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大唐叛军头目”黄巢写的《不第后赋菊》,字里行间都侧漏着霸气。
黄巢屡次科举不中,蜕变成了私盐贩子“黄六爷”,最后还是被唐朝逼到了对立面。
他的一生颠覆了那个时代的既定规则,也让世人看清了所谓“门阀公卿”的神圣感究竟有多虚伪。
翻开他的奋斗史,简直是一出草台班子的精彩“暴动剧”:什么四世三公,什么五代家业,放到同一平台上不过是瓷器和瓦罐的对比。这些看似不容挑战的精英在草莽黄巢的征程中被轻易地砸个粉碎。
黄巢的一生揭示了一条真理:阶层固化只不过是伪装的泡沫,而黄巢这一颗“泡沫刺针”,以迅猛之势戳破了这个腐朽的秩序。
一、历史的惯性如锈
大唐王朝有着厚重的历史惯性,多少人以为它牢不可破。
现实是:王朝的每一个行动都如同一颗生锈的齿轮,在反复磨损中逐渐脱落。
厚重的历史惯性往往带来一种可怕的自我麻痹,王朝的君臣们被“繁荣”的表象蒙蔽,以为朝廷稳固的根基能永续千年。
但随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连历史的惯性都无法掩盖大唐衰落的征兆。
当黄巢挺身而出,揭示这一破裂真相时,历史的沉重惯性也变成了瓦解王朝威信的催化剂。
二、别被爱恨情仇迷惑
在看待这段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是沉醉于王侯将相的个人恩怨,而应关注更本质的变迁:权力结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
大唐的权力结构极度固化,科举体系通过极低的录取率筛选出少数幸运儿,而绝大部分人被堵死在通往上层的门槛之外。
许多落榜的读书人如黄巢,满怀热血但仕途无门,最终反成为制度的掘墓人。
在经济上,土地兼并加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意识形态逐渐腐化,王朝威信一落千丈。
金观涛和刘青峰在《兴盛与危机》中一语道破,这正是历史大周期——官僚膨胀、贫富分化、秩序崩溃。
三、科举制度的“掘墓人”
唐朝的科举制度,也在不自觉中埋下了它的掘墓人。每年成百上千的考生,最终只有寥寥数人能金榜题名。
这个“黄粱梦”筛选机制在培养了一批忠实支持者的同时,也造就了无数心怀不满的失败者。
那些被甩出仕途轨道的人,恰恰成了挑战大唐秩序的中坚力量。
黄巢便是其中的代表:曾经他也无比期待被朝廷接纳,然而梦想落空后,这份落榜的愤怒便转化为推翻体制的决绝。
四、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门阀世家通过垄断阶层上升的渠道,想要代代相传。然而世家享受权力的滋养越久,便越是沉浸在自己的特权幻觉中。
这种垄断对他们看似有利,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挖掘了自己的墓穴。
黄巢这一类草根挑战者撕裂了门阀贵族的垄断,将他们粉碎得粉身碎骨。
所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正是对此的最佳注解。
五、农民的困境与觉醒
在古代,农民是最被边缘化的群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们被视为无足轻重的工具。
黄巢的崛起一度让农民阶层看到了希望,尽管这个希望注定会是短暂的。
他所挑起的战火暴露了农民在政权面前的工具属性,揭示了朝代更替中百姓的苦难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
农民从他身上看到了反抗的可能,然而历史轮回间,变革后的体制却很快重演了相同的压迫。
写在最后:
黄巢的一生让人明白,所谓读书思考的真正价值,不是被历史的尘埃遮蔽,而是让人洞悉当下、找到最有利的位置。
读书不是为了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奴仆,而是为了在时代的危机中抓住新的周期信号。
黄巢用他的反抗,清楚地揭示了阶级固化、官僚腐化的破绽。他虽败,但却成为了一根刺破旧秩序的楔子,逼迫大唐走向终局,也揭开了封建体制的脆弱本质。
黄巢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悲歌,更是一个旧秩序无法适应新变化、终将走向衰亡的缩影。
他的失败是历史的讽刺,而他的反抗却是时代的先声。
如果有幸获得你的喜欢,
点亮【赞和在看】,让钱和爱都流向你!
常思常更,当然,实在想念,也可以催更
—END—
往期推荐
晓明,70后非油腻大叔,泰州自媒体人,让我们一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事物上!
哇,点 的人好有眼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