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享受----睡热炕
六七十年代,村里人做饭基本上靠烧柴,煤用得少,大多在蒸馍的时候才用煤,火硬点。像麦秸、苞谷杆、苞谷根、棉花杆这些,早就被人们收拾到自家门前垛起来了。有时候,在路上走,还有胳膊窝下夹着几截干树枝的人。
到了冬季,家家都要烧炕,再加上平常消耗,门前的柴垛也差不多都见底了,人们就满到处搜寻能烧的东西。有时候发现水渠里被水流冲刷得紧贴着渠底、已经冻干了的水草、土堐下被旋风旋到一个坑里的一堆枯叶,都能让人兴奋,拣到了宝贝。也有好些人去山里面找那干枯了的树枝和灌木,但是往往所获不多,那个年代,人觉悟高,人也不会为自己砍树来烧。好像没有什么不缺的东西,吃的、穿的、烧的、用的,都不宽裕。
冬天里的热被窝是最让人留恋的了。一到傍晚,奶奶就挎着竹笼,去村子外面找麦秸、麦衣、撒落在路边被碾碎了的玉米杆、枯草和树叶等。当然了,那些被风卷到一起窝在树坑坑的杂草、枯叶等,也是一定要拾起来的。捡回来的这些柴草,除了烧火做饭就是用来烧炕。我也时常跟在奶奶身后,一把一把地捡拾落在路边的干草和枝叶。当人们就开始生火烧炕时,村庄上空也会笼罩起一层白色的烟雾,懂的人要用鼻子分辨下烧的什么叶子,松叶有股沁人的幽香,玉米杆叶有股子甜香,和烟雾混起,组成了乡村冬日特有的味道。等到了晚上,用泥坯砌成的土炕就变得滚烫滚烫、暖暖和和的了。父亲和大伯还有祖父和他的两个老伙计都围坐在炉子跟前,等那炉子上的铁皮水壶开始嘶嘶地叫着往外喷气时,就泡了茶、捧着茶杯喝水聊天了。我们几个娃娃和祖母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听那冷飕飕的寒风被挡在了外面。
早晨,还迷迷糊糊地做着梦,就被一声接一声的鸡叫和狗咬声吵醒了。村子里的大公鸡总是按时按点,一刻也不让人多睡懒觉。公鸡的打鸣声在这个季节里,没有了树叶的阻挡,声音比以往也大了很多,也传播得更远,听起来也更加高亢嘹亮,惹得狗儿们也跟着一通乱咬。饭做好了,奶奶叫我起床。奶奶能叫我起床,那说明饭已经做好了。我穿的棉袄是老人家从灶火口给我烤热才给我穿的。
岁月不易,万物艰难,唯有亲人的爱永是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