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生态环境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秭归县案例分析

百科   2024-12-17 08:30   陕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经济优势。生态产品一词由于提出时间较晚,涵盖范围较广,社会各界对其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本文认为生态产品应是人类参与的、生态系统生产的,有利于人类的产品与服务,其核心思想是绿色、循环、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生态产品作为与人类福祉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一类产品,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功能,其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关于其价值实现的研究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PART 01

文献综述

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可归纳为政府路径、市场路径、政府与市场结合路径三类。严立冬等、崔莉等 认为建设生态银行等政府路径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形式。黎元生指出生态产业化经营等市场路径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庄凯等则认为建立合适的评估体系,将生态资本化等政府路径与生态产业化等市场路径相结合可极大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上研究表明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但尚未深入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整体流程和解决方案。基于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价值实现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更完整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各方面特征。如谢高地等从劳动价值论原理视角出发,采用当量因子法,对我国生态系统提供的 11 种服务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与生态服务偿使用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欧阳志云等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视角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指出,生态效益、生态补偿、科技支撑等模式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张林波等从生态产品使用价值的交换主体与载体视角总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指出生态权益交易与生态资本收益等八大模式可全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上述价值实现模式的研究弥补了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的片面性,但也未全面考虑价值实现的各个阶段和维度,使得理论模型的构建缺乏系统性。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可以发现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体系发展,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典型案例分析仍比较缺乏。一方面,大多数理论研究仅强调价值实现的单一或并行路径,缺乏对路径间逻辑关系的梳理,研究结果往往不能很好地契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真实情境,难以高效指导实践 ;另一方面,现有案例分析又多以生态环境本底条件较好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缺乏对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或敏感区域的案例研究。以初始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或敏感的区域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过程作为典型案例,能够具体展现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的真实情境,反映生态产品生产过程、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各阶段的逻辑关系,丰富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其次,缺乏对价值实现机制的系统探索。当前研究多根据既有理论或文献“思辨式”地归纳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或模式,缺乏对实现机制内部因素的系统归纳与全面思考。扎根理论作为基于原始资料建构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摒弃研究者对结论的主观预设,其研究结论往往更具理论阐释力和现实指导力。因此,本文以中部山区脆弱生态环境典型地区——秭归县的生态产品发展过程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基于访谈、参与式观察等实地调研方式,通过扎根理论系统探究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其价值实现的内在机理,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丰富生态产品价值研究的相关理论,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PART 02

研究设计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扎根理论是通过对文本资料逐层编译,进而建立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其能够从访谈材料、调查记录中自下而上地提炼出有价值的概念,在编码过程中将概念串联起来形成范畴,并梳理范畴间的联系,构建理论基础。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与选择性编码是扎根理论的核心。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的运行涉及“两山”转化过程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权衡,受到诸如气候等自然因素、绿色管理等技术因素、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及国家政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生态产品的发展处于复杂系统之中,具有独特的情景特征,目前仍缺乏成熟的理论依据参考。故本文选择具备“两山”理念转化实践成功经验的秭归县,以其生态产品发展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对生态产品产业链上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收集、整理有关生态产品发展过程的一手、二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模型,探究机制中各组分间的层次关系与作用机理。

—— 案例概况 ——

秭归县作为三峡库区坝首第一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20 年该县入选湖北省首批“两山”试点县创建单位,2021 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20 世纪末该县生态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不足 24%,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超过3000吨/(平方千米·年),人地矛盾突出。21 世纪以来,秭归县实施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植被覆盖率快速提升(图1),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模数均大幅下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在此过程中,通过创新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方法,秭归县建立了以柑橘、茶、核桃、道地药材等标志性生态产品为主体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首先,柑橘产业按照“绿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原则,从源头把控种植质量,优化生态栽培管理技术,逐步实现从“一个鲜果走天下”发展为“一个产业闯世界”,并向“世界地标品牌”的目标阔步迈进。其次,以九畹丝绵茶为代表的生态茶产业依托于退耕还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并与九畹溪景区相得益彰,成为当地生态景观化的典范。再次,核桃等干果生态产业在植物营养绿色调节等技术方面开展广泛的科技创新,大幅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库区水资源保护贡献方案。最后,秭归县具有独特的高山湿润气候,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水平低,特别适合荆芥、连翘等道地药材的生态种植,发展此类生态产业已成为秭归县实现乡村振兴的又一项重要措施。

