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记忆•作者:罗其银

文摘   2024-09-24 00:06   四川  

击上面的“绵竹文学”免费关注

本文首发来自微信公众号:绵竹文学

欢迎阅读↓

作者   罗其银

MIAN ZHU WEN XUE

   

仲春三月,因一点私事,我和舅兄来到重庆市合川区。
办完事情,猛然想起,此地有两件在少年时期就打下了深刻烙印的事件。一是少年英雄刘文学的故乡;一是独立抗击了三十六年元跶子的英雄之城--钓鱼城。三十六年呐,不是三个月,也不是,三年六个月,三十六年是个何等的概念?是从一个婴儿走到中年,是从一个中年走到老年!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久闻其名,理应前往瞻仰一番。我和舅兄是同龄人,此意一拍即合。
钓鱼城上,翠柳如烟,树丛新叶如洗,山花烂漫,百鸟啼鸣,一派繁茉祥和的新气象。游人不算多,三三两两留恋于各个名胜景点,凭吊着前人的不朽精神,赞赏着英雄们的卓著功勋。


我和舅兄站在护国门下,俯视脚下三江汇合处,哪里去觅波澜壮阔的景象?遥想当年滔滔的三江之水,是如何阻挡元军的疯狂进攻。眼下,也只能是遥想而已。如今的三江汇合起来,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河流。大自然的变迁真使人扼腕叹息。
我犹自暇想。突然,身旁的舅兄轻轻哼起了歌谣:“渠江水,弯又长,有颗红星闪金光,模范队员刘文学,一心为公好榜样......”
我微微一愣,那熟悉模糊的旋律,便在脑海中慢慢清晰起来,把我拉回到那并不太遥远的四十多年前,仿佛又回到那童真烂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和着那轻快的节奏,我也小声附和着唱了起来:刘文学,刘文学,你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忘情地轻唱着,直到把最后一段唱完,才相视一笑。
舅兄说:“没有想到,还能完整地唱出这首歌。”
我也显得有点兴奋:“是啊,都几十年没有唱了,一唱起来词就从心底往嘴边涌,好象就是在昨天样,真有点不可思议!”
舅兄不无感慨 :“这小时候的东西,这激历了我们一代人的精神,是这么刻骨铭心,哪怕尘封了多年,一旦想起它,也能从记忆的深处完整地走出来。
“同志,你们是外地来的游客吧?看得出来,你们不是我们合川本地人。“从身后突然冒出来的声音,使我和舅兄都微微吃了一惊。回转身一看,一位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者,站在我们身后四五步远,穿戴整洁,精气神都颇佳,微笑着看着我们。
我也微笑着打趣 :"大爷,现而今的社会,称呼"同志"的可不多喽!要是换在大都市里,这样的称呼人家可有其他想法哟!”
这下轮到老者吃惊了:”从解放起,我们就一直称同志,现在这样称呼咋个就有其他想法了呢?“
舅兄笑道:“大爷,当今之世,有很多让老一辈人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的东西,我们就不去追究他了,你还是按你的习惯称呼吧,没有错。”
老者也笑了:“我是说嘛,喊了几十年的同志,咋个突然就会错呢!哎,同志,你们刚才唱的《刘文学》唱得真好,难为你们还记得刘文学这个人。”
素未生平的老者和我们搭讪,原来是为了刚才的歌声。
我认真告诉老者:“刘文学这个人物,是我们读书时小学课本上就有的,他影响了我们整个青少年时代,他和我们差不多也是同时代的人,这么重要的人物,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老者有些动容:“同志,难得呀!很多年都没有人再提起刘文学了,就是我们当地人也没有再提起,现在有的人还说,当年刘文学是吃饱了多事,为摘几个海椒,出脱了两条人命,实在不值得。可当时的大形势就是这样呀!你们外地人还记得他,还记得这首歌,我谢谢你们!”这样的对话我实在没有想到。这政治的、历史的深层次的原因,又岂能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
舅兄接过话头:“夸张了吧,你也是当地人,你不是还记得刘文学么?而且记得很深嘛!”
"我?"老者略感诧异,很快又点点头。“是的,我还记得他,我当然记得他。同志,你们不晓得,我和刘文学是同班同学,又是一个生产队的,我可为他当年的壮举自豪了一辈子。可后来,社会似乎改变了当年的说法,这,我就有点想不通了,搞不明白了。你们见多识广,你们说说看,刘文学他当年真的不该这样做么?”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
我想了想,先朝老者笑了笑。"大爷,首先,对你这位小英雄的同学我们表示敬意,对你执着的精神表示理解。这样说吧,你刚才提的问题,我们曾经也困惑过,迷惘过,但时代在不停地前进,社会在不断地变革,有些观念,有些提法,随着时代的前进就将成为历史,又有新的观念新的提法来取代它,以更符合时代的特征。当然,过去的观念和提法,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没有错,没有那个时代,就没有今天的社会。”
老者激动地看着我。“你是说,刘文学他没有错?他是对的?
我肯定地点点头:“他没错!他永远是那个时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老者上前抓住我的手,使劲摇了摇,眼眶里竟噙着泪花。"谢谢你!谢谢你!有你们这个评价就够了。无论那些嚼舌头的咋个说,我都不予理睬。当年的社会承认他,同时代的人承认他,这比啥都可贵!”
这个情景使舅兄也很感动:“大爷请放心,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怎样发展,历史终归是历史,那是谁也否定不了的,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合川城中心的广场上,不是还嘉立着刘文学的汉白玉雕像么 ?这就是历史的证明!”


