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科创思政课
点亮少年科技梦
记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同上“科创思政”课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探索“大思政”育人新样态,乘着科学技术之新风,在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培养“科创未来,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10月18日下午,南城阳光第四小学全体学生齐聚“云”端,同上一节由东莞市教育局推出的“科创思政”课。
此次东莞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推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节“科创思政”直播课,其中小学的课例《科技力量大》由东城虎英小学教师胡嵘苹进行授课。本节课以“走进国之重器-致敬国之脊梁-勇担国之使命”三个环节铺陈教学设计,采用“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模式推动教学进程,并融合多种艺术课堂教学形式,了解散裂中子源的科技成就;走进科技馆,感受科技前沿变革,让学生置身于科技的前沿阵地,感受着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同学们也对东莞科技如此快速发展而由衷赞叹。
在超越时空的对话这一环节中,同学们被老一辈科研人员坚韧不拔、勇攀科研高峰的精神所深深折服,看到实验室主任赵忠贤那“把冷板凳坐热”执着于超导材料的探究,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家身上闪闪发光的责任担当。胡老师将科技知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爱国情怀。
课堂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纷纷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不少学生表示,这次特别的思政课点亮了他们心中的科技梦,让自己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日后报效祖国的决心。
学生观后感
401班 李艺
这堂科技思政课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力量。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更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从高铁飞驰到航天探索,科技的成果无处不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
同时,这堂课也让我明白了思政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也可能带来风险和挑战。思政教育能够为科技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科技始终服务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只有将科技与思政紧密结合,才能让科技在道德和伦理的框架内健康发展,避免科技被滥用或误用。
在课堂上,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看到了科技工作者们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具备卓越的专业技能,更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02班 李嘉铭
同上一节科创思政课后我对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特别感兴趣。散裂中子源真是太厉害了,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就像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它不仅对考古、生物医药、科学的作用,它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很大作用的。比如它可以帮助杀死身体里的癌细胞,还可以利用放射性粒子来治疗癌症,称之为放射性粒子治疗。它可以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老师说,我国还是全世界第4个拥有脉冲式散裂中子源的国家,因为只有建设自己的散裂中子源,才能拥有自己的“火眼金睛”,不需要依赖别人的“眼睛”去探索微观世界。我为祖国感到很骄傲和自豪,我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做一名勇于创新的科技工作人员,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403班 刘叶
在东莞全市中小学生同上“科创思政”课的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胡嵘苹老师为我们四年级学生带来的《科技力量大》一课。
课上,胡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将复杂的科技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她通过介绍我国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如高铁、航天器、人工智能等,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特别是当我们了解到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创新成果时,我不禁为我国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勤奋感到自豪。
在课堂上,胡老师还巧妙地融入了科学家们的研发故事,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她告诉我们,每一位科学家背后都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奉献,才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科技成果。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科技对于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我要向科学家们学习,勤奋学习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我也要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502班 邓文沁
今天我们在学校上了一堂特别的“科创思政”课。课上我学习到了很多科创知识,例如数字技术、磁悬浮等,还了解到了很多在科研领域投身研究的伟人。
在东莞科技馆,讲解老师给我们演示了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它是在一个使用了超导材料的列车头里面加入液氮以后,这个列车头就能在轨道上悬浮起来运行。因为超导材料需要在低温的情况下才能转换为超导材料,常温下它只是正常态,它还有两个特性,分别是零电阻特性和抗磁性。它之所以能悬浮是因为它的抗磁性使它与磁铁产生了排斥的力,所以悬浮起来了。我们只需要轻轻给它个力,它就能围绕着轨道跑起来。同学们纷纷感叹科技的神奇力量。
在古今对话中,我们还跟随屈原爷爷、南仁东爷爷一起见识了天眼。还有探月工程、太空站等等。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通过探索把“蓝图绘梦”变成了“奋斗圆梦”,在自主创新中将问题变成答案。宋应星爷爷和袁隆平爷爷让我们中国人的禾下乘凉梦变成了现实,让全中国人都能吃上饱饭。
这节课让我们知道了科技力量大,我们要好好学习,敢想敢做,创新求索,还有很多空间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506班 刘心仪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场直播,在直播里,我们一起走进科技的大门,见证了科技的发达,感受到国家的强大。
看着一个比千里眼还厉害的大机器,我不禁在心中赞叹不已。这台机器的背后是多少个科学家日日夜夜的努力,为此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洒下了多少汗水啊!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家的辛苦,正是因为他们不懈的努力,才让中国成为全球仅有四台这个大机器的国家。这可真要感谢科学家们的努力啊,虽然我只是隔着屏幕观看,并没有近距离观赏这些珍宝,但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那儿,还有悬浮火车模型,在火车上面倒上一勺白色的雾,它便行驶了起来。是的,那一瞬间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火车竟然走了起来,我很吃惊,科学家们这无穷无尽的智慧更令我吃惊。
506班 刘梓凌
在今天队活动上,我们在云端与全市的小学生一同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弘扬科学家精神同上“科创思政”课。从中,我们走近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了解了他们的科学精神。
