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新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目录摘要
学术
2024-11-25 17:12
中国
经济发展的“甜蜜”与“悲哀”之反思
——基于一个高原牧区“虫草经济”的田野考察
吕俊彪,李文恒
[摘
要]
冬虫夏草是茶曲牧区的地方特产,具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因其昂贵的售价被当地人称为“软黄金”。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茶曲牧区一些牧民以采挖冬虫夏草为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虫草经济”。虫草经济的出现,为长期生活在“原初丰裕社会”的牧民寻求更为高效的谋生方式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特色产业是“原始丰裕社会”与现代社会进行“对话”的媒介物。立足资源禀赋和社会生活实际,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超越“脱离现实生存根基的文化情结”,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甜蜜”与“悲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生活之于“原始丰裕社会”的实存意义。
[关键词]特色产业;虫草经济;资源反噬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边疆地区共同现代化:价值指向、科学指引与实践进路
韩隽,谢东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现代化,边疆地区现代化无疑是绕不开的重大议题。边疆地区共同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既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和物质基础,又可为全球发展和安全、破解边疆治理世界历史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其边疆治理实践经验为边疆地区共同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新发展阶段,推动边疆地区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发显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和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筑牢边疆地区安全稳定防线,以历史主动精神加快边疆地区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实践。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共同现代化;边疆治理
人类学视野下乡村振兴的主体、支柱与空间
陈兴贵
[摘
要]
农民、农业、农村构成了乡村振兴的主体、支柱和空间,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农民是乡村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力量,社会各界在乡村振兴中应客观审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动态的历史过程中看待农民的身份属性和职业特点,关注和调适农民心态使其成为发挥主体作用的驱动力,并以农民为中心构建综合性效果评估体系。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在其发展中应处理好土地经济效益与农民情感的复杂关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归村落,发展复合型涉农产业,释放农业的多种功能,整合乡村的多种要素,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村落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空间场域,但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村落,应该在重构村落内部空间的基础上,重组村落内外资源,突破固有的村落物理边界,加强城乡居民的空间流动和资源共享,使村落与外部世界建立广泛联系,拓展乡村的物理和社会空间,使乡村振兴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源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主体;乡村产业;村落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和协同路径研究
曾鹏,黄晶秋
[摘
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石,对于实现国家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五个维度出发,系统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支撑与逻辑架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为民族工作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还为解决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工作存在缺陷、新型民族关系有待强化等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路径,在政治保障、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思想基础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和实践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民族团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和实践指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明意义
——兼论其对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主义的超越
刘强,唐淼言
[摘
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深度剖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世界文明多样观和“去标准化”文明现代观,扬弃了文化进化论的一元单向性逻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和科学的文化价值观,消解了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桎梏;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性推动全球文明繁荣共生。就此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文明意蕴,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擘画了全球文明繁荣共生的美好蓝图:“第二个结合”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文明转型和文明更新提供方法论支撑;“三个超越”重要论述为重塑美美与共的世界文化格局提供中国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为优化全球文化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进化论;文化相对主义;文明贡献
以民族节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黄晓通,李玉雄
[摘
要]
民族节庆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民族精神的智慧和结晶。民族节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建构和呈现形形色色的文化符号,表达各民族的信仰、情感和意念,增强各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民族节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充分体现在:民族节庆的社会互动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民族节庆的文化叙事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流;民族节庆的意识形态功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融;民族节庆的经济发展功能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新时代,民族节庆不仅承载着民族群体的集体历史记忆,延续着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激发着各民族的深厚情感,亦持续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民族节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符号
中国乡村精英的实存图景及其治理角色
张英魁,裘志远
[
摘
要
]
