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领衔主演的电影《孤星计划》昨日正式上映,目前累计票房过4000万,为12月的跨年档点燃了第一把火。
近几年王源主力在乐坛发展,继2019年的《地久天长》后,他已经很久没有以主演的身份参与过电影演出,《孤星计划》是他沉淀五年后的一部新作。
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不仅能看到王源从19岁到24岁的成长,《孤星计划》本身也给观众提供了谍战片的另一种样貌:在谍战必备的悬疑元素之外,还有沸腾的青春热血。
谍战片还能怎么拍?《孤星计划》为什么呈现出现在的效果?请看导演徐展雄和主演王源跟娱理工作室的分享。
突破
《孤星计划》讲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群年轻学生,在时代的洪流中做出不同选择,共同完成一项秘密任务的故事。
导演徐展雄是第二次执导以这个年代为背景的电影,观察了近些年此类题材电影的发展后,徐展雄的结论是:要创新。
“可能一些观众对题材本身有成见,或者是在长年累月的观影经验中,会对这些题材有固定的想象,怎么样去突破观众对这些题材的固定想象,那就是我们创作者需要去找突破点的地方。”
《孤星计划》的一个突破点是,拍出不一样的上海。“因为五光十色、十里洋场的上海被拍太多了,我们想要创造一个白色恐怖的上海,是人人自危的,每个人走在街头都是匆匆忙忙的,生怕被拦下来被审讯。也是一个大家没有见过的上海,不仅是灯红酒绿,也是贫民窟、是工人社区,我们想拍上海的一体两面,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这个事情。”
而《孤星计划》最大的突破点则是,把青春和谍战两大元素融合在一起,试图去做商业类型上的新尝试。
谍战
《孤星计划》最初的方向是做一个以李一民(王源饰)、丁梦华(张雪迎饰)、许天平(梁靖康饰)为主要角色的民国青春片,讲述三个年轻人在大时代的洪流里做出不同的选择,走向不同的命运。
2021年10月徐展雄进入这个项目后,他认为青春史诗题材不易做,建议加入谍战元素,在这个类型基础上重新做剧本。
《孤星计划》最终的谍战戏落在了两方面,一个是两位主要角色的正邪身份,一个是最终事件的计谋。
悬疑
《孤星计划》的悬疑点,有在观众意料之外的部分,也有在观众能猜到的范畴里。比如对于李一民、丁梦华、许天平这组同学关系,映后不少观众都表示猜到了许天平并不会真的背叛,他身上一定背负着一层反转。
徐展雄表示,他并不怕观众能提前猜到这层反转:
“因为我们的反转不只是这个层面,除了人物性的反转,我们还有计谋性的反转,我甚至觉得我们应该让观众部分猜到反转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当观众能猜到部分反转怎么发生的时候,观众会有愉悦感,也会有自己的优越感。
但某种程度我们掌握的是一个度,就是说不能让观众猜透所有,作为创作者,不能步子迈得特别大,迈到观众都完全不知道你在表现什么东西,你要迈出一点点,就是你既让观众觉得自己是聪明的,也让观众觉得创作者也是聪明的,这对做悬疑谍战来说很重要。”
青春
《孤星计划》的开篇,用梦幻的影调和对主角的特写,呈现出充满热血的少年意气。当同学们共同面临危险的任务、甚至要做出牺牲时,前期的青春之美与后期谍战的残酷又形成鲜明对比。
徐展雄表示,他在摄影和灯光方面刻意营造了如梦如幻的氛围,“人们回想自己的青春年华,像一个泡泡,像一个美妙的幻影,代表性镜头是在1927年的时候,当老师侯少烈(李晨饰)去世之后,李一民接到任务,他要去接头,他走在上海街道上,发现来接头的人是同学丁梦华的时候,那时插了一个闪回,同样在这座城市,同样一条街道上,我们曾经如此快乐地游行过,那是我们如此美好的一段岁月,但此时此刻上海已经变成这样了,我们也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了,所以它传达的还是人生的改变,但是在改变中是否我们的情感,我们对彼此的爱是不变的。”
区别于以往的更加风格冷峻的谍战片,《孤星计划》走的这个青春路线给一些观众惊喜,但却不一定符合所有观众的期待,对此徐展雄表示:
