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企业家”的成长标准是什么?他们从哪里来?
《经理人》认为,要成为今天的“企业家”,需要三个基本禀赋:第一,具有“熊彼特式的企业家基本的个人禀赋标准”;第二,具有中国“上一代企业家”对社会的抱负理想;第三,具有对当今及未来科技知识和战略能力。
过去一年来,国内的管理学院(商学院)纷纷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造、升级上不遗余力,这不仅是管理学院(商学院)基于商学教育发展的“新建构、新实践”,而且关乎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驱动力——“下一代企业家”的成长。
有别于“上一代企业家”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的成长模式,当今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需要在应对更为复杂的环境、更为技术化的时代、更为资源化集约的竞争形势中,具备更多元化、更专业化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复合能力准备,而进入以EMBA为代表的商学教育场景,将必不可少,也是最优选择。
与此同时,作为集中了社会最全面的知识资源、前沿信息资源、理论资源、技术资源、课程资源、培养资源、商业关系资源的大学商学院及其EMBA项目,需要在锻造“下一代企业家”方面,制定和落实全新的培养战略,加快向社会输送一批能够再次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型企业家人才。
来源 | 《经理人》杂志
一度撑起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大局的“上一代企业家”,正在全线退出市场第一线,而“下一代企业家”又在哪里?新企业的新经营者、新管理者又将如何承担起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大任?
不是创立了一个企业,也不是从事了商业经营活动的人,都能被称为“企业家”。对此,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①有过明确的解释,“企业家与只想赚钱的普通商人或投机者不同,个人致富充其量仅是他部分目的,而最突出的动机来于‘个人实现’的心理,即‘企业家精神’。包括因存在有一种梦想和意志而试图建立‘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
对标中国的经营者、管理者群体,目前阶段也只有“上一代企业家”符合熊彼特提出的“企业家标准”。如宗庆后(已故)、鲁冠球(已故)、张瑞敏、任正非、柳传志、何享健、梁稳根、董明珠等等。
不过,熊彼特的“企业家标准”有一个缺陷,这可能和其理论立足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有关,熊彼特的“企业家标准”是建立在“私人王国”基础上的——即,满足于个人成功的欲望。但是,中国的“上一代企业家”却有超越熊彼特“企业家标准”的禀赋:不完全沉溺于个人的创造,而将推进行业乃至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作为人生的终极使命与梦想。
现在,我们更需要能够传承“上一代企业家”精神的“下一代企业家”——他们能否再一次大量涌现,以及用什么方式来展现新的作用和价值?
星燧贸迁。今天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群体,既幸运,也有遗憾。所谓幸运,相比“上一代企业家”过去披荆斩棘的创业时代,今天经营环境的“硬条件”足够丰富——资金短缺,可以找投资;技术不足,可以采买;人才不足,市场可以供给;商业模式缺失,可以找专家;经营失败,可以被并购(然后,退做小股东)。在如此宽裕的“硬条件”之下,为什么还难以出现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呢?因为,“物质条件”丰富,人就有了退路。有退路就不会痛定思痛,就不会对胜利有热情,也不会创造出喜悦,更不会产生坚强意志——这就是今天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群体天然存在的“遗憾”。
要重现“上一代企业家”的辉煌,首先就是通过解决“遗憾”问题,以唤醒“企业家精神”。
从解决方案角度,《经理人》认为,由于“遗憾”问题具有一定的天然性,因此只能依靠后天性的“培养方式”以提高“下一代企业家”出现概率。于是,后续的课题就有了两重性:
