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鸿:拜水都江堰

文摘   2024-11-21 00:08   陕西  

点击蓝色字关注公众号↑“大美甘泉宫”,加星标★


拜水都江堰

李勇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必是有山有水有灵气,成都就是如此。初冬,有朋友从北方故乡来旅游,看罢川剧变脸,吃完麻辣火锅,肯定要去都江堰看水。于是,一行从成都的北大门锦门口出发,一路向西,去拜访心中渴望已久的都江堰。

我从小生长在北方的黄土高原,对江河的认识其实相当浮浅,因为,家乡的河流,在南方只能算了上是一条小溪,只有翻过秦岭,才看到了江水的惊涛拍岸和汹涌彭拜。汽车在成灌高速上行驶了四十多分钟,终于抵达都江堰。这是一座大山的脚下,走进都江堰景区的大门,一个聪明的解说员小姑娘上前主动打招呼,几句话便打动人心,她告诉我们都江堰是一项水利工程三分看,七分讲,只有看听并用才能完全了解这一伟大工程。于是,我们便带上耳麦,在她的带领下,一路前行,视野中江水涛涛声起,耳旁却是小姑娘的解说内容。

据历史记载,都江堰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蜀国领地。蜀国大致位于四川盆地内,而四川盆地周围是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华蓥山、云贵高原等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的高原、山地环绕,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当时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带兵援助巴国攻打蜀国,蜀国被秦国灭后,秦国趁机向楚国进发,但在战国七雄中楚国的实力仅次于秦国,这也就意味着秦楚之间的较量不是三两年就能一决高下,于是,蜀国改为蜀郡作为秦国的大粮仓和屯兵之地。

在古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蜀郡,今成都一带处在平原地带,地势相对低平,西边有由北向南流的岷江,虽说距离平原中心只有二三十公里,但是对于古代以马车为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而言在运量运兵方面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西高东低的总体地势,因此岷江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再加之岷江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多雨地区,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时东侧的平原地带一片汪洋,而洪水退去后则是沙石千里,再加上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从而导致成都平原常年遭受旱涝灾害的困扰。岷江是“母亲河”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它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其东源和西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后向南先后流经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城区东北合江门汇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

公元前256年,秦国派知天文识地理的李冰任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实地考察了岷江的有关情况,他提出要根治成都平原的水旱问题,就必须实行引流分水。而他发现岷江在流经都江堰玉垒山西侧时,由于山体坚硬挡住了水流的去路从而使得河道呈近似于圆弧形,在玉垒山这里凿开一个口子将岷江水引到成都平原,就能解决灌溉、运输以及水旱等诸多问题。

由于山体岩石坚硬,在当时没有火药的情况下,如果单纯地用铁镐凿的话要将近30年。李冰想到了利用热胀冷缩的方法,先是用火将岩石烧热然后再用水浇,岩石崩裂疏松后就更容易开凿。就这样李冰一干就是将近8年,玉垒山终于被凿开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口子,这个口子被命名为“宝瓶口”。

站在宝瓶口的对面,望着一江碧水缓缓东流,此时,眼前又出现了两千多年前的那个荡气回肠的壮观场面,仿佛看到李冰就站在对面的的巨石上,周围成千上万的民工,烈火熊熊,烟雾缭绕,铁锤击石,人声鼎沸……

“宝瓶口”这个引水工程虽然完工了,但是岷江东岸被地势较高的山体阻挡,江水一般很难按照预期从“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此时李冰父子又率人在离宝瓶口上游不远处建造分水堰,他们将大竹笼装满岩石堆积在江心,形成一个鱼嘴般的狭长人工岛,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鱼嘴分水堤。

而“鱼嘴”建成后,直接将岷江河道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而内江的的一大部分水量则由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乍一看鱼嘴分水堤很简单,但实际上蕴藏着很深的科学道理。首先是内江和外江的宽度、深度不相同,不同时期的分水量不同。内江河道窄但比较深,而外江河道宽但很浅,这样一深一浅、一宽一窄在不同时期所分得的水量就在巧妙地发生着变化。冬春季枯水期时,岷江水量减少,由于内江河道较深,因此河流主线靠近内江凹岸一侧,约有60%的水流经内江,而外江河道浅,约40%的水从外江流过,从而保证了农田的灌溉用水;反之到了丰水期时,岷江水量大增水位增高,河流主线相对顺直,由于内江河道窄、外江河道宽,因此丰水期时约40%的水流经内江、60%的水流经外江,从而避免农田被淹,这就是著名的“四六分水”。除了鱼嘴分水堤能起到控制水量的作用以外,宝瓶口以及它的东边正对着的“飞沙堰”也能起到分水和水量控制的作用。宝瓶口的宽度和高度较小,本身通过的水量有限,而且飞沙堰实际上是一个高度比较矮的堤坝,当流经飞沙堰东侧的水量较少时,低水位的水流就会通过宝瓶口流向成都方向,当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时,一部分水流就会越过飞沙堰重新回流到外江,因此这也是宝瓶口和飞沙堰控制水量非常神奇之处。

