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微电子沈磊:三大先导产业都要有容错的心态和机制

财富   2024-12-21 21:16   上海  

CFIC导读

在提及企业发展的挑战时,沈磊特别提出了“容错”。如果说挑战对创新需要的是勇气,那么容错对创新而言则需要的是适宜的环境和方法。有了勇气,但方法或者环境不够,也可能会导致失败。三大先导产业都需要有容错的心态和机制,来保证这个创新可以永续发展。

12月19日,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盛京银行上海分行共同主办,华顿经济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盛迎未来,拥抱新质生产力”论坛成功举办。圆桌论坛环节,复旦微电子集团副总经理、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沈磊;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董事长张红武;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曾翔;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一部董事总经理郭启航;盛京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助理仉闯围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支持三大先导产业持续增长”进行深入探讨。

复旦微电子集团副总经理、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沈磊
复旦微电子集团副总经理、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沈磊称,复旦微电子成立至今已有26年,从十几个人的企业发展到1500人的集团公司,一路走来,体现了产教融合,也体现了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特质。复旦微电子主要的产品有几大类,包括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及其他芯片等。
二十多年前,集成电路或半导体专业是一门学科,但如今它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涉及国际局势、地缘政治甚至国家的战略决策,可谓是信息工业的基石。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以及软件(EDA工具)、原材料等产业节点。客观地说,对标全球来看,目前国内的设计能力可以跟世界齐平,但从制造能力来说,整体的制造工艺水平跟世界还有代际差。虽然我国的制造能力已经打好一定基础,但还要努力,特别在原材料方面。
借着“钱”这个话题,任何行业都需要资金,只是先导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钱的应用有更多的诉求。因为先导产业要有创新,创新就要有投入,且没有创新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力,也就是没有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说到底就是提高效率,效率才是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以往任何生产力的核心思想。
就金融在三大先导产业发展上所扮演的角色,沈磊称,他理解的“金融”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助推的角色,一个是服务的角色。就“助推”而言,在投资某个行业时,一定要根据该行业发展的产业规律和市场规律来投。两三年前集成电路投资非常热,凡是听到有“芯片”“集成电路”的都能吸引投资。目前,国内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有3626家,比2023年的3451家又多了175家。但这些设计企业当中,销售过亿的企业占比并不高,所以要理性看待这个产业的发展,理性投资。
在提及企业发展的挑战时,沈磊特别提出了“容错”。如果说挑战对创新需要的是勇气,那么容错对创新而言则需要的是适宜的环境和方法。有了勇气,但方法或者环境不够,也可能会导致失败。三大先导产业都需要有容错的心态和机制,来保证这个创新可以永续发展。他认为,第一,在实际做的过程中,要把产品研发和创新的研究分开,不能放在一起,因为产品开发有明确的目标、指标和时间节点,是以结果为考核的。如果创新都完全以结果为考核,那创新就没法干了。第二,评价机制和考评机制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用同一个考评机制,那就没人做创新了,而是更愿意去做稳妥的产品开发。所以,考评机制或者评价机制一定分开,这样才有积极性。第三,要提供容错实验的环境,也要有经费的保证,研发费用里面一定要有一部分提供给创新或者说前瞻性研究、先导性研究。面对挑战要有勇气,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容错的心态、容错的机制和容错的方法,这样结合起来,创新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
沈磊指出,创新是多元的,有几个维度。一是基础创新,解决0和1的问题,虽然不是每个创造都能实现,但还是要鼓励的。二是技术创新。三是应用创新,应用往往能引领研究和产品的方向。四是商业模式创新。好的商业模式创新能事半功倍。此外,并购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创新,相互互补,强强联合,能够把这个产业、市场做实、做大、做强。所以创新是多元的,钱要投在刀刃上,要真正为了推进这个产业去投资。最后,对于产业发展的愿景,沈磊表示,产业路虽远,努力就可达。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


 微信编辑:王千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最新报告:

【2024年12月第3期】总第156期:银行业“内卷”成风,何解?

【2024年12月第2期】总第155期:个人养老金2周年,如何突围?

【2024年12月第1期】总第154期:利益输送?量化私募“返佣”猫腻多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为新华社直属机构,是新华社与上海市政府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集金融信息产品研发、财经视频节目制作、战略投资、金融服务、新媒体运营、空间管理、平台运作、市值管理、会展企划、品牌传播、教育培训、视觉设计等功能于一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