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来了,留学生家庭怎么办?

文摘   2024-11-09 09:02   美国  

2022/2023学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数为289,526人。美国大选尘埃落定,这些留学生家庭怎么办?

最现实的问题有三:1、F1签证会不会更收紧?2、汇率会涨会跌?3、将来就业更难还是更易?

我是snow,原知名媒体财经记者,投资公司高管。8年陪娃经历了美初、美高、美加双申,以及加本转美本四轮申请,积累的经验教训一箩筐,公益为留学生家庭答疑解惑。如果你娃留学路上有困惑,欢迎加我微信:snownews。

老的留学生家庭一定留有特朗普上一任期的阴影。2017-2021年期间,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出台了几项影响深远的不利政策

——签证限制和背景审查增强:对中国理工科背景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尤其是学习或从事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等敏感技术领域相关的留学生,进行了更严格的签证审查和背景调查,并将部分专业的学生签证有效期从5年缩短为1年。

——禁止某些高校的学生入境:针对中国一些被认为与军方有联系的高校(如与中国国防七子相关的大学),禁止其学生和研究人员进入美国。

——部分签证的暂停和取消:2020年出台第10043号总统公告,暂停了与中国军民融合背景的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的签证,直接影响了一些来自敏感背景的中国学生。

——增加技术出口管制:加大了对高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虽然这并不直接影响签证政策,但这限制了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在一些涉及高新技术的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机会,甚至影响到学术科研合作的延续。很多合作办学项目已关停了。

——更严格的OPT审查:加强了对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的审查,特别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学生申请OPT的难度增加。OPT是留学生毕业后获得工作经验的机会,该政策收紧给留学生在美就业带来挑战。

——“中国行动计划”调查和审查力度增加:推出了“China Initiative”(中国行动计划),目标是在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内调查与中国相关的间谍和经济情报案件,许多中国研究人员和学者成为调查对象。

对于新的或潜在的留学生家庭,大家可能也留意到了特朗普这一次竞选纲领中提出的可能影响中国留学生的主张:对移民政策进行全面收紧, 继续限制敏感领域学习,对华依然采取强硬立场,强调经济竞争和国家安全,等等。


其实,无论谁当总统,美国两党在中美关系上的共识是一致的,因此特朗普新一任期,这些阴影将长期笼罩,指望一扫阴霾很难。本着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说说忧中有喜的部分。

关于签证——

如果特朗普的商人本性还在,他的理性做法是不再雪上加霜。中国赴美留学的人数,已经比2019/2020学年峰值372,532人,下降了83,006人,降幅约为22.3%。考虑到中国经济放缓,未来选择赴美留学的家庭可能继续减少——目前已呈现出向其他留学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的迹象,特朗普上台后没必要把竞选时高举的大槌真的砸下来。留学生不但每年为美国经济实实在在贡献学费、生活费等相关收入100多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国发展史上,外来人才为其做出了卓著的贡献,这里不再展开。

吃个定心丸,如果不是敏感背景和敏感专业,大可不必太担心签证问题;如果不在申请中弄虚作假,或是入学后学术不端、惹是生非触及“红线”,也无需担心入境限制。

关于汇率——

美元近期一直处于强势,未来变动需跟踪美国通胀、就业数据,中美关税等重要数据。基本的逻辑是:通胀要加息,就业不好要减息,对华加关税会推高通胀要,AI提升生产力,造成新的就业和大量传统岗位失业……

复杂的是,上述各种数据经常矛盾冲突,就连美联储也要反复斟酌,真不能一言以蔽。总体感觉,未来美联储维持相对高利率,对美元构成较强支撑。反观中国经济,可能未来数年大概率以减息刺激经济为主,万一加被加关税导致进出口压力,都会进一步带来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所以,买美元交学费这件事,对留学生家庭其实说难很难,但说简单也很简单,就看自己选择easy模式换汇,还是选择hard模式。

先说hard模式。炒过股票的都知道,买的时候想抄底,卖的时候想卖到最高,几百次交易可能碰到一次。技术名词管这叫“择时”。为此,无数人研究K线图,各种技术流派,简直是一部部葵花宝典,真能练成神功的,寥寥无几。而炒汇比炒股更难。炒股关心的还只是国内大事,汇率市场与全球政经紧密相关,瞬息万变,仅仅天下大事都了然于胸都不够,还要有宏观经济框架、国际政治敏锐性、无障碍阅读英文资讯的能力和渠道、24小时随时响应的超强大脑,等等。放眼看去,多少精英全职外汇交易,都不能handle的事儿,凭什么坐在家里天天盯着儿子,偶尔聊聊微信的就能回回以最低价买到美元?反正我做不到!

所以,我自动躺平切换到easy模式!其一,有余钱且有换汇额度的时候,能换就多换点。刚需的家庭,有比没有强,汇率高一点低一点,本金少的时候其实差不了多少钱;

其二,余钱不够就随缘,啥时候用钱,啥时候换,拉长时间周期,肯定有买到便宜的,也有买到贵的,平均下来,不贵不便宜,有个普通人的正常待遇我就知足了。赶上特定的时候,比如俄乌战争一触即发前,赶紧多换点,就可以偷着乐了。

其三,想挑战一下自己,相信努力能够改变命运的老母亲,不妨试试“定投”模式。所谓定投,就是自己确定一个买美元的周期,一个月或是一个季度或是半年买一次,每次买同样的金额,天长日久,时间可以抹平波峰和波谷,最终你可以得到“年平均线”的购汇汇率,省心省力省脑细胞。不要瞧不起“定投”,其实很多专业投资机构和基金经理,在证券投资上都采取“定投”方式。包括早些年,股神巴菲特也建议普通投资者定投标普指数,并打赌90%+的基金经理跑不赢指数。结果,他赢了。定投不需要找机构,自己定期买就行。

最后,说说最难的就业问题。

留学的终极目标是就业,就业的终极问题是身份,这个正在成为留学生家庭的共识和头脑的事儿。这两年就业形势严峻,有身份、有职场经验的尚且被裁员失业,更何况无身份的NG,连个实习都难于上青天。而拿身份,投入巨大、时间成本巨高,门槛越来越高,说起来都是痛(关注我的微信:snownews,改天有空说一说)。

好消息是,特朗普这次成功,科技企业功不可没,科技企业对高科技人才一向是敞开怀抱接纳的态度。特总有良心投桃报李的话,大概率在收紧其它各类移民,打击非法移民的同时,对高端科技人才网开一面。

留学生家庭肯定都曾被朗普的某次大嘴巴鼓舞过。他曾在一次采访中提议,允许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外国学生自动获得绿卡,以留住优秀人才。 然而,此提议引发了保守派的批评,认为可能导致滥用和对美国工人不利。可以预期,普适性的机会没有,特定稀缺人才,还是机会大把。我就亲自认识一位“小天才”,大二gap去科技公司做CTO之前,公司半年不到就以“杰出人才”给他申请到了绿卡。


话题又回到起点,如此一来,留学生选专业就显得尤其重要和两难:选AI等科技含量高的专业吧,有利于将来就业和拿身份,但F1签证难;不选吧,身份和就业都难……


无他,夹缝中求生存,大概是未来多年留学生面临的主旋律,决定出来的,只能认清形势,抛幻想,埋头努力


3i EdTech
消除留学路上的信息不对称,缓解家长焦虑和学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