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牢记:“三忌,三宜,两秘诀!”遵循传统平安出暑,过好秋燥15天!

健康   2024-08-22 16:10   浙江  
8月22日,处暑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集解》中提到: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标志着炎热的暑气逐渐消退,天气开始转凉。

而季节交替这段时间,正是养生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应该顺应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适应由热转凉的气候特点。

处暑养生,牢记:“三忌,三宜,两秘诀!”

遵循传统平安出暑,过好秋燥15天!

处暑“三忌”


1、忌添衣过早

中医理念认为,“春捂秋冻”有助于养生。

在这个时节,通过适度的寒冷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提高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

不过“秋冻”并不意味着要忍受极端的寒冷。

如果气温过低,或是早晚两个时间段,仍然需要适当增加衣物以保暖,避免因寒冷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来源:摄图网ID500677228

2、忌饮食辛辣

处暑时节,天气干燥,人体容易产生秋燥。

若是食用辛辣食物,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并且,秋季对应肺脏,肺脏的功能倾向收敛。

辛辣的食物具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应当少吃或不吃,以防肺气发散太过。


来源:摄图网ID600853264

3、忌贪凉过度

处暑已入秋,早晚凉意渐浓。


应注意增减衣物,尤其是夜间,以免受凉。


像西瓜这样大寒的瓜果,要减少摄入,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另外,空调也要少吹,更不能直吹,以免积聚湿寒,影响健康。

处暑“三宜”


1、宜早睡解乏


民谚有云:“春困秋乏”。


处暑时节,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相应调整。


早睡是处暑养生的重要方面,有助于缓解因夏季昼长夜短导致的睡眠不足。


同时,其也是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一种方式。


因此建议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以帮助身体恢复。


来源:摄图网ID600545697

2、宜祛湿健脾

俗话说:“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处暑时节,湿热并行。


天气由热转凉,在夏季积累的湿气容易在体内停滞,影响脾胃功能。


因此,在这段时间祛湿健脾是极其重要的。


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食物,如南瓜、红豆、山药等。


另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推荐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瑜伽、太极等。


但要控制好运动量,避免过度出汗。


来源:摄图网ID500631516


3、宜滋阴润肺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处暑时节,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和昼夜温差的增大,养生的关键在于滋阴润肺,以适应秋季干燥的气候特点。


记住3个捷径:

养肺的最佳时间:上午7到9点
最简单的养肺法:一杯白开水
不花钱的养肺法:开怀大笑

处暑“两秘诀”


1、遵循节令慢贴秋膘

夏天一过,很多人会选择“贴秋膘”。

大家都希望把夏天肚子的亏空找补回来。

我们不否认,这样做确有道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补需要适度,过度进补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

夏秋交替之际,由于暑气未尽,湿度较大,人们可能会感到闷热潮湿,加之夏季可能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过度进补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

这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厌食、腹泻等症状。

所以处暑后,不要着急给身体进行滋补,应逐渐增加食物的摄入,让身体有时间适应。

来源:摄图网ID501266003


2、排除杂念修身养性

古语云:“秋风秋雨秋煞人。”

处暑时节,自然界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此时正是修身养性、调整身心的好时机。

秋季容易诱发悲伤情绪,应通过自我调节,保持心态的平和与乐观。

同时,尽可能的排除内心的杂念,使内心达到宁静和谐的状态。



点个“赞”和“在看”

解锁更多新鲜事

你想看的 都藏在这里

每日打卡 → 小步运动


小步运动
👉关注公众号,开启运动计步,看步数排行榜,分享运动步数、健身减肥、健康养生等。与300万用户分享运动的快乐。运动步数更名:小步运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