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过年好哇,不知道今年过年大家都是在哪里过的
是留守工作岗位,是回家过年,还是出去玩了呢
今年我还是选择回家过年,所以再次踏上返回东北的旅程
不知道大家觉得东北过年会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人受影视剧或者短视频的影响,都会觉的说东北的年味应该是挺传统的
外面冰天雪地,大家围坐在炕上磕着瓜子看春晚,灶台上咕嘟着杀猪菜,小孩子在院子里放着小呲花(鞭炮)
窗户外是码成小山的粘豆包和冻梨柿子,院子里是刚从早市买回来的大公鸡,都等着年三十儿开饭上桌
然而这些只是大家对于东北过年的初印象,那最真实的东北过年又会是什么样呢
提前采买的食材,用心挑选的春联和福字,大街小巷播放的喜庆歌曲,路上步履匆匆却带着喜色的行人
这是东北过年的烟火气,也是从东北早市遍布开的人情味
平时大家更多的还是从网络上看到东北早市,而这次趁着过年我再次回到东北
带大家一同领略一下东北真正的过年气息
01
东北最魔幻的早市,我亲自去了一趟
有人说,早市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距离生活最近的地方
那东北的早市就一定是烟火气最足的地方
从刚入冬开始屯冬菜,到大年三十的上午,你都会感受到早市上人们热闹的氛围
当你切身站在东北早市的街口,你的第一感觉就一定会是好多人
甚至往前望,你都看不到前面卖了什么,因为眼前只有密密麻麻的人群
一边喊着“借过”“麻烦让一下”,一边在不同摊贩之间穿梭
耳边听到的都是亲切乡音,在来来往往的吆喝声中,早市就热闹起来了
想在早市买菜一定要讲价,再便宜也要讲,讨价还价才有意思,你一句,我一嘴,价钱很快就敲定了,买的高兴,卖的也高兴
大家摩肩接踵,口中呼出的白气在冷风中飘散,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拉着专门买菜的小推车
和认识的商贩交谈着,和熟识的邻居交流着买菜信息,谁家的菜便宜,谁家的肉新鲜
一边盘算着还要买些什么,一边挑选着在哪家店铺下手比较好
如果说东北早市的特点是遍地的特产,那么灵魂就是早餐摊上升腾的热气
即便各地的早市都堪称便宜,但东北早市依旧以其物美价廉脱颖而出
十块三斤的橘子,两元五个玉米面饼子,两块一根的大油条和糖果子,三块一碗的豆浆
早市街头一口口热气腾腾油锅,棚子里一碗套着塑料袋的豆腐脑,五块钱的组合就是东北人的“贝果+咖啡”
“量大,管饱,还便宜”这是短视频博主拍摄东北早市的统一话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大家对于东北物价的感叹和惊奇,其实也是东北早市最质朴的符号
东北的物产丰富使得这些商品的价格并不昂贵
也使得聚集着最旺盛人气的早市再次展露出东北的生命力
尽管东北如今不再像之前那样繁华,但早市却一直保持着它的活力
物美价廉成为它的新招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前来领略东北的广阔豪迈以及东北人的热情好客
在东北早市,另一点特别之处就在于人们的购买量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冬天运白菜的车到了早市,就会有一堆人围上来,都不能算是抢购了,只能是排队下订单
然后商家会把车开到小区楼下,几百斤几百斤的搬到家里
“有时候睡梦中被妈妈的电话叫醒,只用说下来一下,我就知道是要找苦力搬菜了”
这种场景应该是所有东北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
不只是白菜,还有萝卜、大葱、地瓜等能长时间保存的蔬菜,有的还会联系熟识的肉店提前订购半扇猪肉
我想这种壮观景象应该就只会在东北发生吧
白菜排成了墙,土豆垒成了山,馒头堆满桌
以前是因为天寒地冻环境恶劣,所以需要提前准备一家人过冬吃的食物
现在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东北人还是保留着这种习惯
02
这片黑土地不仅承载着中国粮仓的使命,更滋养出东北人扎根乡土的态度
03
东北人过年的硬核,可不止早市
东北人到底有多热情,年夜饭就能见一二
肉菜仍是主角,切好的卤味凉盘,颤巍巍的大肘子和整只炖的鸡,还有海鲜和牛羊肉,甚至拌个拍黄瓜也要加点猪头肉
再加上现包的饺子和自家做的水果罐头,还有年前走油的炸货,满满一大桌
菜码都是冒尖的,不夸张的说,这桌饭能让大家从大年三十吃到初二初三
对于东北人来说,无论多贵,平时多舍不得买的东西,过年都会买
这不仅是东北人对于自己辛苦了一年的犒劳,也是对好日子的憧憬
毕竟之前只有过年大家才能宽裕一点,吃点好的,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起来了,也希望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东北过年,走亲访友也很热闹
大家拿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按照亲戚远近开始走动,通常的标配就是牛奶、饮料、啤酒、白酒再加上成箱的砂糖橘
东北过年期间礼品柜台
到一家就唠一会,吃点瓜子零食,坐一会就要去下一家
这个时候主人家都会留客吃饭“这都几点了,吃完饭再走吧”
不过大多都会推脱,最后在发红包“推嚷”中结束,前往下一家
东北人过年还有一套独特的流程就是请神送神
一般会选择合适的位置挂上大幅的家谱和神像贴画,各家的供奉习惯也不尽相同
东北供奉灶王爷 图片来源:小红书花信风
有的是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供奉,到正月初五送神;有的是从腊月三十供奉,正月初二或者初三送神
但在贡品方面基本是相似的,加了红粉条的供菜,三杯酒,三样水果,盖了红章的馒头,香炉等等
这种摆碗供奉先祖的习惯,不仅是东北人期许神仙对自己新一年生活的保佑,也裹着滚烫的人间心意
地上的人盼着天上的人尝口热乎饭,就像往昔围坐炕头时,总要把第一口的那片肉夹到对方碗里
04
为什么东北会用这种方式过年
很多人都会觉得现在过年的年味真是越来越淡了,不再像小时候那么热闹
还是在回家路上遇到风雪时一颗热烈归家的心
亦或是在人口攒动的早市中,感受街头巷尾的人情味
这些都是东北人过年的选择
因为东北的年味,一直藏在人们愿意为彼此,为春节花费的时间里
或许年味从来都未曾消失过,它从不在电子红包和商场促销活动中,但一直躲在日常中你未曾留意过的角落里
在坚持手写春联老人笔尖的墨迹里,在街道两侧的白雪和红灯笼里,在回家落地吃的第一口饺子里
还藏在独在异乡突然听到的家乡话时的哽咽里
“去哪?回家过年啊!”
以上为正文,来自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