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枢"与"三阴三阳"

民生   2025-01-05 06:30   新加坡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内经》中十二经脉脏腑与三阴三阳的具体配属规律,古今医家皆未能得出清晰的定论。作者从“开阖枢”理论出发,分析其与十二经脉的相关性,这对丰富中医学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为探究三阴三阳经脉的命名规律,从“开阖枢”理论出发,分析其与十二经脉的相关性。三阴经主转输受纳,手、足太阴经为“开”,司运化,纳运清气与水谷精微,故肺与脾为太阴经;手、足厥阴经为“阖”,司潜藏阴血,使阴血注脉藏肝,故心包与肝为厥阴经;手、足少阴经为“枢”,司枢“血”,水火二脏交通互济,共为化血之枢纽,故心与肾为少阴经。三阳经主布散排泄,手、足太阳经为“开”,主布散,上布津液,下散废液与糟粕,故小肠与膀胱为太阳经;手、足阳明经为“阖”,主受纳通降,受水谷而腐熟,降食糜而化糟粕,故大肠与胃为阳明经;手、足少阳经为“枢”,主枢“气”,通行诸气,通达阴阳而共为气化之枢纽,故三焦与胆为少阳经。

因此,认为“开阖枢”理论与十二经脉联系紧密,深刻影响着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规律与功能协调等方面,该理论应是《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经脉命名规律的直接依据。人体内十二经脉的名称首载于《黄帝内经》(《内经》),其《灵枢·经脉》篇中详细列举了十二经脉的名称、症候及其循行路线等,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出大指之端……是动则病肺胀满。”但除此之外,《内经》全文中并无任何篇章论述十二经脉命名的方法。后世医家据其名称推论:其命名方法为“手足-阴阳-脏腑”。《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以经脉的循行和起止部位来分“手经”与“足经”;以其主要分布于四肢的内、外侧面来分“阴经”与“阳经”;以其所属脏腑来定经络名称,阴经属脏,阳经属腑,但其对脏腑与三阴三阳的具体配属规律却语焉不详,后世医家虽精研古籍,但至今未能得出清晰的定论。为丰富中医学基础理论,笔者从“开阖枢”理论出发,试探三阴三阳经脉的命名规律。
1、脏腑-三阴三阳配属命名规律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认为部分脏腑-三阴三阳的配属为:“阳中之少阴,肺也……阳中之太阳,心也……阴中之少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阴中之太阴,肾也。”然十二经脉中除了脾为足太阴之脉外,余者皆与《九针》篇中的论述不符。正因如此,才引起了诸多学者的争论。目前大多数学者均是按阴阳的多少来阐释其命名规律,如赵喜新等、朱小俊和叶庆莲从量化阴阳的角度,先按六脏之中阴气的多寡来配以三阴,再根据阴阳平衡之理,以多阴配多阳,寡阴配寡阳,从而使六腑与六脏相应。但其只论六脏阴气多寡,并未详释六腑阳气多寡,只以阴阳平衡来配应,未免有论据不足之嫌。

而且若要依据阴阳之气的多寡来达到阴阳平衡,则非是以太阴配阳明,少阴配太阳,而是应以太阴配太阳,少阴配阳明,因为《素问·阴阳类论》中已明确了三阳的划分:“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所谓二阳者,阳明也……一阳者,少阳也”。因此,脏腑经络的命名规律应该不是按阴阳多少为依据的。还有一部分学者,如梁永林、姜元安和蓝江滔等均是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出发,依据“五运六气”理论从自然界的三阴三阳类推人体脏腑的三阴三阳,再通过脏腑的络属对应关系来命名。如六气中阳明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所以肺为太阴,见
表1。但笔者认为这种推论缺乏表里脏腑阴阳配属关系的直接论证,仅是间接推测,未免令人难以信服。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十二经脉中脏腑与三阴三阳配属规律的认识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未能清晰阐释各个经脉的命名缘由。《内经》中用三阴三阳概括了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化规律,若说运气学说是通过自然界阴阳离合六种时空的划分来反映三阴三阳之气的多少和变化规律等,那么依据《内经》中的天人相应观,“开阖枢”理论则是借助门轴原理来阐释人体内三阴经和三阳经之气的多少、运动变化及其生理病理特点,正如《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中所说:“天有六气,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因此笔者认为,若要探寻三阴三阳在人体十二经脉中的命名规律,就要从“开阖枢”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2、“开阖枢”理论与十二经脉的相关性
“开阖枢”理论最早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文中言:“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又言:“太阳根起于至阴……阳明根起于厉兑……少阳根起于窍阴……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阴根起于隐白……少阴根起于涌泉……厥阴根起于大敦……是故三阴之离合也。”黄文豪等据经文原意,通过研究三阴三阳在四肢末端的交接走向规律,得出结论:太阴和太阳,厥阴和阳明,少阴和少阳均紧密相连。且其从阳至阴的交接顺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正与伤寒六经的病传规律相符。因此,从“开阖枢”理论中三阴三阳在人体的分布规律,以及该理论在人体生理与病理的应用,均可看出“开阖枢”理论与十二经脉关系密切。

另一方面,根据经脉脏腑别通论,以及清代名医徐灵胎提出的“敷布阳气谓之开,受持阳气谓之阖,转输阳气谓之枢;敷布元阴谓之开,受纳阴气谓之阖,转输阴气谓之枢”理论,“开阖枢”体现的人体功能可归纳为敷布、受纳和转输三个方面。三阳经属阳,其用为发散排泄,其中太阳为“开”,主布散;阳明为“阖”,主受纳通降;少阳为“枢”,是一身阳经之枢机,主枢“气”。三阴经属阴,其用为转输受纳,其中太阴为“开”,司运化;厥阴为“阖”,司潜藏阴血;少阴为“枢”,是一身阴经之枢机,司枢“血”。由此可以看出,“开阖枢”理论与十二经脉联系紧密,深刻影响着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规律与功能协调。