“这是题材决定的,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上海大学,势必是一个关于年轻人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们是刻意去营造这样一个氛围的对比,就是如梦如幻的青春年华和我们成年之后需要面对的残酷的世界。其实每个人好像都是这样子,当你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的时候,都是如梦如幻,都是美好的,都是无忧无虑的。可是我们进入到职场或者是成人的世界的时候,你总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世界的游戏规则总归是残酷的。因为《孤星计划》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所以它的气质和之前一些带有老谋深算气质的电影确实是不一样的。”
主题
《孤星计划》的剧本监制是著名编剧张冀,他为剧本提炼出两大主题。
其一,就如片中丁梦华那句台词所说,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过去,但是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未来,人正是通过不断的选择而发生改变。
其二,信仰会让我们再次相逢。也许我们从今之后再也不会相见,也许我们会走向敌对面,但是我们只要还有一片热忱之心,总有一天会再次在这个世界上相逢。
在青春和谍战两个元素的外壳下,徐展雄核心想表达的就是这两大主题,“因为我觉得人生就是起起伏伏,我们和朋友的关系永远是有时候走得很近,然后一件事情结束之后我们就走散了,我们变得陌生,甚至会彼此猜忌,但到最后可能有一个契机我们又在一起了,这个就是我们的人生。所以这个电影虽然是个谍战类型,但它核心的表达上还是关于我们要活出怎样的一生。”
角色
在2021年最初的剧本大纲里,李一民、丁梦华、许天平这三个角色已经存在,这三个年轻人的选择、成长、命运,是电影故事发展的重头戏,也各有象征意义。
“丁梦华是一个散发着阳光和炙热的非常美好的象征,在电影里她是一个太阳,哪怕世界再黑暗,她都会照亮。这是一个信仰性的角色,是一个象征物,也是随着她的牺牲、她的坠落,这个世界变得更加黑暗了,但太阳还活在李一民和许天平的心中,还在照亮他们,支撑他们在往前走。许天平更像一个月亮,是一个阴晴圆缺摇摆不定的角色。
李一民是一个闯入者,我一直强调我们拍第一段戏的时候,我要的是一个群体和单个个体的区别,他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进入到这个世界,被这个世界所吸引。李一民是一张白纸,他一无所有,什么都不知道,他是观众进入到这个世界的视角,也带着观众在这个片子里面做出抉择。他就像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像一个打工族,从一个小城市来到一个大城市。出场时满手油污,是一个汽车修理工,然后见识了花花世界,见识了这所学校长什么样,知道有些人和我不一样,我好想成为他们,然后我做出改变,他是有一个完整的成长线索的”,徐展雄说。
电影片名《孤星计划》,导演解读,每个人也都象征着星星,“因为他们都是在夜空中划过,用最璀璨的方式点亮了漆黑一片的夜空。”
关系
电影重点打造了李一民、丁梦华、许天平这个三人组关系,他们之间是友情还是爱情?导演表示,他们的关系不仅局限于小情小爱,有更多层次的理解空间。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在讨论的一个巨大的问题是,他们三者之间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还是什么?但其实对我来说,当我们去看那个时代的史料以及去感知那个时代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当时的这些年轻人们,他们之间的情感、他们之间的友情是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去概括的。那种情感是大于我们现在对情感的狭隘的定义,它到底是爱情还是友情?它是大于这种东西的。”
在电影里和三位年轻人走过整个青春,观众对于他们的命运也有了感情,最终他们的命运走向,是编剧们探讨很久之后的一个结果。
“在剧本创作阶段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选择,但是对于丁梦华是比较确定的,因为她是一个太阳,在剧情的中段她牺牲了,让这个故事陷入到了更大的一个黑暗之中。
许天平这个角色我们甚至想过续集,因为他是一个典型的潜伏者的角色,他甚至可以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当中,为我党输送情报,谍战片里也见过很多这种角色。”
