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正式退市!
作为一家开了31年的老牌餐企,上海餐饮界的“顶流”。如今门店全部歇业,成了餐饮行业第一个退市的企业,令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
虽克莉丝汀也曾几度自救,甚至于卖楼抵债,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然而克莉丝汀退市或许只是餐饮股集体低迷的缩影:九毛九业绩股价遭“双杀”,股价暴跌89%;奈雪的茶业绩频发预告暴雷,上市以来累计最大跌幅超92%,总市值累计蒸发近300亿港元;呷哺呷哺业绩也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在今年8月份股价更是继续创历史新低........
“餐饮企业可以在资本助力下快速扩张,但也极有可能在资本趋利的本质下失速”,克莉丝汀的“退市”和餐饮股市的“跌跌不休”似乎也在用“血泪”昭示着:上市不是终点,资本也不是良药......
门店全关,“烘焙第一股”明天正式退市!
曾卖楼抵债,创始人反省:“上市之后,人心就膨胀了”
作为创始人,罗田安对克莉丝汀无疑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多次想通过破产重组的方式以挽救奄奄一息的克莉丝汀。
但遗憾的是,大厦将倾,无力回天,罗田安甚至早已经被克莉丝汀后来的管理层“扫地出门”......
1、连年亏损,卖楼抵债,克莉丝汀自救无果
克莉丝汀上市后次年公司便开始走入下坡路,不仅营收下跌,还陷入亏损的泥沼,连续9年亏损。
亏损金额分别为:0.37亿元、1.51亿元、1.48亿元、1.21亿元、1.29亿元、2.32亿元、2.07亿元、1.1亿元,以及1.7亿元,累计金额超13亿元。
据其交出的最后一份财报,2022年上半年,克莉丝汀营收同比下跌71.26%至4650.9万元,净亏损7251.4万元。
为了缓解财务压力,克莉丝汀也曾积极自救。
2023年克莉丝汀曾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为了偿还拖欠的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已经变卖掉了上海的两处物业,共约人民币1689万元。”
而这并不是克莉丝汀唯一一次“卖楼抵债”。在前些年三、四月份,克莉丝汀曾两次尝试拍卖一栋办公楼,起拍价分别为1.53亿余元和1.2亿余元,最终均因无人竞买而遭遇流拍。随后其执行董事的南京千万豪宅也被拍卖。
沉疴已久的克莉丝汀,即便是屡次卖楼、卖房,结果也仅仅维持了部分员工成本、原材料及配料及租金、公用设施及杂项开支。
2、10多年股东内斗史,摧毁32年“烘焙第一股”
对于为何走到这一步,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曾反省过。“2012年,公司上市之后,人心就膨胀了,没有人在认真搞经营了。整天都是各个股东来问,这个是不是可以投资?那个是不是可以投资?我否定了,然后意见不合,股东开始倒戈。”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克莉丝汀就被曝出了内斗丑闻。
2017年,罗田安遭到股东罢免。2018年,克莉丝汀委任朱永宁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兼实控人罗田安卸任首席执行官,不再担任董事会任何角色。此后,罗田安多次提议召开股东大会,引发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2020年,罗田安向港交所递交实名举报信,称朱永宁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股权和投票权,上市后的不断内斗拖垮了公司。朱永宁则称罗田安“不诚信,一片谎言”。2022年,克莉丝汀7名现任及前任董事还受到香港联交所谴责、批评,内斗问题浮出了水面.......
随着集团内部内斗不断升级,也让整个品牌处于极其危险的边缘。
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面对品牌倒闭风波时曾自述:“身为克莉丝汀的创办人,快30年的企业,我在这里非常痛心,也非常不舍。我要同所有消费者、所有供应商、所有门店的房东说一声抱歉,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品牌照顾好”。
明天,这家老牌烘焙连锁品牌退市,仿佛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宣判。
克莉丝汀的退市固然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代人过往记忆的消散,但痛心之余,这无疑给整个上市餐企敲响了警钟。
1、两年内102家港股企业被强制摘牌,股市加速淘汰“劣质股”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累计有48家企业退市,其中有31家企业被强制摘牌,占比约为64.6%。而在去年全年,有58家企业在港交所退市,被取消上市的企业为44家,占比约为75.9%。
而在这些退市的公司中,不乏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知名企业,但因业绩不佳、年报难产、长期停牌或涉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得不在资本市场“下架”。
港交所加速出清“劣质股”,这意味着资本市场正在净化,不断优化淘汰机制,那些没有持续增长的上市企业,也在面临残酷的优胜劣汰。
2、餐饮股持续走低,上市巨头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伴随着整体股市的震荡,餐饮股“受灾”也更为严重。今年以来,餐饮股遭遇“跌跌不休”,市值大幅蒸发!
曾风头无两的“辉哥火锅”和“小辉哥火锅”,其母上市公司“龙辉国际控股”,在上市之后日子也不好过。近两年,公司股价一直维持低位震荡,虽在今年的4月份有过一段时间的拉升,但之后股价便开启连绵跌势。在8月7日这一天更是迎来“闪崩”,跌超90%;
“酸菜鱼第一股”太二酸菜鱼的母公司九毛九净利润下降的同时,股价也遭遇滑铁卢。在今年7月29日盘中,股价一度跌至2.61港元,再创历史新低,相较于今年年初高点,累计跌幅达89%;
“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自2021年敲钟上市后,市值便开始持续下跌,在今年8月6日盘中,一度跌至1.45港元,创上市以来新低,总市值仅剩25.7亿港元。拉长周期来看,上市以来,奈雪的茶累计最大跌幅超92%,总市值累计蒸发近300亿港元;
“连锁火锅第一股”的呷哺呷哺也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21-2023年累计亏损达8.25亿元,在今年8月份股价继续创历史新低,报0.90港元/股。中金研报曾指出,呷哺呷哺可能因市值下降、流动性不足或违反相关规定等原因而被调出港股通.......
虽然资本市场注定要经历起伏跌宕,腥风血雨,但当暴风雨来临时,泡沫的破灭,对于任何一家餐企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痛。
3、没有持续增长,一夜暴富的神话或将随时破灭
无论是哪个行业,资本市场有着自己的永恒定律,那就是追求“持续性增长”。而对于餐饮来说,很容易抵达“增长瓶颈”,无论是头部连锁餐企,还是新成长起来的品类黑马们,餐饮想要维持“持续性增长”很困难。
在资本的世界,大起大落的波动已是习以为常,而如今的餐饮资本泡沫渐破,也在告诉餐饮人:
资本市场和餐饮实体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轨道”,资本能让餐饮老板身家暴涨几百亿、几千亿,也能让其一夜归零,“造富”破灭。
克莉丝汀的教训,值得所有企业和投资者们深思!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企业如不能紧跟市场步伐,时刻保持内部稳定和创新精神。否则,即使曾经风光无限,也可能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