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社区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助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沧浪街道融合江南文化、官府文化、创新文化打造“一眼千年·游古赏今——文化姑苏游学”项目,再现了粉墙黛瓦、轩窗临水的千年古邑,描画了拥抱时代、活态焕新的现代姑苏,启发学员们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智慧、感受廉政文化魅力和老厂房变迁的历史与新生。为丰富游学内涵,沧浪街道将围绕线路中的人文古迹、名人故居、古街古巷等20余个点位,介绍各点位的历史由来和相关知识延伸等。
畅园临流与甘泉冷月
畅园位于庙堂巷22号,建于清末,面积虽小而布局巧妙,园景丰富而多层次。园位于住宅东侧,面积约1亩左右。从园门步入,即桂花厅,厅后小院中原植有桂树、梧桐。园内水池居中,绕以厅堂、船厅、亭廊、假山、花木。小院对面是桐华书屋,穿过书屋,全园景物尽在眼前。
畅园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等造园艺术技巧,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据《地方志》记载,畅园宅园面积4.14亩,其中花园2.12亩。里巷相传,此园系清代道台王某所建。清末民初王姓衰败,园内曾开设茶馆。约民国7年为律师潘姓购得,修葺一新。民国25年,童寯《江南园林志》云:“城中尚有小园,以畅园、壶园为最。”
畅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袖珍小园的突出代表,方寸之间尽显山林田园之美,是不可多得的园林精品。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将畅园在室内以一比一模建,一代名园在京城再现光彩。
复刻的畅园
“甘泉冷月”:即位于余天灯巷和庙堂巷交界口(畅园门口)的甘泉义井,井圈八角形,青石材质,开凿于清代,距今270多年历史。
水井是吴地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水源之一。苏州人家庭院中以及街头巷尾大多有一两口包含沧桑的古井,美且不张扬。据史志记载,在清代时,人口不足20万的苏州城区有井2万多口。平均下来,不到10人即拥有一口井,足见井对苏州人的重要性。
老井的青石井圈外表已是坑坑洼洼,内壁则留着由井绳千百年来勒出的深深印痕。古井附近的居民,随口便可以说出一段关于老井的历史,于是那些深藏在历史中的老房子又一间间地鲜活了起来。
古街、古巷、河道
这是典型的苏州“小桥流水”风貌
水井是小桥流水的点睛之笔
不可或缺,弥足珍贵
若是提一桶古井中的泉水
泡一杯香茗
是否能透过幽幽茶香
与历史会面
游学知识拓展
茶道
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茶道的代表人物有唐朝《茶经》的作者茶圣陆羽,和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隐居时写下《茶谱》《七碗茶诗》的唐朝诗人卢仝。
《茶经》
陆羽的《茶经》列出了一系列的工具,制定了整套的程序,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饮法向细煎慢啜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到了宋代,茶道的艺术化就更臻巅峰了,发展出了高技术含量的点茶法。虽然还是团饼茶,还要烤软、碾碎、筛过,但点茶时不用釜了,而是用银瓶或瓷瓶来煮水,茶放在黑釉盏中,水煮好后,通过瓶子点到盏中,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不停地进行搅拌。
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着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局部(北宋)
由此,还发展出了斗茶法:一斗谁的茶好;二斗谁的点茶技术高。在宋代,点茶、斗茶已经是一种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了。
明代,厉行节俭的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散茶,唐煮宋点的饮法,也随着变成了以沸水冲泡散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入清以后,由于康熙、乾隆酷好茗饮,因此整个上层社会饮茶风习极盛,很快影响到民间。茶叶也以贸易的方式迅速走向世界,一度垄断整个世界的市场。
纵观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无论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抑或行为艺术,自古至今,无不受到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制约、文化的熏陶、审美趣味的左右。它始终在不断删繁就简、剔除欲念、关注健康,并渐次回归到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中。可以说,饮茶方式的变迁,见证着中华文化的转型。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话盘门
供稿人:综合处 刘晴
制作人:综合处 龙章海
审核人:综合处 任志敏
校对人:综合处 潘娜
发布人:综合处 沈慧
点赞+在看!
马上分享小伙伴↓↓↓