本文遵循案例研究的“理论抽样”原则,基于以下考虑选择秭归县生态产品作为研究对象。

(1)典型性。秭归县生态产品的发展体现了我国中部生态环境恶劣且脆弱的山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的典型性。在国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政策的支持下,该县生态产品实现了规模增长与良性发展。

(2)关键性。秭归县生态产品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面源污染越发严重的情况下,该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符合生态优先发展的理念,对丰富我国生态产业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关键解决方案。

(3)极端性。秭归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个别性,该案例的成功离不开当地特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如三峡库区的独特地貌与高温湿润的特殊气候,以及自然纯朴的巴楚传统文化等。这些因素在其他地区并不一定完全具备,因此为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4)可行性。研究团队依托秭归县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平台进行基础调研,积累了大量的本底资料,具备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的可行条件。

图1 1990-2020年秭归县土地利用变化



PART 03

案例分析与结果

—— 扎根理论模型构建 ——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以及扎根理论对调研材料的编码,得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的“故事线”可分为价值准备、价值实现和价值提升三个阶段,三者相互关联且逐步推进,共同促进生态产品的发展。各阶段内部均存在“两山”转化或反哺关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模型如图 2 所示。

图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扎根理论模型

—— 模型阐释 ——


一、生态产品价值准备阶段(生态恢复系统化→恢复生态产业化)

生态产品价值准备阶段包括生态恢复系统化和恢复生态产业化两方面。生态恢复系统化通过系统实施重大林业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来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在此过程中,“绿水青山”是评价生态恢复系统化成效的重要指标。恢复生态产业化是将恢复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柑橘、茶叶、核桃等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资源。在此过程中,“金山银山”是恢复生态产业化的具体体现。生态恢复系统化向恢复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体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这种转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价值准备阶段为后续价值实现阶段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等生态资源及产业基础。

(1)生态恢复系统化。生态恢复系统化是通过系统布局,建立健全生态恢复机制和管理体系,全面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服务功能。由于过去不合理的工业与农业活动,秭归县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频发。大规模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过度开垦土地引发石漠化、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峻的森林生态环境问题。2010 年以前是秭归县生态恢复的摸索时期,盲目的退耕还林与植树造林造成了“年年种树不见树”的低林木成活率怪象 ;2010 年后,系统布局重大林业工程使得秭归县生态恢复成效大幅提升。具体表现在 :其一,依托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在系统实施天然林资源调查与评估、生态保护区监测与管护的基础上,以各地原有树种群落为主,科学搭配其他适宜树种种群,降低了林木病虫害的发生,植被覆盖率快速提高。其二,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项目,对库区植被过渡带与消落带区域进行重点建设与恢复,大幅遏制了石漠化、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问题。其三,有重点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将毁林开荒区域及坡地等质量不高的耕地区域恢复为林地,进一步提高植被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有力地恢复了局部良好生态环境。生态恢复系统化提高了秭归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为后续生态产品产

(2)恢复生态产业化。恢复生态产业化是指将恢复生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当地资源特色、生态条件与市场需求的生态产业。秭归县将实施重大林业工程等措施与培植后续特色农业产业有机结合,使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