其一,经营者、管理者群体,要么进行“自我修炼”,要么找到合适的“培养供给”,然后从理念上练习出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其二,在“培养供给”上,具有先进培养理念、全知识资源和全培养模式的大学管理学院(商学院),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相比经营者、管理者群体产生主观意愿的“不确定性”,大学管理学院(商学院)的主动式培养行动,更具现实意义。
自2017年开始,对于中国商学教育发展情况、趋势,《经理人》每年都进行一次年终梳理,并做出“概念提炼”。在去年“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工商管理学科元年”基础上,2024年的主题确定为“新建构,新实践”。在今年的调研中,《经理人》发现大部分的管理学院(商学院)在“建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初次循环。
部分国内院校去年只是提出了“建构”主张,尚未提出明确的方案。今年以来,对于国内管理学院(商学院)在“建构”中的实践行为,《经理人》进行了基本梳理,归纳为三大新建构与新实践:
一、在“特色理论”方面的新建构与新实践。
二、教学和培养方案方面的新建构与新实践。
三、回应时代需要,开辟新培养方向的实践。
有别于其他商学项目,将“锻造企业家”作为核心使命的EMBA项目,以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而存在着。其“独特”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对象的特殊性。倾向于规模化、科技型、领导型等三大类企业的高阶管理者。
其二,培养方案中的权重性。对关乎实践能力的培养资源性导入,高于一般理论的教学。
当然,上述的独特性,决定了EMBA市场化的“功利”属性,因此,也就经常发生需求和供给的冲突与再平衡。
按既定计划,《经理人》于今年推出第13届“中国EMBA商学项目排行榜”,利用这一机会,今年将重点关注国内管理学院(商学院)在“三大新建构、新实践”方面的新理念、案例和情况。
今年4月,第二届“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工商管理学科”联盟论坛发布了首批“建构中国自主工商管理知识体系”成果,其中包括“社群生态——引领互联时代的商业法则”“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组织变革管理:融合东西方的观点”“会计规则的由来”等。
对于这些“成果”,《经理人》无意评价,但要思考和追问的是:“这些成果,能否被广泛地引入EMBA教材以及日常教学,能否像五力模型、SWOT、商业模式画布以及创新理论这些西方管理教学内容那样,成为必修课中的必修知识?”
基于EMBA项目学生的经营者、管理者身份,如果不能将“新”理论和EMBA项目融合,并反哺企业的实践,那么“新”理论的存在意义又在哪里?
理论建构本非一朝一夕。在《经理人》理解中,
第一,“建构中国自主工商管理知识体系”的管理理论,要“由虚向实”,可在EMBA项目上进行试点、实践,能够被EMBA为代表的商学项目广泛接受,乃至便于接受的理论,会被检验出“真伪性”及“实效性”;
第二,国内管理学院(商学院)内,已有的,且通过教学和企业实践证明的,已具备社会价值的理论。
基于这一认知,借助年度“中国EMBA商学项目排行榜”评选调研契机,《经理人》希望找到、推广那些对于中国管理、中国企业具有普遍行动价值和意义的具有实践为基础的实效理论。
在今年“中国EMBA商学项目排行榜”评选调研阶段,《经理人》收到的管理学院(商学院)回函中,在课程体系、教学形式、学科融合、创新力培养、社会责任方面均给出了详尽的描述。
这些信息都是本年度评选的关键,期间,我们特别留意是否出现令人振奋的“新管理理论”。在此阶段,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沟通中,该院得知我们的需求,建议我们采访他们的前院长,也同时在EMBA授课的吴晓波教授②。
此前,《经理人》已获悉吴晓波教授正带领一支学者团队,在深研一个叫作“C理论”的管理理论。借助本次机会,《经理人》也是时隔多年后,再一次和吴晓波教授进行围炉对话。
关于这次采访的具体内容,可详见本期的另一篇专访(《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浙大创新管理“C理论”》)。限于篇幅,以下仅截取(局部编订)
《经理人》和吴晓波教授的一节重要对话——借以管窥吴晓波教授及其学者团队的“C理论”的价值。
《经理人》:在您早期(2006年)的《全球化制造与二次创新:赢得后发优势》专著中,尚未提及“C理论”概念,那么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后的“C理论”,和当时这本专著中所涉源自中国企业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含模式),存在什么逻辑关系?
