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与得失
文摘
教育
2024-08-08 01:20
广东
这是"受伤"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这个系列的文章记录了我上个月骨折受伤后的所感所思。第一篇文章是:
01 康复
出了院之后,每周两次回医院做康复。医生会为我受伤的右臂做“松解”(专业术语,目的是防止术后肌肉粘连),缓慢地牵引着手臂举高或外展,推到极限。目前我的手臂还只能举到一半高,再往上,就会开始疼,呼吸加速并发出叫声。这时候,医生会把我的手臂推到我勉强能忍受的极限位置,并停在哪儿,让我放松,数10下呼吸,然后再把手臂缓慢放下来。如此反复两三次,每次都尽量往上或往外推一点。一个小时的康复做下来,我的手便又能举高一点了。
恢复过程是缓慢的,但每次进步一点点,总能感到希望。一个是打字基本恢复正常了,大致到了原先95%左右的水平吧。作为对比,一周前的公众号,我的打字水平大致只有平时的70%。恢复打字能力让我有了更多记录的欲望,这几天,我每天都会写七八条flomo笔记。这也代表我右手的灵活度在恢复。例如,十天前我刚出院的时候,只能勉强用筷子将饭菜送到嘴里,而最近两天,我的手已经可以比较轻松的碰到脸和嘴巴了(好吧,这意味着我可以吃手抓饭了)。这两天我回到了恩平(我的老家)。我一只手拿着少量行李,另一只手吊着吊带,一个人坐地铁,再坐高铁,最后坐快车回到了家,整个过程还挺顺利,说明我基本上可以独立生活了。回家后小睡了一会,然后出门,走了二十分钟到咖啡馆。我喜欢生活在小城市,安静,方便,适合身体的行走。我计划在恩平住几天,然后回广州复诊,之后再回来继续呆着。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思维能力恢复了。受伤后,由于疼痛和睡眠不足,脑袋一直昏昏沉沉,不怎么想得动事情,也不愿去想。前几天睡了一整天之后,似乎脑袋终于休息好了,开始活跃起来。当然,状态还不稳定。因为疼痛而影响的睡眠一直是个问题,昨天就感觉特别累,脑袋又变成昏昏沉沉的。不过今天下午睡了三个小时后,又好了不少。上篇文章提到了一些,包括对死亡及衰老的思考,以及对人情的感知。这一篇,再说两个:接纳和得失。02 接纳
我发现,一开始自己是不接纳自己受伤的状态的。
无法顺利的进食、睡觉时的疼痛、举不高的右手、穿衣和出行的不方便,我通通不接受。这时候,会想:如果我没受伤,世界会多美好呀!内心其实有个锚点:受伤前的自己才是正常状态,才是正常自己。而受伤后的自己不是——不是正常的自己,不是完整的自己,它是一个残次品,一个待修补的作品。于是,就会有否认和拒绝,就会有烦恼。会烦恼:这花了我多少的钱呀(手术和住院的确很花钱)。会烦恼:这耽误了我多少的工作呀(整整一个月,我基本无法工作)。会烦恼:为什么自己总是昏昏沉沉呀(之前一直以善于思考为傲)。幸好,在烦恼的某个时刻,我意识到了对自己当下状态的不接纳。一旦意识到了,问题就很容易解决。看到有多个版本的自己:受伤后的自己、受伤前的自己、更年轻时的自己、想象中完美的自己……然后,只选择接纳当下这个版本的自己,并且深信,只有当下这个版本才是真实的自己,其它的版本,统统都是对当下的逃避或拒绝,统统都是幻想,并不真实存在。马上,烦恼就消失了。有趣的是,当我不再和健康版本的自己比较,就越能感知到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就越能看到自己每天取得的小进步。例如,我看到了自己在吃饭上的进步,从只能左手用调羹吃饭,到勉强可以右手夹菜,到吃汉堡也变得自如。又如,我看到了自己在打字上的进步,从只能把键盘放到膝盖上(手浮肿并且无法举高)笨拙地打字,再到可以在键盘相对自如地打字(手消肿了),再到可以把键盘正常地放到桌上打字(手可以举高一些了)。前天:右手可以碰到左边胳肢窝了,这意味着我可以真正地洗澡了。昨天:可以背双肩包了,意味着可以把更完整的装备背到咖啡馆工作了。今天:可以穿T恤了,意味着有更多的穿衣可以选择了,yeah!接纳需要内心的接纳,而非头脑的思想“我应该接受”——后者只会带来矛盾、冲突、烦恼和自我责备。内心接纳的标志是爱和好奇。爱或者好奇自己的遭遇和当下的身心,爱或好奇真实的对方。而头脑的接纳只是一堆观点,只是对内心感受的否认而已。接纳之后,就可以想象:更好的(或者可能的)自己,会是怎么样的,而非试图回到过去没有问题时的自己。当有了想象之后,行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接受、想象、行动。以这个顺序,行动就是流动的,从容的,没有阻力的。最后带来的,总是逃避——逃避行动和改变,有时甚至以“学习”代替行动,不停地学,永远学不够,永远不去行动。这本质依旧是“我不好”的翻版。要扭转这一切,很简单,从完全地接纳当下的自己开始。接纳自己的年龄,接纳自己的性别,接纳自己的外貌,接纳自己的财务情况,接纳自己的家庭(包括原生家庭),接纳自己的一切一切。03 得失
