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总是教而无痕的,让你感觉不到是在受教。一堂好课,可以折射出一个老师的语文修养和看家本领。于永正老师说,语文老师要把自己修炼成一本语文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于永正老师这本“语文书”的“封面”——一看就像个语文教师,举止稳重、言谈优雅,还有着淡淡的书卷气;翻开“封面”,看到他的“第二张脸”——一手好字;“书”里还有他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朗读以及行云流水、文质兼美的范文。于老师还说,这本“书”里,还应该有故事,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能为学生留下一个可感、可学、可敬、可爱的“人”字。有了这样一本“书”,有了这样的看家本领,才能演绎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总能教得深入浅出,给人举重若轻的洒脱之感。他教古诗《草》中的“一岁一枯荣”,没有采用直译法以词解词,而是借用了绘画,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了一年四季小草的样子,引导学生边看边说小草的变化;而后让学生将“枯”“荣”分别写在对应的图下,“一岁一枯荣”的意思不言自明:一年当中,小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没有机械的解释,没有抽象的说教,只几笔简笔画,便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看似随意,实则独具匠心。深入不易,浅出更难。唯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才能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找到教学的出发点,找到学习的切入口。想学生所想,才能把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没有这样的本领,怎能让教学举重若轻?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总能教出恍然大悟,给人拨云见日的通透之感。他在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请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林冲的为人,并且写在自己的手心里,看看和老师写的是否一样。学生分别写了谦、礼、忍、让等,他都给予肯定,最后亮出了自己手心上的字:让。而后,他引导学生一边读林冲的非常之处,一边体会“让”的不同含义:“起身让座”是“礼让”、“不敢不敢”是“退让”、“请教了”是“谦让”、“抡棒一扫”是“宽让”。
在这种近乎游戏的品读中,学生兴味盎然,潜心会文,每个词语都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又留下了语言的理解能力。这源于于老师对教材文本深刻而准确的解读与把握。一般人只看到一个“忍”字,而于老师却读到了一个“让”字;而“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林冲高于他人之处。教师站得高,学生才能在教师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教师想得深,学生才能在教师的视野中看得更透。一个语文老师,没有这样的解读本领,没有这样的语文悟性,怎能培育学生的灵性呢?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总能教出喜出望外,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奇之感。他教学生用“安安静静”造句,并不按照套路,而是先出示一幅图(两个小朋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让学生用上“安安静静”看图说话;而后给学生讲故事:“孙悟空生来爱动、坐不住。有一天,唐僧叫孙悟空坐下来念经。猪八戒一听,在唐僧旁边说了一句话,里面有‘安安静静’这个词。想一想,猪八戒会说什么?”谁也不曾想到,“安安静静”居然出现在这个地方,这个设计让人拍案叫绝。果然,学生略一沉思,纷纷发言:
生:师父,你让猴哥安安静静地念经那是不可能的。生:师父,我从没见过猴哥安安静静地念过经。生:师父,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念经呢?师:猪八戒就是这么说的。谁能把刚才的小故事连起来讲一讲?生:有一天,孙悟空犯了错误,唐僧叫他坐下来念经。猪八戒一听,笑了。他对唐僧说:“师父,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念经呢?”
好课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妙设计,把“安安静静”的造句训练藏在一个故事里,设置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用活了词语,而且促进了言语能力的发展,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从遣词造句到叙述事件,激发了学生的言语创造力。一个语文老师,没有这样的设计本领,没有这样的教学创意,又怎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