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AJ数据库 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科技版)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
中国敏感性皮肤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光医学和皮肤屏障学组,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发病机制;临床分型;治疗;指南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通信作者] 何黎,E-mail:drheli2662@126.com
[引用本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光医学和皮肤屏障学组,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敏感性皮肤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 38(5):473-481.
[DOI] 10.13735/j.cjdv.1001-7089.202401044
* 查看下载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1 定义
2 流行病学
敏感性皮肤在全球广泛存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敏感性皮肤在全球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发生率不等。中国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生率36.10%,但各地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差异较大。
3 影响因素
3.1 个体因素 敏感性皮肤的发生与年龄、皮肤类型、性别密切相关。敏感性皮肤更常见于年轻人,干性皮肤人群发生敏感性皮肤的风险更高,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敏感性皮肤,且严重程度也高于男性。
3.2 环境因素 敏感性皮肤还与灰尘、气候引起的温度和干湿程度的变化、空气污染物、空调等环境因素相关。
3.3 其他 频繁换用化妆品或同时选用多种品牌的化妆品、过度清洁面部、反复使用消毒产品、外用刺激性药物、局部长期大量外用糖皮质激素、某些激光及化学剥脱治疗后皮肤屏障未得到及时修复等均可引发敏感性皮肤。
3.4 其他疾病 敏感性皮肤可以是某些炎症性皮肤病所伴随的皮肤表现。面部仅有敏感症状的人群常被误诊为一些面部炎症性皮肤病。需注意敏感性皮肤是一种累及皮肤屏障-神经血管反应-固有免疫炎症的综合征,而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属于炎症性皮肤病。
4 发生机制
目前研究认为,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是累及皮肤屏障-神经血管反应-固有免疫炎症的复杂过程,此外,皮肤微生态紊乱也参与其中。
4.1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表皮渗透性增加,外界化学物质、抗原物质、微生物更易侵入皮肤,引起炎症反应,同时对真皮神经和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进而促使敏感性皮肤的发生。
4.2神经血管反应性增高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受体(TRPV-1)广泛表达于皮肤伤害性感觉神经末梢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和肥大细胞上。TRPV-1引起肥大细胞分泌内皮素(ET),ET-1诱导TNF-α和IL-6的分泌,并促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产生,使血管反应性增高,引发血管扩张。
4.3 免疫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TRPV-1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同时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引发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ET-1还可促进感觉神经末梢附近的角质形成细胞、肥大细胞释放IL-23和IL-31,并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和T淋巴细胞,IL-1、IL-8、TNF以及前列腺素PGE2和PGF2释放,从而引发皮肤免疫炎症反应。
4.4 微生态紊乱 研究发现,敏感性皮肤真菌及细菌菌落在系统发育上比健康人群更具有多样性。
5 评估办法
目前敏感性皮肤的评估主要有主观、半主观以及客观评估。
5.1 主观评估 常采用敏感性皮肤自我评估量表对其进行主观评估。近年来用于敏感性皮肤自我评估的主要量表如下:①敏感评分量表;②微小刺激与敏感性皮肤主要症状的评估量表;③Boss(burden of sensitive skin questionnaire)量表。
5.2 半主观评估 刺激试验作为一种半主观的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敏感性皮肤的判定,常用的有乳酸刺痛试验,辣椒素试验等。
5.3客观评估 应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可客观评估敏感性皮肤的皮肤生理功能、红斑及毛细血管情况。常用定量指标如下:①经表皮水分流失;②红斑指数;③皮肤敏感度检测;④皮肤镜;⑤皮肤共聚焦显微镜;⑥电流感觉阈值。
6 临床表现
6.1 临床表现 敏感性皮肤临床上主要以主观症状,如:灼热、阵发性发红、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为主,也可出现持续性红斑。
6.2 分型 可依据乳酸试验、辣椒素试验及是否合并其他皮肤病对敏感性皮肤进行分型。
7 诊断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需满足主要条件,同时满足至少一条次要条件。
7.1主要条件 皮肤受到外界微小刺激时易出现灼热、阵发性发红和/或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症状,伴或不伴持续性红斑。
7.2次要条件 敏感量表评估,SS-7得分>5分或SS-10得分>13分或SS-14得分>18分;乳酸刺痛试验评分≥3分;辣椒素试验≥3分。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及肿胀性红斑狼疮等面部皮肤病伴有敏感性皮肤的症状,此时可诊断为继发性敏感性皮肤。
7.3 分型依据 可根据6.2分型对不同类型敏感性皮肤进行分型。
8 治疗
以控制或消除症状、预防复发、提高皮肤耐受性为目的,以加强健康教育,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减轻炎症反应为治疗原则。
8.1 健康教育 敏感性皮肤极易反复发作,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8.2 合理护肤 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是防治敏感性皮肤的基本措施,要遵循适度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的原则。
8.3 药物治疗 敏感性皮肤存在神经血管高反应性,有灼热、阵发性发红的患者可口服卡维地洛,但需注意监测血压;对于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显著者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酌情使用抗焦虑和抑郁类药物。合并有其他面部皮肤病的敏感性皮肤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强皮肤护理。
8.4 物理治疗 ①冷喷、冷膜及冷超;②低能量激光/光疗法;③强脉冲光及高能量激光。
9 注意事项
*参与指南制定专家名单(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崔勇(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高兴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军(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郝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何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皮肤健康研究院)、赖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吉(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李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林彤(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刘盛秀(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玮(北京空军总医院)、骆丹(江苏省人民医院)、马慧群(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涂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秀丽(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汪五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温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项蕾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熊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爱娥(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杨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超(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张丽(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郑志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展超(南京展超医疗美容诊所)、朱婷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执笔者:何黎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订阅杂志请关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皮肤科学通报》官方微信
编辑/排版 王婉芬
审核 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