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掉几十万,不得已干起了低价冲货的买卖——头部品牌极致内卷,零食量贩店小玩家叫苦不迭。
近日,一位某千店级别的零食量贩连锁加盟商向内参均反馈,“我投资的60万元快亏没了,这个月26号正式关门。”他回忆称,“做活动时,一天营业额7万+,晚上闭店盘点毛利才1000+,还没不做活动时的利润高。忙了半天,最后牺牲掉自己的口袋,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
无独有偶,另一加盟商透露,“我花50万元开的零食店,8个月就倒闭了,店面设施都要半价卖掉”。
谈及过去几年的生意状况,他表示,“刚开始做的时候一天进账六七千块钱,一个月十几万元的营收,利润在五万元左右。本以为今年会迎来一波反弹,但没等来消费者,反而等来了来势汹汹的同行。遍地开花的零食店包围了我们,让生意无以为继。”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满大街的赵一鸣、好想来,店里零食单调,其实并没有什么特色情景配套。店租费用大,人工费等,也看不到赖以生存的商业空间。”他反问道,“在更好的地段,即便好多每天营业额8、9千的店,依旧在转让。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对部分正常盈利的零食量贩店老板而言,眼下虽不至于关门歇业,但仍是“苦难吃,钱难赚”。
一位千家规模零食量贩店品牌的县城加盟商表示,“去年一天营业额九千元,现在一天1.3万元,成本是五个人工,房租1.4万;在县城,毛利在20个点左右,两年回本——现在还能赚钱的店,基本也就这样了。”
不过,他也表示,“零食店的利润并不是真正能落在口袋里的钱,品牌方能够拿给你看的数据大多也都美化了。”现实是,品牌方虽然给了固定的货源,但流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零食量贩集合店需要大量铺货,并且种类繁多,进货成本很高。但商品中卖得好、周转率高的其实很有限,压货与利润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
这样的“尴尬”,不仅发生在中小规模的零食量贩店中。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自己在零食连锁店深圳龙岗零食很忙购物时遭遇“鬼秤”,同一商品在店内两个秤上显示出不同重量,且价差明显。彼时,零食很忙回应称,该网友的遭遇系门店职员在为顾客进行称重结算时未执行规范操作,未将电子秤进行归零设置,因此导致称重时出现重量误差,并非主观故意行为。
这似乎并非偶然,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在零食很忙购买的散装零食价格有点问题,复称后重量变轻,彼时,该事件也引发了业内外热议。对此,门店表示,是店员操作不当导致的。但该网友认为这个理由不充分,因为去店里消费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基本不会注意小票上的价格,因此希望门店能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事实上,除了“鬼秤”问题外,大包装的“超级零食”也遭到不少消费者的诟病。如零食很忙推出的超大双仔辣片、超级奥利奥、超大包方便面等产品,虽然赚足了眼球,但当消费者满怀期待地打开这些看似豪华的包装时,却发现里面的零食分量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只占据了包装的一半空间。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量贩零食企业对门店的管理能力没能跟上其加速扩张的步伐,因而导致企业一边加速开店,一边失去部分消费者信任的情况发生。长此以往,就算企业能赢得市场,也会失去人心。就扩张速度而言,量贩零食企业确实领先部分传统零食企业,但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从经济飞速发展的红利时期,到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时期,再到如今的消费回暖期,休闲食品始终是快消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不仅保持了宏观规模增长,并能在各种市场环境中体现发展韧性的板块。
不得不承认的是,伴随着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零食量贩连锁店在南方部分城市的突然崛起,各种大牌、小牌、甚至杂牌零食量贩店,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下线市场诞生。而在这样一个行业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不少休闲食品生产商也获得了短期收益。
也正是因为发展速度过快,零食量贩店的商业模式目前也正在遭遇瓶颈。
一方面,大型连锁零食量贩店正在逐渐成为休闲食品厂家窜货和冲货的重灾区,本质上还是走上了社区团购当年的“老路”。品牌商或许在短期内处于去产能或是达成销售目标的目的,包容一部分产品进入零食量贩店中;但长期来看,这种操作模式对于当地正常流通产品的价格冲击是非常大的,对厂家的品牌价值、经销商和业务人员的利益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
一个需要重视的现象是,当下,已经有越来越多下沉市场的零食量贩店老板开始转型成为大品牌的二批商。由于他们的进货价明显低于正常分销渠道中经销商的拿货价格,也得以“不讲武德”地向众多小终端低价冲货。
“这进一步恶化了传统经销商的生存现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他看来,“近几年较为恶劣的市场环境已经给传统经销商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由于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渠道低价模式的冲击,很多经销商的日子过得还没有批发商好,甚至主动转型做起了批发生意。”
另一方面,伴随着诸多“跟风者”不加节制地进入这个行当,短短一年内,不少三四线城市的零食量贩店数量已大大超过当地的市场容量;甚至,“一条街上四五家零食店”正在成为现实。这种现状,不仅让“小老板们”难以赚钱、乃至亏本。
而这,也是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在当下感觉到“零食店倒闭潮将要来了”的根本原因。短期来看,“要么没有客流,穷死;要么成本太高,亏死”的零食店生存窘境,仍不容易打破。而低价向终端冲货,这种被吐槽为“害人害己”的方式,注定不是一个合理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