3、“开阖枢”理论与脏腑-三阴三阳配属命名规律
从“开阖枢”理论出发,可以看出十二经脉中共有四对“开阖枢”,按手足阴阳来划分,则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见
表2

3.1 阴经的“开阖枢”
3.1.1 手之阴经的“开阖枢”从上文可知,阴经主转输受纳,此功能在手之阴经的表现可以从《内经》原文中找到答案。如《灵枢·营卫生会》中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中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决气》中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从《内经》原文可以看出,血液的生成是由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肺,再与肺所纳入的清气相结合,在心气的作用下奉而化赤,随后贯注于脉。

结合“开阖枢”理论,肺、脾二经均为太阴,太阴为“开”,司运化。肺纳自然界清气,脾纳运水谷所化的营气和津液,二者协同合作完成了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心包经属厥阴,厥阴为“阖”,司潜藏阴血,心包即心之包络,其连属于心,为心之外护,可代心行令与受邪,如《灵枢·邪客》中所言:“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因此,手厥阴经循行于胸腔中的一部分即是“内络于心”的脉。李丽霞等据“包络”字义与现代解剖学概念,认为心包为包绕于心的血管,即冠状动脉,此亦为心包实为脉之佐证。所以心包经即是水谷精气奉心化赤之后“注之于脉”而成的受纳阴血之所;心经为少阴,少阴为枢,阴经枢血,心火主生,在“奉心化赤”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枢纽作用,正如《血证论》中所说:“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养周身”。

3.1.2 足之阴经的“开阖枢”阴经转输受纳在足之阴经的表现亦可从《内经》原文中找到答案。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灵枢·本神》中说:“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中亦说:“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从《内经》原文可以看出,饮食水谷的精微部分经过脾的运化入于肝中,在肾中精气的作用之下化血,随后贮存于肝脏之内。这一过程之中,肾精充足对血液的化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枢转作用,因为肾可藏精生髓,为先天之本,精髓一方面是化血的基本物质之一,另一方面,肾精所化之元气,均有激发和推动各脏腑功能的作用,可辅助血液的化生。

结合“开阖枢”理论,太阴脾经为“开”,运水谷精微于肝;少阴肾经为“枢”,以其精气的激发推动之功辅助化血;厥阴肝经为“阖”,为化血之所、藏血之处。综上可知,手之阴经的“开阖枢”其实是血液生成、注于脉中的过程,足之阴经的“开阖枢”其实是血液生成转输、潜藏于肝中的过程,见
图1

3.2 阳经的“开阖枢”
3.2.1 手之阳经的“开阖枢”三阳经主布散排泄,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为“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从《内经》原文可以看出,小肠虽可受盛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但其功能重点实是在“化物”二字之上,即是“泌别清浊”,表现在小肠能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再进一步消化吸收,消化后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脾,再转运全身,而其中的无用水液则转输膀胱,糟粕部分则下输大肠,经大肠再次水分吸收之后,传肛门而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中水液与糟粕的转化离不开三焦的枢转功能,三焦通行诸气,能助小肠和大肠“化物、传导”之功;运行津液,可予其津液、水液通行之道。

结合“开阖枢”理论,太阳小肠经为“开”,主布散,可上输津液,下散糟粕;少阳三焦经为枢,主枢气,通行诸气以助其功,运行津液以予其道;阳明大肠经为“阖”,主受纳通降,受糟粕而传导于肛门。

3.2.2 足之阳经的“开阖枢”《内经》谓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五味论》中说:“膀胱之胞薄以懦”,《素问·痹论》中又说:“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可见膀胱在《内经》中被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膀胱为“胞”,类似于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膀胱,广义膀胱则是整个太阳经脉(包括“胞”在内),更有“六经之藩蓠”“为诸阳主气”和“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等功能在内;“州都之官”则是其能布散精津于全身,排泄废液于体外,如“州都”一般司职上举贤才、下达政令。胃可“受水谷”(《灵枢·平人绝谷》),且“受谷者浊……浊者下走于胃”(《灵枢·阴阳清浊》),可见《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胃可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通降。胃为阳明燥土,喜润而恶燥,胃功能的发挥除了胃气的推动和温煦之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和滋养。

另外,《素问·经脉别论》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描述如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胃与膀胱在人体津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再者,胆腑中空内盛精汁,为半表半里之经、奇恒之腑,可通达阴阳,且主少阳春升之气,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故胆气升则助膀胱气化,胆气疏泄则胆精入胃助其受纳腐熟。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其枢转作用可见一斑。

结合“开阖枢”理论,太阳膀胱经为“开”,主布散,上可布精津于全身,下可散无用之水液;少阳胆经为“枢”,主枢“气”,既助胃之腐熟,又枢膀胱之气化;阳明胃经为“阖”,主受纳通降,受水谷而降食糜。综上可知,手足阳经的“开阖枢”其实均与水谷的受纳通降、津液的输布排泄有关,见图2

4、小结
可以看出,三阴经主转输受纳,三阳经主发散排泄,《内经》中对于三阴三阳经脉的命名规律极有可能与“开阖枢”理论密切相关。以“开阖枢”之功能为直接依据,将三阴三阳与相关脏腑相配,共成十二经脉之名。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非专业医生
请勿试针试药

艾御享堂
中医心法的交流推广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