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丨北京流动科技馆积极开展馆校合作 打造服务学校科学教育的资源平台

百科   2024-11-23 15:01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11月17-22日,北京流动科技馆先后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北京市平谷区东高村学校、北京市第八中学京西附属小学、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把优质的科普资源送到学生身边,服务学校科学教育。


11月17日,北京流动科技馆受邀走进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北京科学中心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学校需求,精选了“抽象物理实验室”“具象数学实验室”“身边的科学”三个主题展的经典展项和“逻辑思维训练”互动展教具组成本次科教巡展资源,选派科技辅导员组织志愿者培训,向由科学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详细讲授每个展项的使用方法及背后的科学原理。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讲解服务,让学生通过展项掌握了各种奇特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

11月20日,北京流动科技馆平谷区东高村学校站举办了“以数化形——解决代数问题的新思路”馆校活动。活动现场,科技辅导员结合“三角形数”“幻方”等展教具,通过共同研讨的方式与学生们一同探索如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路解决代数问题。学生在科技辅导员的精心布局下主动思考,不断优化解题思路,最终发现不同谜题中隐藏的相似规律,从而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这种基于协作探究的互动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1月21日,北京流动科技馆北京八中京西附小站“数趣横生——探索几何与逻辑的奥秘”馆校活动举办。活动现场,科技辅导员结合 “四元正四面体”“珠子塔”等展教具,系统地讲解了如何利用逻辑思维破解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们看到完美的正四面体出现在眼前时,不由发出阵阵惊叹,最终运用逻辑思维破解了摆在面前的数学谜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成为连接实践与课堂的纽带。

同日,北京流动科技馆朝阳区教科院附小站馆校活动 “平面拼图背后的逻辑思维”举办。活动现场,科技辅导员结合“四元正方形”“七元正方形”等展教具,系统地讲解了如何观察并思考平面拼图背后的互通之处,并启发学生们运用逻辑思维破解拼块各异条件下的拼图。学生们通过这种挑战式、渐进式的学习,最终破解了所有的拼图,亲身体验了使用科学方法破解实际问题的过程。

11月22日,北京流动科技馆民大附中站“逻辑思维训练课堂”馆校活动举办。活动现场的学生们在看到科技辅导员用“困难与成功”“破碎的心”等展教具演示并讲解“T”形和“心”形等不规则平面图形隐藏的几何规律后,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学会了先找到关键位置的拼块再进行拼接,切身体会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在馆校活动开展的同时,北京流动科技馆将科技展览和互动体验带入平谷区青少年科技教育体验中心,面向群众举办了“认识身边的科学”特色活动。活动现场,科技辅导员引导游客体验“丁达尔效应”“饮食养生”等北京流动科技馆的互动展项,并结合“多米诺覆盖”“奎茨奈颜色棒”等展教具向观众科普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健康、收纳等方面的知识,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探索、体验与反思的综合性学习平台。

北京流动科技馆通过将展项和活动与学校的科学课程紧密结合,形成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的科学教材中的知识往往比较抽象,而流动科技馆中的展品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例如在物理课学习光学知识后,学生在流动科技馆中可以通过操作光学仪器,更深入地理解光的折射、反射等原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展项还可以让同学们看到科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且思考如何对这些应用进行改进或者创造新的应用。例如在参观一些简单机械装置的展示后,结合课程,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原理来设计一个机械装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



北京流动科技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各区科协联合实施。通过整合北京科学中心的优质展项、课程及活动资源,以巡展的方式,广泛深入街道、社区、学校,为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公益的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服务,打造公众身边的科普阵地。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