吴晓波教授:⋯⋯上世纪80年代末,我攻读博士的时候⋯⋯在杭氧的经历至关重要。彼时,杭氧刚从德国引进了一万立米空分设备技术。通过仔细翻阅分析其历年的台账,发现杭氧并非被动地消化吸收,而是及早地开展了大量的工艺创新,然后开发出适合中国用户的新产品。我当时对其创新活动的研究有了惊喜的发现:
其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组合规律与麻省理工的Utterback和Abernathy于1975年提出的“创新动态模式③”刚好相反。而在杭州齿轮箱厂的深入调研也证明了相似的规律。这一发现,找到了中国优秀企业在“技术追赶”中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之间的独特关系,正是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我在1991年首次提出了“二次创新动态模式”,这也正是今天“C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
⋯⋯2000年,我被选为“富布莱特学者”,有了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Utterback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那一年的交流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跨技术范式(跨技术周期)的“机会窗口”是从“追赶”跨上“超越追赶”的关键。这又成了“C理论”的一个重大核心支柱。
2005年,《科学(Science)》杂志提出125个科学问题,其中的大部分是基础科学问题,但却有一个关于社会学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不断发展,而有些国家则停滞不前?或者更尖锐一点,为什么只有少数国家不断前进,更多的国家则掉入陷阱、原地徘徊甚至倒退?发展中国家落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却发现发达国家已经“技术范式”更新升级了,于是,再落后-再引进-再消化吸收,跌入“追赶陷阱”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宿命!究其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无法跨越“范式”转变的鸿沟。“世纪之问”的症结昭然!
由此,在“二次创新”动态模式赢得“后发优势”的基础上,尚需跨越“技术范式”转变鸿沟以实现真正的“追赶”!只有“超越”才能真正摆脱“追赶的陷阱”。通过对更多企业,如海康威视、华为、吉利汽车等优秀企业的系统深入研究,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成功抓住“技术范式”转变期的“机会窗口”,才是实现超越追赶的关键。而面向“机会窗口”的管理研究正是传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所缺乏的。其中蕴含了大量新的管理学思想、原理、方法。这让我们坚信在这些成功“穿越周期”的中国企业身上,蕴藏着先进的管理方法、工具和体系。
要强调的是,“C理论”的基础在于,中国企业40年来的管理实践,然后通过大学、学者将其与经典理论、工具等融合,产生出具有中国企业发展特征的管理系统理论,而且这一理论已进入EMBA实践课堂,并“反哺”于企业实践。
基于此,《经理人》认为,“C理论”应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工商管理学科”中的一个值得国内管理学院(商学院)学习、吸收的理论资源。《经理人》呼吁,大学、学者能够发现和挖掘出更多的,具有广泛实效价值的管理理论。
探索“融合”“交叉”学科路径
今年的“中国EMBA商学项目排行榜”,
除主榜之外,
包括“教学创新与实践TOP15”
“科技战略与创新力培养TOP15”
“学员满意度TOP15”
“财经与理工类大学EMBA项目TOP榜”,
以及排名不分先后的“最值得推荐的EMBA商学项目课程”“可持续社会责任案例”等评选项。
和往年相比,“财经与理工类大学EMBA项目TOP榜”“可持续社会责任案例”为今年新增。关于新设这两项的原因在于:
第一,近年来,在教学体系上,EMBA项目均进行了“融合”“交叉”式的“+模式的改造、升级”,对于依托多元学科资源的综合类大学为基础的EMBA项目,相对较容易完成模式改造或升级,但对于纯财经、纯理工类大学为平台的EMBA,则在多学科资源方面,需要较长时间的优化及投入。
为了既看全面,又重视个别,今年将财经与理工类大学EMBA项目从综合榜中抽离出来,并进行单列。
第二,关于“可持续社会责任案例”,有“一个目的”和“三个维度”。目的是,我们希望强调读EMBA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做生意、搭建人脉,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可将其理解为,综合社会责任,包括:合规经营、员工关系、社区关系、社会公益等等。