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治理主体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乡村精英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构筑农业产业精英形式、解决本土乡村纠纷和育导村民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少数乡村社会却呈现出群体解构中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并存的二元分立图景、经济精英与政治精英一体化的合流图景、文化精英的文化功能式微图景,以及赋权机制之下政治精英的权力主导图景。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类乡村精英的协同推进对于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资源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乡村社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若要充分发挥不同乡村精英主体的治理功能,必须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各类乡村精英主体生存的现实图景与治理角色,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科学、高效、有序推进。
[关键词]乡村精英;群体解构;精英流失;乡村治理
乡村美育的文化表征、现实困境及教育进路
陈治萍,卢玉涵,闫若婻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乡村美育不仅关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与乡村地区的精神面貌和村民的价值取向密切相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美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在部分地方的具体实践中,乡村美育仍存在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不高、美育课程开发不足、乡村学生美育兴趣不强的现实困境。因此,各地区乡村学校亟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应对,从摆正美育地位,回归育人本位;强化实践锻炼,优化师资质量;植根乡土文化,构建美育课程;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艺术素养等四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为推进新时代美育事业的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注入力量。
[关键词]乡村美育;乡土文化;价值取向;美育课程
从族源记忆到命运与共: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乳源经验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研究系列之二
罗彩娟
[摘
要]
乳源瑶族自治县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其开放包容的特性成为乳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基础。共同的族源记忆、瑶汉共祭的祖先记忆对凝聚民族团结力量具有重要意义;盘龙祠以及红色革命中的患难与共精神等是乳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和资源;经济上相互依存、节日文化上交流互鉴以及族际通婚和“打老同”现象等是乳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画卷;而地方政府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推动民族之间互帮互助的志愿服务等则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措施。不难看出,各民族共同的族源历史记忆和共祭祖先的仪式实践、相关历史遗迹等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实践发挥重要作用。乳源经验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生动案例。
[关键词]族源记忆;命运与共;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勉腾勉”
流动的通道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以㵲水中下游的早期开发治理为例
胡蕊纯,周博
[摘
要]
㵲
水是长江水系沅水的一级支流,流经贵州、湖南两省,所经之处族群构成复杂。明清时期,中央王朝通过不同的方式经由
㵲
水对该区域进行以军事为保障的政治治理和经济开发,随之多样化人群在这个区域里迁徙和流动,形成了人口、经济、文化三方面多民族互嵌的民族共同体。明代卫所和屯田制度促使军事移民进入该地区,清代自发性移民也有所增加,
㵲
水中下游成为各民族人口交融的区域。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与苗疆通过
㵲
水互通有无,贸易发展推动该区域各民族的交流与互动日益深化。明代起中央王朝在
㵲
水中下游设立了官学和社学,大量少数民族子弟通过接受汉学教育科举入仕,实现了在思想层面的民族融合。国家通过经年对于
㵲
水中下游的多维度区域治理接通了湖广与贵州,使之成为西南治理的重要通道,这带来的不仅仅是道路、桥梁、学校建设等设施及景观的变化,也把商品、生产生活方式和儒家文化传递到该区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改土归流;地方变迁;基础设施;国家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
语言生活传统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滇西洱海地区为例
李梦,王锋
[摘
要]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生活,和谐健康的语言生活又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在滇西洱海地区,以白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用、传播并发展汉语文,为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增进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及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各民族多姿多彩的语言文化也得到传承和发展。滇西洱海地区主体性与多样性和谐统一的语言生活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典型例证。新时代构建和谐健康语言生活,以语言文字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语言生活;滇西洱海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内生发展”:民族地区以乡村全面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蒙慧,刘光旭
[摘
要]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而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民族地区。以民族地区作为区域单元审视发现:乡村振兴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两者双向互促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之中。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叠加关键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短板的需求,共同构成了民族地区由乡村全面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内外联动”驱动机制。培育发挥民族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可以形成区域发展多重合力,破除民族地区“外力不足”“内力不强”的困境,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时代积极推动培育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为核心的复合型内生发展能力,是激发民族地区内生增力效能,促动民族地区耦合发展,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进程中民族地区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徐多
[摘
要]
民族地区是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区域,财政支出作为调控地方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共同富裕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结合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
GPCA
)
和数据包络分析法
(
DEA
)
,构建多维度、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财政支出效率影响,探析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的比较优势和现实差距。研究表明,现阶段民族地区的发展性维度较低,说明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富裕”问题;财政支出规模效率低于纯技术效率,说明财政资金的规模投入仍然不足。民族地区应通过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财政支出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经济机制研究
