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场消息传出,负极企业投标挺价超预期,导致某电池企业招标失败。在负极材料环节,由于前期负极材料价格走势过低,负极企业挺价情绪严重。价格方面,负极材料价格从2022年到2024年,跌幅超过40%。
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负极材料领域已出现数轮挺价,在今年4月和今年6月,均有头部电池企业给负极材料企业涨价的消息,到今年年底传出的涨价消,负极材料领域已经出现了三轮挺价。
回顾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高工锂电对主要负极材料上市公司的业绩统计,其利润水平从2022年的89亿元减少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3亿元。毛利率方面,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上半年,负极材料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9%。
相比于其他环节,负极材料企业毛利率下滑水平相对较小,主要依赖于多数负极材料企业推进石墨一体化,降本加工成本,从而实现毛利率水平的稳定。但是就利润总额而言,由于负极材料整体价格下滑过快,负极材料企业整体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
自“金九银十”以来,终端需求市场超预期增长,电池企业排产处于高位。特别是,对于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的旺季转淡季的关键节点,部分电池企业并未下修排产指引,给2025年的增长预期打下良好基础。
从这一时间节点来看,负极材料企业招标涨价可谓“掐准时机”。相比于淡季的被动,当前下游电池厂排产转好,可以给负极材料企业更多涨价的底气。
其实不不仅仅是负极材料企业,此前已经传出多个锂电材料环节涨价的消息,如正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等等。
不过,材料涨价最终能否落地,材料涨价幅度如何取决于供应链与下游客户的谈判。
从目前涨价情况来看,下游企业更愿意给予前期超跌行情的材料环节更多的涨价空间,同时考虑到相应环节对电芯成本的影响程度,电池企业对不同材料环节的涨价幅度也有所区别。
另一方面,当前材料企业涨价主要是基于盈亏平衡,电池企业在让价方面也是基于可持续盈利的供应链,以及行业合理的利润分配。过去几年,尽管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但也抹平了行业上下游利润不匹配的情况。
经过经两年的调整,如今上下游毛利水平越加趋向一致。短期来看,材料企业引发的涨价潮更多是基于行情超跌的价格修复,这一情况或在2025年继续延续。但长期来看,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大方向并未改变,上下游企业推进技术、工艺降本仍将是长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