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理想主义者在内娱的随波逐流

文摘   2024-12-16 13:04   北京  


年末月初的一个周六晚上,20:30分,娱理工作室和拍摄了一整天刚下戏的江奇霖,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夜幕深沉,打开话匣,回看2024年所取得的成绩,这位在职业生涯中从未想过要定KPI的青年演员,决定给自己打一个满分,“我对得起自己,我对得起我的角色。”


作为「镜头之外」微博演员年度观察企划的观察人物之一,我们本想从这位少年时就开始读艺校想当演员,在选秀节目1.0时代参加过类似节目,后又签约音乐公司前往台娱打拼,还“吃”上了早期视频平台的“网剧红利”,并在“沉寂”多年后,凭借今年的热播网剧《边水往事》再次被观众熟悉……以这几乎贯穿了内娱(千禧年后)发展几大重要节点的种种经历出发,去探一探他的想法和选择。


江奇霖


但是,就如同这整晚的长聊氛围一样,江奇霖避开了那些看起来很宏大的时代叙事,而是更专注于当时的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以及此时的心灵感受。比如在分享自己的MBTI是INFP时,他会问我们,“你知道什么是小蝴蝶吗?”似乎也没有什么“悲惨的往事”、“奋斗的故事”可以拿来满足大众的窥探欲,甚至连“文艺青年通病”这样的说法,他也坚决反对。


因为在江奇霖看来,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他在时代浪潮中前进的模样,时间到了,机会到了,命运的安排就会自动上线。无论结果是好是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有多大,如今的江奇霖都可以坦然面对。就像漂浮在河流上的小草,随波逐流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能在其中感受到什么。


江奇霖


不是富二代,但拓一角得来不易


2024年11月5日,江奇霖身穿彝族服饰在微博视界大会领取青云年度飞跃演员荣誉,并在台上来了个意料之外的自拍。这是江奇霖认证的、属于他的2024年代表瞬间:“但拓被大家所熟悉,是靠着剧情和角色的成长,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台上自拍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喜欢这种散步的感觉。”


站在年末回看《边水往事》和但拓的出圈,江奇霖显得很淡然。比起回溯剧集和角色的特别之处,他更希望那些还没有看过剧集的观众能去看看这部剧。尤其是在聊起但拓这个角色时,江奇霖颇为感慨:“但拓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好人,希望他下辈子能生在中国。演完但拓之后,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


《边水往事》,江奇霖


尽管但拓只是一个配角,但江奇霖得到角色的过程却没有想象中顺利,如果没有导演算的坚持,他和但拓的缘分就得止步于剧本阶段了。


“算写剧本的时候,有根据我的个人背景给这个角色增加了一些人物色彩。虽然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们就一直在一起,但因为我的名气、背景之类的原因,大家也不知道我的业务能力怎么样,和这个角色能不能适配,就有很多人选嘛。算就一直坚持,非常坚定,必须要让我来演但拓。


对于算的坚持,江奇霖坦言“他很清楚自己要拍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这是导演应该具备的素质。如果是不太知名的导演,他的选角话语权也不会有多少。”相识近十年,江奇霖和算合作了四五部作品,彼此都很熟悉。对着外人,江奇霖说不出感谢的话,只能期待未来能一起拍更多好的作品,他能够在算的作品里有更多发挥。


《边水往事》,江奇霖


娱理工作室对话时,江奇霖透露自己并非网传的富二代,而是出生在一个警察世家,父亲、舅舅、姨等家人的职业都是警察。因为走了演员这条路,江奇霖和家人都很希望他能演刑警之类的角色。比如在刚杀青的剧集《剥茧》中,他就饰演了一名刑警,为此还向家人取经,为角色积累表演细节。


因为这些关联性,拍摄《边水往事》时,江奇霖和他饰演的但拓产生了情感共鸣,特别清楚但拓在剧中挣扎的是什么,“很多观众喜欢但拓,是因为他唤醒了大家心里最底层的善。我妈妈他们那辈人也是这样,总在为别人考虑,自己不吃也要给别人吃,所以我就特别能看透并体会到他的心境。”