“谢谢!谢谢!”
老者朝我俩深深鞠了一个躬,抬起头来,竟掉下两颗泪滴。他伸手抹了一把,不好意思地笑笑:“是高兴,是高兴哇!祝你们旅途愉快!"
老者说完,迈着轻快的步子离去了,
舅兄看着渐渐远去的老者微微颌首:“对一段历史的认可,一代人竟是如此看重,看起来有些东西啊,是不能忘记的。”
是啊,我们的记忆里储存了太多的东西,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有些印象还很深,有些已经模糊了,但唯有一种时代的精神,是万万不可忘却的。哪怕今天的人对她不可理喻,哪怕她与现而今格格不入,我们同样要承认她、尊重她,因为她曾经辉煌过、伟大过,并为那个时代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有些记忆是不能忘却的!

(此文曾在《重庆日报》刊出)



关于绵竹文学



这片多情的绿野

终会长出金灿灿的果实

在文学的天空下

我们一起耕耘 收获





作者

罗其银

罗其银,男,1951年10月出生于四川射洪,1969年11月参加工作。1969年11月从射洪中学下乡到射洪县大榆公社团结大队八生产队当知青,1971年,到德阳罗江四川玻璃纤维厂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杂文、戏剧20余件;2000年以来,先后出任四川昊天影视公司特约编剧、四川中城影联公司总编剧,专门从事影视剧本的创作,创作有电影作品8部、电视剧作品4部125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罗其银影视作品集》五辑共十本,约400万字.

绵竹文学

MIAN ZHU WEN XUE

总编:李炬、王兴庭

顾问:潘鸣

主编:李炬、王兴庭 、冯再光、彭忠富、蒋福建、 一抹幽蓝

主播:红梅花儿主播团队

出品:绵竹市作家协会、绵竹市散文学会、栖心晓筑文学社

投稿邮箱:565645795@qq.com


征稿启事

《绵竹文学》微信文学平台,是由绵竹市作家协会、绵竹市散文学会主办,以发表各类原创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在这里,我们立足生活,关注生活的本真,关心思想的力量,关注社会的未来,从细微处洞察社会,为你搭建起分享的空间,为你记录生活中点滴的美好!我们期待你以自己最安静的心灵、最喜欢的方式、最彻底地发挥写出你最满意的作品,于喧嚣中寻一片宁静,于闲睱时书一份心情。千万读者期待着,分享你的温暖图文,聆听你的灵魂旋律。
来吧朋友,《绵竹文学》欢迎你!
投稿邮箱:565645795@qq.com


特别说明:

作者文责自负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自行安排。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长按二维码关注,会为你送上更多图文

您的每一次点赞  都是对我们的鼓励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绵竹文学
于喧嚣中寻一片宁静,于闲睱时书一份心情,不为别的,只想多一点时光与文字相约,在字里行间记录点滴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