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月,我尝试用“策展”而非通常的“复盘”思维来回顾我的十一月。具体来说,我更多地尝试去展示、去交流,而非去分析、去评估。我去展示我的多重身份,展示我的创造物,展示我的诗歌,展示我的思考。而非评估进展、分析不足、制定改进计划。2
首先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实验:我邀请AI成为我的对话伙伴,让它为我的不同身份在十一月的发展提供反馈。我们讨论了生命探索者、创造者、诗人、终身学习者和极简生活者这些身份。AI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盲点,也发现了很多未开发的可能性。最让我惊喜的是,我让AI扮演三年后的自己,向现在的我写了一封信。这种跨时空的对话带来了很多启发。在创造的花园里,我展示了一些为个人成长设计的小工具,如帮助自我觉察的工具、设计生命花园系统的画布、团队生命花园画布等。这些工具不仅帮助我自己成长,也正在帮助其他人。诗歌是这座花园里的花朵。过去一个月,我在不同的时刻写下内心的感悟。我把这些诗和自己拍摄的照片配对,让文字和影像互相映照。这些作品记录了我在不同场景中的心境:有时在咖啡馆,有时在旅途中,有时在与AI对话时。最后是断想集,这些是我日记中的片段。在AI的协助下,我从大量的日记中提取出一些特别的时刻和感悟。这些片段像是花园里的露珠,虽小却能折射出生命的光彩,它们记录了我在觉察、创造和成长过程中的领悟。3
看到这样的展出,我的最大感触是:我的生命更像一座花园,而非一场竞赛了。似乎,原来在复盘中习惯思考的对与错、好与坏、改善与保持,在一座缤纷的生命花园面前,都不那么重要了。这让我领悟到:传统的“复盘”思维,或许是不完整的。在传统的复盘思维中,我们习惯于评判、分析、改进。这种思维方式背后潜藏着一个假设:生命是一个需要不断修正的过程,我们总是在追求某个"更好"的状态。这让生命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竞赛,我们是自己最苛刻的裁判。但在深处,或许会加强我们的“匮乏感”——我是不够的、不好的、不被喜欢的……于是,我们会更急忙地去行动,去抓取,去向外寻求。但当我转向"策展"思维,一切都不同了。就像一位策展人走进展厅,我不再以评判者的眼光看待过去的一个月,而是以欣赏者和连接者的身份,观察每一个生命时刻的独特价值。我的生命不再是一条追求完美的时间线,而是一座充满惊喜的花园。在这座花园里,我不再仅仅追求有价值或高效率(当然它们自有其价值),我看到,生命要远多于此。我开始意识到,在这座花园里,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件展品。失落的下午、创造的早晨、与朋友的对话、独处的沉思,它们都不是为了被评判或去证明,而是为了被珍藏、被欣赏、被理解。这种策展式的回顾让我看到了更丰富的自己。我不再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项目",而是一个不断绽放的生命。我看到自己是如何在不同场景中展现不同的面向:时而是沉思的哲学家,时而是灵动的诗人,时而是专注的创造者。这些身份不是分裂的碎片,而是生命花园中绽放的不同花朵。我强烈的感受到,通常复盘关注的是"事",而策展关注的是"生命的状态"。这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富足”心态,但事实上,我们所采用的很多工具(例如复盘)和方法(例如问题分析或批判性思维),其实会强化我们的匮乏心态。并不是说这些工具和方法是错的,而是,它们需要平衡。并且,需要意识到,它们仅仅是工具和方法,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的心。4
这次生命策展对我是一次美妙的体验(很难想象,我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一切)。经由它,我开始懂得:生命不是一个不断纠错和上紧发条的过程,生命首先是一场庆祝。希望我们都能看见:生命不需要被完善,它本来就是完整的。PS. 我将诗歌和断想部分整理出来了,请看我本条公众号的另外两篇文章《十一月的诗》和《十一月断想》。如果你想看我完整的十一月生命策展(Notion链接),请添加我下方微信私聊(记得介绍自己并说明原因,我只开放给我认为是同频的朋友)。如果你希望成为"生命的策展人",在AI时代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为自己和社会创造独特的价值,欢迎加入慢学校。欢迎加我微信私聊。
在之前你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链接了解慢学校(但这个是旧版的介绍,我们即将围绕"生命策展人"进行颠覆性的更新。
如果你希望成为像我这样的生命创造者,欢迎加入我的创造场,近距离观察我是如何设计一个作品的。详情请点击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