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是,国内各院校的EMBA项目中,都非常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公益行为。《经理人》认为,尽管社会公益不是社会责任的全部,但在体现社会责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年度在进行调研中,也特别关注各院校的EMBA项目在社会公益的可持续表现。
今年的“可持续社会责任案例”,主要来自各院校的信息反馈,不分名次,重点关注“该项目持续三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组织力和有效投入”“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等三个维度。
现,就今年“中国EMBA商学项目排行榜”的相关情况,进行逐一解读——
荣获今年主榜前15位的分别为清华经管EMBA项目、北大光华EMBA项目、浙大EMBA项目、上海交大安泰EMBA项目、厦大EMBA项目和同济经管EMBA项目(并)、中国科大EMBA项目、复旦EMBA项目、上海财经大学EMBA项目、中国人民大学EMBA项目、哈工大EMBA项目、南京大学EMBA项目、中山大学EMBA项目、北理EMBA项目、武大EMBA项目、华南理工EMBA项目。
本届“中国EMBA商学项目排行榜”的项目为37个,对比去年,数量无新增。
在本年度的调研中,《经理人》发现:招生市场形势非常严峻!相比2023届的招生(2022年度),2024届的招生(2023年度)远低于预期,在此阶段,尽管有些院校通过大幅降低录取分、扩大调剂范围以及向海外市场招生等手段,以“对冲现实问题”,但是还有一些一度在EMBA项目上“消失”的院校,或已开班2024届,或正进行2025届招生(2024年度)宣传。
“从EMBA项目角度,招生不足有其外部性因素,但因招生不足,引发出的持续扩大降低录取分和调剂范围,以及策略性地对学费价格进行浮动调整,不仅使得国内EMBA项目之间,特别是同一区域内增加‘内卷’强度,同时,也会影响国内EMBA的健康发展,进而削弱EMBA教学创新和发展的能动性。”这是《经理人》对当下EMBA市场“新环境”提出的思考。
一个EMBA项目的强弱,并非仅仅由招生因素决定,还存在更多元化的因素。“融合”“交叉”式的“+模式的改造、升级”仍是《经理人》进行EMBA项目评选过程中的重要的两大维度之一(另一个维度为“应时代而选择培养方向的探索和建构”)。
EMBA项目“+模式的改造、升级”的现实意义在于,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解决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模式的改造、升级”在评选中的名称为“教学创新与实践”。
荣获今年“教学创新与实践”子榜TOP15的依次为:浙大EMBA项目、清华经管EMBA项目、上海交大安泰EMBA项目、北大光华EMBA商学项目、中国科大EMBA项目、同济经管EMBA项目、厦大EMB项目、复旦EMBA项目、上海财经大学EMBA项目、华科大EMBA项目、中国人民大学EMBA项目、南京大学EMBA项目、哈工大EMBA项目、华南理工EMBA项目、北理EMBA项目。限于篇幅,仅介绍浙大EMBA项目、清华经管EMBA项目的经验:
实施学科交叉BEST战略的“新范式”
近两年来,浙大EMBA项目提出“管理思维(M)+科学思维(S)+技术洞见(T)+艺术与人文精神(A)+伦理与社会责任(R)”培养框架(MSTAR),并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和迭代,着重从五方面进行升级:(1)优化:“管理经典”主体模块;(2)突显:“创新创业”特色的全面融入;(3)夯实:“商学+人文”基础模块;(4)提升:“商学+科技”前沿模块。(5)强化:学生的系统思维、社会责任与整合应用。MSTAR培养体系完整落实于学生培养的第一课堂(授课课程)、第二课堂(校跨学科讲座等)、第三课堂(校外企业的参访、交流学习等)、第四课堂(海外访学)的全过程。
浙大EMBA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和持续改进,实现了学生规模、培养质量、社会影响的连年增长,已稳居国内一流EMBA前列。“商学+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全球嵌入式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正式公布)。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是对全国教育人才培养和高质量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代表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基于过去多年来不断跨越学科边界、学院边界和大学边界的创新探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正式推出旨在引领商业、工程、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融互促的“学科交叉BEST战略”。并以学科交叉BEST战略九大行动为抓手,面向国家重点产业,与理工农医等学科建立协同创新联合体,通过学科平台的文理交融,国家紧缺的交叉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人才,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三大新EMBA方向“可变战略”的“新范式”