水利工程的修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排沙功能。李冰巧妙地利用了一些物理学原理,使都江堰的排沙功能设计于自然中透露着神奇。根据弯道水流规律,也就是在河道的弯道处表层含沙量较少的河水会沿着凹岸流动,而底层含沙量较大的河水则会沿着凸面流动,据统计从鱼嘴分水堤开始这种分沙的比例大约为2:8,也就是20%的泥沙走内江、80%的泥沙走外江,这也是著名的“二八分沙”,从而保证了内江的顺畅流通不被淤塞。鱼嘴分水堤、宝瓶口、飞沙堰三大功能协调运行,实现了分水、排沙、防洪等重要作用,为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繁荣心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由于历代人民对都江堰的精心维护,即便是经过了将近2300年的风雨洗礼,直到今天都江堰还稳稳当当地继续工作着,并且都江堰虽处在我国龙门山断裂带上,它甚至还经受住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残酷考验,足以见得工程之伟大。

解说员姑娘在鱼嘴分水堤的地方和我们告别,还告诉我们内江的对岸有纪念李冰父子庙,顺着山路上去,可以看到整个都江堰的全景。我们便从江上索桥走过,桥头一块“天下爱情第一桥”扁迎面而立,才知道是一对古代夫妇修的,他们为修桥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沿着一条石径而上,山间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风拂面,凉意入心。半山间,有一对夫妇开一小茶铺,石桌、石礅散放在树荫下,一壶绿茶,两盘甜点,小息此间,非常舒服。放眼远处的江水,滚滚向东,从这里出发,一分二,二分四形成网状水系,滋润着成都平原的土地,滋养这里的百姓,有了李冰父子的功劳,这块沃土五谷丰登、水产旺盛、蜀锦也从此成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成都成中国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地,也成为天府之国。此时,不由想起家乡咸阳的郑国渠,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一个名叫郑国的人建议泾河峡谷开凿的引水灌溉渠道。郑国渠流经今天陕西省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等县,绵延100多公里,灌溉关中良田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随后历朝历代都在郑国渠的基础上又建成许多渠。1932年,陕西大旱,李仪祉先生在历代引泾灌溉的故道上,主持建成了泾惠渠,解放后,经过不断改造完善的泾惠渠灌溉面积已达135万亩。

同是李家姓氏,一个在岷江之上,一个在泾河之上,他们远隔千山万水,他们却胸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治水惠民。历史永远记住了他们,人民永远记住了他们。登顶之后,又沿小路下山,进入灌县老县城,我不知这个县名的来历,想必一定与李冰治水有关。穿过一段老街巷,这里有历史的符号,也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古老而繁华,踏上南桥,又一次看到内江的水从脚下缓缓流过。

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李冰、都江堰,高速路口李冰父子的巨大石雕像也越来越远,此时,忽然想起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时的评价: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今天来到此地,才真正明白这个评价的内涵,因为,同样是秦朝的工程,长城只是抵御外敌的墙,硝烟散去,烽火熄尽,它只是一道远古的风景,而都江堰的江水流淌不息,水润万物,向光而生,福泽子孙后代。

一路上,都江堰的水一直伴着公路同行,那汪碧水就流在我们身边,也流在我们心上。

主办:淳化县作家协会

协办:淳化县诗词学会

投稿邮箱chunhuazuoxie@163.com

特别说明

       1、本公众号所配图片,未注明来源的,皆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联系删除。

       2、文章观点为作者观点,与平台无关。

       3、来稿要求原创(含照片、视频、音频),侵权责任自负。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大美甘泉宫
本公众号欢迎文学、旅游、书画、美食、民俗等各类原创稿件,附带自拍照片最佳,投稿即视为作者原创,一切文责由作者本人承担。佳作速递邮箱 chunhuazuoxie@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