一方面,业化提供了环境基础。根据当地海拔、光热、土地等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林,科学优化生态空间,构建了低山柑橘带,中山茶叶带,高山核桃与药材带的产业布局,柑橘、茶叶、核桃、中药材等经济林种植面积超过 80 万亩,成为当地富民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借助实施“双碳”目标之机,将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等重大林业工程与自然保护区碳汇林建设有机结合,进行生态恢复的同时把握“30·60”机遇,并探索通过建设生态银行发行碳票等生态券的方式推动碳汇林产业的发展。以上恢复生态产业化的措施为秭归县生态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阶段(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


价值实现阶段包括产业生态化和生态景观化两方面。产业生态化通过第一产业生态化引导三次产业生态化的改革与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并行的产业链。生态景观化在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统筹、优化生态景观设计,既提升了生态产品的品质和吸引力,也优化了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生态化向生态景观化转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金山银山”的产业得以反哺“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为价值提升阶段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1)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是以资源利用生态化及技术、工艺生态化为原则发展产业,使产业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匹配达到最佳状态。秭归县柑橘、茶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兴旺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为追求产量等经济效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危害生态环境的农资问题。面对农业面源污染现象的频发,秭归县采取了三项产业生态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其一,紧抓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合作机遇,成功孵化大批科技项目。如全面推广绿色植物保护与植物营养调节技术、生物菌土壤改良技术,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与肥料的施用 ;持续加强水肥一体化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节约水资源,进一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大力推广智能采摘运输设备、植物病虫害远程识别与精准防控设备、植物生理远程监测设备等智慧农业设施,提高农业产业信息化、智慧化、生态化水平 ;积极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产品,发展生态种养循环与林草中药材等立体生态农业,有力推动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其二,在脐橙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创新生态工艺。如采用环保、低碳、清洁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生态原材料的利用、生态工艺的研发及废料的生态循环利用等多角度提升加工业产业生态化水平 ;应用水电与风电等绿电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加工业产业生态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其三,通过智慧物流、生态医疗产业布局,提高了原有服务业产业的智能化与生态化水平。如通过智能化物流规划及管理,减少了资源浪费和污染 ;生态医疗设备及服务的智能化、绿色化,减小了医疗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服务业产业生态化在提供更好服务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区域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是普通产品转化为生态产品的核心驱动因素,自此,秭归县生态产品价值得以初

(2)生态景观化。生态景观化是将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原理应用于城市、农村等区域发展规划中,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融入人工环境,以促进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秭归县在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同时关注生态产业的景观效果。在因地制宜设计景观方面,秭归县在特色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区域尺度的每种经济林景观搭配的生态效益,进一步提升“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根据不同海拔采用不同树种恢复植被,同一海拔采用同类树种不同品种建设生态景观。不同树种及不同品种的搭配造就了秭归县独特的生态景观风光,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在注重绿化生态效果方面,秭归县合理规划和布局绿化景观,将改善交通规划和道路建设作为提升生态产业景观化水平的重要方面。优化道路网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升道路绿化的生态景观效果。秭归县建设县城至三峡大坝的滨江景观带,长江两岸错落有致、四季果香的生态景观成为市民亲绿、亲水胜地。对归州镇等县内主要交通进行“扩绿提质”,打造“生态景观廊道”与“美丽宜道”,大范围绿化景观升级。生态景观化改善了秭归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提高了秭归县“绿水青山”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进一步实现,同时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吸引力。

三、生态产品价值提升阶段(景观产业化→产业融合发展)

价值提升阶段包括景观产业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景观产业化是将生态景观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潜在旅游资源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运作。产业融合发展是通过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景观产业化转化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提升过程是“绿水青山”进一步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推动整个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1)景观产业化。景观产业化是指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建设,通过规划和建设农业生态景区等景观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和社会资本,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秭归县以建设“两山”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景观产业。在生态旅游方面,开发了三峡

竹海、脐橙四季采摘园、茅坪万亩茶园等一批生态景观旅游区,促进了当地民宿、餐饮、休闲等旅游业提质增效;在提升柑橘、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等生态产品价值的同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地方知名度。在文化宣传方面,在打造生态景观的同时,注重文化宣传,建设了茶文化园、脐橙博览园等大批地理景观标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研学、博览、商务等活动,有力地发挥了生态景观对相关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景观产业化提升了区域形象和品牌价值,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了秭归县生态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了当地“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

