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体操馆:
探索基层体操培训的第三种存在方式
近期,我们探讨了业余体校和商业体操俱乐部这两种体操训练模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业余体校,作为传统体制内培养体操青少年才俊的重要基地,一直是向省级和国家级队伍输送人才的温床,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在这里起步他们的体育生涯。而商业体操俱乐部作为近年来的新兴现象,虽然在初期阶段难免存在不足,但这正是成长的过程。面对挑战,保持积极态度,勇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这些俱乐部将逐步进入完善的新阶段。
而在国家大力推崇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政策的激励下,全国各地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体操运动真正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当前据我们所知,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新的体教融合模式了——“校园里的体操馆”。例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就设有专门的体操房,郑州金水区艺术小学也开展了体操项目。
将体操馆设立在公立小学内,是实现“体教融合”的一种探索。这一做法能够解决众多问题。孩子们在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课程标准的同时,还能在校园内接受系统的竞技体操初级培训,这样的安排确保了他们的学业和体操训练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
在这样的小学里,学生们首先被视作普通的小学生,其运动员的身份位居其次,学习、训练分清主次,又在同一地点完成。相较之下,优势被体现出来。比如,在体校环境中,通常训练是最为优先考虑的事项,家长们会担心孩子学业问题。而若选择将孩子送到商业俱乐部接受训练,家长则不得不面对训练时间安排和接送孩子的难题,这无疑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这样融合了体操教育的小学是如何运作的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们探访了一所内设体操馆的特色小学——郑州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
去之前,网上简单搜了搜这间小学的大致情况(以下是网上了解到的情况):
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是隶属于金水区教育局的一所公办小学,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实行午托制管理。学校秉承“初之所予,艺美人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学生。学校的特色课程包括音乐体系(器乐、声乐、舞蹈、戏曲)和美术体系(线描、色彩、素描、速写、书法、版画、泥塑、国画),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学校还定期举办文体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此外,学校还提供午托管理,由专人负责搭配营养均衡的健康食谱,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金科校区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艺术学习之余,也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总体观察这所小学,它以艺术教育而闻名,除了常规的学术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艺术课程,兼顾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兴趣的培养。
在下午大约两点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的情景。一两个班级正在上体育课,同时还有七八个孩子在跑道上跑步。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才了解到,这些跑步的孩子正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对象——小小体操运动员。
在开始正式训练前,跑步是体操小将们进行热身的常规活动。随着热身的结束,我们跟随孩子们一起进入了体操馆。这个体操馆是双层结构,底层配备了辅助训练器材,包括海绵坑和多样的体操杠——单杠、双杠以及高低杠。上层则是装备了完备的专业体操设备,如不同高度的平衡木、符合专业标准的自由操场地、以及各种高低杠和跳马等。大约有二十几个孩子在训练,年龄在5至8岁之间,分别来自一二年级,他们在教练和助教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着基础训练。由于这是新学期的首周,有些孩子是刚加入的新生,还有些孩子是恢复训练的旧生,因此目前的训练重点主要是基础体能练习。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向我们介绍了几名小选手,包括一位已经在这里训练近两年的小男孩,他在今年的锦标赛中荣获了四项金牌;另外还有新来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他们才刚刚加入五天,对环境还不太熟悉,旁边的老师也在耐心地不断询问他们是否适应。
观摩完孩子们的训练后,我们继续参观了校园的其他部分。
金水区艺术小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住宿设施,还设有午休的场所。我们有机会参观了学生的宿舍。这些寄宿的小学生每五天回家一次,他们的宿舍通常是八人一间,环境简洁而干净。宿舍内全天候供应热水,配备了专职的生活老师,负责协助孩子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当我们离开宿舍时,恰好遇到了孩子们周五放学的时刻。孩子们已经排好队,等待老师带领他们前往学校门口。
由于这所小学负责提供学生的一日三餐,而周五晚上孩子们会离校,我们未能参观食堂的运作情况。
随后,我们在学校阅览室深入了解了该校的体操项目。这个体操基地自2022年5月正式挂牌,同年便开始了招生工作。同年,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以及河南省体操协会正式授予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河南省体操人才培养基地”的称号。在河南省体育局和河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学校引进了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团队,其中包括主教练钟宇鸣。钟宇鸣和顾虎都是拥有多年执教经验的省队教练,他们的专业水平足以为基层队伍提供高质量的启蒙训练。
学校体操综合训练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场馆内所有体操器械均符合国际A类赛事标准,并且场地内中央空调全覆盖。学校还配备有室内篮球场、多功能报告厅、200 米操场跑道,规范化的宿舍、餐厅、图书馆、艺术专业课教室等基础设施完备。餐厅拥有超过1400平方米的窗明几净,下辖两层学生食堂和多个食品加工区域,为800多名师生员工提供日常伙食保障。经金水区教育局批准,2020年金艺金科实行周托住读、午托走读两种生活管理模式,家长可自行选择。
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充分考虑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了完善的学习、训练、住宿和餐饮条件。
保证孩子学业以及训练的同时,学校也计划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阶梯性的长远规划。目前的规划是:学生在接受2-3年的基础训练后,将根据个人的训练表现和潜力被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运动成绩优异且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学生,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有意愿,他们可以继续接受专业的训练,向省队输送。这些表现突出的孩子在小学升初中时,学校将推荐他们作为优秀生。
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在竞技训练中逐渐跟不上,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学校的体操专业课程继续发展。与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相比,这些学生的训练将显得轻松很多,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体操俱乐部模式。还有一部分学生如果希望回归常规学习生活,可以选择加入学校的体操社团。社团的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相当于体育课后的延伸活动。
无论是选择专业课程还是社团的学生,他们都有机会通过参加全国性的体操等级比赛来获得体操等级认证。
“体操融入校园”的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基层体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模式不仅能保障孩子们的学习,也能保证孩子们的训练。我们相信随着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和投入,体操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这些政策文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体操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实践层面,一些学校的确已经开始探索和实施“体操融入校园”的模式。
未来,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推广,我们期待“校园里的体操馆”这一模式能够显现出不一样的效果,能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