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人座谈,巴河镇箩行最迟形成于光绪初年。当时巴河港有2个主要码头,共计专业箩伕80 余名:余家巷码头由吴氏家族把持(一直持续至建国前夕,历经5代传人),箩伕 50多名;肖家巷码头由周氏家族把持(民国时期为陈姓、周姓、苏姓),箩伕 30多名。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巴河镇商会成立,镇公署将箩行划归商会管理。民国10年(1921)前后,箩伕增至120多名,其中多是与两姓联姻的众姓。民国16年(1927)3月,县总工会派员来港,组织全港箩伕成立码头工会,同时设置工人纠察队,总计会员96名。5月,叛军夏斗寅率部进袭武汉未果,绕道大冶渡江入境,攻占县城 后,镇压群众团体组织,屠杀革命人士,巴河镇工运夭折,民国17年(1928)春,杂货商号经理李庆云等,同箩伕面论搬货力资时,竟无理殴打箩伕,箩伕群起而攻之。恶霸陈正恒和陈养越等人,串通商会会长奚少波,挑动48家商户,乘机“打码头”,即另组织无业人员,企图强占余家巷、肖家巷码头。箩伕孙为平、宋启华、陈邦才、陈如海等人闻讯,立即带领广大箩伕,宣布“决一死战”。因慑于箩行“不怕流血”,李庆云等人办酒赔理认输。
民国32年(1943)3月,日本侵略军进攻湖南长沙时,伪区公所强派码头箩伕4名,从巴河镇挑运军需物品去长沙,其中2名途中潜水逃回,2名折磨致死。10月,维持会再度强派20 名箩伕挑运军需去长沙时,码头顿即哗然,由此爆发了全港大罢工。日伪抓捕,众避他乡,导致港口一时瘫痪。伪浠水县政府巴河区区长姜渭清令汉奸便衣队长何炳刚,从各地新招民工,成立“工程队”,交陈正台主持,以接管全港码头业务。民国34年(1945)日本降后,箩伕陆续由他乡返港。“工程队”夭折,箩行复兴。
民国35年(1946)8月,县工会主任苏鼎去巴河,令把头苏理贤组织巴河码头工会,并委任为理事长,时会员70余名。工会成立不久,即与乡公所发生纠纷。原来,工人在河口江边,从日本侵略军沉船中捞起一铁吊车,因拒交乡公所,乡公所捉去了把头苏理贤。工人不服,上县状告乡长陈涤尘,经商会出现调停,工人将吊车卖钱做桥。设在该镇的省立第二高级中学校长邓谷,认为此举造福于民,主动亲为工会行书牌名。挂牌时,工人久鸣鞭炮,以示斗争胜利。民国37年(1948)春工会消失,复称箩行。
老图片县档案馆,彩图汪德富拍
文字《浠水县交通志》一九八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