清华经管EMBA于2019年全面升级课程体系,精准把脉市场需求,推出产业领袖、科创英才、金融科技三个全新的EMBA方向,为企业在全球环境下保持前瞻视野提供持续新知,为数字化时代下企业战略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智慧引擎。为了更好地落实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企业实现科技突破,推进产业脱虚向实,清华经管EMBA于2022年又再一次进行了创新升级,将三大方向课程体系创新升级为产业转型、科技创业、数字管理,教学目标力求更贴合学生需求,更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三大方向课程从开发起,每年根据同学反馈及国家战略进行调整更新,至2024年,教学更新替换率已达到30%。未被替换的课程,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所邀请的嘉宾、使用的案例均保持持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前沿,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
2022年清华经管EMBA创新性开设《未来科技·未来思维》系列跨学科融合与交流讲座,课程内容覆盖前沿科技、行业动态、宏观形势、全球挑战等方向,助力EMBA学生解码高端科技、洞察行业前沿、把握政策方向、构建未来思维。2024年清华经管EMBA将《未来思维与未来科技》升级为正式学分课程,聚焦前沿科技,邀请清华各院系专家学者,围绕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能源环保等领域深入解析,该课程引领学生学习前沿知识、开拓未来视野,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的经济发展脉络,着眼国家科技卡脖子领域技术难题,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为拥抱数字变革,清华经管EMBA近年来已增设多门数字化技术相关课程,同时在现有管理课程中融入更多数字化内容。截至目前,清华经管EMBA已新增开设《数智时代的组织管理》《AI赋能的管理创新》《人工智能与企业价值》等课程,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培养更多符合国家需求的先进管理人才。
2024年为满足EMBA学生和校友海外学习的需求,清华经管EMBA恢复开设了两个海外学习模块,同学们走出国门,探访国际知名商学院学习先进理念,深入当地企业交流管理经验,了解各国政治、历史和文化。这两个海外模块分别是:美国旧金山模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斯坦福大学“2024年新形势下的国际视野”;日本模块——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日本经营哲学”。这两个精心设计的海外模块各具特色,美国模块侧重AI技术的现状、发展与未来,日本模块则侧重百年企业的经营哲学、养老康养产业探究,两大海外模块均采用课堂学习与实地探访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参访当地企业并与当地学者、企业家交流学习。
开辟新培养方向
实际上,以“+模式的改造、升级”为基础的“教学创新与实践”,必然也蕴含有关教学内容的结构与方向的选择。“教什么”和“怎么教”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作为第二个核心子榜,“科技战略与创新力培养”——是一个检视国内管理学院(商学院)如何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产业经济需求之下的有关行动力的重要评价维度。
荣获今年“科技战略与创新力培养”子榜TOP15的依次为:清华经管EMBA项目、上海交大安泰EMBA项目和浙大EMBA项目(并)、北大光华EMBA商学项目、复旦EMBA项目、中国科大EMBA项目、同济经管EMBA项目、哈工大EMBA项目、厦大EMB项目、华科大EMBA项目、中国人民大学EMBA项目、北理EMBA项目、南京大学EMBA项目、中山大学EMBA项目、华南理工EMBA项目、武大EMBA项目。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清华的经验:
科技战略与创新力交织培养“新范式”