演员
在演员的选择上,《孤星计划》也在力求新意。
比如反派的饰演者印小天,在出演《孤星计划》之前几乎没有演过反派。“我们就是反着来找的,想的是谁常年演正派人物,我们就找他来演反派人物。这个对演员来说不容易,因为常年演正派人物的人,他自己演惯了正派人物,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也习惯在舒适区。当时我们和印小天聊,说找你来演最大反派的时候,他非常兴奋,因为他没有挑战过这样的角色。”
比较可惜的是,因为《孤星计划》上映时间比原定晚,《孤舟》《出入平安》等作品已经让观众见证了反派印小天,但《孤星计划》其实才是他的反派初尝试。
电影里的另一个反转人物梁靖康,也是大银幕上的一张新鲜面孔,徐展雄是通过电影《我的姐姐》认识了他。
“《我的姐姐》里面他演的是挺温柔的一个角色,许天平其实有点优柔寡断、摇摆不定,这种阴郁的气质其实是那个角色带给我的感受,所以就找他来演。”
王源
《孤星计划》演员方面备受期待的是王源,在2019年的《地久天长》后,王源已经有五年时间没给观众带来主演的作品。
徐展雄表示,最初想到找王源来出演,也是他本身在大银幕上的新鲜感和李一民的“白纸”定位比较相似。
“其实在找演员的过程中,我一直强调不希望这个演员他演过很多戏,因为无论从角色层面还是演员层面,他越青涩,越纯白,可能就是越适合这个角色的,我们希望他在这个片子里完成自己的成长,而不是说他一进来就用演技去化解这个角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源非常契合这个角色,当然《地久天长》里他那个角色是自带叛逆,也是这个角色所需要的。”
王源自己则表示,这么久没有演电影,也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这次在《孤星计划》剧组,最大的挑战就是有很多打戏。
徐展雄透露,王源提前进组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如今外界关注的是王源的打戏、受刑戏,但合作过程中王源最让他印象最深刻的瞬间,其实是一场奔跑戏。
“拍电影有很多时刻是一种魔幻时刻,比方说我拍他接完电话,突然感觉丁梦华可能有事,然后就狂奔在上海深夜的街头,奔向梦华的那场戏,拍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是拍了一整天的戏,已经到半夜的三四点了,才让他跑那一段路。
半夜三四点,整个车墩灯光昏暗,没有任何人,一片鸦雀无声,整个舞台都是死寂的,就拍他不断地跑不断地跑,因为要拍他跑到力竭为止。刚开始他跑起来很有劲,渐渐跑不动了,但是跑不动了你还得跑,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真正还原当时他的那种急迫,那种紧张,我们摄影机一直跟着他不断地来回跑,那时候我还是挺感动的。”
《孤星计划》是王源第一部一番电影,对于他的表现,徐展雄评价道:“很多时刻因为他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不会去想象他能演出怎么样,但是当你不会有预期的时候,当源儿真的站在镜头面前去演那场戏的时候,往往就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王源自己则表示:“我自己内感不错,当然没有达到可能大家意义上的那么优秀,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已经很满意,我在那个时期、那个年纪的表演呈现到现在的状态我很满意,当然大家看了片之后,对大家的想法我觉得是接受的。”
命运
今年电影市场票房持续低迷,而近代历史题材的电影也在过去几年出现太多,让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
对于这些来自市场端的压力,徐展雄表示:“每部片子就像每个人的生命一样,都有它自己的命运,有时候你做出努力并不会有好的结果,有时候你没做努力反而会有好的结果。和这个片子主题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命运在一个时代之中,应该是你试图去把握自己的命运,试图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但你未必能如愿,我们作为创作者尽力就好,其他的就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