传统总认为,计算得失是不好的,然而,这是一个思维误区。得失是自然存在的,跟好坏无关。问题不在计算这个行为本身,而在于计算的心态和目的。不要有得失之心,意思是要我们秉持一个心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例如,这次受伤,我失去的很多,包括健康的身体(也许永远无法恢复到从前,也永远无法从事某些活动了)、舒适的身体感受(大半个月后,手臂的疼痛还依旧如影随形,也影响了我的睡眠)、工作的时间(这大半月我基本停止了工作),当然还有大量的金钱(现在的手术和住院真的不便宜,幸好还有保险兜底)。对于不幸的事件来说,损失是如此明显,以致我们容易忽略了,过程中我们的“所得”。一、对自己身体更细致的感受和更亲密的关系,我开始接受自己的身体,关心它,呵护它,愉快地与它(包括不愉快地部分,如疼痛、僵硬等)共处。二、朋友、亲人和同事们的无私支持,让我倍感温暖。并且,我开始重新建立和人的连接。这部分在我的过去,是忽略的。三、难得的停下来的时间,并且发现,悠闲比繁忙更有生产力。与其做得多,不如做得准。对准自己的内心,对准微小而真实的问题。四、以及对死亡和衰老、对人情、对接受、也包括对得失的全新理解,这些我都尽量地写下来,分享给你……很难比较失去多还是得到大,这不是重点。有时候感觉得到多一点,有时候以为失去多一点。或者这一次得到多一点,下一次失去多一点。无所谓,得失无法相抵,也不是每一个事件都会得失相等。哪怕头脑认为应该得失相等,但还是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慢慢地发展自己的感受,将会抵达真正的得失相等的境地。看清得失之后,你对事物的看法就会流动起来,就不会单纯用一个“好”或“坏”字来去判断——你会有更完整而系统的判断。例如我,现在就更倾向于用“有趣”、“挺有意思的”来评价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件。这种得失意识也可以扩展到更多事物上。例如,我想到慢学校。从财务上,它是“失”的,但是,如果放弃对财务的追逐,我会得到许多。例如,我能在这里做我想做的实验,可以只接受或留下同频的人,而不用为了追求盈利或规模而做更“刚需”的业务或内容,或服务不想服务的人。慢学校目前还不是我的“业务”,但它是我的实验室,是我的游乐场,是我的工作间,也是我修行的道场。得是流入,失是流出,得失是最真实的流动。认真计算清楚了得失,你对事物的看法、你的心、你这个人才会流动起来。否则,“流动”就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就如同很多人理解的“接纳”一样,明明心里不好受或不同意,却依旧告诉自己要“接纳”而不去表达,这就是停留在头脑层面的接纳。跟接纳一样,流动的心一定是带着爱和好奇的。我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不是用来懊恼或得意,而是用来觉知,感受,探索的。懂计算,所谓的"不计较得失"才会落到实处,才不会流于概念。04 结语
接纳和得失并不在图书、课程或者头脑里,而在我们的心里。
----------- E N D -----------
我关注人的内在成长。如果你希望和一群人一起深入探索和发展自我,活出更真实而鲜活的自我,欢迎慢学校社群或参加慢学校社群。慢学校致力于帮助每个人找到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作品”,那些你喜欢并且对世界有价值的作品。我们相信,与世界互动并且建立影响力的最好方法是创造自己的生命作品,通过生命作品展现你的热情、天赋和对世界的爱,并收获世界的欣赏和更多的机会。慢学校提供了生命作品探索课程,定期的生命作品共创会,生命作品孵化器等项目,全程陪伴你探索自我,创造作品,实现梦想。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创作者,慢学校都能为你提供量身定制的指导和帮助。如果你渴望找到自己的热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慢学校就是你的理想选择。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探索与创造,成就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