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 皮肤镜图像质量控制标准专家共识(2023)

文摘   健康   2024-04-12 17:30   陕西  


点击上方蓝字

发现更多精彩



DOAJ数据库  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科技版)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


皮肤镜图像质量控制标准专家共识(2023)

国家皮肤与性传播疾病专业质控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CSID),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皮肤影像学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华夏皮肤影像人工智能协作组,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皮肤无创诊断学组,中国罕见病联盟皮肤罕见病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皮肤镜技术;标准化操作;图像质量;质量控制;规范化术语;专家共识

[通信作者] 如松,E-mail:mrs5878@163.con;

崔勇,E-mail:wuhucuiyong@vip.163.com; 

陆前进,E-mail:qianlu5860@csu.edu.cn; 

徐金华,E-mail:xjhhsyy@163.com


[引用本文] 孟如松,徐峰.皮肤镜图像质量控制标准专家共识(2023)[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4,38(4):355-368.

[DOI] 10.13735/j.cjdv.1001-7089.202307060

* 看下载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皮肤镜(dermoscopy) 又称为皮表透光显微镜,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工具,可直接观察到从表皮至真皮浅 层的微细结构,在皮肤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近年,随着皮肤镜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皮肤病诊疗人工智能(AI) 赋能研究取得的长足进展,这些技术已成为皮肤科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皮肤镜的种类、操作技能和图像识别的主观性等问题,使用不当容易引起误诊 或疗效评估质量差异,从而直接影响精准医疗的进展。另外,高质量图像数据是AI 研究的重要基石,同时也 是AI研究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更需要加强图像质量的控制。为了提高皮肤镜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或一致性,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针对皮肤镜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开展了相关继续教育,撰 写了较多论著和专家共识,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本文针对目前皮肤镜的发展现状,就皮肤镜的定 义和分类、皮肤镜诊断规范化术语、图像采集质量控制、图像质量控制化操作、图像质量标准、皮肤镜图 像质量评估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力求形成皮肤镜图像质量控制专家共识,以提高皮肤科临床诊疗水平和 促进科学研究。

1 皮肤镜定义和分类



1.1 定义 皮肤镜也称显微镜成像技术,主要利用光学放大原理,借助偏振光或结合浸润液的原理来提高靶目标图像的可视性,通过观察或检测皮肤病变的微细结构、颜色、形态特征,以及目标大小和血管情况等,帮助医生提高皮肤病的辅助诊断水平和疗效评估


1.2 分类 依据外观,皮肤镜可分为便携式(数码)皮肤镜、手持式皮肤镜、工作站式(桌面式)皮肤镜3类;根据成像原理,皮肤镜可以分为浸润型与偏振光型,前者类似油镜,需要在镜头和皮肤之间滴加油性或其他液体介质

2 皮肤镜诊断常用规范化术语


肤镜诊断常用规范化术语和模式征是图像观察和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皮肤镜下各种疾病表现的一种特定词汇,也是多模态皮肤医学数据组成的重要信息之一,主要包括隐喻性术语和描述性术语两大类。

目前常采用黑素细胞来源皮损、非黑素细胞来源皮损、特殊部位黑素细胞来源皮损、毛发与头皮疾病皮损和皮肤血管表现的皮肤镜诊断术语或模式征等,这些在临床皮肤镜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皮肤镜图像质量控制标准化水平,现对常用皮肤镜诊断规范化术语进行小结,旨在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1 黑素细胞来源皮损皮肤镜诊断术语 此类术语常见于黑素细胞痣、雀斑样痣、黑素瘤、Spitz 痣、蓝痣等疾病。
2.2 特殊部位黑素细胞肿瘤皮肤镜诊断术语:1)掌跖部位 掌跖部位的常见黑素细胞肿瘤包括色素痣、黑素瘤、交界痣等。2)面部 面部常见的黑素细胞肿瘤包括色素痣、恶性雀斑样痣、光化性角化病等。

3 皮肤镜性能参数选择


3.1 硬件参数 便携式皮肤镜参数;工作站式皮肤镜参数;光学镜头选择 光学镜头质量对于图像的清晰度和畸变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成像设备和光学镜头时,应该首选高质量的皮肤镜头。

