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源同志,担任黄砂经理期间,巴河、兰溪两大港口机声隆隆,汽笛鸣叫,运砂驳轮云集,采砂船日夜不停,岸上人来车往,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黄砂外销的黄金时机,人们夸奖他把浠水黄砂变成了“软黄金”。
李思源同志,1949年5月,同王焱生同志一块在团陂区参加支前工作,负责宣传、送信、物资供应等,本应该享受离休待遇,因为1950 年填写干部履历表时,他误认为填了表才算正式参加革命,支前工作没有填,故此他没有获得离休待遇,但他无怨无诲。
李思源同志,浠水县团陂镇万福村王家大屋湾人,生于1932年9月20日。1949年6月6日在万福乡参加支前工作。8月调到浠水县委会工作,1950年10月入团,1951年2月入党。历任警卫员,机要收发员,团县委书记、洗马区委副书记,白莲镇委副书记,镇长,团陂区委副书记,清泉镇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竹瓦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华桂公社党委副书记,巴河公社党委副书记,兰溪公社党委书记,县黄砂公司经理。
挖砂船
“抢砂高峰期,贩砂的老板把烟酒买好,送到船员手上,为的就是船员能尽快装好黄砂,早点装完早点运走。”
“有时候一船砂,三四个外地老板抢,最后演变成砂还没产出,就已经被提前预定了。”
“最风光的时候,武汉、南京、上海的商贩直接用麻袋拎着现金来排队买砂!”
巴河并不宽敞的老街上从早到晚车水马龙,河岸沿线充斥着来自全国的各种乡音。
巴河名声在外,远超黄冈、浠水,其盛况比肩黄浦江,更有“内陆最繁荣港口”之称,其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巴河滋养着长江中下游逐渐繁荣的城市。因为黄砂质量上佳,90年代的上海,25层楼以上的高楼全部用的是巴河的砂。
中部龙头武汉,每年千万吨的砂石需求量,其中的黄砂几乎全部来自巴河。著名的武汉大桥兴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就是苏联技术,巴河黄砂建造而成,至今已屹立了近60多年。
黄砂拉动水运,巴河的船老板成了万元户,在江上跑了30多年船的老周介绍:“90年代初期,江上的货船的吨位多在400吨左右,跟现在的船比起来就像玩具船一样,小的很,靠码头工人搬货也一下就装满了。
巴河黄砂开采的巅峰2000年后,因船舶大型化发展,巴河的航道已经无法满足较大型船舶的通航要求。这种情况下,500多条、3000吨左右的巴河船选择“走出去”找活路,辉煌不再。
下图是如今漂泊在巴河港的各种运输船泊,没有砂可挖了!
图文来源汪德富、李海源、黄金水道网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