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学校号令学生的是敲钟,听闻钟声学生知道是上课还是下课,或者是紧急集合,各个学校钟的形状不一,钟声各异,学校的钟声就是号令,在脑海里永远忘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校学生上下课用的是电铃,学校敲钟作息的历史成为时代记忆。
在纪念浠水一中创立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发表西藏日喀则地区行署原专员助理、浠水籍历史文化名家闫生权先生介绍新发现的浠水一中老物件——大钟前世今生。
抗战期间,浠水一中与武汉民办张楚中学合并,更名为张楚中学,在我的故乡阎河办学。学校的教室设在阎氏总祠,学生则住在阎氏四分大显祖祠和一分大斌祖祠和岑氏丶彭氏总祠;教师中的大部分住在我家;办公区是拆了我家族的一个支祠修建。
由于居住分散,无法统一作息时间,如是就铸造了这口大钟,安装在象鼻矶的山脊之上(今鹿踏石村村部),专门指定司钟人员,以统一全校的作息时间。据父辈讲,这口钟的声音很洪亮,敲钟时,阎河的中心区域都能听到。
这口钟,成就了阎河八景之一的象鼻擎钟。
抗战结束后,此钟随县一中迁往莲花池。
原本以为此钟已毁,没想到此钟尚在,心中多有感慨。
(文字写于去李庄的前夜。张楚是浠水版的西南联大,我家也曾是浠水版的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