁押必要性审查、行政申诉、司法救助等案件纳入听证范围,不断拓展听证领域。
(二)推动“汇客听”民主,保障公众参与。一是聚焦公开,实施听证会事先公告。听证会召开前在单位大门电子屏或门户网站等显著位置发布公开听证公告,第一时间面向社会公布听证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畅通社会公众参与旁听的渠道。二是聚焦高效,设计听证预备会。听证会召开当日,承办检察官组织听证员等人员,提前召开听证预备会议,确定听证重点,引导听证员围绕争议焦点发表意见。如针对一起羁押审查公开听证,通过听证预备会向3名听证员说明被告人病情状况、变更强制措施可能带来的风险等情况,帮助听证员明确重点,保障听证效果。三是聚焦公信,完善意见建议收集。严格落实听证员提问、讨论、发表意见等环节要求,认真收集听证员等第三方意见建议,结合听证员评议意见,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并告知双方当事人及听证员,并将意见建议表和相关记录收入案卷备查。
(三)发挥“汇客听”效能,做好检察服务。一是化解矛盾纠纷。将公开听证作为释法说理、息诉罢访的有力举措,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解决当事人争端。如对一起民事诉讼当事人涉嫌诈骗犯罪的重复信访案件,通过公开听证对信访人反映的案件公开示证,联合人民监督员进行释法说理,有效化解持续5年的矛盾纠纷。二是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公开听证收集社情民意,就其中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及时向相关行政机关或单位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社会治理纠偏补弊。如在丁某等9名残疾被害人司法救助听证会上,采纳听证员意见建议,向本区残联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监管,该案例入选最高检听证典型案例。三是服务大局发展。主动落实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如某督促整治河道行政公益诉讼案,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公开听证,检视整改效果,督促依法履职,该案例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03
典型意义
上海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汇客听”为品牌,依法积极组织开展检察听证活动,让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做到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意见建议,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汇客听”听证活动,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有力提升了法治影响,有力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切实发挥出了重要的实践价值。
以代表“家站点”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质增能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2022年8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法官当选人大代表为契机,联合川沙新镇人大在川沙法庭设立了人大代表“家站点”。该点作为全市首家设立在法院内的人大代表联系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家站点”以其鲜明的法治元素,加持人大特色工作,一方面利用司法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矛盾调处、普法宣传等审判及延伸工作,另一方面突出人大代表接待、诉源治理、立法建议等人大履职内容,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并荣获2022年度人大代表“家站点”市级示范平台称号。
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简称代表“家站点”)是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的平台载体,也是各级人大接地气、惠民生的重要阵地。2022年8月,浦东新区法院以法官当选人大代表为契机,联合川沙新镇人大在浦东新区法院川沙法庭设立了代表“家站点”(即川沙新镇96选区人大代表联系点),该点系上海市唯一一家设立在人民法院办公场所内的代表“家站点”。利用“家站点”设立在人民法庭的天然优势,将人民法院的司法为民各项工作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相结合,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司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体现司法机关与社会各界的互动与合作,积极践行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建立有效推进“家站点”赋能增效的工作队伍
川沙法庭代表“家站点”在法庭内成立“临时联合党支部”,在法庭外成立“志愿者队伍”,两支队伍协同并进,推动“家站点”作用的有效发挥。“临时联合党支部”利用其专业特长,提供法律咨询、立案指导、普法宣传、法律培训、诉调对接、诉源治理、信访接待等相关司法服务。“志愿者队伍”确保“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三个工作机制有序运作,配合做好民意民情收集工作。
(二)创设“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工作机制
1.建立体察民情的工作机制。以法官身份在工作中了解民情,以人大代表身份定期走访所在选区单位,不断增强“察民情”的深度。依托该“家站点”的专业特点,常态化开展代表带主题进选区、接待选民、政策解答等活动,推进联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
2.建立听取民意的工作机制。法官代表在审理案件及接访群众过程中,听取和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诉求,包括法律法规执行中的问题、实事工程推进中的瓶颈等,不断增强“听民意”的广度。及时归纳整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使各类民生问题得到及时反映、处理和解决。
3.建立汇聚民智的工作机制。坚持调查研究、集体研讨的工作方法,争取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不断增强“汇民智”的精准度。
(一)夯实“庭内”工作
有机融合人大工作,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推进法庭各项工作的思想内涵,力争将该代表“家站点”打造为“民意民情汇集点”“立法建议收集点”“矛盾纠纷调处点”。
1.发挥“代表接待日”积极作用。每月20日为代表接待日,定期接待选民、处理矛盾纠纷,落实每季度至少一次公众开放日代表接待活动,择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人身伤害、分家析产等民事纠纷进行公开审理,组织当地基层政府、群众、各级人大代表等参与旁听,通过案件审理听取民意、收集民情。另设立“立法建议收集箱”及“民意收集箱”,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利用好选区内法官选民们的专业知识,充分挖掘立法“民智”,收集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情况。目前该“家站点”已接待来访群众150余人次,化解纠纷70余起,举办公众公开日活动4次。
2.加强矛盾调处。每月第一周的周二和周四固定进行矛盾调处,目前已处理各类矛盾300余起。例如,对于民众反应较为强烈的国内某知名健身公司服务合同履约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约谈企业等方式,提出改进意见,促使合法合规经营,减少后续矛盾。对于辖区内企业存在的经营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妥善解决民众需求,实现代表职责与法官职责在定分止争上的有机统一。
3.推进诉调对接。加强与辖区内司法所、调解委员会、村居委的日常联络和走访,对于有法律培训与指导需求的,提供相应的法律帮助,协助基层政府职能部门调处纠纷。以“家站点”为纽带,带动各部门的协作,实现矛盾纠纷的共同调处、联合防范。
4.开展信访接待。依托川沙新镇人大,采用预约制安排各级人大代表在法庭内参与信访接待,让人大代表对于辖区内发展热点问题、群体性、易激化纠纷,有深刻直观的了解,以便代表们及时掌握民意、体察民情。
(二)加强“庭外”工作
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对该代表“家站点”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努力成为人民群众想得起、信得过、靠得牢的“法治法律宣传点”“法治素养培训点”“示范引领创新点”。
1.开展法律宣传。2023年4月该“家站点”参与组织浦东新区法院“春天的蒲公英”家庭教育法官工作室川沙实践基地活动;5月法官代表参加“家庭教育促进法”十大案例新闻发布会;6月就“学好用好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进行巡回法庭普法宣传,编印《司法小故事》等法宣刊物,紧紧依靠自身法律专长,实现精准普法。
2.举办普法讲座。利用“家站点”的法治元素,于2023年5月以“法治护航、相伴成长”为主题,前往辖区内学校开展普法讲座;7月组织辖区内师生到川沙法庭进行模拟法庭和法律宣讲。围绕典型案件及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由法官代表到辖区街镇、选区单位开展法律讲堂,增强基层法治意识。
3.提供法律咨询。在法庭原有的一站式服务基础上,以“村居法官工作室”等为平台,进一步在法庭外提供人大代表法律咨询服务,切实拉近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三)实现“庭内”“庭外”有效互动
整合各方力量,增强人大代表的基层治理参与度,并与当地党委、政府机关、人大形成民情反应联动、民意处置联动、民智运用联动,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闭环处理机制。如,2023年上半年就法庭内外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问题,该“家站点”召开研讨会,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听取各方在电梯加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矛盾,制作调查研究报告提交川沙新镇人大,川沙新镇人大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区人大进一步研究论证。下半年,该“家站点”就诉源治理问题提出代表建议,已被政府采纳并列入政府计划,逐步解决。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