课上,我了解到著名航天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钱学森的故事。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协同攻关,总体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之中。做到了身体力行、创新发展。在他带领下,广大航天科技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铸就航天精神,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的基石。
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便在航空航天、军事、经济等这些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世界范围内辐射出巨大的影响力,令全球都为之惊叹。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要学习、继承科学家的精神,爱国、坚毅、执着、勇于创新,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将来也能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602班 吴雅琳
在现代社会,科学精神的弘扬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全体同学同上了一节关于科创思政的课。课上讲到了黄迅华和南仁东等科学家的故事,他们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黄迅华,一位隐姓埋名30年的科学家,他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却鲜为人知。即使在父亲去世后,他也强忍悲痛,选择了沉默,继续他的科研工作。这种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和执着,让我看到了科学精神中对理想的坚守和对事业的热爱。
而南仁东,则是中国天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主持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南仁东先生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选址上经历了长达12年的艰苦探索。他的成功,是对科学精神中创新和探索的最好诠释。
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让我意识到科学精神的真正内涵。他们把国家的未来和科学的发展看得比个人名利更重要。他们的行为,体现了科学家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展现了科学精神中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挑战的勇气。
在我看来,这样一节特别的科创思政课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我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引领个人成长的灯塔。让我们都能像黄训华和南仁东等科学家一样,把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605班 王楷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同学们正在观看《科创思政》的科学直播课!一起来看看在我们的身边,到底有哪些国之重器、黑科技生活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超导材料吗?超导材料就是指在某种低温环境下具有零电阻及排斥抗磁力线的性质材料,应用十分广泛且宏伟。在直播中,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神奇的实验:一个内部装有黑色小块的小车,再加入液氮之后,居然神奇地悬浮并快速沿轨道快速行驶起来。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这是因为小车内部的超导材料在加入液氮之后转为超导态,具备了抗磁性,这时只要用手去轻轻一推,小车便能悬浮行驶了!”不仅如此,超导材料现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广泛建设着人类的美好家园,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发明家”呢!
我们随着镜头来到了第二站:东莞松山湖的散裂中子源。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以及世界的散裂中子源的发展历程,还了解到了中子的作用以及结构。除此以外,我们还见证了深中大桥的全貌,看到了“羲和”逐日、“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还有“奋斗”探水、“华龙”一号以及“地壳一号”。我们跨越时空,与屈原一同向天发问,在“中国天眼”中看到了“中国智慧”;我们跨越时空,跟袁隆平、宋应星爷爷“禾下乘凉”,看到了《天公开物》与现今超级杂交水稻的相交呼应……在我们美好生活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们用生命、用热血去交织的,他们伟大无私,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幸福没有半点怨言。“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之父”邓稼先、“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两弹元勋”郭永怀夫妇……他们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但请记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国之脊梁!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更是学习和传承祖国先辈们那种敢为人先、伟大无私的精神。同学们,让我们谨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养成良好个人习惯,时刻牢记,不忘初心。未来是属于我们的,祖国的光荣前景也是属于我们的。愿华夏少年都像娇艳的花朵盛开华夏大地,成为祖国新一代的脊梁!
606班 罗浩
今天的思政课,老师问了我们两个问题:为什么要科技创新?科技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个问题不难,但没有人答出来。
为了让我们明白这个问题,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场直播。直播里的老师带我们去了一个地方——松山湖科技博物馆。在这里,我们见识了使用智能感应技术制作的体感互动墙,不用点击就能控制屏幕,我联想到了智能家具,原来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们还见识了位于东莞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这项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杀死体内的癌细胞等各种用处,我又明白——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心。
可在这些高级技术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我很喜欢张博士的一句话:不翻过高山,又怎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喝到甘甜的泉水。在这些技术的背后,是无数个研究员日夜辛苦工作出来的成果。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国的技术就不断的发展,而这些,都离不开我们伟大的中国科学家。
这使我想到了袁隆平爷爷。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上,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时,他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他的水稻,就连外出领奖的时候也远程关注着它,是什么让他对这些水稻如此着迷呢?是因为他的梦想!他在被采访的时候曾说过他有这样两个梦想: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还有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正是因为他的梦想,使他有坚持的动力,而正是因为科技,他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现在,我明白了老师先前提的两个问题,梦想,成就未来,而科技,成就梦想!
本次“科创思政”课,展现了东莞市在大力实施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创新立德树人工作新机制,探索“大思政”育人新样态,实施“科创思政”育人行动。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南城阳光第四小学一直以来秉承“五育并举”理念,专注于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教育的深化及科学人才的培养。学校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与活动,为学生搭建探索科学的桥梁。此次“科创思政”课活动更是为学校的育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来,我校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为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
撰稿:黄敏睿
初审:陈素文
复审:李素梅
终审:李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