科技战略培养方案。清华经管EMBA秉持跨学科融合的理念,高度重视理工类学科与管理学科系统的结合。清华大学作为我国科研与教育的重要基地,具有较强的理工类学科的资源优势,清华经管EMBA全新开发多门理工与管理的深度融合的课程,致力于培养一批既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又具备卓越管理才能的复合型领导人才,以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除了上文提到的《未来思维与未来科技》之外,清华经管EMBA还有一批重点精品课程,如《清华探究》课程,这项课程常年以来深受学生以及授课老师好评。课程包括院士专场课堂、重点实验室参观、校园风物历史探究、同时有来自清华多个院系的教师参加讲授研讨,目的是依托清华大学平台,在现场体验式教学中使同学们领略清华百年积淀,触摸科技前沿新知,以期达到商科与理工科的交叉整合,管理与技术的融会贯通。
该课程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及技术热点变革,每年都在完成课程升级与开发,近两年讲授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应用》《可持续设计》等主题,同时也参访了土木工程实验室、航天航空学院神经调控实验室、生命科学馆、氢能及电池安全实验室、驾驶模拟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能实验室、微纳光电子学实验室、显微流体观测实验室等等。课程运用实地参访、嘉宾授课、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深受同学的好评,近两届课程评估均接近满分。
此外,为拥抱数字变革,融入时代特征,清华经管EMBA的传统管理类课程中也更多地融入了理工类学科知识。近两年增设多门数字化技术相关课程,同时在现有管理课程中融入更多数字化内容,已开设《数智时代的组织管理》《AI赋能的管理创新》《人工智能与企业价值》课程,充分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培养更多符合国家需求的先进管理人才。
创新力培养方案。清华经管EMBA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在发现新生群体的需求变化的同时,吸纳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在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外的延伸活动形式上,创造更多的机会走进清华高精尖技术实验室,邀请学者大咖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织学生跨班级交流活动,搭建走进优秀校友企业学习的平台。在交流学习中了解最新的科技前沿研究进程和成果,学习借鉴管理思维,和各行业优秀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近两年的“行知中国”课程走进万向集团、吉利控股、中天科技、南通博物苑及张謇故居,各班级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走访了英伟达、金风科技、联想集团等优秀校友企业。
清华探究课程走进大学顶尖实验室,邀请清华院士走进课堂。此外,近两年来,优秀的学生企业成功上市,尤其在顺应国家战略等领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司。
时间荏苒。第13届“中国EMBA商学项目排行榜”推出之际,正值2024年深秋,而2025届EMBA招生市场的竞争也正在如火如荼。
我们经常会被追问一个问题:
《经理人》为什么要持续十多年来发布EMBA榜单,这个榜单和国外的同类榜单有什么区别?
也该到了回应的时候了:
《经理人》长期关注、研究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产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除了产业政策之外,企业具有核心价值地位。而企业的作用,主要依靠企业家来实现。但是,产业经济发展的纵横维度中有一个最大的“变量”——就是时间。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不同时代的企业家。而当时代转换的时候,企业家的代际接力往往会有“时间差”,因此,我们会关注上下代际的企业家如何传承?下一代企业家如何出现?
《经理人》认为,如今新一代企业家的出现,不会简单地“从市场中来”,一定会和大学管理学院(商学院)有关,即:“从市场中来”,然后回归“商学教育”,再之后“返回市场”的循环往复。
也因此,《经理人》将大学管理学院(商学院)视为产业经济大内容生态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经理人》坚持每年关注国内管理学院(商学院)EMBA项目动态的初衷。
此外,国内各管理学院(商学院)EMBA项目办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照搬一些外部的僵硬指标方案,不能完全反映国内管理学院(商学院)EMBA项目的发展与特色。
《经理人》更重视的是,各院校EMBA的办学合规行为、课程体系与时代融合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变化,中国企业实践管理理论与EMBA教学的结合、EMBA社会责任表现等综合维度。
更多精彩内容
可点击链接移步经理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