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由韩国教授主讲的视频。
视频是这位教授在中国游历之后,回到韩国在电视上做的演讲。
在演讲中,这位韩国教授幽默地调侃了一下:在全世界,瞧不起美国的,只有朝鲜;而瞧不起中国的,只有韩国。
演讲过程中,韩国主持人感慨地问教授:我感觉到原来中国的追击非常强,教授你怎么看待的?
然后这位教授做出解释:主持人用“中国的追击”这样的表达,就像“三明治”理论,上面有日本,下面有中国在追击,韩国没有回避的位置。
但我这次去中国之后觉得这是一种恐吓的理论,因为中国的年轻人们谈起梦想的时候,没有人说要像韩国那样发展,他们的眼中已经没有韩国了,他们对标的是美国,所以“三明治”理论会不会只是我们的傲慢与偏见呢?
现在,我们的眼中何止没有韩国啊。
不说列强们侵略中国,意图瓜分中国的中华委屈史。
于是,从195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浩浩荡荡地开展了工业建设之路。
期间,我们进行过重工业基础建设,改革开放,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经历过被支援,引进,合资,模仿,以市场换技术,人才的培养,再到后来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
曾经,列强们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上一直走在我们的前面,日本、亚洲四小龙地区在产品制造和经济上也比我们先进和繁荣得多。
而我们的国产产品一度被认为是落后、质量不行的代名词。
手机和汽车,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称之为国产杂牌机,山寨机。
此前,我们动不了列强全球的高端市场,只能靠着低端产业链赚点辛苦钱,虽然出口规模大,但利润很低。
顺带一提,我们高端的动不了,低端的又累,利润又低,加上城市化给城里带来大量的人口,房地产便被选中为支柱产业,然后房地产业的繁荣便应运而生了。
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世界里,又高傲,又霸道的列强对我们存在傲慢与偏见,看不起我们,但又馋我们的市场。
后来,我们发愤图强,动了列强的蛋糕,伤害了他们躺着赚钱的日子。
直到现在,列强还在心里责怪我们动了他们的全球高端市场,认为我们就应该待在低端产业链上为他们服务。
我们当然不肯了。
于是,列强就对我们进行经济制裁,科技封锁,加税,打贸易战,打金融战,在台海搞事情,在南海搞事情,甚至扬言威胁要经济脱钩。
目前,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地区的半导体、造船、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仍然很强,在经济上依然繁荣。
只是如今,我们已经很少再提起“四小龙”这个头衔了,毕竟我们也不差,甚至我们更繁华,更强大。
时至今日,不说曾经的四小龙,就连现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列强,给我们的感觉是不行了。
不是他们不行了,而且和之前相比,他们还强大了。
随着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战争形式和形态的改变,那班西方列强仍然可以横扫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
而我们有“西方列强不行了”的错觉,是我们更强大了。
所以,才有了杨洁篪对最大的列强美国说的那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如今,我们对标的国家是当今的世界霸主:美国。
我们的眼光一直在山顶,熊猫一直被国人要求和全世界最顶尖的去比较。
我们常说“摸着鹰酱过河”,却鲜少听到要“摸着约翰牛过河”、“摸着高卢鸡过河”、“摸着脚盆鸡过河”、“摸着南棒子过河”。
我们常说要对标美国的F-22隐身战斗机,对标美国的F-35隐身战斗机,对标美国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对标美国的核动力航母。
其次就是大毛家的战略轰炸机和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
我们却不会提及欧洲的“阵风”战斗机,“台风”战斗机,更不会学习使用潜艇核反应堆的戴高乐号航母,只会欣赏那些豪华的燃油车品牌和高端光刻机。
如果西方列强解除对熊猫的制裁,不增加关税,不脱钩,平等对待熊猫,公平竞争,按照熊猫现时的产业能力和工业实力,这得让西方列强多少的产业被冲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