余卫,余呈先
[摘
要]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新质生产力在驱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
2012-2022
年中国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等计量工具,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揭示,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的赋能作用,且这一赋能作用在全国层面均有效,尤其对推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进程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间接赋能共同富裕,而门槛效应分析证实,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并非单一线性的,而是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门槛,呈现边际递增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过程中产生着正向积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城乡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
新时代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社会网络
路径研究
李云,陈世柏
[摘
要]
认同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历经个体自我认同、内群体认同和共同内群体认同。认同也是一个建构过程,社会网络是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重要路径。根据认同过程,新时代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社会网络路径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社会网络如何建构海外侨胞的自我认同和内群体认同;二是社会网络如何建构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自我认同是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起点,内群体认同是其中介,共同内群体认同是其范畴表征。因此,将海外侨胞内群体认同提升为共同内群体认同,是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的关键。这就需要构建共同内群体,扩大群体边界,拓展认同广度;促进跨族群互动,构建共同内群体网络,形成交错型网络结构,增强认同强度;获取嵌入网络的人际信用,提升认同深度;构建社会网络的国家空间,增大认同力度。
[关键词]社会网络;海外侨胞;自我认同;内群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文化并接与认同嵌套:论双重认同的实现机制
——以美国印第安人为例
曹何稚
[摘
要]
如何处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是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建设的重大问题。双重认同虽然在理论上被认为可行,但在实践中却难逃忠诚竞争。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一种替代民族国家范式的团结机制。文章基于田野调查,考察了美国印第安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二者之间存在极大的张力,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并非此消彼长,而是同退同进。从深度多样性的视角观之,当代印第安人以一种不同于主流社会的方式归属于美国,其中民族认同构成国家认同的前提、途径和目的,两种认同经由文化并接实现了有机嵌套。这在某种程度上启示外界将多民族国家构建的焦点从认同对象转移到认同方式上,关注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递进过程,将寻找、引导、促成正向的文化并接作为国家整合的重要策略。
[
关键词
]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双重认同;认同嵌套;文化并接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2NjI1OA==&mid=2247529000&idx=1&sn=183e03d39c801c54294241c23b9ea439
历史人类学
推送历史人类学、区域史、田野调查、民间文献研究动态,也涉猎历史学、人类学相关学科新书新刊、会议讲座等海内外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
新刊 |《文史》2024年第3輯(總第148輯)
程允亨、王氏、杨氏和刘大鹏:2024年四本顶尖微观史作品
新书 |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 》出版
如何用AI辅助查询历史学文献?五步轻松搞定文献综述!
线上 | 重访传统:郡县空虚之后士人的因应── 罗志田教授系列讲座
新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新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目录
新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目录摘要
新书推荐!北京大学韩茂莉教授历史地理学代表作,全新校订重版
鲁西奇:唐-明间乡里制度的变化及其北南方差异
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年鉴学派”创始人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将入祀先贤祠
会议议程 | 第四届中山大学研究生史学论坛会议议程
新刊|《安徽史学》2024年第6期目录
著名经济史学家周秀鸾教授逝世,她曾与丈夫共同向知网维权
赵世瑜 |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理解明清易代的两个维度
南开大学“越己开新”青年学者工作坊 ——俗信探幽:近世中国的信仰与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二十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名单
恭喜!第四届“研古论今”研究生学术论坛入选名单
新书 | 杨念群《猫眼看人: 历史如何“反常识”》出版
柏桦教授讲座:明清地方陋规与地方社会
新刊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4年第11期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0年至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讲座预告 | 江丽:近代早期英国家庭账簿的史料价值:以兰开夏郡乡绅为例
新书 | 刘永华《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出版
"佛教写本与印刷文化"工作坊
青年长江学者、“75后”历史学教授任知名211大学副校长
恭喜!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24年“博思”史学奖公布
新刊丨《中国地方志》2024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征稿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十五届研究生论坛
新书 | 卜永坚《妇人杨氏之“复活”:十八世纪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出版
新书 | 岳永逸 《本末:艺人的身份、性情与社会》出版
重庆大学历史学系2025年教师招聘启事
第三届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博雅之星”史学论坛入围名单
新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目录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讣告
著名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金冲及逝世,享年94岁
新刊 | 《民俗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
祝贺!第四届中山大学研究生史学论坛入选论文名单
劳伦茨 | 微观史学与微观研究:一种概念史
史学类CSSCI、SSCI 论文前沿热点与选题策略
讲座丨郑振满:民间文献与历史人类学
新刊 |《新史學》第35卷第3期(2024年9月)
新刊 |《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目录
新书 | 张宁《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出版
新书 | (CSSCI)来源集刊《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十四期)
新刊|《开放时代》2024年第6期目录
祝贺!南开大学第三届“天挺研究生史学论坛”获奖名单
议程 | “清代制度变迁与华北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历史学会2024年年会
赵轶峰 | 重新思考明清鼎革——兼谈“十七世纪危机”、“大分流”、“新清史”
新书 | 陈利《帝国时代的法律、知识与权力》出版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