3.2 性能选择 皮肤镜图像观察照明光源的质量好坏与图像色彩、对比度、清晰度和无失真等相关。如果强光照射时使图像过度曝光,细节丢失,而弱光照射则使图像模糊,难以分辨。因此,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需进行偏振照明和非偏振照明切换与光强量化调整,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3.3 成像条件  皮肤镜图像成像设备将直接影响图像质量。选择成像设备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图像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像素点的数量,在图像齐焦清晰的情况下,图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 清晰,细节越丰富。2)放大倍数  包括光学镜头放大倍数和数字化图像的放大倍数,通常指成像设备放大图像的程度。3)色彩正 经皮肤镜和CCD/CMOS感应成像后,进行图像色彩校正是皮肤镜图像无失真或高保真的关键技术,色彩校正是指对图像的色彩进行还原校正,使得图像色彩符合靶目标实际图像基本一致的效果,目前可以通过计算图像的颜色分布、颜色均值,图像白平衡、色彩还原、均匀度、坏点测试等给出量化评价值。

4  皮肤镜图像采集


4.2 一般皮肤镜图像采集标准   ①清洁皮肤表面,避免化妆品等遮盖物的干扰;②首先对皮损部位进行宏观图像采集,再采用皮肤镜偏振光法、浸润法图像采集;③体表出现多处皮损时,在进行皮肤镜图像采集时应尽量选择未经物理或药物治疗的皮损,以确保诊断指征的明确;④采集皮损图像的位置发病时间越短越好,如果遇到不同发病时期的皮损,先选择发病时间最新的皮损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选择发病时间最久或经过治疗后的皮损,以便观察皮损的疗效或恢复情况;⑤如果皮损表面附着鳞屑时应先去除后再进行皮肤镜图像采集,以确保诊断指征的明确性为前提。

4.3 皮肤镜检查注意事项  ①保持皮肤镜和皮肤接触部位的稳定性,避免非必要的皮肤镜晃动或抖动,如果特殊需要时或测试皮损的摆动征时可适当晃动;②注意皮肤镜光源的亮度和角度调整,保证照射检查部位的角度和方向的正确性;③检查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大小、颜色、边缘、结构、血管情况等特征,并记录相关信息和观察结果;④对可疑病变,需要进行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时,必要时可做靶目标皮损标记,以便针对性进一步明确诊断或治疗。

4.4 皮肤镜图像采集、存储和数据管理  皮肤镜图像的采集、存储和数据管理是皮肤镜观察与诊断的重要环节,其图像质量和录入数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或一致性。医生应该根据不同病情和发病部位选择合适的皮肤镜图像采集模式或相关的功能设置,确保靶目标图像采集的清晰、无失真。同时,做好图像命名、分类、标记、优化、归档、保存与备份,便于诊断和随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倡多模态皮肤图像 智能化存储与管理,提倡海量数据的动态扩容和分布式存储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5 皮肤镜图像报告标准化  当皮肤镜图像质量和诊断报告标准不统一时,再加之皮肤镜图像报告结果本 身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些必将形成报告质量的差异或误诊。皮肤镜图像报告应该按照规范化格式、质量 和相关专业要求进行书写或录入,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简要病史、临床诊断、检查部位、图像观察结果,靶目标颜色、形状、结构和血管情况等诊断术语或模式征的规范化描述,及诊断结果和必要的医疗建议等内容。确保图文报告输出所选取的图片图像模式征、观察结果和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由检查者和资深者审核确认后方可正式输出报告单。

4.6 远程医疗质量控制 皮肤病远程或互联网医疗的皮肤镜图像采集或检查结果在疾病辅助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偏远或医疗条件不足的地区更加受到医患的欢迎。

4.7 大数据和AI将在保证图像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  结  

皮肤镜图像质量是皮肤镜诊断的重要基础,其图像质量与疾病诊断精度有着密切关系。为了确保高效使用皮肤镜检查,本文从皮肤镜图像质量、设备分类与技术要求、标准化操作、质量评估、标准化术语、报告规范化、质量控制和医生培训及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及远程医疗质量控制等进行小结。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皮肤镜图像采集和质量控制,同时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旨在规范皮肤镜诊断流程,降低诊断误差,提高诊断质量有所帮助,同时为皮肤病诊疗AI赋能方面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与共识制定专家成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柳青(武汉市第一医院)、崔勇(中日友好医院)、高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承旭(中日友好医院)、李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华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刘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陆前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马慧群(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孟如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冉玉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雪(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孙东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钧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文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辛琳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徐金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建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世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袁超(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周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庆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朱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邹先彪(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执笔者:孟如松,徐峰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无利益冲突



扫码关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皮肤科学通报》抖音号
皮肤健康之声
公众号
中国皮肤科学工作者圈


*订阅杂志请关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皮肤科学通报》官方微信


编辑/排版  惠钰心  王婉芬 

审核  郑雯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中国皮肤科学工作者圈
关注中国皮肤科学工作者圈,及时了解国内外皮肤科学发展动向,与国外内学者进行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