(2)产业融合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产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价值共创逐渐成为产业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生态产品作为一种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产品,其价值的提升需要不同产业的有机融合。秭归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产业融合推动生态产品提升实现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农旅结合方面,秭归县将脐橙、茶叶等农产品的生态种植与森林康养有机结合,打造了大批农旅结合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特色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升。在文旅结合方面,秭归县依托历史悠久的巴楚文化及近现代的三峡库首文化,打造了端午文化节等文旅结合项目,提高了地区知名度,侧面助力了秭归县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升。农工商一体化方面,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机,秭归县着力打造的生态农业示范园、产业园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色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实现集康养、研学、休闲、商业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绿水青山”生态颜值与“金山银山”生态价值,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PART 0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研究结论 ——

本文选择中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具有代表性的秭归县作为案例分析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建立了“两山”转化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模型,分析了模型内部各阶段的相互关系及阶段内部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与反哺机理。

本文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可分为准备、实现、提升三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衔接。其中,准备阶段涉及生态恢复系统化到恢复生态产业化的转化,体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过渡,为生态产品在后续价值实现阶段提供了必要的生态资源与产业基础 ;实现阶段涉及产业生态化到生态景观化的转化,体现了“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的反哺作用,为提升阶段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提升阶段涉及景观产业化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化,体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进一步转化,其拓展了生态产业的市场,提升了生态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该理论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全面理解“两山”理念转化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为生态产品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为以秭归县为代表的生态环境脆弱和敏感的中部山区及类似地区的生态产品发展提供指导。

—— 启示——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要注重各个阶段的衔接和协调,确保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发挥政策保障与科技创新的双重支撑作用。

(1)政策保障。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依据地区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体布局、长期规划、特色设计与具体方案,明确“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方向和路径。首先,加强政策倾斜,为生态产品价值准备阶段奠定良好开端。生态产业发展初期,受制于注重生态效益而导致的成本高、见效慢、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务必加强信贷、税收、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其次,明确生态产品的概念、类别与权属,为生态产品的市场准入、运行和管理提供规范和指导。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分类标准体系、生产加工标准体系、质量认证标准体系及价值核算标准体系,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提升夯实理论与实践基础。再次,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人才的本土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生态产品人才队伍。最后,加

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深入全社会的生态产品理念。

(2)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准备、实现与提升三阶段发展的核心,亦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高质量运行的内驱动力,它不断推动着“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与“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的相互转化。首先,从三次产业角度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科技创新。第一产业方面,加大对植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植物营养生态调节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提高“三品一标”等农业生态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提高高效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以及无人机植保等大型机械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第二产业方面,加大工业原料高效利用与绿色低碳工艺的科技创新,提高工业,尤其是矿产等重工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第三产业方面,增加对绿色医疗、教育、物流等行业的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服务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其次,广泛开展科技计划横向、纵向项目,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体制创新。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农业生态产品、工业生态产品、服务业生态产品等经营性生态产品的价值通过市场机制已初步实现。而排碳权、用水权等准公共性生态产品目前还主要通过行政机制推动其价值实现,需要加强对准共性生态产品市场机制创新的探索。气候调节、物种保育等公共性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还处于摸索阶段,公共性生态产品占据生态产品的绝大部分,其价值实现与提升机制亟待创新。

注:文章有所删减,完整内容见论文。


题名| 脆弱生态环境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秭归县案例分析

作者| 陈明叶;刘玉峰;周高峪;马德举;曾立雄;肖文发;刘建泽

刊名| 生态经济

出版时间|  2024-12-04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扎根理论;机制模型;“两山”理念;实现阶段

编辑|陈思

审核| 王战浩

水土保持之点滴
转发和编辑水土保持及其相关的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