因为《边水往事》的出圈,江奇霖的家人和家人的同事们都有追剧,还一起聊过观后感。江奇霖对此也有耳闻:“他们觉得但拓这个人很讲究、有义气,为人善良还正直。和我很像,说我以前就是但拓这个样子的。”


《边水往事》,江奇霖


误入台娱,转道歌手


在江奇霖的故事里,上警校当警察和去艺校学表演都是他曾考虑过的选项。“我从小也想当警察,想去考警校。但是突然有一天,我说我要去当演员,父母就帮忙联系了学校,我下午就去考试了。刚好那个时候中北和英皇合办了表演学校,我就去了,进行了一些唱歌、演戏之类的培训,还签约到了英皇。”

 

当我们诧异于这个经历是否有点太过于单线条时,江奇霖解释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有些调皮,后来因为看了很多周星驰的电影,对表演产生了兴趣,加上父母对他的学业没有太多要求,所以才会如此顺利:“他们不太管我,主要是对我人性的栽培比较多,浇灌的营养还挺足。”


如今再回看,签约大牌公司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则,接受培训就得签约,但是江奇霖签完约之后,英皇相关板块的业务却没了。所以,即便在当时他还有参演韩寒成名作改编的剧集《三重门》,谢霆锋等主演的《情癫大圣》等电影,但那些角色更像是龙套,严格意义上不算是演戏,“用我们这些学生来演,还能省很多费用。”


江奇霖


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江奇霖才得以迈入歌手行列,在英皇之后,又和金牌大风签了约。在公司的规划运作中,被推到台前的江奇霖参加了2007年青海卫视主办的综艺节目《青年汇》,和虎虎组成了“青鸟飞鱼”组合并出道。之后就是推出唱片,勇闯台娱,出演了王心凌等主演的台剧《爱上查美乐》和《落跑甜心》。


作为在选秀节目1.0时代、有创办过选秀节目的三大卫视之一,青海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推出的《青年汇》和意在选秀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型我秀》并不太相似,而是一档在江奇霖看来很有《模范棒棒堂》《我爱黑涩会》等台娱综艺质感的养成系节目。


“青鸟飞鱼”时期的江奇霖(右一)


“就和录节目一样,每期都会邀请一些嘉宾来和学员互动,大家一起唱歌、展现才艺,然后评选名次。”让江奇霖印象最深的是录制节目期间,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因为节目需要他们展现很多才艺,所以他几乎每天都在为展现才艺、进行排练而忙碌着,“几乎没怎么睡过觉。”


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参加其他更有噱头的选秀节目时,江奇霖坦率回复,说自己也有考虑过,“那会儿有不少朋友都参加了,我本来也想去的,但因为录制这个节目就没有参加。后来因为年龄关系,公司也给我们发了唱片,我就去做歌手了,不用再参加了。


江奇霖


为友情演“绿王“,为发小当导演


在江奇霖看来,做音乐当歌手是一件非常需要天赋的事情。比如虽然为《仙剑奇侠传三》演唱了插曲《此生不换》,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完全是因为没有办法继续演戏,新签约的公司刚好在为这部剧集制作原声带,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别人说给你出唱片,让你去唱歌,你唱不唱?那就去唱吧,唱得不怎么样也唱了。”


尽管江奇霖很想让自己在演员的道路上继续发展,但公司给他的规划建议却是双栖发展,也就是唱歌演戏两不误的明星艺人路线。“作为本体的话,我更想演戏。唱歌方面,我的乐感还是差了一些。”但即便如此,江奇霖也在歌手赛道奔走了很多年,后来是因为金牌大风被收购,他才回归初心,继续当演员。


这段歌手经历给江奇霖留下了一段可以享受的时光,“公司会有很多噱头,会让我们背着背景板,在台北的地铁街头、步行街之类的地方,开着录音机进行现场路演,还要自己印名片,到处自我介绍。和我预期中光鲜靓丽地出道有一些落差:为什么会有种村头卖唱的感觉?但也会理解啦,这就是一种宣传手段嘛,是我宝贵的人生经历。”



在江奇霖的字典里,关于人生选择的话题,他用到的最多的词汇就是“顺应而为”,唱片公司的安排他接受,朋友之间的邀约他也会答应。就像当年他答应制片人甘薇会出演《太子妃升职记》一样,看过剧本知道是演“绿王”就行,“没有想那么多,朋友叫我去,我就去了。”即便现在重新选,就算当时还有其他选择,“我也会选择好朋友叫我去的这个。”


如同多年之后的2022年,江奇霖以导演、编剧和主演的身份操刀创作了电影《宝劈龙》。他特别介绍这部作品是朋友之间的一个心愿,因为疫情期间的种种原因,最终这部原定想要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只能在视频平台网播,“我和发小们约定好了要拍这个作品,那就一定要做到。等我死了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做成这件事而遗憾,只会想起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太子妃升职记》,江奇霖(中)


至于为什么会在微博发长文,透露想要卖房给影片筹备资金,但又无房可卖的原因,江奇霖举例解释是因为当时资金确实遇到了问题,“我们也不是噱头,就是实话实说。以前也有很多导演会卖掉房子拍自己的第一部影片。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为了完成梦想而已。”


这种为了友情可以抛却一切、挺身而去的劲头,不在意结果、票房、收益的心态,是因为“文艺青年的通病”吗?听到这个表述的江奇霖瞬间否认,“这不叫病吧,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理解方式都不太一样,不能这么扣帽子。况且商业方面不理想,也不能证明它不是一部好作品。”


在江奇霖看来,他更享受的是和朋友、发小们一起“群向奔赴”的感受,“大家一起来做一件事,看到成果的时候挺美妙的,就会觉得一切都值了。美好的愿景会有,但我不会纠结这个东西,而且还是真真假假的……”


江奇霖


坦然、探索和米缸玫瑰


江奇霖出生于1985年,即将于2025年迎来自己的40岁生日。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卡在人生的这个节点,娱理工作室很好奇他存不存在“中年危机”:这么多年打拼下来,有没有想过离开内娱转行去其他行业的想法呢?


但是,心态极佳的江奇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到底有多少岁。只是在谈及新剧《剥茧》时,他偶尔会流露出在片场只有他和罗云熙有“加密语言”,“我们俩挺默契的,听的歌、看的戏都差不多,共同语言非常多,会聊霹雳布袋戏,别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今天还一起唱了《豪杰春香》的歌。”


《剥茧》,江奇霖

在理想主义的支撑下,江奇霖对于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选择及结果,都是随遇而安的态度。《边水往事》和但拓出圈了,他也不愿过多分享幕后的艰辛,只是浅浅地谈到因为这个角色和这部剧,江奇霖多了一张可以对外的名片,能够让更多人快速识别到他演过什么,他是谁。


至于未来的生活和职业计划,他不会排斥歌手、导演、编剧等工种,但需要先把手头的演员工作做完,“毕竟我还是挺适合干这个的,我喜欢表演。”江奇霖也很感谢妻子周奇奇对自己的支持,从而保护了他对表演的爱,“她支撑起了这个家,让我有了更多的选择。”


《边水往事》,江奇霖


对于孩子,作为父亲的江奇霖没有太多要求,因为他自己就是在“非东亚式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我不会以一个父亲的姿态去告诉他要做什么,他又不是我的复制品。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如果他摔倒了,我就去扶他一把。他要选择什么样的路,那都是他自己的路。”


虽然有理想主义虚无者的一面,但身为一个仍需要关心“财迷油盐”的当代人,江奇霖也会有他现实的一面,他坦言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关于家庭的经济问题:“你得解决温饱,孩子也需要上学,还有家里的房租,上有老下有小,各种长辈……都需要考虑到。”


也因此,在关于自己的三个关键词的选择中,江奇霖所选的词就成了:坦然、探索和米缸玫瑰——坦然是他和娱理工作室对话时的心态,“我做我该做的事情就好”;探索是他对于自己人生、职业、生活的挖掘,“什么结果我都可以接受”;米缸玫瑰就是在米缸里种玫瑰,“每天都有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你要在这些生活中找到它的乐趣。”


江奇霖


 ↓↓↓










娱理
新浪娱乐原创·娱理工作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